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 5個時下最有意思的中文播客

2021-02-14 Rumandcola

作為一個重度播客愛好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5個我最經常聽的中文播客。

播客的主題主要涵蓋流行文化,影視作品,性別議題,哲學探索,以及心理健康。

首先要跟大家推薦的是:

由四個身在美國的小姐姐主持,以每集節目中討論的影視作品為線索,探討了性別、社會學、科技、歷史等豐富議題。一集平均半小時到1小時不等。

比較有特色的是,由於主播和節目嘉賓幾乎都是base在海外的華人,她們能夠給身在牆內的聽眾提供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點,與之伴隨的小小的「文化衝擊」將帶來強烈的碰撞和火花。

定期收聽她們的節目,就像有人給我墊了一塊足夠高的石頭,供我向外張望。而窺視到的外界的一隅給我帶來的刺激,使我對更加廣袤的世界和多元化的觀點保持了強烈的好奇心。

收聽渠道:蘋果用戶買個海外ID,下載Spotify或pocket casts直接搜索收聽。

「由三名女性媒體人發起的泛文化博客」,如簡介所說,啥都聊,聊啥都很起勁,聊什麼都很有趣的博客。

主播都是在中國從事媒體行業的女生,也經常邀請大家耳熟能詳的嘉賓,聊聊國內時下發生的熱點和流行文化,因此相對於小聲喧譁,對於牆內的聽眾可能會覺得更加relative。不光是對於熱點的足夠敏感,並且能夠幽默且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觀眾輕鬆get到,真的是國內非常非常難得的優質播客。

每天做家務半小時,一小時地聽,馬上就把所有節目一集不拉地聽完了。

好像每個播客平臺上的圖片都長得不太一樣,但沒關係,認準播客的名字:「別的女孩」。

公眾號與播客同名,前身是vice中國旗下的一個公眾號,公眾號也強烈推薦。從10月起其公司徹底地從vice獨立出來,將原本旗下管理的公眾號更名為「別的Biede」系列,其中就包括這個原本就有的「別的女孩」。

播客善於用完全不晦澀的語言,將複雜且具有爭議性的性別議題,和人權理念闡述得簡單明了,同時保留了自身的深度。淺顯易懂的同時,對年輕女孩非常educational。

主播Alex的主持功力很深厚,思路清晰,總是能將快要跑題的嘉賓眼疾手快地拉回節目正題。使我想起了,每次即將進行跳躍式思維,就能將我拉回主題的…初中家教。

每期討論的問題,和邀請的嘉賓本身都非常具有吸引力,我通常會在塗臉護膚洗澡這種心無旁騖的時刻,專心地聽完長長短短1小時左右的節目。

同名的公眾號也很好看,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眼。(再次吶喊

聊後人類主義,聊哲學,聊書,聊影視作品。不是受眾廣泛的博客,但非常有深度,每集注釋會非常詳細地羅列出節目中提到的書籍和影視作品。相對來說更新頻率較低,但每集都可以讓你全神關注地聽,聽完之後點開摺疊的簡介,看完所有提及的作品再返回來思考節目的內容。短至半小時,長至1個半小時的時長,適合我等頹廢 · 文藝 · 女青年收聽。

跟小聲喧譁一樣的是,命運比較多舛的播客,收聽方法如上述。

這是今天推薦了那麼多播客,唯一一個主播是男生的博客。開始是因為微博上關注的心理諮詢師朵拉陳去做客,發現的這個播客。

印象很深的是,那一集她們正好聊的是時下熱播的《都挺好》,一部聚焦於原生家庭問題的電視劇。而當時我真的是深夜,喝著酒,獨自一人坐在書桌邊聽這個節目,聽主播和來賓們聊原生家庭聊得不能自己。導致後來雖然很想聽,但會控制自己不輕易點開第二集。

