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全家福:老攝影師鏡頭裡的時代變遷
對咱們中國人來說,幾乎每戶人家的相冊中,都有一張"全家福"。改革開放40年,北京市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也被濃縮在一張張照片中。
這位正在為顧客調整姿勢的老人,是大北照相館的老攝影師趙增強。
趙增強
1975年,18歲的趙增強從技校攝影專業畢業後來到大北照相館,這一幹就是40多年。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照相機、手機還沒普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通常都是家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才會到照相館拍一張「全家福」。
四十年來,趙增強記不住有多少個家庭在他的鏡頭前定格了溫馨的瞬間。每一張全家福照片都捕捉了一個家庭的歡笑和幸福,每一個細節都展現著大國小家的巨大變化。
一張全家福,承載的是親情與回憶。無數張的全家福,匯聚而成的則是共和國大家庭的時代變遷。最近十來年,數位照相機、智慧型手機大量普及,拍照成了人們隨時隨地隨手可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逢年過節來照相館拍一張全家福,仍然是不少北京市民的選擇。在趙增強看來,如今的人們拍攝全家福,除了定格幸福瞬間外,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如今,61歲的趙增強還堅守在大北照相館的影棚裡,每天都在相機的咔嚓聲中為無數家庭定格幸福的瞬間。
全家福:家庭影像裡的幸福記憶
全家福,對一個家庭來說,定格了家的團聚時刻,凝聚了親情,凝聚了夢想,是全家人追尋幸福的影像記錄。
今年這個國慶假期,門頭溝的王曉軍一家和往年一樣,橫跨半個北京城,到前門大街的大北照相館拍了一張全家福。在這家人看來,拍全家福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開拍之前
拍攝之前,全家老小認真地挑選著傳統服飾,希望能將最美最溫馨的瞬間定格下來。另一邊,攝影師趙增強和工作人員則做著拍攝前的準備工作。
1
調整姿勢
一切準備就緒,王曉軍一家人走進攝影棚。在趙增強的幫助下,全家人擺好姿勢,等待著攝影師記錄下最美的瞬間。
2
一組全家福拍完,總共用時十來分鐘。王曉軍告訴記者,1991年,他和妻子組建家庭。從那會兒開始,他家每年都會拍一張全家福。最初是兩個人,後來有了兒子。2016年,王曉軍的兒子王方舟成了家,很快,小孫女也來到這個家庭。做了爺爺奶奶的王曉軍夫婦,青絲開始變白,笑容卻越來越多,同時,全家福照片上的成員也越來越多。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從前,小小的蝸居充滿了一家人的歡聲笑語。而歲月如梭,時代在變,王曉軍一家曾經的小房子也變成了大房子。生活越變越好,一家人也越來越幸福。一年一次的全家福照片,也成了王曉軍全家不可或缺的幸福載體。這些照片,見證了他們過去的美好生活,也將一直延續他們未來的幸福軌跡。
來源:BTV新聞
實習編輯:潘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