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假如39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

2021-01-18 小鹽讀書

2019年 第42篇

by小鹽

今年的臺劇真是驚喜,前有《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有《俗女養成記》。

豆瓣評分9.0

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俗女養成記》超級好笑又超級好哭,是那種能把人看哭的喜劇。

也可以說有點像一部臺灣版的《請回答1988》。

《俗女養成記》臺版書

01 「女人四十」

女人的年齡好像一道道「坎兒」,逢十是大限,之中30歲和40歲尤其難邁。

以前看許鞍華導演的著名電影《女人,四十》,人到中年的孫太阿娥上有老下有小,婆婆病逝,公公痴呆,工作中出現新情況,讓人到中年的她一時間疲憊不堪。

《女人,四十》

那是上一代人的「女人四十」,新時代的「女人四十」,很可能是《俗女養成記》的主人公陳嘉玲這樣的。

哦不,嚴格來說,陳嘉玲還不到40歲。

但也近在眼前了,她39歲。

俗話「女人十四豆腐渣」,39歲是比29歲更兇險的懸崖。

理所當然地,至今未婚的陳嘉玲特別恨嫁。

跟男友「求婚」成功,終於戴上鑽戒的陳嘉玲以為自己會輕鬆下來,然鵝並沒有。

婚禮上穿什麼婚紗,要聽婆婆的;婚後的新家怎麼裝修,要聽婆婆的;連自己的穿著打扮、行為舉止,婆婆也有指導方案……

這婚結的,說得文藝點,是從一座「圍城」逃進另一座「圍城」;說的直白點,就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思來想去,陳嘉玲還是不想委屈自己,在結婚前夜選擇了分手。

是啊,願意委屈自己的話,也不用等到今天了。

除了「恨嫁女」,陳嘉玲還有一個特別能引起共鳴的身份——「北漂」。

從臺南來臺北漂泊20年,陳嘉玲不僅沒紮下根,還依舊是個職場社畜,不僅要服務老闆,還要服務老闆的老婆,以及老闆的小三。想想都夠了!

生活中的焦慮引爆了工作上的積年的怨氣,一氣之下,她辭職不幹了!

依舊不願意為了結婚委屈自己,中年失業在職場上沒了立足之地,這,就是39歲、一事無成的「俗女」陳嘉玲。

02 朝花夕拾

有些事情,隔了時光看,更顯珍貴。

《俗女養成記》更大的篇幅其實是回憶陳嘉玲在臺南長大的童年時光,她那特別好笑又特別有愛的一家人。

這也是我覺得它特別像臺版《請回答1988》的原因。

一家人驚心動魄地看小黃片《變淫人》

一開始覺得這家人好吵哦,後來覺得這好吵的一家人好有愛哦,再後來覺得這愛裡原來藏著大智慧。

小時候,媽媽也想過把陳嘉玲往淑女方向培養一下,為這個還特別找了鋼琴老師,並斥巨資(其實是爸爸的買車儲備金)買了一臺鋼琴回家。

但小孩不喜歡,練得很辛苦,爸媽自己呢,覺得教小孩更辛苦。

最後也就不強求了,一家人開開心心去老師那裡退了課,順道在外面大吃大喝了一頓。

比起陳嘉玲,覺得終於卸下了一個大擔子其實是他們自己。

做人嘛,開心一點輕鬆一點最重要;女兒嘛,活潑開朗就好啦,這就是陳家的生活哲學。

長大後,即使陳嘉玲悔婚又失業,回到家裡,迎接她的依舊是溫暖和包容。

阿嬤這段話,說得人淚目

知道兒子是gay,媽媽的話也特別讓人感動。

無限的理解、包容和愛,這大概就是中年失意後,陳嘉玲為什麼最終決定回到故鄉和家人的懷抱。

因為只有那裡,才是真正能讓自己放鬆和心安的地方。

03 人生路口

我想,《俗女養成記》說的也不只是大齡未婚女那些事兒,它對標的更是人生中某些突如其來的休止和斷崖,那些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的時刻。

陳嘉玲往回看,回到了無限眷戀的故鄉和親人的懷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幸福跟幸運。

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你要往哪走,可不可以未雨綢繆?這是我想問自己的。

最後對這部劇雞蛋裡挑一點骨頭吧。

就是結尾陳嘉玲還是圓滿地有了「人生的另一半」,就像《北京女子圖鑑》裡最後還是繞不開婚姻,哪怕直接當後媽。

難道,就沒有一種一個人的圓滿嗎?

