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在我不懂事的時候幫幫我,逼逼我|堅毅品質養成記

2020-12-23 娟子樂學堂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是周杰倫和謝霆鋒之間的對話。

「我真的很恨我自己,很後悔,很心痛」

「每次看見你彈的時候,我就後悔了那麼多年,為什麼不像杰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娟子是周董迷的,他的音樂真的可以說是伴隨著我長大,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現在(一邊敲字,一邊放著杰倫那首《聽媽媽的話》)「周杰倫」三個字無疑代表著華語音樂上的天才,吹拉彈唱奏樣樣精通。讓無數的我們羨慕嫉妒還有恨!

【恨】什麼,不著急,我們細細道來!

那會周杰倫4歲呀,要一名4歲的孩子坐在鋼琴旁練習2小時,而旁邊的窗外不斷傳來小夥伴嬉戲打鬧玩耍的聲音,是周杰倫特別乖嗎?是周杰倫不愛玩嗎?(沒有不愛玩的孩子,成年都愛玩呀,如果不上班也能領工資,也可以生活,估計大多人就立馬辭職啦!)是因為媽媽拿著藤條守著呀!!

跟別的孩子一樣,一邊痛苦地練著鋼琴(不敢不練,媽媽的藤條不饒人呀)一邊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學鋼琴」!

是不是和我們的孩子一樣呀,多少父母因為孩子不願意練琴而苦惱,或詢問專家,求助希望能解決這個難題。

還有好多父母疑惑說,明明剛開始還挺喜歡的學的,鋼琴也是孩子自己選的,怎麼到後來就不願意學了?還有家長說,學還是願意學,就是不願意練,每天到練琴的時間都是雞飛狗跳,哭哭啼啼,一臉不樂意......

謝霆鋒也是充滿疑慮地接著問,你四歲可以坐兩個小時嗎?!

周杰倫馬上說,不可能啦!

怎麼可能呢?再聽話再安靜再怎麼說主動學習的4歲孩子連著坐2小時,太不可思議了,做不到,怎麼辦?

媽媽拿著藤條,守在一旁!!

長大後的周杰倫說,我很感謝媽媽,所以我寫了《聽媽媽的話》

看了這則視頻後,娟子確實覺得內心一些被忽視的部分又被喚醒,曾經每個時刻,我也埋怨著父母,那會你們怎麼就隨我呢,怎麼就不逼逼我繼續把鋼琴堅持下去呢?那會我懂什麼,我不懂事,你們還不懂事呀,你們為什麼不引導我繼續呢....!!!

正巧周末兩天娟子和一些初、高中老師還有大學老師一起學習探討,娟子把這則視頻放給大家看,看完後大家一時都沒說話,也許被那些「未能堅持的遺憾」觸動了吧.....

於是大家聊到當下特別盛行的【快樂教育】,【鼓勵賞識】,【狼爸虎媽】教育.....

發生的一些問題,當然值得開心的是,父母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有這些方面的意識,真的是孩子們的幸福。可對於父母而言,市面上玲琅滿目的「家庭家庭教育理念」讓我們茫然,無助,到底如何選擇,如何執行....

說到「鼓勵賞識教育」應該是現在父母特別熟悉和一直在努力做到一種教育方式,從懷孕看育兒書,到孩子上幼兒園老師的叮囑,到很多理念中都提到【鼓勵】,因為鼓勵才能給予孩子力量和信心,不能太嚴格,不能打擊,這樣孩子內心會缺愛喪失安全感,不自信,厭學..... (天啊,這麼一想真的好恐怖,娟子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不少老師也表示很無奈,說現在的孩子批評不得,只能表揚,有時候批評孩子都覺得沒什麼問題,可家長就不樂意,投訴,找老師麻煩等等.....

許多父母似乎過猶不及了。

鼓勵肯定讚美孩子沒錯,要學會欣賞孩子,可太多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到賞的部分,卻忽略了「識」的部分。

【賞識賞識】是有賞也有識的。

更關鍵的是,賞識教育應該是先識後賞的!

不然我們的孩子很容易在一片讚揚聲中迷失了自己。

記得蔡永康先生曾經說的那段話: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困難挑戰,會遇到麻煩,會想要放棄,甚至會想當初我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呢?真是自找麻煩呀!於是懶得堅持,父母覺得那就算了,不學就不學,也沒什麼關係嘛。

於是我們就在懵懂無知中一天天長大,等長大後呢?

