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女,39歲,未婚,沒錢,我把泳衣當胸罩來穿

2020-12-23 小餅觀影

(全文2889字)

曾經有位女演員在採訪節目中談到自己的戀愛和婚姻觀,她說,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單身也沒有什麼不好啊,等我老的時候,我可以對外人說,我是一個有錢的單身老人啊。

大齡,未婚,經濟獨立,自由自在,這種生活狀態,放在當下社會,幾乎也可以被看作常態了。

越來越多的社會女性,受到社會壓力和職業角色的影響,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伴侶而選擇優質的單身生活,買房、旅行、聚餐……生活各有各的精彩。

可是,只滿足前兩條,大齡,未婚,生活還會順利嗎?

39歲,沒錢,未婚,看不到未來,暗淡無光的生活,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1

臺劇《俗女養成記》中,陳嘉玲的39歲那年,失業和失戀同時來臨。

辭職是因為忍無可忍。作為公司資深秘書,她明明也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卻並沒有多餘時間用來研究業務,整日周旋於出軌的老闆和尋找證據的老闆娘之間,身心疲累,卻強顏應付。

憤懣的情緒終於在一個老闆和老闆娘爭吵的瞬間爆發,她覺得這樣的工作簡直讓人生無可戀,下一秒憤然離職。

分手是她主動提出的,那時已臨近結婚關頭,意外的是,同居男友一邊表示無法忍受沒有她參與的未來生活,一邊以最快的速度搬走了個人物品。

同居四年,兩人的關係早已轉化為室友,上床成了禮儀和客套。同時,她發現自己精神出軌了公司的帥氣男同事,且對「三觀不合」的未來婆婆十分牴觸。

辭職一時爽,找工作萬事難。

她帶著重新梳理的簡歷去面試,對方報以尷尬又不失誠懇的微笑,對她發出了靈魂的質問,你覺得自己還可以和20歲年輕的小姑娘一樣去歷練嗎?還是你已經具備了與目前年齡相應的經驗和能力呢?

她茫然地走在熙熙攘攘的上班族中間,感覺自己被時代浪潮狠狠甩在了沙灘上。

分手一時爽,收場很困難。

回到臺南老家小住,家人和鄰居們見面後企圖用熱門問題「結婚時間定下了沒有」來打開話題,她不堪其擾,卻又礙於面子無法向大家澄清早已分手的事實。直到有一天收到前男友的結婚請柬,家人才了解到真相。

「雙失」時間,她把自己鎖在臺北的出租房裡發呆,接到曖昧對象的約會電話,隨手把泳衣當胸罩來穿,外面罩上一件風衣去約會,卻又在走進酒吧的最後一步原路返回。

她有點矛盾,不知道赴約是為了什麼,並赴約又覺得有些不夠禮貌;走到路上又設想,如果發展到臨時上床,我穿泳衣豈不是很不妥?頓時覺得索然寡味,不如繼續回家看劇發呆來得暢快。

她有點沉醉當下的虛假世界,時而享受著久違的自由,時而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又找不到改變的動力和方向。

向前邁出?還是原地踏步?無論是工作還是戀情,她早已潰不成軍,且失去了重新再試一下的勇氣。

在老家閒散多日,當她再次獲得由臺北同事推薦來的一個面試機會,重新穿上工整流暢的套裙,狀態良好地與面試人員溝通交流。

從面試官讚許的眼神中,她看到了贏取這份工作的希望。

對方問,你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一句話問到了她的靈魂深處。下一秒,她飛速轉身離開,搭上了返回臺南老家的列車。

原來,在她內心深處,家才是她成長的根基,更是她未來的皈依。

2

陳嘉玲的成長之路,和家庭生活有著密切聯繫。

《俗女養成記》一邊剖析大齡剩女的生活窘態,一邊又穿插著她由小到大的成長曆程。

平凡的身份,普通的家庭,樸實的阿爸,俗氣的阿媽,嘮叨的奶奶,木訥的爺爺,勢力的姑姑,看個夜晚八點檔肥皂劇都能笑得前仰後合的一家人。

她有段時間很排斥自己的家庭。放學後到女同學家寫作業,一進屋就聽到女同學媽媽軟糯流暢的國語,坐在真皮沙發上喝一杯剛衝好的紅茶,吃同學媽媽新鮮烘焙的蛋糕。

在同學家見識到了截然不同的場景,之前貧窮的生活限制了她的想像力。她從未想到,同樣年齡的人,正在過著她從未經歷過的美好生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她開始厭惡自己的家庭,也試著改變自己的品味,開始學著優雅地對身邊人講國語,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真正的淑女。

