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柯德》《愛麗絲城市漫遊記》《燃火的時刻》| 鹿地放映 端午特輯

2021-03-03 鹿地

 1

《阿瑪柯德》

  費德裡科·費裡尼

這是義大利導演德裡科·費裡尼最富盛名的半自傳電影,獲得了當時第4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許多自傳式電影不同,費裡尼的電影裡沒有貼上任何「永不可重現的鄉愁」標籤,他的青春仿佛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混藏著現實、夢境與哀傷,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日後庫斯圖裡卡那宗教儀式般的熱烈與癲狂。

有人說《阿瑪柯德》「釋放了費裡尼的完整性」。影片重現了二戰前後義大利境內法西斯的樣貌,他用鏡頭在現實的邊緣上不斷回溯自己,回溯17歲時的故鄉裡米尼。本片中霧中的白牛、雪地裡飛來的孔雀、人們在大海上對巨輪做出的告別等場景,在為觀眾提供了一種體驗和審查,如費裡尼自己所說:「一個人所能做的紀錄,永遠是,也只能是對他自己的紀錄」。

 2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

  維姆·文德斯

在所有類型片中,「公路電影」因為具備獨特的「空間」概念而散發出一種別具一格的魅力。如果要為它選擇關鍵詞,人們大多會選擇犯罪、逃離、躲藏、衝突等掙脫性詞彙。因為「公路」似乎在延長困境,小鎮、酒館則是城市的另一半荒原。它在精神本質上無法確定對人是毀滅還是治癒,那層無儘可能的陌生感正是「公路電影」的迷人要素之一。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是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 「公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喜歡電影的人不會不熟悉文德斯,不只是《德州巴黎》《柏林蒼穹下》,還有《樂士浮生錄》《地球之鹽》。他與法斯賓德施隆多夫赫爾佐格並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是歐洲式浪漫「公路電影」的代名詞,是現代西方「虛無主義者」與「好萊塢式」結構的一次聯姻。

 3

《燃火的時刻》

  費爾南多·索拉納斯 / 奧克塔維奧·赫蒂諾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左翼的時代,政治動蕩與文化爆發交相呼應。歐洲的新浪潮電影運動正勢不可擋地向更廣大的文化領域蔓延,美國「垮掉的一代」也在重整美國人的精神。而在南美,「文學爆炸」則奠定了當代文學最重要的一塊基石。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奧克塔維奧·赫蒂諾作為南美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自然沒有在這個潮流裡隱藏自己的聲音。

他們在「第三電影」宣言裡說:「現實中體系內可行的抗議遠比系統願意承認的多。這給藝術家一種幻覺,以為他們越界在『反抗體系』;他們沒有意識到即使反體系藝術也可被體系吸收和利用,成為制動器或必要的自我糾正機制」。他積極參與左翼政治,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他對社會的關切。《燃火的時刻》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他們給南美電影史留下的裡程碑式的傑作。在他的作品裡,每個「殘缺的南美人」都在嘗試整合自己的精神。

然而歷史總是循環往復,阿根廷以及整個南美,變革的進程早在庇隆流亡烏拉圭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黯然收場。整個世界都在成長,南美卻又一次成了局外人。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卻並沒有停止腳步。他在不斷關注南美人民精神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過往。多年以後,當《燃火的時刻》重新上映的時候,他感慨道:「我們,這群60年代的人,反抗過新殖民主義體系,保有著對庇隆政策的忠誠;我們生活在1973年的春天,經歷過迫害、恐怖、流亡和回歸;我們一直在為人民主權和民主鬥爭,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始終在為一種道義、一些原則奮鬥,它們仍然存在,等待著我們去實現。」