我們需要承擔放棄後的埋怨與後悔!

前段時間看湖南衛視一檔節目,正巧看到王迅說自己也曾學習小提琴,可因為小時候莫名其妙的不想學了,就放棄了.....

可惜我原來沒堅持;

最對不起我媽,我第一把小提琴41塊錢,我媽當時的工資是一個月18……剛開始我也特喜歡,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

我後來特別後悔,當時要是堅持一下的話,起碼現在是個特長……

接著節目中的Angelababy一臉羨慕地問劉憲華「那你小時候願意練琴嗎?」

「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後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然後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非常非常感謝。」

「是啊,如果他們不逼你,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長到你身上。

「我」小時候是放養長大的,所以什麼都沒學。

真的就像大家聊的這樣,想要放棄理由太多了,甚至是莫名其妙我就是不想了,不喜歡了,不願意了.....可那會的小小的我們懂什麼呢

可那會的小小的我們懂什麼呢?

如果沒有父母的鼓勵,監督,甚至是「藤條」守在旁邊呢?

想想現在多少孩子學寫字呀,獲得成績的孩子哪個不是一天天練出來的,而那些中途放棄的孩子,長大後也許會面臨籤個名都覺得尷尬難堪,因為字太醜!可現在跟孩子說這些道理有用嗎?也許有,但人有惰性呀,很難堅持呀,堅持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孩子?!

尤其是這樣,沒人監管、沒人逼迫的話,誰都會很容易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事,選擇最簡單、最快樂、同時也是最放縱的方式。

曾經的興趣,也許像一個一個啃了一口就被隨手丟棄的蘋果,滾到角落裡,慢慢腐爛、風乾、消失。

唯有堅持,唯有不斷練習,才能真正的稱之為興趣吧,甚至成為特長,自己為之驕傲的一門技藝!

別讓長大後的我們,在看到人家秀一技之長時,只能狠狠羨慕,默默遺憾。

學特長如此,其實學知識也一樣。

從小學到高考,12年的學習經歷,仿佛一場極其漫長的馬拉松,數不清的孩子會在中途掉隊。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想:

算了,孩子不想學就不學吧,那些上了大學的也沒見多有出息;

孩子還小,快樂最重要,他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他對學習沒興趣,可能不是這塊料,大不了以後不吃這碗飯。

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當下孩子快樂最重要!

父母不應該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這才是尊重孩子.....(請不要誤解尊重)

乍一看,這個觀點沒毛病,甚至還很順應孩子的個性。

但是,孩子哪裡懂那麼多。

他哪裡知道不學習的人,未來要多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

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最重要,認為順著他的、讓他想幹嘛幹嘛的就是好人。

但我們是要做一名」好人「,還是要當一名負責人有遠見的好父母呢?!

再者,說到天性,什麼是天性,什麼是人性,知難而退,半途而廢,避重就輕,懶惰,恐懼這些就是天性人性。而教育是什麼,就是來幫助孩子克服這些人性的弱點,讓他們成為更自律,更堅毅的人!

對於孩子而言,無論是興趣還是學習,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裡的一顆小火星,容易熄滅。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勁,在孩子的意志動搖時,堅定地扶他一把。

此外,有時候,我們是不是過分誇大了「興趣」的重要性,只因為孩子說沒有興趣了、不喜歡了, 就任由他把自己鏽成一塊廢鐵?!

曾有一名兼職做家教的博士吐槽說:

「有一個孩子都快20歲了,都高三了,還跟我說對數學沒興趣,我給你講講數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再給你培養興趣?」

其實更多時候,孩子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得好,而是因為做得好,在這件事上得到成就感、滿足感,才慢慢產生了興趣。

就像劉憲華,原本不愛拉琴,直到12歲參加了比賽,嘗到了甜頭,才慢慢喜歡上。

父母的逼迫,不是不顧客觀事實的一意孤行,也不是一味強迫孩子,而是在孩子想偷懶、想放棄時,逼他不要半途而廢。

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中途的瓶頸期,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讓他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這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一旦成功,就會成為陪伴孩子終身的好禮物。

更重要的是,我們逼迫孩子學習,最根本的目的,其實還不在於好成績高分數,而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和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

這些,遠比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對待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孩子,會突然有一天,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另一件事。

也沒理由相信,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孩子,會在未來面對生活的考驗時,一下子做到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中碰到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只不過,在長大後,放棄、失敗的代價要大許多許多。

現在我們不狠下心,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以後又有誰會一生陪在他身邊,幫他擋住「八十一難」呢?

