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部落首領,《山海經》中無冕之王帝俊老婆竟是娥皇女英!

2020-12-24 山海經解密小七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一個專業的山海經解讀者。

秦的典籍裡,《山海經》裡說帝俊(帝舜(關於帝俊是堯舜禹中舜的論證我們之前文章發過))妻子有四個,其中包括娥皇;《世本》裡說帝舜妻女匽,是一個;其它如《尚書》《孟子》《楚辭·天問》等書裡也只是說「二女」,都不說名字,大概他們也搞不準是誰;說帝堯的妻子叫女皇,可能是從娥皇演化來的。

具體說帝舜的二妃是娥皇、女英,應該是漢代才出現,就是把《山海經》裡的娥皇和《世本》裡的女匽(英)合在了一起,但忽略了登北氏,成為了一種最通行的說法。

《檀弓》和鄭玄注只是說帝舜有三位夫人,都沒說是誰,孔穎達《禮記正義》引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裡就說清楚了:

「(舜)長妃娥皇無子,次妃女英生商均,次妃癸比生二女,霄明、燭光是也。」

皇甫謐說癸比就是帝舜的「三夫人」之一,生了宵明、燭光二女。

他把「登」寫作「癸」應該是誤字,漢代人看到的《山海經》本子應該都是作「登」,所以才創造了神農的母親「女登」(《春秋元命苞》)、帝舜的母親「握登」(《詩含神霧》),可能都是本於「登比氏」的「登」。

到了南宋時期的羅泌作《路史》,他在《後紀十二·有虞氏》裡,也沿用了皇甫謐的說法,不過羅泌有個習慣,就是凡是上古時期的人名,不喜歡用通行的寫法,也不喜歡用原書的寫法,必定要從別的書裡找點古怪的寫法用,以顯示自己見多識廣有學問。

比如娥皇要寫作「娥肓」,女英要寫作「女罃」,《山海經》裡登比氏也寫作登北氏,可羅泌都不用,一定得用《帝王世紀》的「癸比」,這才顯得有學問,所以他也作「癸比氏」,說:「次妃癸比氏生二女,曰宵明,曰燭光,處河大澤,靈照百裡,是為湘之神。」

羅蘋註:「大澤,謂洞庭,言為神處此,故靈光及於百裡也。以湘神、黃陵為舜之二女,非堯之女也。」

首先羅蘋把「大澤」解釋為「洞庭」顯然不對,因為《山海經》裡明確地說「河大澤」,「河」就是黃河,這個大澤是靠近黃河的,《海內西經》說「大澤方百裡,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

《大荒北經》說:「有大澤方千裡,群鳥所解。」就是這個大澤,應該是在北方靠近黃河的一個巨大澤藪,絕非是南方的洞庭湖。

其次,羅蘋說「以湘神、黃陵為舜之二女,非堯之女也」,是因為唐代韓愈在《黃陵廟碑》裡說「湘旁有廟曰黃陵,自前古立,以祠堯之二女舜二妃者」,但羅蘋不同意,他認為黃陵廟祭祀的是帝舜的兩個女兒,不是帝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

這種官司複雜得很,幾句話是打不清楚的。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羲和又稱女和,生了十日,是日母;常羲生了十二月,又稱「月母」。

《大荒南經》有「羲和國」,《大荒東經》有「女和月母之國」,這二者應該是同一個國的不同稱謂,「羲和國」的「羲和」應該是指常羲、女和(羲和)二人,常羲就是月母,所以又稱「女和月母之國」。

她們既然有國,怎麼可能又居住洞庭山,怎麼又可能成為水神?

顯然這不是古老的傳說。

應該是虞夏古傳帝舜有兩個女兒居住在河、大澤中,後來因為國族遷徙或故事傳播的原因,北方的一些國族遷徙到了南方,或北方的一些故事流傳到了南方,於是二女的傳說又被重新演繹,才有了洞庭湘水二女的故事,這個故事就被記錄在成書於戰國時期的《五臧山經》裡,也就是今《山海經》的《山經》部分

其《中次十二經》云: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

郭璞注說:「天帝之二女而處江為神也」,並不認為就是娥皇、女英二妃。

郭璞的看法是對的,這個記載很可能就是宵明、燭光二女故事的翻版,是北方的帝舜二女的故事流傳到南方,本來二女是居住在黃河和大澤的,到了南方,人們就根據本地的地理情況作了改版,變成了二女居洞庭之山,「河大澤」也變成了「江淵」,而且和澧、沅、瀟、湘四水也扯上了關係。