有一天,她在女同學家做作業,無意間聽到了同學父母吵架要離婚的聲音。同學捂住耳朵,用唱歌來逃避現實。

她主動邀請同學到自己家中寫作業,也開始加倍珍惜自己的家。幼小的她開始明白,在那個家中,沒有優雅的姿態,沒有精緻的下午茶,但是家人和睦融洽,爸爸媽媽的愛堅定牢靠,永遠不會離她而去。

從出生開始,她就是一個平凡的女孩,追趕夢想的路途那麼擁擠,直到39歲,她還沒有戴上那個所謂的「成功」的標籤。

但是,人生有很多種姿態,功成名就是其中之一,庸碌無為也是其中之一。

學會和當下的生活握手言和,才會找到新的起點和方向。

再次回到臺南老家,陳嘉玲買下了老家郊區一所破舊失修的老房子,那曾經是她年幼時候上學路上必經之處,也是她曾經害怕接近的地方,據說那個房子裡曾經出現過一個自殺的女人。

39歲的她,早已戰勝了內心所有的的恐懼,那曾是社會附加於她的「評分」標準。大齡,失婚,失業,沒錢,沒有孩子……在社會的評價標準中,她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

但是,即使和同居男友步入婚姻殿堂,即使依舊每天打扮光鮮亮麗步入曾經的寫字樓,她的生活會開心很多嗎?那也不過是世人眼中的圓滿結局。她依舊會面對婚前就已經不怎麼愛的男人、強勢霸道的婆婆,令人厭惡到想要過去打一巴掌的老闆……那些,都是她曾經急於躲避的狼狽生活。

3

年近40歲,很多女人有種大勢已去的傷感和頹勢。一邊是流逝的青春,一邊是擦肩而過的機會。

這個年齡段的女人,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受到激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還有人提前進入早更。

進入人生下半場,對前方生活的未知和不確定因素增多,對自我社會角色的認知感增強,急需求得一個較高的「分數」評價來為自己樹立信心,獲得認同。

家庭、孩子、事業……分分鐘成為自我評價體系的重要元素,衝擊著女性的生活,影響著她們的精神狀態。然而,世事往往欲速不達。

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花開花落自有時。迷茫和焦慮的時候,不妨做好身邊的事情,遵從生活原本的規律,不必刻意放大那些自我附加的焦慮和恐慌。

綜藝節目《香港親善小姐》中的主角,是四個40+的港姐。楊思琦在節目中的亮相,讓人為之一嘆,即使已有幾個月的身孕,看上去依舊還是30多歲的年輕面孔和瘦削體型,舉手投足之間明豔動人。

這位2001年的香港小姐冠軍,在四十歲之前的人生並不平坦。未婚生女,被TVB「冷藏」,奔波於各種走秀,掙錢貼補家用,照顧孩子和家人。

每次亮相,觀眾都能看到她帶著天然酒窩的甜美笑容,不了解她生活的人,絕對不會想像到命運曾經待她如此苛刻。

2020年的2月,四十歲的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且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曾經的那些歲月,暗淡無光,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經歷過才發現,生命中的那些苦難和考驗,只會讓人變得更加堅強。

一枚珍珠,歷經歲月的磨礪,被打磨得更加矜貴閃亮。

演員蕭芳芳是位優秀的演員,她的演技曾得到國內外的認可。在電影《女人四十》的頒獎臺上,她的披肩掉了下來,機智聰慧的她,立刻自我解嘲說,女人一到四十,就什麼都跨了下來。

一句話就變尷尬為幽默,又很自然地銜接到了影片主題。幽默風趣的話語,自然大方的風度,一下子徵服了現場觀眾,回應她的是誠懇的掌聲。

50歲的王菲已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依舊宛若少女,唱著自己喜歡的歌曲,愛著喜歡的人。那份自然和閒適,讓人羨慕不已。

年齡,從來不是束縛女人的一道防線。

事業,也並非女性成功的唯一標準。

這一刻暗淡無光,並不能影響下一秒的一鳴驚人。

性格恬淡如蕭芳芳,個性鮮明如王菲,即使她們只是40多歲的普通女人,依舊可以在熙攘人潮中,牢牢築起自己的一片江湖。

因為,她們懂得追隨自己內心的快樂,不懼社會的複雜眼光,克服了來自內心深處的最大恐懼,學會了和當下的自己握手言和。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藏著一個女主夢,幻想著自己的與眾不同,終有一日會做出一番成就讓人刮目相看。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庸碌眾生的一員。

其實,平庸何嘗不是幸福的一種呢?

