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趙高是一名佞臣,秦始皇在世的時候為什麼還那麼信任他呢?

2020-12-20 騰訊網

談秦說漢(243)秦代的趙高是一名佞臣,但秦始皇在世的時候為什麼還那麼信任他呢?

秦始皇猜忌多疑,處事果斷剛毅,所以每個人在他面前如履薄冰,不敢有非分之想。趙高是吃過虧的人,學會了隱忍,同時也是個有文化的人,精通獄法。秦始皇能成就大業最突出的特點是唯才是用,裝可憐的趙高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很正常。

秦始皇也是趙氏,說起來趙高跟他也算是遠房親戚。當然這點關係對趙高來講也沒有多大的作用。趙高的母親是犯過刑律的人,所以趙高的幾兄弟都是生下來就被閹割而成為了宦者,世世輩輩卑賤。這也許就是趙高人性扭曲、仇恨社會的根源

趙高的父親在很早以前應該也是做官的,所以家庭教育搞得不錯。趙高字寫得很好,更重要的是精通獄法,也就是審理案子。秦始皇用人歷來都是只用其長,他聽說趙高之能,便委任其為中車府令,也就是車隊的隊長,還讓其教胡亥學習獄律。

趙高自從家裡出了事之後,身份地位一落千丈,突然得到了秦始皇的提拔,成為秦始皇身邊最親近的人員之一。估計那時趙高的內心是非常感動、對秦始皇十分忠誠的,也可以理解為他與秦始皇之間的任用是相互的,起碼在秦始皇駕崩之前是。

趙高成為胡亥的家庭老師,與胡亥接觸久了,發現胡亥不但不學無術,還極易矇騙。於是不但不要求胡亥認真學習,還給他灌輸了及時行樂與弱肉強食、極端錯誤的人生觀。也因此,缺少父愛的胡亥對這個投其所好的趙老師內心是非常喜歡的。

所以說,趙高本身也算是有一技之長,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因為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在社會上謹言慎行,嘴巴管得比較嚴,很適合幹保密方面的工作,因此成為秦始皇車隊的隊長,保障出行安全。所以也順理成章地得到了秦始皇的信用。

秦始皇律令嚴苛,因此像趙高這樣行事小心而又精通獄律的人也容易躺槍。有一次趙高犯了事,負責此事的法官蒙毅不敢徇私,按律判其死罪。但秦始皇最終捨不得這個使用起來非常順手的趙高,就把他特赦了,也因此趙高與蒙毅結上了梁子。

公元前231年,秦始皇進行第五次大巡遊,年紀也大了,神仙也一直沒有來,想再去東海邊上看看。當然神仙還是沒找到,走到平原津時,就生了病。那時醫學沒有現在發達,秦始皇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就寫了份詔書讓公子扶蘇回鹹陽奔喪。

趙高拿到詔書後,沒有立即派人送出,而是在想如果大領導駕崩之後,公子扶蘇回到鹹陽繼位,自己將何處何從?蒙毅的弟弟蒙恬很長時間跟扶蘇一起工作,感情很好,自己肯定是無法跟蒙恬在扶蘇面前爭寵,到時工作都不一定能夠保留下來。

想來想去,只有讓紈絝公子胡亥做了皇帝,而胡亥又對自己言聽計從,那麼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於是把這個想法,跟一同出來遊玩的小公子胡亥說了。胡亥雖然大腦簡單,但也覺得皇帝這個工作挺好玩,於是倆人一拍即合愉快地決定了。

但這事他倆之力還不能獨自完成,程序上詔書還得丞相來寫。倆人又跑到李斯的屋子裡恩威並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三個人嘀咕了半天。李斯的膽子沒這麼大,但這時秦始皇已經身體僵硬了,李斯也得為自己的將來做好規劃,於是妥協了。

公子扶蘇、蒙恬都接到了丞相李斯杜撰的、加蓋了玉璽的賜死詔書,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順從地自殺了。這時,秦始皇的屍體也跟隨一車鹹魚一起被拉到了鹹陽。胡亥拿著秦始皇的「繼位遺詔」,很順利地登上了皇帝寶座,沒人敢質疑他的合法性。

也就是說,趙高的思想真正轉變,是在秦始皇閉眼的那一刻。那個心思捉摸不透,殺人不眨眼的舊主人兩腿一蹬,趙高內心的那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而搞定胡亥,他已經有多年的經驗,轉眼間就權勢薰天。小人得志便猖狂,扭曲的人性開始釋放。

在趙高的努力下,朝廷大員一個一個相繼罹難,蒙毅當然也活不成了。天天都有人被殺,長安街的路邊堆滿了還沒來得及處理的、被處死的人的屍體。丞相李斯被他幹倒了,到最後連秦二世皇帝胡亥也被他殺了。趙高狠起來也是殺人不眨眼呀

