中印步兵重武器比較之迫擊炮

2021-01-18 東方新觀察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當時裝備的迫擊炮以51毫米(即2英寸)迫擊炮和81毫米(即3英寸)迫擊炮為主。

51毫米迫擊炮作為一種小口徑迫擊炮,其實類似於中國現役的89式50毫米榴彈彈射器,是一種加強到排的曲線射擊武器,最大射程可達480米,可伴隨補兵班排在衝鋒時配合步槍和輕機槍對敵形成「點面結合」的火力打擊。由於該武器射程較近(僅480米),顧很少使用炮架。該炮射擊小組有兩人,一人負責通過目測的方式裝定射擊諸元,一人負責裝彈並發射(必要時也可一人操縱發射),特別適合於在步兵班排衝鋒時對敵戰壕等露天工事或敵集團目標造成殺傷或壓制;且全炮質量輕,彈藥攜帶量較大,可以很方便的伴隨步兵衝鋒以及持續性壓制敵軍。

印軍51毫米迫擊炮

而印軍在步兵營一級配備的是英制81毫米迫擊炮,則是在輕武器中相對來說火力比較強勁的武器之一了。通常情況下,雖然81毫米迫擊炮是輕武器,但是實際上印軍將其部署在營指揮據點中,當做重武器使用。即便如此,印軍在戰時營一級也配有4.2英寸化學迫擊炮25磅加榴炮,火力均強於81毫米迫擊炮。後二者均為重武器,在此便不再贅述。在筆者看來,81毫米迫擊炮配屬給營一級,實為印軍的火力配置不當。因為81毫米迫擊炮雖然較51毫米迫擊炮火力更為強大,但是遠不如同為營一級的4.2英寸化學迫擊炮和25磅加榴炮,故應下發至連一級,形成火力配置的「高低搭配」,還能有效的支援步兵連排對於敵頑固工事的進攻。而且我軍連一級配屬的是60毫米迫擊炮,較少有配置82毫米迫擊炮,故如印軍連一級裝備有81毫米迫擊炮,將能與同等級建制的我軍步兵單位交戰中有較大的火力優勢。

我軍31式60毫米迫擊炮

而我軍在此時裝備的迫擊炮,則以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為主。31式60毫米迫擊炮為中國在二戰中國民政府五十廠仿製法國布朗德式60毫米迫擊炮,在解放戰爭中大量繳獲並配屬軍中連一級作戰單位。該炮較印軍的2英寸炮而言,射程更遠(1470米),火力更猛,且重量較輕,僅有14.5公斤。在對敵連排單位作戰時擁有較強的火力的同時,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後勤保障情況不強,大部分軍事物資都不得不依靠我軍指戰員和老百姓幫助搬運。例如82毫米迫擊炮,重量太重,在戰鬥中經常出現搬運一天的彈藥的量,十幾分鐘內就全部耗盡的情況,這就要求在我軍高原作戰和山地作戰中必須要有更加輕便、火力也更加強大的武器。

再來說說我軍當時裝備的53式82毫米迫擊炮。該炮仿製於蘇軍的PM37型82毫米迫擊炮,全重達56公斤,最大射程為3000米,最大射速可達25發/分,配屬於我軍的營、團級作戰單位。在我軍指揮員靈活的戰術指揮以及炮手嫻熟的操作技巧的操作之下,82毫米迫擊炮也是屢建奇功。