月季不如玫瑰芳香誘人,玫瑰也未必如月季豐盈舒展。

接受當下,追隨內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也就找到了幸福的密碼。

即使身處迷茫,也不必困擾,不停歇,不放棄,走著走著,也許就望見了隧道盡頭的光芒。

相關焦點

  • 《俗女養成記》:假如39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
    2019年 第42篇by小鹽今年的臺劇真是驚喜,前有《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有《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0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俗女養成記》超級好笑又超級好哭,是那種能把人看哭的喜劇。也可以說有點像一部臺灣版的《請回答1988》。
  • 《俗女養成記》告訴你,40歲也能發光!
    這部劇叫《俗女養成記》,平平無奇的片名起初並沒有吸引到我,但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平平無奇恩電視劇在豆瓣卻有著9.1的高分。 劇中的女主角39歲未婚、沒錢,典型的一個「剩女」。大多數的女生在這個年紀基本上已經成家立業,有車有房有小孩,而女主角陳嘉玲不一樣。
  • 關於《俗女養成記》
    何況時間過得那麼快,睡覺都來不及,哪來時間思考如何成功。一覺醒來,我們都會成為39歲被生活狂揍到一臉委屈的陳嘉玲。作為臺灣自製劇,且創下13年來自製收視最佳的一部劇集,《俗女養成記》真的算得上是低調又優質。
  • 《俗女養成記》:我的生活,我說了算
    它就是——俗 女 養 成 記《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暢銷散文集,全劇幾乎90%的臺詞都用臺語講述。這部劇透過陳嘉玲這個角色,再現了七十年代背景下臺南鄉村的生活境況,以及獨特的臺灣文化,但卻在兩岸觀眾之間,引發了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回憶共振。
  • 俗女養成記:39歲未婚失業女性,也有好故事能講
    我在微博上已經安利《俗女養成記》一周了。這個劇目前在視頻網站上都被下架了,大家只能自尋辦法。
  •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不知從何時起,剩男剩女已經從「單身貴族」這個稱號轉換成「單身狗」這個含有戲謔口吻的詞語。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我26了,老媽一直催我找對象,我說:「你看嫂子不也是30才遇到我哥的嗎,大不了我跟她一樣成幾年剩女。」在一旁的侄子聽了不樂意了,說:「姑姑你能跟我媽比嗎?我媽研究生畢業,有體面的工作,穩定的收入,那才叫剩女,你這樣子呀,最多算個女光棍!」
  • 《俗女養成記》俗女
    《三十而已》是刻意的大團員結局,可是看完心裡還是堵著淡淡的一口氣,」三十歲「 「奮鬥」這些人生的標籤總歸有點沉重。而這部劇,行雲流水,結尾也是大團圓,卻自然很多。我在淡江大學當過半年交換生,喜歡臺灣,喜歡「俗」的人情味兒。看完《三十而已》,不自覺想分析她們的人生,然後非得得出個結論來:學習「顧學」,或是避免曼妮的認知局限等等;像是陷入了成功學的學習。
  • 《俗女養成記》:這才是治癒心靈的電視劇啊
    尤其是9月初完結的、臺灣華視的自製劇《俗女養成記》,收視口碑雙豐收,大結局更是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俗女養成記》海報《俗女養成記》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臺灣知名演員嚴藝文首次跨行編劇和執導。
  • 《俗女養成記》:我喜歡這個「一事無成」的女主
    這幾天我被一部劇安利了,它就是《俗女養成記》。劇名很俗,內容也很俗。講述的是一位39歲的女人在臺北闖蕩近20年仍一無所有的故事,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沒了工作。這不是一部瑪麗蘇愛情劇,沒有轉角遇到愛,沒有英俊瀟灑一直守護在身邊的男主,也沒有可以隨時回家繼承家產的大光環背景。整部劇平平淡淡,沒有任何亮點。
  • 豆瓣9.1分《俗女養成記》:39歲的大齡剩女還有未來嗎?
    《俗女養成記》探討了一個39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事無成的普通單身女性的故事:39歲的女主陳嘉玲的生活:迷茫焦慮,無房無車沒結婚,幹著一份名義上是老闆助理,實際上等同於保姆的工作,對一段長達幾年的戀情早已感到身心俱疲,但還是勉強維持著兩人的戀人關係,一個無論在臺北生活多久,都無法成為臺北人的臺南女生,像那些漂泊在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在這座城市生活多年,卻依然沒有足夠的歸屬感