————


鹿地放映 · 端午特輯


  2019年6月7日 · 周五下午

13:00 「神秘紀錄片」

15:00 《阿瑪柯德

費德裡科·費裡尼


  2019年6月8日 · 周六下午

13:00 「神秘紀錄片」

15:00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

維姆·文德斯

  2019年6月9日 · 周日下午

13:00 《燃火的時刻》

費爾南多·索拉納斯 / 奧克塔維奧·赫蒂諾

————


掃組長二維碼加入鹿地電影組參加交流

鹿地放映試圖提供的是一種非功利的電影藝術交流空間,特別重視的是觀影之後的交流環節,努力營造讓每個小夥伴都能輕鬆融入平等交流的環境。

大連市西崗區同仁街33-3號

0411-83772363

相關焦點

  • 一九六八|「第三電影」與拉丁美洲三十年的「燃火時刻」
    作為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政治電影之一,《燃火時刻》的放映實踐是個範例,表明因民眾的支持與合作,一部電影的介入現實可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成為可能。1968年,《燃火時刻》被阿根廷官方視為「非常有煽動力的共產主義宣傳,有極大潛力滲透各個公共領域」而遭禁映,只能做秘密的地下放映,比如在公寓房子裡,每場觀眾不超過25人,映後有熱烈的辯論,使得放映成為政治過程。
  •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閱讀要點梳理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閱讀要點梳理目錄:
  • 《萊昂莫漢神父》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和很多知名導演不同,他設想、規劃自己電影生涯的最初時刻不是在攝像機前,而是在二戰戰場的硝煙之中。鹿地之前放映過他的另一部作品《紅圈》(鹿地放映2017-12-2)。未來的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沃爾克·施隆多夫,當時是這部片子的副導演,並客串演員本周六鹿地放映讓-皮埃爾·梅爾維爾1961年作品《萊昂莫漢神父》。
  •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閱讀要點及測試題
    12、格裡芬:希臘神話中的(獅身鷹首)怪獸,在女王的命令下帶愛麗絲去見了(假海龜)。   13、假海龜:女王命令(格裡芬)帶愛麗絲去見的角色,它給愛麗絲講了一個(充滿文字遊戲的莫名其妙的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綜合測試題一、填空題 1、愛麗絲幫小兔子去屋子裡找尋 ( 扇子 ) 和(手套 ) 。
  •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2020-12-08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鯨魚馬戲團》貝拉·塔爾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鹿地曾放映過她主演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禮》(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1979,鹿地2016-11-19)和她參演的《在人生的另一邊》(法提赫·阿金,2007,鹿地2017-07-08)。>語言: 匈牙利語 / 斯洛伐克語上映日期: 2000-07-12片長: 145 分鐘又名: 殘缺的和聲 / 和睦相處 / Werckmeister HarmoniesIMDb編號: tt0249241————鹿地放映
  • 《不道德的審判》羅曼·波蘭斯基 | 鹿地放映
    本周鹿地放映羅曼·波蘭斯基
  • 《維莉蒂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本周六鹿地放映選擇了他流亡30年後第一次回到西班牙拍攝的影片《維莉蒂安娜》——布努埃爾宗教三部曲之一。(另兩部是《沙漠中的西蒙》和《納薩林》)鹿地放映這部片子,不只是與大家一起關注藝術多樣性,也嘗試去理解藝術家本身所應具備的精神。她在《藝術家宣言》裡說過:「藝術家必須明白沉默,藝術家必須創建空間讓沉默進入他/她的作品裡,沉默就像混亂的大海中間的島嶼」」
  • 《撒旦探戈》貝拉·塔爾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除夕之前最後一次放映,不假思索地選擇了貝拉·塔爾的450分鐘長片《撒旦探戈》。導演和小說家一共合作了九部電影,《撒旦探戈》是其中之一,也許兩人身上都兼具了東歐人在苦難和幻滅之後能重啟生命和思考的品質,使貝拉·塔爾在一生作品的選題上都保持著很強的嚴肅性,他的鏡頭像一種目光,保持著思考者的警示,包括只有39個鏡頭的《鯨魚馬戲團》(鹿地放映
