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資深產品經理:卓越的產品經理 VS 普通的產品經理,看這4點...

2021-01-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來談談:卓越的產品經理和普通的產品經理之間,到底有啥區別?enjoy~

我是Facebook的產品經理,之前我創過業,也在Instagram和Microsoft擔任過產品經理。我給Facebook面試過數不清的產品經理,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夠拿到offer。大多數時候,如果每個面試官都覺得這個產品經理可上可下,那我們一定不會錄取他們。

我們通常會問自己,這個人好到你會請假半天,開車到他家門口求他入職嗎?

如果任何面試官都沒有這個衝動的話,我們沒必要錄取這個人。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挺好的產品經理,沒有什麼硬傷,但是談不上出類拔萃,所以我們都拒絕了。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就想講講卓越的產品經理和普通的產品經理之間,到底有啥區別。

1. 痛點真實存在嗎?

普通的PM面試者假設他設計的產品解決的痛點是真實存在的。

我面試的時候經常會讓面試者給我設計個產品,比如我會說,設計一個給00後看新聞的產品。普通的PM面試者會在白板上迫不及待地寫下」00後想看新聞」幾個大字,然後告訴我可以給00後做個短視頻新聞平臺,做個」鹿晗講川普」,做個00後的今日頭條。

卓越的PM面試者會先搞清楚用戶到底有沒有這個痛點。

卓越的面試者會停下來,先思考00後到底有沒有看新聞這個需求, 如果有的話,00後是不是真正需要一個單獨的看新聞的產品,用已經有的今日頭條不行嗎,用微信不行嗎。他們並不會一開始就設計產品長啥樣,而是會告訴我他們打算採取什麼方式用最快的速度驗證這個需求是不是真實存在。

2. 長期的產品目標和短期的產品目標

普通的PM面試者會馬上給我一個產品指標,比如月活、日活

我以前讓一個面試者設計一個給年輕人找職業導師的產品,我問他怎麼知道這個產品是成功的。他說,這簡單,你就看平均每一個用戶找到了幾個導師。這個面試者馬上給了我一個數據指標,這個指標很有道理,但是並不全面。

卓越的PM面試者會告訴我短期的小目標是什麼, 長期的大目標是什麼

同樣這個找導師的產品,真正特別好的產品經理會分清楚長期的目標和短期的小目標。一個特別好的面試者告訴我,這個產品最重要的是幫助年輕人找到好的職業導師,從而幫助年輕人更好地提高自己,長期來看,我們可以看這個年輕人的薪水有沒有漲,和這個導師的聯繫頻率,短期來看,我們可以看看每個用這個產品的年輕人找到了幾個導師。產品剛發布的時候,之前的這兩個指標都不重要,因為年輕人必須有導師搭理他們才會繼續用這個產品,所以其實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給導師發消息,百分之多少的導師回復了。

3. 得到的代價是什麼

普通的PM面試者頭腦風暴的方式是給我20個idea

普通的面試者以為給我的idea數量越多,他們表現越好,因為他們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好PM」。他們的天馬行空讓我很欣賞,但是天馬行空後他們並不能很好地權衡取捨,選出產品真正需要的idea。

卓越的PM面試者頭腦風暴的時候不僅給我idea,而且告訴我每個idea有什麼trade off

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面試者不僅有好的想法,並且實實在在地告訴我每個idea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失去什麼。比如第一個idea能夠幫我們帶來新用戶,不過可能會煩到老用戶。第二個idea能夠幫我把已經流失的用戶抓回來,但是對增加新用戶沒有什麼幫助。然後他會告訴我,現階段我們這個產品最重要的是吸引新用戶,產生集群效應,所以儘管第二個idea酷炫吊炸天, 集合了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VR,AR等等等,我們還是應該做第一個idea。

4. 只在乎自己管轄的產品功能

普通的PM面試者只在乎自己負責的產品

我曾經讓一個面試者在Facebook Messenger上設計一個朋友在你生日的時候給你發生日GIF的產品。他告訴我,評價這個產品成功與否的標誌是看生日GIF的使用數量。他說的沒錯,但是90%的面試者都是這麼說的。

卓越的PM面試者的思考有產品總監/首席產品官的高度

一個讓我高分錄用的面試者告訴我,她不僅會看生日GIF的使用數量,她還會看Messenger的其他數據。比如現在朋友可以給你發生日GIF送祝福了,他們是不是就不會在Messenger上發信息祝賀你了,或者你的好朋友是不是就不會在Messenger上call你祝賀你了。但是很多時候,一個好朋友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祝福信息,比GIF更有心意,所以對於整個Messenger產品來說,生日GIF的發送數量增加不一定是個好事情。這個面試者不只是把自己當成是生日GIF的PM,她的思考方式更像是整個Messenger的產品總監,遂hire之。

小試牛刀思考題

* 請你設計一個讓00後發現新音樂的產品。

* 你現在是Yelp(或者大眾點評)用戶點評這個板塊的PM,你怎麼定義這個產品的成功指標?