不過事隔半年,現在又能重新打開這個節目收聽了。也不是因為已經被治癒了或者想通了,可能只是單純過了瘋狂糾結於過去無法改變的事實的階段而已。推薦還是很推薦的。 

長按二維碼點擊關注,以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播客推薦 | 這幾個中文播客不要錯過
    今天來聊聊我愛聽的播客/podcast。首先說為什麼愛聽播客。在我看來,播客在放鬆和學習知識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平衡。它不像讀書或者聽有聲書那樣需要時刻集中注意力,卻也能比較輕鬆地學到一些新的知識。尤其是優質的播客,從主播到嘉賓都對一些領域有深刻的見解,是一個在短時間內聽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拓寬自己的視野的好渠道。
  • 中文深度報導播客,有哪些值得聽?
    原創 陳恆一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播客1個過去一年,中文播客迎來了飛速成長,新聞機構和經驗豐富的媒體人推出新聞類播客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內地財經媒體《財新》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推出了兩季調查報導類播客節目,講述報導背後的調查路徑、故事細節和現場情景;而臺灣地區的多家媒體也將播客作為接觸讀者的新渠道,用聲音分享深度報導的幕後故事,《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和《鏡傳媒》這三家媒體平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播客矩陣。本文從這些中文播客中,挑選出了七個以深度調查報導作為切入的節目,一起聽聽那些優秀的深度報導是如何誕生的吧!
  • 小宇宙——為播客而生
    在微博,微信社群中,每天可以看到很多求邀請碼的人,有網友評價:「小宇宙是國內目前最輕量化、最純粹、最便捷的播客播放App,沒有之一」。足以看出播客愛好者們對它的青睞。作為一名播客愛好者,筆者使用小宇宙時也感到十分驚豔。本文打算從產品的角度對小宇宙進行分析,梳理產品功能,並大膽提出一些優化建議。01 什麼是播客?
  • 中文播客的進化之路 |YiMagazine
    到了iPhone時代,中文播客無論製作者還是聽眾的陣營都擴大了,但話題還是呈現垂直小眾的特點。比如知名中文播客李如一2014年建立的播客組織IPN,它集合了一批播客,各有製作者,且都是兼職。這些製作者會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探討諸如博物館與當代科技的對立,醫保制度的政策邏輯、《創造101》背後的社會焦慮等話題。IPN算得上中文播客某種審美的集中體現。
  • 你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聽眾:如何從零開始一檔播客
    作為一檔獨立播客《小人物》的主播,兼職一名業餘播客製作者,入門時看了很多中文、英文系列教程,給我帶來很大的幫助。經過十個月的操練和實踐,也總結分享一下自己做播客的體驗,聊聊新手如何從零開始一檔播客。小人物 A Nobody podcastMoon.FM[1]基於 11052 個中文播客信息生成的數據,截止 2020 年 6 月,新增播客數量就已經超過歷史最高了;包括這份由 PodFest China 調研的 2020 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的報告[2] 來看,中文播客的消費市場正在擴大。
  • 中國首家真正意義的podcast第一股 荔枝市場價值遠未體現?
    作為當下最熱門的內容媒體形式,播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和資本入局。2019年開始,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開始轉型,先後投入近10億美元,著重發展Podcast業務。Spotify在播客的投入也獲得了二級市場的認可,2020年以來,其股價上漲了超過90%,遠高於市場平均增幅。
  • 他們不是在獨樂樂,中文播客的「少數派報告」
    這是一期播客節目相對固定的製作流程。通常一小時的節目,製作周期在一天到一周不等,這是個相對靜態的工作,在追求效率和性價比的時代語境下,播客製作者在很長時間裡,是作為一種少數派而存在。大約從2012年起,中國開始出現個人製作的播客,數量不多,聽眾更少,最早一批播主大多在中途選擇放棄。
  • 中文播客元年:2021,告別「近親繁殖」
    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中文播客的數量在2020年5月已超過1萬個,2020年新增中文播客節近1萬檔,這個數據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1465和1931檔。變化不僅來自創作者,播客領域的產品和平臺也在這一年集中爆發。隨著國內首個中文播客平臺「小宇宙」誕生,傳統的音頻平臺和音樂流媒體也開始將觸手伸向播客。
  • 8.0版網易雲音樂上線 播客入口升級 | 播客現場 Vol.50
    另一個全新的播客頻道名為「侃侃而談」,專門面向尚不熟悉播客,未形成長音頻收聽習慣的聽眾。網易雲音樂鼓勵主播把節目中的「精華信息點」做成3分鐘以內的宣傳預告,發布到「侃侃而談」分類下,預告片將在專區獲得推薦,進而提升主播其他「播單」的曝光率。
