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裡江山。——閻應元
時至明末,天下板蕩。內有在各地災情以及庸貪官吏逼迫下誕生的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代表的農民軍四處流竄、肆虐,外有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野蠻兇悍同時又對富饒的中原大地充滿覬覦之心的滿洲女真。無可奈何之下,本就脆弱不堪的大明帝國隨著數不盡的錢糧賦役投入平叛、禦敵以及賑災的黑洞卻又無濟於事後轟然倒塌,末代皇帝朱由檢也被迫自掛煤山結束一生。
然而,中國雖大卻經不住利益薰心者的不斷傾軋。就在山海關之戰中順軍大敗而清軍入關的同時,明朝宗室以及殘存的文武大臣們也逃亡南京應天府,以淮河為界建立南明。可是就在短短的一年時光內,清廷的兵鋒便摧古拉朽般將被內鬥侵蝕得千瘡百孔的弘光政權摧毀。剃髮令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那個文明與野蠻碰撞、利益與欲望交織的時代,固然有人選擇俯首稱臣、恬不知恥地「為王先驅」。也有人黯然神銷,從此隱居山林不問世事。更有人散盡家財、悍然起兵,只為守護自己內心的正道。
公元1645年七月,雖無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民族意識且江南大局已定,在清廷知縣方亨「多殺樹威」的逼迫下江陰人民還是悍然起兵殺寇,以「大明中興」為旗號,自稱江陰義民正式反清。
同年,清廷降將劉良佐(弘光四鎮之一)、李成棟(明軍降將、劊子手)率軍來攻。
就在艱苦抵禦清軍攻城的危急時刻,負責江陰防禦的陳明遇想到了雖為典吏卻聲名赫赫、智勇雙全的閻應元。陳明遇委以大任,閻應元也義不容辭,趁亂帶領江陰城祝塘少年六百人,執械入城,接過江陰指揮權。
接過大任後,經驗豐富的閻應元很快便敏銳地認識到守城的關鍵:人員和糧食。在根據全城的戶籍對老幼青壯進行甄別,組織民兵協同戰鬥的同時,閻應元還同紳民商議,專門委任擅長理財的人士將城內公私所藏物資分類徵集,統一分配使用以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的。針對清廷善用奸細、習慣性誘降等特點,對城中過往行人嚴加盤詰,人員管制,肅清內奸也是閻應元守城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等到清軍來攻,城上矢石如雨,士民更是拼死抵抗。主帥劉良佐大怒,命令上將九員先駕雲梯上城,城上以長槍刺之,上將五死四傷,有的身中三箭,有的被劈去頭顱,有的墮下城樓摔成肉餅,有的被火箭燒死。主帥更怒,傳令十營內選猛將幾員,步軍三萬,扎雲梯十張,來日分十處上城,如有退者立斬。一時間亂石紛飛,炮火連綿,雙方死亡不計其數。
某滿人大將自恃勇猛,穿著三層甲,腰懸兩把刀,親登雲梯,跨上城垛,執刀亂砍。哪怕守軍槍頭難穿其甲,明軍中善謀者仍持鐵鉤鐮,鉤斷其喉。一時間,清軍大駭,搶奪其屍,掛孝三日。
當然,閻應元也認識到,在絕對兵力和人員素質的碾壓下僅僅依靠守城之利是遠遠不夠的。於是積極鑄造守城工具,招青陽弩王黃鳴崗等千餘人,入城造小弩千張、小箭數萬枝,分派給守城軍士。與此同時,還積極探索火藥的新型用法,模仿舊制,製造火球、火箭之類,給予清軍以重大傷亡。
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清軍攻城不利、劉良佐親作勸民歌勸降,而城外援軍也屢屢被清軍擊破、孤立無援之時。當是時,清軍無奈屢屢勸降,而閻應元也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含淚送行城內以花白老人為主體的「投降使者」。以投降、送禮為名,使之深入清軍大營,進而趁著清軍歡喜之際引爆藏在裝銀木桶底層的巨量火藥,炸死清軍親王一人、大將二人,並引發大火,殺傷上千人。
初時,清朝親王多鐸聞知江陰久攻不下,極為震怒,他先派恭順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協攻,緊接著又派貝勒博洛和貝勒尼堪帶領滿洲兵攜紅衣大炮前往攻城。等到貝勒博洛統率所部二十萬大軍來到江陰城下時,傲慢地認為手握重兵的劉良佐無能之極後,隨後發起總攻,下令三日內破城。
結果卻同樣顏面無光,同樣被迫屢屢勸降,最後甚至還驚動了當時清廷實際上的最高統帥——多爾袞。多爾袞親自曉諭招安,博洛命人用箭射入城中,言明已亡,何苦死守?閻應元命人在書後補上:「願受炮打,寧死不降!」射還給清兵。
危急時刻,閻應元反其道而行之,下令中秋前後,百姓攜壺提觴登上城樓,舉杯痛飲,諸生許用模仿楚歌,作《五更轉曲》,讓善歌的人登高傳唱,以笙笛簫鼓相和。皓月當空,劍戟無聲,黃弩、師鼓、胡琴於西城之敵樓,歌聲悲壯,響徹雲霄。清兵爭著靠前傾聽。或怒罵,或悲嘆,甚有泣下者,極大地打擊了清廷的士氣。
眼見攻城無效,博格也耍起了無賴,不再強行攻城。而是利用己方火炮的優勢,集中兩百多們火炮於東北角專心擊打城牆。清軍猛攻,江陰人民同樣冒死搶修。終於,八月的某一天,在火炮和連日大雨共同的作用下江陰城牆崩塌,清軍由缺口突入城內。
抗清三傑閻應元率千餘義軍與清軍白刃巷戰,為痛哭的劉良佐所擒,最後不願屈服、慷慨就義。陳明遇自己持刀與清兵血戰,身負重創,握刀僵立,死時,身子倚在牆邊,屹立不倒。馮厚敦自縊於明倫堂,妻與姊投井死。
八月二十二日,清寇開始屠城,百姓或力戰到底,或坦然就義,都以先死為幸,婦女多貞烈,投河而死。七歲孩童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清軍屠城兩日後「出榜安民」,城內百姓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看完,還不點讚關注?茫茫人海,以後你可就再也遇不到我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