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劇 ‖ 俗女養成記

2021-02-11 妞妞扭蛋機

好久沒更新帳號啦,大學畢業之後,難得的旅遊也是跟團去的(太方便了),所以遲遲寫不出什麼有價值的遊記來。

近半年來,除了工作,沒什麼特別忙碌的事情,倒是看了很多部電視劇,有些是甜甜的快餐劇,有些值得幾許回味,想想我也沒什麼值得寫的興趣愛好,安利一下電視劇也蠻好。

今天想來介紹一部臺劇,《俗女養成記》。

最初知道這部劇也是緣於大火的《想見你》,因為聽說《俗女養成記》的導演嚴藝文,就是《想見你》裡面飾演陳韻如媽媽的演員,演而優則導,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但在內地確實不火,即使在它前後都有《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等臺劇引起熱議。所以找資源也找了一段時間。

整部劇基本都說臺語,很特別,看完我甚至有一種我已經學會臺語的錯覺。

講述一個在臺南出生、長大的女生的故事,她叫陳嘉玲,一個像「陳欣怡」一樣普通的名字。

40歲,沒房沒車,漂泊在異鄉工作,身邊有一個戀愛4年同居3年半、比起男友更像室友的男人。

一開始讓我詫異的是陳嘉玲的年齡,因為在我印象裡,「30歲」一般是電視劇裡給大齡未婚女性的設定,而40歲,感覺有點過頭了。

但後面在陳嘉玲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讓我感受不到她是一個40歲的人。或者說,讓我放下了對年齡的stereotype,真正去認識到,她——陳嘉玲,或者是每一個還沒結婚的我們,都只是一個個體,無關年齡,一直在等待心動。

以陳嘉玲的積蓄和工資,即使已經在臺北工作多年,她依然買不起房子。和男友一起租房同居,總是在沒睡醒的時候,就要迎接突然闖進家中的包租婆。

工作方面,她是「聽起來很厲害」的公司董事長特助,事實上,除了日常工作,她還需要幫老闆處理關於「小三」的一切事宜,以及最重要的事——瞞住老闆娘。

跟男友相處得不錯,但卻更像室友,兩個人準備那啥的時候,都以為對方急不可耐。但轉過頭,一個發現自己經期來了,開心到不行;一個打開電視發現在放《星戰》,馬上抓起薯片就開始進入觀影模式。

在參加了前男友的婚禮並大出洋相之後,嘉玲決定跟男友結婚。卻偶然發現,男友是媽寶男,婆婆想要決定一切,包括房子、裝修、她的工作,甚至她的婚紗。

一切都顯得這麼無趣和令人失望,嘉玲選擇了切斷了在臺北的根。雖然花了20年,卻始終無法觸及地下深處的根。

如果結婚無法讓她做自己,那就放棄。

分手、辭職、退租、告別。

她回到了生長的家鄉——臺南。

整部劇是以插敘的方式呈現的,嘉玲的現在與童年不斷切換,看似毫無關聯,其實童年她受到的教育與關愛,都影響了她長大後做的每一個決定。

她有一個無條件寵愛她的阿公,總是說「阿玲是阿公最喜歡的孩子」的阿公;

她有一個八卦、愛面子但又慈祥的阿嬤,有時很保守,但其實最想讓孩子快樂的阿嬤;

她有一個把她當做掌上明珠的爸爸,老實顧家,是會錄視頻信給去遠行念大學的女兒的感性爸爸;

她有一個嘴硬心軟的媽媽,是說爸爸錄視頻太幼稚,但會在半夜悄悄爬起來,拍視頻教女兒怎麼做飯的媽媽。

她的家庭跟我的家庭、和跟我看過的平凡家庭很像,有一些小細節很有共鳴。

陳嘉玲沒做作業,媽媽正要發脾氣打人時,嘉玲會突然說起關於家裡突然悔婚的小姑姑的八卦,引得媽媽完全忘記打人這件事,馬上拉過她,讓她仔細說說。

然後媽媽會拿這件八卦當做討好婆婆的工具,最後就是全家人都知道了。

(一家人看錄影帶,突然看到yellow情節的樣子)

還有很多這樣的情節。

家裡人從小到大的珍視和關愛,養成了嘉玲骨子裡的自由,雖然她很平凡,但「她」本人,才是最重要的,才會讓她作出那些看似任性的決定。

這個看似俗氣的女人,是在愛裡養成的。

故事的最後,不像很多的都市女性劇,嘉玲既沒有遇到一個優質的鑽石王老五,也沒有找到一份錢多又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工作。