楚國人把這二女稱為「湘夫人」,《楚辭·九歌》裡就有《湘夫人》這一篇,開始即說「帝子降兮北渚」,「帝子」就是「帝之二女」,因為古人對子女的稱呼都是「子」,沒有男女之分;所謂「夫人」只是為了表明她們的性別和身份地位高貴,是一種敬稱,未必就必定是某人的妻子,所以詩句裡說「沅有茞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說她們還是在思戀中的女子。

說洞庭湘水神是帝舜二妃的說法,在先秦的書裡實在是找不到,最早的記載是《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說:

「(秦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論衡·書虛》裡也記載了相同的故事,說:

「秦始皇渡湘水遭風,問湘山何祠。左右對曰:『堯之女,舜之妻也。』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斬湘山之樹而履之。」

秦始皇又惡又橫,不怕鬼神,他渡江遇風,把怒火發到湘君身上,也不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人把山上的樹木砍個精光,以示對湘君神的懲戒。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記載的是秦始皇問「湘君何神」,博士說是舜的妻子,顯然認為娥皇、女英是湘君,故《列女傳·有虞二妃》說「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而在讖緯之書《河圖玉版》裡,卻說是「湘夫人」:

「湘夫人者,帝堯女也。秦始皇浮江至湘山,逢大風,而問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聞之:堯二女,舜妃也,死而葬此。』」

《九歌》裡「湘君」、「湘夫人」是不同的神,要是根據《河圖玉版》,「湘夫人」和「湘君」又是一個神了,可見這個說法在漢代還是有點遊移不定,這也給我們一個啟事,就是這個說法可能就是出自秦博士的附會,他們是把舜妃二女和舜二女的神話傳說摻和在一起,又根據舜道死蒼梧的說法,創造了二女葬湘山、為湘水神的故事,但是他們也搞不準到底是湘君還是湘夫人。