  • 《愛麗絲漫遊仙境》背後隱藏的數學元素
    可樂數學按:這篇文章是6年前的了,現在新的《愛麗絲漫遊仙境》正在熱播。作為影迷們,無疑應該了解《愛麗絲漫遊仙境》中所包含的一些數學寓意。
  • 《現實之舞》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曾有人說,佐杜洛夫斯基版的《沙丘》如果能夠付諸拍攝,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會令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黯然失色。杜佐洛夫斯基在儘可能優雅地描述了這個世界的殘酷和美麗之後,平靜地借養馬人之口說:我要放下我的靈魂了,它想要回家,它只是偶然經過,遇到我
  • 《鬼火》路易·馬勒 | 鹿地放映 周日下午
    哦,差點忘了,本片副導演是未來的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當時依然年輕的沃爾克·施隆多夫(《鐵皮鼓》鹿地放映2017-11-12)。  2019年9月14日 · 周六下午鹿地分享>13:00 月餅是怎樣煉成的臣臣鹿地放映15:00
  • 《低度開發的回憶》《古巴與攝影師》|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影片中,主人公所居住的可俯瞰城市的富庶公寓,卻像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島。他38歲,卻像一個沉溺於回憶的83歲老人:「就像壞掉的水果,就像廢物。或許是身處熱帶的關係,所有的東西都不持久……」影片用近40年的時間近距離地拍攝了菲德爾·卡斯楚和古巴的人民生活。影片沒有套用生硬的採訪,沒有冰冷的問話和對質,而是在用鏡頭截取人物的命運片段來記錄變遷。也許它的感染力就是得益於導演沒有在這部影片中做任何價值判斷,他始終在中肯地用時光來記錄時光。
  • 同濟影協觀影202003|《阿瑪柯德》
    阿瑪柯德 Amarcord (1973)豆瓣8.8導演: 費德裡科·費裡尼編劇: 費德裡科·費裡尼 / 託尼諾·格拉主演: 普佩拉·瑪奇奧 / 阿爾曼多·布蘭恰 / 瑪加莉·諾埃爾 / 奇喬·因格拉西亞 / 南多·奧爾費伊類型: 劇情 /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日本人氣沸騰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奇幻餐廳—各位愛麗絲們準備好來探險了嗎?
    愛麗絲奇幻餐廳(アリスファンタジーレストラン)是一家以《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為主題的系列餐廳。現在東京都內已經有五家店鋪,大阪也有一家分店。雖然所有店鋪都以愛麗絲的故事為主題,每一個店鋪卻又各有各的個性,不盡相同。
  • 《天堂陌影》吉姆·賈木許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2019年2月16日 · 周六下午13:00 鹿地攝影攝影點評課JPhoto15:00 鹿地放映《天堂陌影》吉姆·賈木許'Stranger Than Paradise' Jim Jarmusch  2019年2月17日 · 周日下午13:00 鹿地教育
  • 《皮羅斯馬尼》格奧爾基·申格拉亞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本周放映的《皮羅斯馬尼》,導演格奧爾基·申格拉亞來自前蘇聯體制下外高加索地區三國之一——喬治亞,這是傳說中上帝給自己的保留地,古希臘英雄伊阿宋剪下金羊毛的地方。這個國家到處都是藝術的痕跡,他們的錢幣上印的都是畫家、作曲家和詩人的畫像。
  • 《石榴的顏色》《浮生一日》 | 鹿地放映·周六下午
    —— 薩亞特·諾瓦(Sayat Nova)「我在所有人的內心尋找自己」——謝爾蓋·帕拉傑諾夫(Sergei Parajanov)鹿地之前放映過謝爾蓋·帕拉傑諾夫的>《被遺忘的祖先的陰影》(鹿地放映2019-12-14),對他的作品有過相應的介紹,這裡不再贅述。
  • 一起挖開兔子洞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這是這三個小姑娘中最小的一位的名字。這個故事叫做《愛麗絲漫遊奇境》。在故事中,愛麗絲進入了一個兔子洞,進入了一個新世界,那個世界裡除了有會說話、戴懷表的兔子,沒有臉的貓……還有一隻嚴肅的渡渡鳥。在這個故事出版時,道奇森用了筆名:劉易斯·卡羅爾。
  • 《秋日奏鳴曲》英格瑪·伯格曼 | 鹿地放映 周六下午
    一個月前鹿地放映過英格瑪·伯格曼5小時時長的電視電影《婚姻生活》,給在場的小夥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片中幾乎道盡了婚姻中的所有問題。伯格曼把這種「日常」處理得簡潔有力,他不僅詮釋了人們愛的動機,也詮釋了人們不愛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