相關焦點

  •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周杰倫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當然與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有關,但也離不開媽媽當初的「逼迫」。在一檔節目中,周杰倫回憶起小時候練琴的事情。4歲開始練琴的他,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乖小孩,根本沒有辦法在琴凳上安安靜靜坐2個小時好好練琴。但是,好在有媽媽陪著他,當他不想練琴的時候,媽媽就會逼他繼續。當然,那時候的他覺得自己好委屈,別的小孩子都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自己卻要練琴。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歡歡最後被逼得離家出走,他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告訴媽媽已經盡力了,只是想考好讓媽媽開心,讓媽媽原諒爸爸。歡歡其實並非一無是處,他有他的愛好,喜歡船模,盧麗不同意。船模獲獎了,盧麗不開心,心心念念的就是讓歡歡學習。
  • 郎朗感恩「殘忍」父親: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上周末按計劃送軒軒去上舞蹈班,小傢伙突然開始哭,抓著爸爸的衣服不松,哭著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了,我不想學舞蹈了,太累了……」 看著滿臉淚水的女兒,我有些心軟,但在安撫後,我還是堅持送她去上課。
  • 逼瘋爸爸的凌晨三點VS逼瘋媽媽的下午三點半
    女王節快樂~俗話說的好,在你不知道怎麼開頭的時候,用一句祝福語總是沒錯的,正所謂天蒼蒼,野茫茫,哪怕主編會抓狂。下午三點半,時間臨近,辦公室的媽媽們開始有點抓狂,不知道我那已經放學的小孩子是在網吧吃著雞還是在遊戲廳抓著娃娃撒著幣,還是得要報個奧數編程芭蕾舞小提琴班;凌晨三點,不睡覺目標還有幾個小時就可以達到,不得鬆懈的爸爸們必須要紅頭漲臉喋喋不休,仿佛畢生絕學盡顯於此,說起話來還得注意逼格,否則就有可能被踢出組織萬劫不復。
  • 《俗女養成記》:我的生活,我說了算
    生於臺灣十大建設時期,伴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共同成長,陳嘉玲是一個六年級學生,住在離臺北很遠的臺南鄉下,家裡是開傳統中藥店的,和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俗女養成記》神還原了那個年代的傳統家庭教育現場,小演員又可愛又會演,一家人的互動頻頻擊中觀眾的笑點。日本姨婆寄來的鹹魚,被阿嬤當成寶貝一樣珍惜,一餐又一餐地吃。
  • 《俗女養成記》:假如39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
    2019年 第42篇by小鹽今年的臺劇真是驚喜,前有《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有《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0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俗女養成記》超級好笑又超級好哭,是那種能把人看哭的喜劇。也可以說有點像一部臺灣版的《請回答1988》。
  • 世界那麼大,我想健康地活下去,請好心人幫幫我
    從確診到現在已經花費了7萬元,家裡經濟條件很差,後續還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需要50萬元手術費,希望好心人能幫幫我。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家裡有4人,我爸爸戴本堯51歲是一名捕撈船的船員,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因為捕撈業務的特殊性,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和收入,我媽媽44歲俞萍蓮是在廠裡的流水線工人,每個月收入只有
  • 「媽,你當初為什麼不逼我?」當孩子不想學習時,請讀一讀這篇文章!
    明天你可不可以幫我請一節早課的假,我就想多睡一會兒。」 看著兒子像根蔫鹹菜似的,我恨不能馬上答應,卻還是忍著心疼說: 「學累了就先休息一下,困了今晚就早點睡,明天的網課可不能耽誤哦!」 兒子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覆,失望極了,坐回到書桌前生悶氣。
  • 媽媽,不要逼我撒謊