她只是像我們的一個朋友一樣,在經歷過又一段風雨之後,繼續平凡地生活著。或許跟一個普通但合她心意的人結婚了,或許沒有。

還有很多有趣的片段,不想劇透太多,所以沒寫出來。

但真的是一部搞笑、感動又讓人堅定的電視劇,無論是8歲、40歲、還是80歲,做你自己,永遠為時不晚。

相關焦點

  • 《俗女養成記》俗女
    我在淡江大學當過半年交換生,喜歡臺灣,喜歡「俗」的人情味兒。看完《三十而已》,不自覺想分析她們的人生,然後非得得出個結論來:學習「顧學」,或是避免曼妮的認知局限等等;像是陷入了成功學的學習。而《俗女養成記》不同,time is the currency of life,我不知道未來要去哪裡,但我忠實於現實每一刻的感受,這將引領我去我該去的地方。
  • 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分享
    這部剛上線1天的電視劇名字叫做《俗女養成記》,這是一部臺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近40歲的女人,在外奮鬥了將近二十年,最後依舊是一場空的故事。不得不說,《俗女養成記》是一部非常現實的電視劇,也非常接地氣,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估計準備U電視劇能成為當下「最大黑馬」,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 關於《俗女養成記》
    作為臺灣自製劇,且創下13年來自製收視最佳的一部劇集,《俗女養成記》真的算得上是低調又優質。自播出後,收視率屢飆新高,首播收視更是超越了被吹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女性」題材屢見不鮮的當今市場,《俗女養成記》算不上新穎。
  • 溫暖治癒的女性成長史---《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中的陳嘉玲,小時候沒人陪她玩,她就自己找樂子,沒人陪說話,就自己跟自己說話。這麼寶貝自己,呵護自己,想盡辦法哄得自己開心。可長大後,即將邁入四十大關的她,雖偶爾有磕磕碰碰,但也真實用力活過來了,但周遭的一切讓她不得不審視當下的人生,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但她很勇敢面對並告訴自己,接下來的每一天,她都要不違背自己的感受,平凡誠實,理直氣壯的往前走,做一個接收自己的「俗女」。
  • 《俗女養成記》:我的生活,我說了算
    它就是——俗 女 養 成 記《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暢銷散文集,全劇幾乎90%的臺詞都用臺語講述。這部劇透過陳嘉玲這個角色,再現了七十年代背景下臺南鄉村的生活境況,以及獨特的臺灣文化,但卻在兩岸觀眾之間,引發了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回憶共振。
  • 俗女養成記:愛自己永遠不晚
    悠長的假期,若想避免出門人從眾,最愜意的莫過於宅在家裡煲劇《俗女養成記》、《why women kill》、《風的閒暇時光》近期的網紅劇一個都不拉下。同是女性題材,讓我們看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環境裡的成長。
  •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資源,在線觀看全集
    最近華視最大黑馬《俗女養成記》口碑收視雙爆,首播記錄甚至超越《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1,很多人最初是被它強大的卡司所吸引,這部劇匯集了溫升豪、陳竹昇等一眾實力演員,女主演謝盈萱更是在去年憑藉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斬獲金馬影后。《俗女養成記》中的女主角看似工作穩定,生活幸福美滿。實際上日常生活處處充滿危機。
  • 《俗女養成記》:這才是治癒心靈的電視劇啊
    尤其是9月初完結的、臺灣華視的自製劇《俗女養成記》,收視口碑雙豐收,大結局更是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俗女養成記》海報《俗女養成記》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臺灣知名演員嚴藝文首次跨行編劇和執導。
  • 《俗女養成記》:人們體面的生活下隱藏的苦澀
    《俗女養成記》講的故事就像它的劇名一樣「俗」。然而它雖然講「俗」,卻不落入俗套。劇名的俗有兩層含義,一是通俗,大眾化的意思。二是諧音「淑」,俗女寓意淑女。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普羅大眾都能看得懂得俗(淑)女的故事。這就註定了它必是大多數人能感同身受的,深深共鳴的。女主角陳嘉玲,39歲,北漂一族。名字熟悉到聽起來就像是住在隔壁的鄰居一樣。
  • 最近看什麼|俗女養成記