佞臣趙高心有學問,可能是他認為社會對他不公平,加上身體已殘、於是仇視一切,生死對他來講已置之度外,想方設法再找機會報復。他好不容易得到秦始皇的信用,但在頭腦清醒的秦始皇眼皮底下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偽善隱忍,等待機會,

而秦始皇刻薄寡恩、目空一切,從不相信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耍心眼。沒有想到自己剛剛閉眼,趙高就原形畢露。同時,也佩服下趙高膽識過人、深藏不露在秦始皇身邊多年而沒被發覺,還成為了秦始皇小兒子的家庭老師。一名小小的佞臣趙高不僅讓秦始皇斷子絕孫,還讓大秦幾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2020/10/26

相關焦點

  • 君臣恩怨:趙高和秦始皇有什麼仇,非要秦始皇斷子絕孫?
    秦始皇在死後不到三年之間,幾十個子女全都被趙高一人處死,而趙高,可是秦始皇生前最信任的太監。就是這個做事謹慎,城府極深的太監,不惜挑起亂世,也要把秦始皇嬴政的子女全都殺掉。究其原因,還是要從趙高的身世來說起。當我們尋找趙高身世的時候,就連司馬遷都說不清,只好留下蛛絲馬跡。
  • 高高在上的秦始皇,永遠吃不透趙高
    秦始皇覺得這樣沒錯,行期是根據路程確定好的,別人能完成,你陳勝為什麼完不成?別人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能完成,你陳勝就不能冒著大雨克服困難繼續完成?於是陳勝克服了困難,揭竿而起。02陳勝起事的時候,秦始皇剛死不久,在他的治理下,秦王朝疆域廣大,官吏齊整,軍隊森嚴,鐵桶般的江山,怎是一個農民能打破的。
  • 趙高:一個學霸卻最終黑化,司馬遷說他世世卑賤,如何客觀評價他
    歷史上真實的趙高是沙丘政變的主謀,也是毀滅大秦帝國的始作俑者。有關趙高的身世,兩千多年來一直被曲解為宦閹,但實際上不論司馬遷還是東漢以前的史籍都沒有明確記載趙高是官閹。趙高是有兒女的人,他的女兒嫁與閻樂,閻樂曾任鹹陽令,參與了殺害秦二世的望夷宮政變。但為什麼後人都喜歡把他視為宦閹呢?
  • 李斯為什麼和趙高一起偽造秦始皇詔書,殺害扶蘇和蒙恬?
    秦始皇東巡的時候,在沙丘的時候意外暴病而亡,這個對於秦王朝來說,簡直是把頂梁柱折了,這次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很高,畢竟當時不到50歲的他,身體沒有什麼問題。這次東巡的時候,他帶了趙高和次子胡亥,已經丞相李斯,或許,這幾個人對秦始皇來說,是當時最信任的人。他也沒想到在這裡死,之前一心求仙想著長生不老的他還沒有做好身後的準備,也沒有給帝國預立繼承人,這給他身後的帝國留下巨大的隱患。
  • 秦始皇斷子絕孫全因趙高,是什麼深仇大恨,讓趙高對如此趕盡殺絕
    秦始皇生前收盡六國美女,先後有34名子嗣,本以為自己打下的天下可以不斷傳世,卻不料在秦二世就直接覆滅,甚至連一個後人都沒留,子女全部追隨他而去,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就是趙高,身前深受秦始皇的信任,這個被別人看不起的閹人,卻憑藉一己之力,將秦始皇的血脈趕盡殺絕,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喪盡天良呢
  •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篡奪大權,他最終是什麼下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但是對秦朝來說,最終的存在時間只有10多年。對於秦朝的滅亡,趙高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秦始皇嬴政突然去世後,趙高篡奪了秦朝的大權。他依靠秦二世胡亥的偏袒,擾亂國政,陷害忠良,加速了秦國的滅亡。那麼問題來了。趙高最終會怎麼樣。戰國末期,趙高成為秦朝皇宮內的宦官。
  • 秦始皇的兩大寵臣,李斯和趙高,哪個更強?《史記》早有答案
    但在李斯和趙高相處中,恐怕醒悟後的李斯會說,那些都無所謂,最怕的毒蛇一樣的搭檔同謀。趙高為什麼這樣狠毒呢?這就得從他的出生和人生經歷說起。一提起趙高,人們就會認為趙高是個閹人和太監。其實未必,有關趙高是不是被閹過,這個問題在歷史上還真有過爭論。
  • 趙高復仇記,歷史上的趙高是一位愛國者?
    秦朝時的趙高,無論是"指鹿為馬"的成語故事,還是影視劇中都被刻畫為十惡不赦的大閹人。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他在一定層面改變了歷史進程,致使秦朝滅亡,但從單一的歷史角度來看趙高卻是一個復仇者,也是一個愛國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趙高稱讚蒙恬天下無敵,秦始皇哈哈大笑:這三句話能讓蒙恬死三次
    趙高不是太監,但卻比很多太監還狠毒。之所以這樣說,沒有貶低太監這個行業的意思,因為太監在古代並不是一個行業——不是所有的閹人都有資格被稱為太監,有資格被稱為太監的也不全都是閹人。趙高不是閹人,一輩子也沒當過太監,他的職務是中車府令和丞相。趙高在《史記》中沒有列傳,他的事跡多數見於《秦始皇本紀》和《李斯列傳》《蒙恬列傳》。
  • 趙高篡改秦始皇遺囑,冤殺蒙恬兩兄弟,後來的結局是如何的?