相關焦點

  • 1962中印之戰解放軍手中的大殺器:120毫米迫擊炮
    1962年,印軍不顧中國的反對和警告,在中印邊境地區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起自衛還擊作戰,一舉將印軍打回到中印傳統習慣線,印度一側後,主動後撤。1962年民工向前線運送炮彈這場邊境衝突中,解放軍投入的兵力、火力都極為有限,由於受地形和通行條件的限制,炮兵主要以步兵支援火炮為主,口徑普遍比較小,而有一種迫擊炮卻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 1950年,比起美軍步兵師來,「萬歲軍」38軍的火力怎麼樣?
    當時僅僅美軍一個步兵師所配置的重武器就有:1個155毫米重炮營,裝備18門炮;3個105毫米炮兵營,裝備54門炮;1個師屬坦克營加3個團屬坦克連,共149輛坦克,除坦克外還有35輛裝甲車;1個防空炮營,裝備M15、M16自行高炮;3個團屬重迫擊炮連,各裝備106.7毫米迫擊炮12門。
  • 60mm迫擊炮:步兵連主要火力支援,不會馬上就退出現役
    步兵手中的槍炮,美軍仍然領先我軍,即便武器現代化的美軍,也沒有將迫擊炮退役,哪怕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執行治安戰的美軍步兵連,每連的支援武器仍然是雷打不動的2門M224式60mm迫擊炮。迫擊炮,是一種曲射炮,能夠打到山坡背後去,因此,也稱得上是一種過山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使用方便靈活,能隨步兵連機動作戰。
  • 迫擊炮改裝平射炮
    迫擊炮 迫擊炮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這是一種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迫擊炮為何成為步兵噩夢?彈道特殊專打反斜面,越軍曾被打出陰影
    迫擊炮自日俄戰爭形成初期起,就一直是步兵隨行火力的最愛,沒有之一!迫擊炮之所以對步兵有極強殺傷力,主要在於其隔山打牛的彎曲彈道優勢讓人防不勝防,其次是垂直下落造成的高速擴散破片讓殺傷半徑達到最大化,最後則是迫擊炮彈裝藥量相對更多,爆炸威力也堪稱同口徑火炮最猛。
  • 迫擊炮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能對步兵有極強的殺傷力呢?
    這是由迫擊炮的兩個特點決定的。1:迫擊炮彈道彎曲,可以對藏在戰壕和掩體後面的步兵有效殺傷。真正意義上的迫擊炮,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託發明的。他本人是炮兵,就試著用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這種炮彈發射到天空後幾乎垂直下落,直接落在了日軍挖好的戰壕裡爆炸,大量殺傷了日軍,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迫擊炮就這樣誕生了,雖然俄軍最後失敗了,但這種炮讓各國接受並大力研發。
  • 迫擊炮作為步兵重要伴侶,火力壓制利器,為何沒有退出軍事舞臺?
    迫擊炮為什麼要退出戰爭舞臺?迫擊炮並非落後的代名詞,它仍然在堪稱步兵之友。自打日俄戰爭誕生以來,迫擊炮便成了一款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支援型火炮。在二戰時期各國的50mm、60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連級單位,81mm、82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營團一級,成了不可多得的曲射型支援武器。
  • 日軍步兵聯隊沒有裝備迫擊炮只因「窮」?炮小隊編制出現較晚而已
    而在近距離的步兵伴隨火力中,日軍每個步兵大隊有27具擲彈筒和「大隊炮小隊」(兩門92步兵炮,可直射可曲射),在近、中、遠三個射擊距離上均有特定的火炮種類。也就是說,抗戰初期日軍的迫擊炮在步兵聯隊編成內被「邊緣化」了,一時沒有合適的配備級別。
  • 二戰中日軍研製和裝備的迫擊炮
    參加南洋作戰的部隊大量增配迫擊炮;而在江南水網地區,日軍也逐漸以迫擊炮替代大隊編制的步兵炮;在華北山地作戰的治安師團和獨立旅團,迫擊炮更幾乎完全替代了步兵炮的位置。在日軍中,90毫米以上的迫擊炮歸屬於炮兵武器,90毫米以下的則歸入步兵武器,稱為曲射步兵炮。這也反應了傳統思維的根深蒂固。下面就簡單羅列一下日軍先後研製和裝備的制式迫擊炮。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迫擊炮|炮彈|陸軍|擲彈筒_網易...
    上篇文章主要對比了下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輕武器(  ),這篇文章接著對比下抗爭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的重武器。  日本軍隊主要使用的火炮  侵華日軍的火炮種類很多,分別依據作戰規模、攻擊距離投入使用,其中使用較多的是:九七式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及四一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