* 你是一個短視頻UGC平臺的PM,你發布的新設計在測試階段讓用戶觀看視頻的每日平均時間增加了10%,但是平均每個用戶發布原創視頻的數量降低了5%。 這個新設計應不應該發布?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公司無關)

#特邀作者#

曲曉音,Facebook資深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在科技和娛樂產業的交叉領域領導發布過多個千萬級用戶產品。曾在Instagram,微軟擔任產品經理,在上市之前的Atlassian公司負責市場營銷和商業拓展。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入行建議|2021年,還要做產品經理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凌晨1點,產品總監阿華從辦公大樓的電梯裡走了出來,一臉倦容。產品規劃會從下午3點開到晚上11點,梳理當前各個業務線問題,做出迭代方案。郵件抄送全員,做完這些已然凌晨1點了。
  • 產品經理與產品設計師:到底有什麼區別?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這兩個職業都與產品有關,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實際上有很大的區別。接下來,本文作者為我們分析了產品設計師和產品經理之間的關係,看看優秀的產品經理和優秀的產品設計師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吧。
  • 入門產品經理|百度、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能帶給我們什麼信息?
    產品經理的專業背景在網際網路職位中是比較複雜的了,雖然人力資源,軟體工程師,財務,法律等工作也有一定的轉行者,但是相比較產品經理而言背景還是比較單一的。初期接觸到產品經理無非就是從上述三個渠道來進行了解。那麼它們的特點分別是什麼,本文將帶您了解。對於入門與轉行問題,作者自認為資深程度不輸給9成的同齡人士。
  • 平均月薪16K,我嘗試靠這6步轉行產品經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截止2020年11月11日,全國範圍內數據採樣統計,有91.4%的產品經理月薪在8k以上,超過80%的產品經理月薪過萬。在此,作為萬千轉行人之一的毛同學也做了一些梳理,即是對自己系統產品學習經歷的一次復盤和總結,也是為後面的學弟學妹做一些產品學習上的分析和參考。如果你是一個純小白看到這篇文章,那麼表揚你,至少你有較好的勇氣和執行力去了解系統的產品學習。如果你現在還不清楚產品經理具體的工作內容,可以先去查詢一下相關資料,咱們先看下圖~
  • 聯想資深產品經理解密拯救者系列產品哲學
    在今年上半年的獲獎產品中,聯想拯救者Y7000 2020榮獲黑金娛樂大獎,聯想拯救者Y7000 2020憑藉著出色的做工以及娛樂表現獲此大獎可謂實至名歸。針對市場表現和產品背後的設計哲學,中關村在線記者邀請到了聯想產品經理紀然、聯想中國區消費業務公關負責人王學剛來為用戶解讀獲獎產品以及聯想接下來的市場戰略。
  • 好書推薦《人人都是產品經理》PDF網盤分享
    這本書比較貼合實際,與個人當前所從事的網際網路領域有較大的切合處。全書立足於實踐,介紹的較為系統全面。閱讀時需要注意:這本書仿佛更像是作者的自傳,由於作者自身經驗的限制,不免在很多問題上只是一家之言。推薦:美國琳達·哥喬斯《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和《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公司進化論》一書傳統行業產品經理PK網際網路、軟體行業產品經理1、行業形態:成熟行業vs.新興行業成熟行業市場、產品基本定型,通常只有漸變式的創新,很難有重大突破;用戶較為成熟
  • 產業建築師VS產品經理,這兩個職業能相提並論嗎?
    01楔子最近,良子看到一篇文章《建築師,要多少年才能成長為產品經理?》,將建築師和產品經理放在一起比較,很有意思。我一直以來對「跨界」的事情就很關注,而且也沒少幹「出圈」的事情,看到這個話題難免有些「心癢」。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良子作為一個建築師,對於產品經理的「片面理解」,同時也是對於建築師這個職業的一些「主觀臆測」。
  • 三節課產品經理視頻下載 - CSDN
    我們針對餓了麼、阿里、京東、百度、網易、58等多家國內主流的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了私訪式的抽樣調查,發現在這些公司內部,普遍產品經理、產品運營與研發工程師之間的比例大約在1:3:4到1:3:6之間。而在美國,同樣在Google、Facebook、Twitter、Uber這樣的公司,產品經理與研發工程師之間的比例通常在1:7到1:10之間。
  • AI 產品經理入門與勸退指南
    在AI行業做產品經理和其他行業做產品經理,沒有什麼本質不同,產品方法論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不同點是AI行業更強調業務落地。以下是在讀《人工智慧產品經理》一書時,我整理的10個問題,可以對入門AI產品經理建立初步的認知框架。1. 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不同是什麼?
  • 產品經理能力解析:通才與專才的結合體
    高階產品經理具備多方面的能力,綜合起來可以用「通才」和「專才」這兩個詞來概括,講這兩個詞的含義之前,先給大家簡單說明一下產品經理是幹嘛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管理過程中需要藉助的相關工具,相關文檔,數據表格大致了解了產品經理的工作之後,接下來就要講一下「通才」和「專才」這兩個詞的含義 ,以及為什麼說高階產品經理是通才與專才的結合體。所謂「通才 」就是指產品經理的一些必備技能,這是每個產品經理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可以說是做產品經理的門檻。