    可能是最近在網飛看了不少臺灣電影,首頁推薦被臺灣的電影電視劇淹沒,憑著對謝盈萱的好感點進了【俗女養成記】,一周十集刷完。這不是一部適合一邊工作一邊摸魚的劇,因為有至少一半的臺詞是臺語,是不看字幕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的程度。
  • 豆瓣9分電視劇《俗女養成記》:鄉土題材也能成為爆款
    下半年,又一部《俗女養成記》豆瓣逾過罕見的9分,口碑大爆,正在社交網絡上發酵。 但跟《我們與惡的距離》相比較,這一次《俗女養成記》的出圈,卻不太容易讓人理解。它講述的是一個將近四十歲大齡剩女的故事,既不是什麼新的類型劇,也沒有探討什麼新的議題。而且,《俗女養成記》幾乎是一部純臺語發音的劇,大量臺南場景充滿濃濃的鄉土氣息,讓很多看慣了都市偶像劇的內地觀眾頗感不適。
  •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資源,高清全集在線看
    《俗女養成記》百度雲高清資源BD資源《俗女養成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 臺劇《俗女養成記》1-10集(完結)在線觀看
    俗女養成記劇情介紹《俗女養成記》(英語: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2019年臺灣時代劇。
  • 《俗女養成記》給出了答案
    今天,我就推薦一部,關於「中年女性」的好劇——《俗女養成記》還記得前幾個月很火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嗎?沒過幾個月,它的收視記錄就被《俗女養成記》超越了。大結局更是飆到2.22,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
  • 《俗女養成記》:假如39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
    2019年 第42篇by小鹽今年的臺劇真是驚喜,前有《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有《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0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俗女養成記》超級好笑又超級好哭,是那種能把人看哭的喜劇。也可以說有點像一部臺灣版的《請回答1988》。
  • 俗女是如何養成的一一《俗女養成記》觀後感(一)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就以「大齡剩女"為視角講述故事。劇中的女主陳嘉玲,年屆不惑一事無成,在別人眼中是個可憐人。陳嘉玲身上,深刻體現了這個年齡的女人面臨的尷尬與心酸。通過陳嘉玲,中年女性的危機一覽無餘。本劇試圖探討一個從小有「淑女夢想"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變成了"俗女」。
  • 《俗女養成記》成長的自己
    近兩天看完的《俗女養成記》,大部分時候在講臺南話,回憶兒時的純樸鄉下生活。小時候的陳嘉玲,天真開朗活潑,甚至有一點點小聰明小叛逆;將近四十的陳嘉玲,沒車沒房沒小孩,在臺北的鋼筋森林裡似乎找不到出口,卻在婚姻的門前猶猶豫豫。她的委屈、對於婆媳關係的焦慮、工作還是家庭的二選一,難怪那麼多人會得婚前焦慮症。更可怕的是,她覺得自己不夠愛江顯榮——她的結婚對象。於是她主動地失戀了,看似一無所以地回到臺南。
  • 《俗女養成記》這部臺劇真的好哭又好笑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臺劇《俗女養成記》,這部劇有多厲害呢?自開播後收視率急速飆升,首播收視更是超越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看,目前豆瓣9.1份,真的是好哭又好笑。劇集講述39歲的陳嘉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丟了工作。
  • 《俗女養成記》一經播出口碑極佳,收視率更是高達3.57
    戲劇「俗女養成記」日前播出最後兩集完結篇,衝出收視冠軍,完結篇每分鐘平均收視率突破2.22,奪下同時段冠軍;在網路平臺的觀看次數也成長超過50%。「俗女養成記」自播出以來,在網絡上掀起了熱烈的討論,該劇是由謝盈萱領銜主演,劇情節奏明快、詼諧幽默卻又把現實面刻畫得非常深刻,笑中帶淚的劇情,一播出後便大受好評。該劇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原著,「俗女養成記」講述一個臺南女人,北漂之後返鄉的故事。
  • 《俗女養成記》觀劇實感
    《俗女養成記》不愧是2019最高評分華語劇集,有空的時候隔幾天一集一集看完,完全捨不得一次性放兩集,想推薦給所有好朋友看。注水劇猖狂的今天很難看到笑點和回憶結合得這麼精準每集都各有主題卻草灰蛇線的家庭劇,完全不能評價哪個演員的演繹更為精彩,哪集故事更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