~end~

相關焦點

  • 豆瓣9.1分《俗女養成記》:39歲的大齡剩女還有未來嗎?
    《俗女養成記》探討了一個39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事無成的普通單身女性的故事:39歲的女主陳嘉玲的生活:迷茫焦慮,無房無車沒結婚,幹著一份名義上是老闆助理,實際上等同於保姆的工作,對一段長達幾年的戀情早已感到身心俱疲,但還是勉強維持著兩人的戀人關係,一個無論在臺北生活多久,都無法成為臺北人的臺南女生,像那些漂泊在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在這座城市生活多年,卻依然沒有足夠的歸屬感
  • 關於《俗女養成記》
    一覺醒來,我們都會成為39歲被生活狂揍到一臉委屈的陳嘉玲。作為臺灣自製劇,且創下13年來自製收視最佳的一部劇集,《俗女養成記》真的算得上是低調又優質。自播出後,收視率屢飆新高,首播收視更是超越了被吹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 《俗女養成記》告訴你,40歲也能發光!
    這部劇叫《俗女養成記》,平平無奇的片名起初並沒有吸引到我,但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平平無奇恩電視劇在豆瓣卻有著但《俗女養成記》並沒有,它圍繞著女主角陳嘉玲童年、職場兩條線同時進行展開,它的核心並不是為了告訴觀眾40沒有結婚成家的女人有多麼的焦慮,而是處處透露著溫馨。
  • 《俗女養成記》,一部「非典型女性主義者」的群芳譜
    早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成為爆款綜藝之前,憑藉一部與《我們與惡的距離》分庭抗禮的《俗女養成記》,我們就認識了從小城走來、在臺北打拼了整個青春,站在四十不惑門檻外徘徊的陳嘉玲。不同於浪姐們的光鮮亮麗、大殺四方,平凡女子陳嘉玲的39歲,堪稱雞飛狗跳。
  • 《俗女養成記》:我的生活,我說了算
    它就是——俗 女 養 成 記《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暢銷散文集,全劇幾乎90%的臺詞都用臺語講述。這部劇透過陳嘉玲這個角色,再現了七十年代背景下臺南鄉村的生活境況,以及獨特的臺灣文化,但卻在兩岸觀眾之間,引發了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回憶共振。
  •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不知從何時起,剩男剩女已經從「單身貴族」這個稱號轉換成「單身狗」這個含有戲謔口吻的詞語。才26歲就已經焦慮成這個樣子,這讓遠在臺灣的陳嘉玲情何以堪啊!陳嘉玲是2019年最火臺劇《俗女養成記》的女一號,簡介對她的描述是,39歲,未婚未育,沒車沒房,無業,一個人孤零零在臺北漂了二十年,一無所獲。乍一看簡介,戳中了多少獨在異鄉的大齡單身女青年的心啊!
  • 《俗女養成記》:這才是治癒心靈的電視劇啊
    尤其是9月初完結的、臺灣華視的自製劇《俗女養成記》,收視口碑雙豐收,大結局更是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俗女養成記》海報《俗女養成記》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臺灣知名演員嚴藝文首次跨行編劇和執導。
  • 俗女養成記:39歲未婚失業女性,也有好故事能講
    我在微博上已經安利《俗女養成記》一周了。這個劇目前在視頻網站上都被下架了,大家只能自尋辦法。
  • 《俗女養成記》
    40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失戀失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臺灣高分劇《俗女養成記》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 《俗女養成記》俗女
    《三十而已》是刻意的大團員結局,可是看完心裡還是堵著淡淡的一口氣,」三十歲「 「奮鬥」這些人生的標籤總歸有點沉重。而這部劇,行雲流水,結尾也是大團圓,卻自然很多。我在淡江大學當過半年交換生,喜歡臺灣,喜歡「俗」的人情味兒。看完《三十而已》,不自覺想分析她們的人生,然後非得得出個結論來:學習「顧學」,或是避免曼妮的認知局限等等;像是陷入了成功學的學習。
  • 40歲一事無成怎麼辦?《俗女養成記》給出了答案
