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雞獎落下大幕,記得當時在網上看完全部獲獎名單,我第一反應是有點無語,不知道該說點啥。
在人家熱熱鬧鬧的時候,說點不中聽的話不太合適,所以有些話咱們等到金雞獎喜慶氣氛過了再說。
本來,在金像獎越來越式微,金馬獎失去大陸電影也一蹶不振的大背景下,金雞獎很有希望成為未來華語電影第一大獎。
金雞獎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今年是金雞獎改回一年一次的第一年,理應給外界一個全新印象,可是呢?
金雞獎有些舊習慣還是沒改掉啊。
有哪些呢?
根據金雞獎官方消息,今年金雞獎入圍電影的要求,是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取得國家電影局龍標的電影。
注意,重點是取得龍標,並非是在此期間上映。
以獲得最佳電影的《奪冠》來說,雖然是在2020年國慶節上映,但它取得龍標的時間是2019年底,所以也可以報名。
至於這次讓黃曉明拿到影帝的電影《烈火英雄》,公映時間是2019年8月1日,而它拿到龍標的時間是2019年7月12日,當然都符合金雞獎的報名規定。
但《烈火英雄》如果早於2019年7月1日拿到龍標的話,那它參加的就是去年金雞獎的評選了。
其實按照大多數觀眾的印象,《烈火英雄》確實更適合參加去年的金雞獎。包括這次獲得最佳美術片的《哪吒》,也是去年暑期檔上映,這2部電影的上映,距離如今的頒獎典禮,已經過去快一年半了,實在是有點不夠新鮮了。
當然,如今金雞獎改為一年一辦,電影的新鮮度已經比以前大有改觀了。
以2017年金雞獎為例,頒獎禮是9月中旬,報名影片範圍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15日取得龍標的電影。想想看,2015年6月上映的電影,接近2年半以後還拿來評獎,這節奏,是農業社會吧?
所以之前金雞獎最被人詬病之處,就是這種奇葩的影片報名時間範圍。
2019年金雞獎改為11月底頒獎,但是報名影片的時間範圍也只是從2年周期改為1年周期,其它沒有根本改變。
咱們對比一下金像獎和金馬獎吧。
金像獎固定於每年4月舉辦,入圍電影範圍是上一年度所有在香港地區公映電影,和奧斯卡類似。
金馬獎固定於每年11月舉辦,報名電影並不局限於是否公映,只要是當年度拍攝完成,甚至更早一點的電影,都可以報名,所以經常會出現獲得金馬獎之後才公映的電影,比如電影《老獸》,2017年11月25日塗們憑藉該片獲得金馬影帝,12月11日在大陸公映。
應該說金雞獎的評選模式比較接近金像獎,所以業內都覺得,是不是改成第二年年初舉辦的好?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實際上整個2020年度基本上沒啥新片上映,這次金雞獎入圍影片基本上都是2019年下半年上映的電影,這也使得本次金雞獎入圍影片數量和質量都打了折扣。
因此這倒是金雞獎徹底改變的好機會,不如改在2021年春節檔之後舉辦,以後的金雞獎評選範圍就從上一年度春節檔到本年度春節檔內上映的電影。
如此以來,金雞獎獲獎電影的時效性就將有很大改觀。
此其一。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尤其是90年代的金雞獎獲獎電影,很多就是圍著主旋律打轉。從獲獎名單就可以看出來。
到了2000年以後,由於中國電影市場化轉型,大量爛片湧現,所以金雞獎改為表彰那些小成本暖心電影,比如鞏俐主演的《漂亮媽媽》,倪萍主演《美麗的大腳》,金雅琴主演的《我們倆》等等,都是現實主義小成本電影。
而那個年代,知名度比較高的國產古裝大片,比如陳凱歌《無極》,馮小剛《夜宴》,吳宇森《赤壁》,這些,基本上都是爛片,當然沒法進入金雞獎法眼。
也是因為那些年國產佳片數量太少,所以金雞獎改為2年一舉辦,確實也是沒有辦法。
但是這兩年中國電影質量有很大提升,因此2019年的金雞獎獲獎電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獲得最佳電影的《流浪地球》,在票房和口碑方面獲得雙豐收;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的電影《地久天長》,甚至有點反主旋律,作為小成本電影也不是之前《漂亮媽媽》那種正能量路數,反倒是底色有點灰暗;只有林超賢獲得最佳導演的《紅海行動》,算是主旋律電影,但又不是過去那種主旋律。
這幾個大獎,含金量都很足。
只有最佳男配角給了《古田軍號》這種過去的主旋律電影。
應該說2019年金雞獎頒獎結果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今年的金雞獎又有點走老路的意思了。《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和《奪冠》這3部新式主旋律電影拿走了大部分獎項。
當然,這確實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上文咱們就說了,因為疫情原因,能夠入圍今年金雞獎的電影數量太少了,只好矮子裡挑將軍了。
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是,黃曉明拿最佳男主角還是太扯了。
他在《烈火英雄》裡的表演,真的不足以拿到影帝。相比之下,2013年那次黃曉明得獎倒沒有什麼爭議。
如果非要挑這種新式主旋律電影的話,張涵予在《中國機長》裡的表現,也比黃曉明更好啊。
還有肖央在《誤殺》裡的表演,也比黃曉明好太多了。
可惜,這部電影是翻拍之作,有點先天不足。
當然,最可惜的,其實我覺得是張譯。他在《一秒鐘》裡的表現絕對值得一座影帝。這部電影,本來應該是和《少年的你》一樣在去年下半年上映。
可惜,《一秒鐘》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今年9月才拿到公映許可證,就此錯過這屆金雞獎了。而明年的金雞獎,恐怕還是沒它的份。
所以,雖然這屆金雞獎報名範圍的電影確實有點少,但依然錯過了很多優秀之作。
但哪怕是空缺呢,也比現在這個獲獎結果要好吧?
說到這裡,我還是覺得,如果這一屆金雞獎換在明年舉辦,可能更好一點。總而言之,今年金雞獎讓人覺得有太多遺憾。
其實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大多數電影節都做了變通。比如坎城電影節和東京電影節,都取消了主競賽單元。
如果金雞獎非要在11月按期舉辦,不如也取消最佳男女主角等大獎,或者設為空缺,這樣做大家都可以理解。
像現在這樣,把影帝頒給黃曉明,真的讓很多人難以信服。至於其它獎項,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也都很難讓人滿意。
多年以後,再提到今年的金雞獎,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多年來最讓人不滿意的一屆。
而本來這是金雞獎樹立自己形象的很好契機啊。在今年金像獎和金馬獎都毫無任何亮點的情況下,這本來是金雞獎建立自己華語電影最權威大獎的好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