    孩子:「我就不穿!」媽媽:「不穿你就不要去爬山了!」刷牙媽媽:「快過來,牙膏都給你擠好了還要怎麼伺候你啊?」孩子:「我不想刷牙!」媽媽:「為什麼不刷牙?你想要蟲牙嗎?你不怕牙疼嗎?」背包媽媽:「自己的書包,自己背上!」孩子:「我不喜歡背!」
  • 爸爸媽媽,別再逼我背單詞了!
    這種只顧進度、毫無目的、沒有針對性地瞎背,往往也會忘得很快,不斷地重複背了記、記了忘、忘了又背,做了大量無用功,學得也很吃力。所以要想背牢單詞,要穩紮穩打,不能急於求成,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在背完後加強鞏固複習,做到真正地印在腦海裡。
  • 這種媽媽,明明付出最多,卻總是吃力不討好
    有些家長,以為捨不得逼孩子,縱容、心軟是對孩子的尊重,是一種新時代的「快樂教育」,孩子看似獲得了尊重與自由,但實際上,那正是孩子一點點失去的開始。 你以為長大後,孩子會感激你,不,他們也許會怨恨你。 《家有兒女》中的一段經典對話,至今發人深省:劉星問媽媽:「媽,你為什麼當初不逼我?」
  • 暖心|「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暖心|「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2020-11-30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談女士表示>會讓兒子「沒面子」「怕其他小孩子笑話他」沒想到兒子見到爸媽了解到他們的顧慮後說「這有什麼好笑話的我的爸爸媽媽又不偷又不搶
  • 我叫Azka,我畫了爸爸媽媽離婚的故事
    13、但其實呢,我覺得我的家並沒有遭到任何破壞,只是爸爸媽媽不再是夫妻了,但他們還是我的爸爸和媽媽。15、當我被問到是否希望他們複合的時候,我說「不」,因為我想要的是:他們是快樂的。16、所以當你能繼續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你的愛的時候,這並不一個破碎的家庭。
  • 2251885(愛愛我要幫幫我),你記住了嗎?
    2251885(愛愛我要幫幫我),你記住了嗎?「2251885」是「愛愛我要幫幫我」的諧音,提醒大家「珍惜生命,關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核心內容是:關愛青少年,了解青少年,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熱線與我們心理援助援助熱線的服務目標是一致的。當有心理問題時如何尋求幫助呢?「我現在一個人,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真的很害怕。」
  • 孩子害怕的時候,一定要逼ta們勇敢嗎?
    這對她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只見視頻中的她站在跳臺上哭了將近10分鐘,最終她沒有退縮,勇敢地從5米高的跳臺跳下。在之後接受採訪時,她說:「(從5米高的跳臺跳下)是一種很害怕的感覺。」在被問及:「跳下來之後,覺得5米臺還可怕嗎?」蔣翹楚回答:「還害怕,但是我會慢慢克服。」當孩子害怕的時候,真的要逼ta勇敢嗎?
  • 「孩子不喜歡就別逼他」,別讓這句話害了孩子一生!
    劉星怪媽媽不逼他,如果當初逼他一把,他也許就能成為一個才藝雙全的小明星。「我小時候不愛學,那是我不懂事,難道連您也不懂事嗎?」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父母都「不懂事」,都不願意逼迫孩子,一句「孩子不喜歡就不要逼他了」解決所有麻煩。
  • 《請你原諒我》最感人的男孩 一句話讓媽媽大哭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請你原諒我》  齊魯網5月30日訊 「媽媽我愛你」,即使曾被媽媽暴打,即使曾被媽媽逼得覺得自己很壓抑,面對來到《請你原諒我》舞臺道歉的媽媽,懂事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大哭。
  • 教育孩子、逼孩子學習的時候,為什麼不逼逼自己?
    老師一說孩子的情況,夫妻倆一籌莫展,來求教我,我說你們一個人陪著孩子學習,倆人都說不會,那我說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千萬不要看手機,陪伴孩子學習,你也學習和孩子一塊兒努力,陪著孩子一樣學習一個月試試,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為什麼不逼逼自己?
  • 面對父母的催婚,我選擇小聲逼逼
    ——來是王某人的小聲逼逼 在路上 「你什麼時候能給我們領個兒媳婦回來啊,我們這也等了好幾年了。」散步的時候,母親又開始了。 「嗐,這事兒有什麼好急的,你再等兩年,到時候我保準能給你領一個回來!」 「你這話說了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