  • 中文播客何時走出「隱秘的角落」?
    因為在中國很難做全面的播客市場調查,自然也沒有具體的盈虧數據。《PodFest China: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顯示,中文播客聽眾最常使用的三個渠道是Apple Podcast、喜馬拉雅和網易雲音樂,其中Apple Podcast佔據49.7%的比例,也只有它是專門為播客設計的應用程式。
  • 哈裡王子夫婦籤約Spotify,跨界當主播 | 播客圈 012
    來源:https://www.audible.com/ep/podcast-development-program品玩獲悉: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該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其將突出播客內容。QQ音樂將對「寸土寸金」的「首頁」界面進行更新,頂部tab在「推薦」、「音樂館」和「電臺」之外,會新增一個「播客」入口,用來推薦中文播客內容。
  • 播客周報 | 聲動活潑推出創投節目,天貓品牌播客引爭論
    圖片來源:podcast、小宇宙、播客志微信留言對此,「津津樂道播客網絡」的創始人朱峰在播客公社創作者群中表示,「播客作為傳播渠道,其實是一個想像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難的東西。在策劃、製作的過程中聽取專業意見,對絕大多數想要推出品牌播客的企業來講,都是一個好主意。」
  • QQ音樂推出「播客」模塊,或將與小宇宙為播客市場注入新活力
    在此版本中,播客的內容從原本的「電臺」模塊中抽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播客」模塊,並且還帶上了「小宇宙」的角標。儘管這還不是最終上線的版本,這一改變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大膽猜測:難道是QQ音樂與小宇宙合作推出的播客模塊?
  • 中文播客何以走向春天?
    這篇文章出自即刻的一名產品經理,明面寫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實際是為了即刻即將上線的中文播客產品做鋪墊。 文章發布後兩周,這款名為小宇宙的中文播客平臺上線。 播客是英文「Podcast」的音譯,這個詞誕生於2004年,由「iPod」和「broadcast」兩個詞合併而成。
  • 百度播客應用「隨聲App」開放內測 | 播客現場 Vol.58
    國內新聞1 百度「隨聲App」開放內測http://mgps.it168.com/detail/78086.html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3431753225https://mp.weixin.qq.com/s/RILHF5BvJ-oK06pqkno5-whttps:
  • 播客時長超4000小時,七個夢:播客像是耳朵的電影
    而播客時間長,內容更豐富,基本上一直聽的話,除非是音質與內容實在不感興趣,一般都能聽完整個節目,不過至於能聽進去多少,這個對我來說,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當你聽不進去就跳過這段吧,哈哈哈。 現在的小宇宙還在迭代,希望在小宇宙上有倍速功能(能夠細微調整)和人聲增強(不同播客音量不統一),去除空白(節省停頓時間)。統計時長對於喜歡記錄的我來說很喜歡,據說後面可能會有更詳細的時長統計可以查看。
  • 超級乾貨|按級別推薦11款英文播客外加7款播客軟體還送你讓國外播客流暢播放的3個工具
    重點是故事內容有趣到、讓我們入迷到、完全忘記到、我們在聽英文~而且,我還會分享3個軟體給大家去找播客聽播客,別人可能只是告訴你名字你自己下(嗯,我也會額外告訴一些),但這次我分享的3個軟體,是直接打包,其中還有收費破解軟體(包括科學上網工具,咳咳)。劃重點:材料和工具都為你準備好了,你說你要不要學!
  • Podcast該向何方?
    雖然雙方均未透露這次合作的細節,但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報導稱,這筆交易價值超過1億美元,是Podcast史上最大一筆交易。Spotify在2019年才開始重視Podcast,在《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之前,Spotify曾收購podcast網絡GimletMedia、Parcast、The Ringer,以及免費創建podcast的平臺Anchor。
  • 推薦七個帶完整腳本的英語播客Podcast
    ❷𝑺-𝑻𝒐𝒘𝒏Serial第一季是經典中的經典,所有podcast的標杆,一個令人心碎的謀殺案重啟調查。S-town是Serial原班人馬製作的。可以通過官網聽,網站設計絕美,簡直可以稱之為藝術品。內容延續了Serial第一季的懸疑故事風,腳本也設計得很漂亮。.
  • 年度總結 |用podcast收聽世界廣播:2017年美國人都在聽什麼?
    由於英文中的Podcast、Podcaster(播客錄製者)及Podcasting等詞語相關,所以在中文中被統稱為「播客」。Podcast最大的好處,是「隨身聽」。各位每天在交通途中、在健身房鍛練之時,甚至在炒菜洗碗之際,也許同時可以分出一點專注來聽節目。其實這些也是各傳統電臺爭奪聽眾的黃金」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