  • 商業思維,對產品經理有什麼用?
    這主要緣於企業對產品經理要求的更新迭代,它們對產品經理的期待,已不僅僅是能設計出一款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更重要的是:為企業創造商業價值。沒錯,任何不以實現商業目標為目的的產品設計都是不講武德。一、如何理解商業思維?商業思維,從狹義角度,可以理解為賺錢的思維能力。
  • 產品經理簡歷Word模板
    電話: 學歷:郵箱: 年齡:求職目標---------------------職位:產品經理
  • 會是誰最後幹掉了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這個行業還會存在多久呢?誰又會代替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本文作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並且找到了一些產品經理不被替代的理由。只有這樣,產品經理才可以從容進化,無懼未來。產品經理距離「物種滅絕」還有多久?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比話題更沉重的,是現實。
  • 產品經理成為原型人的七大跡象
    John列出了7種「功能工廠」團隊的跡象(或者說產品經理作為原型人的跡象),讀友可以看看,你中槍了麼?一、沒有業務規劃會議有些產品經理從來沒有參與業務OKR規劃和拆分會議,這其實是非常有隱患的。持續1周反饋看效果,看後續優化動作。C端產品做好用戶「可用」後,後續通過優化做到「易用」和使其產生「傳播點」。B端產品做好客戶「可用」後,後續通過優化達到真正為B端「降低操作難度」和「提高工作效率」。這才是產品經理需要持續去做的,也是產品經理通過項目能快速成長的(PS:如果是外包呢?
  • 音頻行業數據產品經理的點、線、面思考
    編輯導語:在職場中,產品經理扮演者紐帶的職責,對於業務、團隊等都有著很大的作用;產品經理在企業中的定位也要清楚,是如何進行相互的賦能等;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音頻行業數據產品經理的點、線、面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產品經理如何做好團隊協作?
    編輯導讀:一個產品的上線和運轉,離不開公司各個部門的協作。而作為產品「父母」的產品經理,需要經常和其他部門溝通協作,這時候溝通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團隊協作中,產品經理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呢?本文作者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
  • 「我想轉行做產品經理」 「你冷靜一下!」
    掃碼可以直接購課哦  如果想了解產品經理這一個職業,可以慢慢閱讀以 下文章~  @珞珈  你可能覺得自己並沒有做產品經理的目標,這種思維方式有什麼用?  ① 其實「產品經理」不是一個專業崗位的代稱,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產品經理的工作類型屬於一種平時看不見,但卻摸得著的工作。  你可能覺得離他很遠,但實際上,產品經理的做的事情,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 大話PM|產品經理必備利器:UML
    產品經理經常與文檔打交道,而如果想輸出高質量的文檔更離不開 UML 的幫助。本文將通過具體的需求實例來介紹產品經理必須掌握的幾種 UML 圖、繪製方式以及各自的使用場景。對於產品經理,熟練掌握 UML 的作用在於:梳理產品需求及其業務流程;梳理產品實現價值及其運用場景;準確向設計及開發傳達產品需求。也就是說,UML 給產品經理們提供了一套既能分析問題又能準確交流的圖形化語言,所以說它是產品經理必備的利器之一。下面本文將從產品經理工作及產品實現流程角度並結合具體案例,分別介紹幾種產品經理必備的 UML 圖。
  • 產品經理由初級到高級的必經之路
    自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概念一出來,真的已經實現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張小龍、賈伯斯,一直被尊稱為產品經理界的教父級人物,去年張小龍在大會上還調侃到,每天都有1億人在教他該怎麼做微信。聽起來挺好笑,但這不是段子,而是事實。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目前產品經理行業的人才儲備量有多大。 由於從業人員的暴增,導致這個行業競爭加劇,結果是導致公司不能匹配到合適的人才,人才有時候很難遇到合適的公司。
  • 各類行業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工作的崗位職責分析(全面講解)
    1.4、.to-C產品經理:對於個人用戶為主,產品經理是市場上需求最多的類別,我們每天都使用這些產品經理的產品。 2C產品經理面向大眾,更注重用戶體驗和用戶需求的發掘與滿足。02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產品經理2.1、網際網路金融(P2P)基金、證券、銀行、支付、理財、保險類的企業,這類企業統稱為金融行業,這類行業的企業要麼是國企類型的偏傳統的工作形式產品業務流程相對比較穩定,從用戶需求的角度看,互金產品負責解決四類問題:資金的流動、資產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