  • 40歲一事無成怎麼辦?《俗女養成記》給出了答案
    今天,我就推薦一部,關於「中年女性」的好劇——《俗女養成記》還記得前幾個月很火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嗎?沒過幾個月,它的收視記錄就被《俗女養成記》超越了。大結局更是飆到2.22,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
  • 推劇 ‖ 俗女養成記
    近半年來,除了工作,沒什麼特別忙碌的事情,倒是看了很多部電視劇,有些是甜甜的快餐劇,有些值得幾許回味,想想我也沒什麼值得寫的興趣愛好,安利一下電視劇也蠻好。今天想來介紹一部臺劇,《俗女養成記》。最初知道這部劇也是緣於大火的《想見你》,因為聽說《俗女養成記》的導演嚴藝文,就是《想見你》裡面飾演陳韻如媽媽的演員,演而優則導,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 《俗女養成記》豆瓣9.2刷新收視紀錄
    其實內心是羨慕,但是又恨,恨自己是為了什麼,39歲了事業一事無成,而且還未婚。心血來潮的撩撥,結果發現來親戚了。結果並沒有很失望,因為陳嘉玲一直怕自己未婚先孕。《俗女養成記》最引人稱道的,便是它有兩條交插的時間線:故事一:這邊39歲的陳嘉玲站在人生岔路口猶豫不前。
  • 俗女是如何養成的一一《俗女養成記》觀後感(一)
    一個39歲的女人,無房無車沒結婚沒孩子還失業,成了世俗意義的失敗者。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就以「大齡剩女"為視角講述故事。
  • 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分享
    這部剛上線1天的電視劇名字叫做《俗女養成記》,這是一部臺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近40歲的女人,在外奮鬥了將近二十年,最後依舊是一場空的故事。不得不說,《俗女養成記》是一部非常現實的電視劇,也非常接地氣,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估計準備U電視劇能成為當下「最大黑馬」,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 最近看什麼|俗女養成記
    可能是最近在網飛看了不少臺灣電影,首頁推薦被臺灣的電影電視劇淹沒,憑著對謝盈萱的好感點進了【俗女養成記】,一周十集刷完。這不是一部適合一邊工作一邊摸魚的劇,因為有至少一半的臺詞是臺語,是不看字幕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的程度。
  • 《俗女養成記》,第二部來襲
    俗女養成記是2019年播出的臺灣電視劇,主要講述臺南姑娘陳嘉玲在臺北打拼二十年,最終沒老公沒工作沒工作,回到家鄉與自己和解,接受了自己是個俗女的事實。播出之後在豆瓣獲得9.1的高分,這部劇的敘事也是獨樹一幟,由大嘉玲和小嘉玲穿插講述。據臺媒報導俗女養成記第二部於去年十月在臺南開拍,現已殺青預計2021年開播。
  • 《俗女養成記》:人們體面的生活下隱藏的苦澀
    《俗女養成記》講的故事就像它的劇名一樣「俗」。然而它雖然講「俗」,卻不落入俗套。劇名的俗有兩層含義,一是通俗,大眾化的意思。二是諧音「淑」,俗女寓意淑女。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普羅大眾都能看得懂得俗(淑)女的故事。這就註定了它必是大多數人能感同身受的,深深共鳴的。女主角陳嘉玲,39歲,北漂一族。名字熟悉到聽起來就像是住在隔壁的鄰居一樣。
  • 《俗女養成記》最大化了親情的美麗,然而裡面的女性還是在期望成為自己
    #俗女養成記#最大化了親情的美麗,美麗到總是被感動哭,覺得他們幸福至極。然而裡面的女性還是在期望成為自己,阿媽(奶奶)在古稀之年告訴孫女自己的名字這段太真實催淚了,我的姥姥也曾這樣告訴過我她的名字,仿佛她們的名字早已經消失在漫長的人生中,她們只是作為一個個角色活下來,卻在死前告訴最親愛的小孩,我不只是個角色我還有我自己[淚]。
  •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資源,高清全集在線看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高清資源BD資源《俗女養成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