到了漢代這個說法就大為流行,再演繹,就有了《列仙傳》裡的「江妃二女」,就是鄭交甫在江漢之湄遇到的那兩位美女,因為她們本來就是舜的二妃,又死於江湘之間、遊於江淵,所以稱「江妃」。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上古帝王帝俊孕育出日月,與炎黃齊名,卻神秘消失
    另外,《山海經》記載的70多個上古邦國,大約有三分之一與帝俊有血緣關係。其實這帝俊的神族在《山海經》中,是最早出現的神族,而且其實也是實力最強的一個神族!在當時,幾乎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部落。為何這麼說呢?其實我們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其實在《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是沒有盤古的。
  • 山海經:顓頊為何能夠死而復生,是因為他具有陰陽二元屬性之故?
    此外,《史記》中有一句話特別形象地表達了顓頊的神性:「日月所照,莫不砥礪」,描繪了其普照天下的太陽神形象。 當然我們都知道,太陽神是東方民族的普遍信仰。實際上在《山海經》中,太昊與少昊所在的東夷部落,其名號本身就是太陽崇拜的直接反映。
  • 盤古之眼,帝俊羲和之子,《山海經》中有關太陽的傳說都有哪些?
    因為太陽出現的時間非常的早,它見證了地球上的變遷,所以在人類出現之初,它就開始光照大地了。所以在自然界的力量中,它佔據了很大的分量,所以是古人都極為崇拜的神。在我國上古古代,對於太陽神的信仰也是非常多,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崇拜太陽。因此出現了許多有關的傳說。
  • 古時候,最有豔福的匈奴部落首領,娶了美人王昭君做老婆!
    起初匈奴人只是在北方草原茂盛的北方四處放牧,居無定所,經常搬家,因為那個季節哪裡的草好他們就帶著牲畜到哪裡居住,每年往返遷徙,但是也不能越界,因為每個部落有自己的地盤。匈奴人穿的是獸皮做成的衣服,住的也不是土木的房子,也是獸皮拼接成的帳篷,生活艱苦。
  • 《山海經》到底是真是假?
    認為西王母是一位以虎豹為圖騰的部落的女性首領。在《論衡·恢國篇》中記載「羌獻其魚鹽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經過研究發現史書上說的「魚鹽之地」、「仙海」就是現在的茶卡鹽湖、青海湖。西王母石室在茶卡鹽湖和青海湖之間。於史書記載相吻合。
  • 他曾是《山海經》中四海八荒至高神明,為何會跌落神壇,子孫四散
    炎帝與黃帝是上古時期比較著名的兩大部落,時至今日,都是我們都知道的上古帝皇。但很多夥伴們不知道的是,除卻炎帝與皇帝,還有一個比較神秘的第三部落,就是帝俊部族。他的事跡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記,記載多數存在於《山海經》中,是獨立於黃帝、炎帝兩大神系的第三大神系。相對來說,帝俊的地位要稍高於黃帝。
  • 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典故
    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為妻。娥皇、女英,是位於中國愛情史開端的兩個女人。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刻苦耐勞,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史記·五帝本紀》載:堯年老後,問大臣誰能繼位,大臣推薦了舜。
  • 山海經中偶然發現蚩尤戰袍的秘密,據說這是他戰無不勝的根源所在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驍勇善戰,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統領著東夷地區,在當時是一個很強大的部落。也有人說蚩尤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路史·蚩尤傳》中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 《奧拉星》遊無冕之王特性介紹 無冕之王厲害嗎
    奧拉星手遊無冕之王是最近上線的一個全新的亞比,有很多玩家對於它特別的好奇,那麼特性到底是什麼,強度高不高呢?下面來看看! 奧拉星手遊無冕之王特性介紹 亞比獲得:在奧拉秘寶中,有機會可以與無冕之王一態:潛締結契約。繼續從秘寶中尋找王魂力量,可以讓潛獲得力量並進化為無冕之王。
  • 我們來聊聊電視劇《山海經之赤影傳說》和網絡劇《山海經之山河圖》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的劇情簡介】  上古時代,為了應對大旱,中國古老的兩個部落東夷和九黎,按照祭司的預言派人前往桃花坳尋找天降玄女。一對好友蘇茉和芙兒從此背負不同命運,一個作為朱雀玄女要保護九黎百姓,另一個作為青龍玄女要帶領東夷奪取上遊九黎的水源。
  • 欺騙了千年的上古中華始祖之謎,原在《山海經》中早已記載了答案
    但是在後世,帝俊出現的次數少之又少,反而黃帝,堯、舜、禹,這幾位出境的次數最多。那麼,真實的帝俊到底是怎樣的?《山海經》中,帝俊可能是出現的次數較多的天帝,關於他的記載共十六條。但是《山海經》中也沒有詳細記載的記載帝俊究竟出自何處,這就更加增添了帝俊的神秘性。據《山海經》記載,帝俊是上古眾多帝王先賢的始祖。《山海經·海內經》:"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 《易經》是天書,「易」就是鳥,源於東夷部落鳥圖騰崇拜!
    鳥人,是山東地區的一種對人歧視或調侃的說法,原本卻是東夷部落打招呼的用語,類似「你是哪裡人?」 《白虎通》說「伏羲始王天下,未有前聖法度,故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察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象萬物之情也。」
  • 真相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天君的原型是玉皇大帝嗎?
    墨淵巧的是,在《山海經》中,帝俊也被稱為天帝。帝俊(qun):其原型是上古部落首領帝嚳。帝俊有很多老婆,比如:一個叫羲和,生十位太陽神;一個叫常羲,生十二位月亮神;此外,還有姜嫄、簡狄、慶都,她們都是帝嚳的妻子。帝嚳就是帝俊。帝俊一系的文明功績帝俊一族對於文明的貢獻集中反映於《山海經》第十八卷《海內經》: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
  • 為什麼《山海經》記錄的內容如此怪誕
    「書中內容包括地理、神話、宗教、動植物、礦產、醫藥等諸多內容,可謂古人的百科全書。也正因為它包含的內容太駁雜,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不知道該把它如何分類。」歷朝歷代該把《山海經》歸入放進哪一類書庫中存放經常變來變去。比如漢朝時,《山海經》放在「術數略」下面的「形法」類,也就是算卦佔卜中的風水相面之類的書籍。隋朝時則放在了史部地理類,而清朝乾脆放在了子部小說家類。
  • 《山海經》中有十個太陽,但所指並不是太陽,而是十個人
    《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我們真的需要考慮一下《山海經》的真實含義。如果《山海經》可以作為考古學的基礎,那麼很多人當然不會相信。因為人們對它的印象是罕見而奇怪的。 《山海經》再次披上了神秘面紗。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本書中一些虛幻的東西似乎已經得到證實。
  • 大禹的婚姻居然是《山海經》中一隻異獸牽的紅線
    大禹的婚姻居然是《山海經》中一隻異獸牽的紅線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王朝,而在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之前,還存在著更加古老的王朝,比如夏朝,相傳,當初打禹治因為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接著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建立了夏朝。
  •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七大異獸,第一位助黃帝殺死蚩尤和夸父
    《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已經消失的生物,這裡說七種超強的生物,可以稱它們為妖獸,也可以說是神獸!其中一個曾為軒轅黃帝座下的大將,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殺死了夸父。第七位:朱厭《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了一種可怕的兇獸,名叫朱厭。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