    秦始皇死後把趙高叫到自己身邊,立下遺囑要立扶蘇為王,但是趙高由於害怕扶蘇上位會影響自己的地位,所以聯合李斯一起篡改了遺囑,並立秦始皇的另一個兒子胡亥為王。胡亥登基之後趙高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扶蘇,對於開國大將的蒙氏兩兄弟也是毫不手軟,想盡辦法賜死。那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罪臣,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趙高把軍權交給王離,有3個原因,最後一個原因是趙高最看重的
    王離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說到他的爺爺大家就都認識,他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翦。王翦家族三代都是秦將。王離在秦始皇去世後,趙高將軍權授予了他。 那麼王離為什麼會得到趙高的信任呢?其實趙高並不是信任王離,而是從三個方面的考慮,才這麼做的。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史書中寫,「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這段話很值得玩味,在法度森嚴的秦國,人才非常多,但秦始皇偏偏以趙高會辦事,而赦免了他的死罪,而且還官復原職。在這個故事裡,秦二世不是小孩子,他是一個成年人,是秦始皇最小的孩子,繼位的時候已經21歲了,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成年人了。
  • 秦始皇病倒時為什麼要支走蒙毅?
    之前的一次東巡,秦始皇遭人行刺,身後的一輛車被刺客用大錘砸得粉碎。這件事情,秦始皇不會忘記。  所以對於他來說,出宮巡視是有危險的,而現在,生病身體虛弱,更是危險。  而偏偏在此時,他讓身邊最信任的大臣,蒙毅,離開自己去禱告山川祈福。  這是什麼意思?    蒙毅,秦始皇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人之一。
  •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 子嬰身世成謎,到底是誰的兒子,為何要殺死擁立他做秦王的趙高?
    千百年來,關於子嬰到底是誰的兒子,歷史上有很多種說法,他的身世始終沒有定論,那麼,子嬰到底是誰的兒子?他為何要殺死擁立自己當秦王的趙高呢?身世關於子嬰的身世,有多個版本,到今天都是個謎,他的父親是誰?他是誰的兒子?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沿著諸多線索,去尋找子嬰的身世,看能不能揭開他的身世之謎呢?
  • 傀儡子嬰毫無權勢,卻用5天就殺掉太監趙高,當了46日「真皇帝」
    其實,胡亥還在世的時候,兩個人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攪得整個朝堂雞犬不寧人人自危,人人都恨他,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所以當知道子嬰想要殺趙高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給趙高通風報信。  而不得人心,這也正是趙高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弱點!  不得人心,哪怕你權勢再大,哪怕你平日裡多麼作威作福,也難逃死亡的命運。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現在幾乎看不到贏這個姓了,他的後人去哪了?
    秦始皇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但總的來說,他的功績遠勝於他。我國對秦始皇仍然十分敬重、敬重。以其聲望和功績,稱自己為秦始皇的後代,也是比較光榮的事情,但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聽到孔子的後代,秦檜的後代,林則徐的後代,等等,但卻聽不到秦始皇的後代,甚至連贏姓也聽不到。秦始皇的子孫去哪裡了,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國家連贏姓都聽不見。
  • 秦始皇去世後,蒙恬、蒙毅兄弟為什麼不能為秦朝保駕護航?
    到秦始皇時期,蒙恬領兵主外,蒙毅上卿主內,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排,那麼蒙氏兄弟在胡亥專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反而被趙高各個擊破呢?蒙恬祖籍齊國,今山東蒙陰縣,那沒事了,山東人比較忠厚。蒙家以蒙山為氏,戰國時期蒙恬的祖父蒙驁投靠秦國,屢立戰功的四朝元老,秦始皇時期才去世。
  • 李斯那麼聰明,為什麼不支持長子扶蘇,而支持紈絝子弟胡亥呢?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形容李斯最合適,李斯是一個聰明人,至於他為什麼幫助紈絝子弟胡亥,不幫長子扶蘇,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為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先了解一下李斯,他年輕時候做過一個小吏,不過有一件事,改變了他,在《史記》中記載:做小吏的李斯,去廁所看見老鼠在廁所中吃大便,等有人或者狗的時候,它們就會逃跑;可是米倉中的老鼠,卻又大又肥,悠哉悠哉的在米堆中嬉戲,沒有人和狗的威脅,於是李斯感嘆出:「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