  • 迫擊炮
    迫擊炮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加農榴彈迫擊炮,山炮野炮步兵炮,到底啥區別?
    火炮以其巨大的威力、超遠的射程、廣泛的用途,成為無可爭議的「戰爭之神」!它比步槍出現的時間早多了,早在1163年,我國南宋時期發明了「霹靂炮」,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火炮。13世紀火藥傳入西方,歐洲人迅速拓展了火炮的性能和分類。到15世紀,火炮已成為歐洲戰場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 迫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法國人的迫擊炮很有發言權
    迫擊炮也叫滑膛炮,使用的是前膛裝填,捨棄了後裝機構,自誕生到現在,對步兵的戰鬥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迫擊炮被評價為是「戰爭之神」,準備工作很少,用法也很多,射擊無死角,碰上較差的環境也能完美完成任務。有款在某些技術層面領先於世界的迫擊炮,雖然沒什麼名氣但卻有著極優秀的性能。 它就是我國最新一代研製的pp93迫擊炮。pp93迫擊炮有兩個性能都優於世界上的其他同類迫擊炮。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其射程之遠和角度之廣都是世界之最。其有效射程最高達5564米,射擊角度之廣可以說是毫無射擊盲區。除了高射程和大角度以外。pp93迫擊炮的炮身和炮架可以進行拆分。
  • 中美法三國步兵武器相對比,專家:中國迫擊炮在這點上略勝於美
    美陸軍所裝備的迫擊炮迫擊炮的輕便使得多種作戰部隊都可以攜帶它,這也使得美軍的摩託化部隊、裝甲部隊、機械化步兵部隊等都有裝配這一武器,目前這些部隊中裝備的迫擊炮大多為M120式120mm重型迫擊炮,它與目前世上大多迫擊炮一樣,都是
  • 威力大卻射得近,為追步兵裝雙腳:德軍38(t)「蟋蟀」自行步兵炮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稀有戰車列傳:德軍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簡史(上)一.伴隨火力的「呼喚」雖然坦克是「陸戰之王」,但無可否認的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 快、準、狠、猛,迫擊炮的威力你難以想像!
    不過今天兵哥要說的是另一款同樣威力十足的武器,這就是快打快撤,來去如風的迫擊炮。一般而言,迫擊炮從外形上看來比較容易區分,大致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的火炮裝置,是發射口裝置帶有尾翼彈的曲射滑膛火炮。這種武器較大型的坦克而言比較的輕便靈活,炮身短,方便使用和搬運,幾乎任何的戰場都可以使用,並且還可以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
  • 二戰中,日軍的97式迫擊炮,為何前線戰士認同,軍方高層卻反對
    81毫米迫擊炮,日軍為何稱之為曲射步兵炮,實則是日軍步兵、炮兵之爭。日軍的97式81毫米迫擊炮,在日軍的官方稱呼中,稱其為81毫米曲射步兵炮。雖然二者名稱中都有炮,但是前面加上了「步兵」二字,意味這是步兵裝備的武器。二戰中,日軍野戰部隊的步兵大隊通常追加裝備2門這型曲射炮,這種曲射步兵炮實際也是迫擊炮,但日軍把90毫米以下口徑的迫擊炮歸類為步兵曲射炮,屬於步兵武器,90毫米上才叫迫擊炮,屬於炮兵武器。
  • 印度有12個山地步兵師,綜合作戰實力有多強?3個方面道明實情!
    通常在山地區域,坦克這些武器發揮的空間是比較有限的,山地作戰當然還是以步兵為主,很多國家都有專門的山地步兵師,印度也是一樣的,他們現役的軍隊裡面擁有12個山地步兵師。早年他們與中國爆發的中印戰爭,全程被中國吊打,這也讓印度明白了山地作戰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就開始重點建設山地軍隊。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火器中有一種武器,從一戰到現在都是一線部隊的主力裝備,它就是迫擊炮,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俄軍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可見迫擊炮在現代武器中是一位很有歷史感的老大哥在如今這個武器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依舊能夠在軍中百年堅持主力位置,這背後一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其它到底獨特在哪,使得軍隊將其如此看重?且聽小編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