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八年級期中考試英語考了41分,成績出來了倆口子慌了神,跑去問老師怎門辦?老師一說孩子的情況,夫妻倆一籌莫展,來求教我,我說你們一個人陪著孩子學習,倆人都說不會,那我說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千萬不要看手機,陪伴孩子學習,你也學習和孩子一塊兒努力,陪著孩子一樣學習一個月試試,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為什麼不逼逼自己?
考上研究生的母親
49歲的原夢園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位宿管阿姨,她更是一位非常特別的「陪讀媽媽」——從兒子讀中學開始,她就用一起學習的方式「陪讀」,考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一系列職業技能證書,還通過成人大學在復旦讀本科,過了英語四級……
2018年兒子打算讀研深造,她也萌發考研的心思,結果一擊即中,兒子考取復旦大學,她被廣西大學錄取。
從「河東獅吼」到一起學習
原夢園來自河南,丈夫與她同歲。結婚以後,原夢園就鼓勵技校畢業的丈夫繼續讀書,「我覺得他就有這個能力,起初他像我一樣也沒信心,後來他先讀了電大大專、自學考本科,2002年他考取了鄭州大學碩士,2005年又考取上海交大博士。
」丈夫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小家庭落戶上海,兒子考上了格致中學。原本在銀行工作的原夢園辦了提前退休,為了照顧家庭,陪伴兒子。
「我也曾經『河東獅吼』過,我還打過兒子。」回憶起曾經陪兒子讀書的情景,原夢園說,「嚇到孩子了,他很怕我,可是沒效果。」
於是她決定想辦法讓兒子放下焦慮,「首先得是家長自己不焦慮,先不比較,孩子才會放下焦慮。」放下,並不是放棄。原夢園從「盯」變成了「陪」,而且是真正的陪讀,和兒子一起學習。
農村的平凡母親。
這是一個普通的初中未畢業的母親,她又三個孩子,孩子上幾年級她都珍藏有幾年級的教材,孩子練寫字她自己也寫,孩子幾年級了他就學幾年級的教材,孩子上學之後,就幫著鄰居在家做手工活賺點小錢補貼家用,給孩子做飯等孩子放學,丈夫在外打工賺錢他一個人操持家務教育孩子,三個孩子文靜大方學習成績都很好,老大上大學,老二上高中,老三在初中成績都很好。這位母親的付出時會有回報的,母親無言的教誨和陪伴,慈愛善良從不大聲說話。關注這孩子看他們默默長大。無論是農村的孩子還是城市的孩子我們的家長都忽略了榜樣的力量,陪伴的作用。
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我們改變不了出身的環境,卻可以改變對待命運的態度。每個人都有他或她的天賦所在,一旦發現了這個天賦,並積極努力,人生就很可能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