    前陣子有一個熱搜非常有意思:#唐嫣少女感#隨後,殷桃在微博上發出感慨:「從什麼時候起,女演員的魅力僅限於少女感了。」是啊,從什麼時候開始女演員沒了少女感,就會被我們的影視市場拋棄呢?今天,我就推薦一部,關於「中年女性」的好劇——《俗女養成記》還記得前幾個月很火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嗎?
  • 《俗女養成記》:女,39歲,未婚,沒錢,我把泳衣當胸罩來穿
    (全文2889字)曾經有位女演員在採訪節目中談到自己的戀愛和婚姻觀,她說,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單身也沒有什麼不好啊,等我老的時候,我可以對外人說,我是一個有錢的單身老人啊。大齡,未婚,經濟獨立,自由自在,這種生活狀態,放在當下社會,幾乎也可以被看作常態了。
  • 《俗女養成記》:我喜歡這個「一事無成」的女主
    這幾天我被一部劇安利了,它就是《俗女養成記》。劇名很俗,內容也很俗。講述的是一位39歲的女人在臺北闖蕩近20年仍一無所有的故事,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沒了工作。這不是一部瑪麗蘇愛情劇,沒有轉角遇到愛,沒有英俊瀟灑一直守護在身邊的男主,也沒有可以隨時回家繼承家產的大光環背景。整部劇平平淡淡,沒有任何亮點。
  • 最近看什麼|俗女養成記
    可能是最近在網飛看了不少臺灣電影,首頁推薦被臺灣的電影電視劇淹沒,憑著對謝盈萱的好感點進了【俗女養成記】,一周十集刷完。這不是一部適合一邊工作一邊摸魚的劇,因為有至少一半的臺詞是臺語,是不看字幕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的程度。
  • 小眾臺劇:俗女養成記
    陳嘉玲,俗女養成記中的女主角,妥妥的一枚俗女,40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孩子,從臺北上完學之後一直在臺北做助理,做了十幾年,幫助領導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幫領導給小三看房子,還要在中間處理領導家庭的事情
  •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資源,高清全集在線看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高清資源BD資源《俗女養成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 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分享
    這部剛上線1天的電視劇名字叫做《俗女養成記》,這是一部臺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近40歲的女人,在外奮鬥了將近二十年,最後依舊是一場空的故事。不得不說,《俗女養成記》是一部非常現實的電視劇,也非常接地氣,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估計準備U電視劇能成為當下「最大黑馬」,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 《俗女養成記 2》:你的無聊日常,就是能讓所有人共鳴的好故事
    讓《俗女養成記》劇集的成功標籤恰恰是平淡、寫實和治癒。一如作者乃至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但相較於許多溫吞、平鋪直徐的電視劇來說,39 歲未婚女青年陳嘉玲的普通生活為什麼就吸引人呢?如果你的故事能夠展露出特定觀者群體期待的元素,自然就有吸引人的潛力。一個創作項目能否獲得成功,有 60%—70% 的因素取決於核心想法。
  • 臺劇《俗女養成記》1-10集(完結)在線觀看
    俗女養成記劇情介紹《俗女養成記》(英語: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2019年臺灣時代劇。
  • 俗女養成記:無處不是歸途
    「37,38,39,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孩子,一轉眼就要40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陳嘉玲,你到底是怎麼把自己弄成現在這樣。」39歲的陳嘉玲,最擅長的事是在拍照的時候閉眼。被請到前男友婚禮現場,聽說他現在混得不差,新娘還是美女作家,會趕緊偷偷添幾張紅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