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量不劇透地隨便嘮一嘮《少年的你》。
之前看電影宣傳,看到是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搭戲,周冬雨1992年生今年27,易烊千璽2000年生今年19,想著年紀差這麼多的姐弟戀,畫面會不會很違和?觀影后發現是多慮了,周冬雨骨架小,膚白大眼,畫著淡妝還有青春小雀斑,演高三女生很合適。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混混一直生活在象牙塔外,而且是象牙塔外的泥濘裡,從始至終一直暗色調,破爛髒兮傷痕累累,倒真是把少年人的青春熱血、直率倔強表現出來了。
影片大量運用特寫鏡頭,這對演員演技有很大考驗,情緒的拿捏、微表情都會被毫無遮掩地展現出來,周冬雨這次依然演技在線(不得不服老謀子的眼光毒辣),比奪得影后的《七月與安生》中的表演只強不弱,將情緒的波瀾與克制,憤怒與隱忍,恐懼與好勝,酣暢淋漓地表現了出來,我賭她一定是明年金馬影后的大熱門(如果還有金馬獎)。
而易烊千璽的演出同樣令人誇讚,這是他第一次在大熒幕中擔綱男主,演技全程在線,如果說李易峰《動物世界》裡的瞪眼睛、張藝興《一齣好戲》裡的冷笑被認為是演技流的話,那他們在四字弟弟面前都是弟弟。
真正好的表演不是大開大合天崩地裂,而是刪減、選擇、矛盾與克制,這些四字弟弟都做到了,雖然傷痕妝和如刀刻般的帥臉為易烊千璽佔了一定的便宜,但真是不得不說,易烊千璽這一次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影片是以近兩年來頻繁爆出的校園霸凌事件為外殼、《白夜行》《嫌疑犯X的現身》為內核講述的青春故事。電影和寫文章一樣,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開頭結尾需要伶俐,中間大部分的時間需要有大量衝突、轉折、進階,電影135分鐘,比較長,在中間段犯了大部分電影經常犯的錯誤,略顯拖沓,事情交代、轉場時不夠凌厲,我在電影院的時候,在第50分鐘——90分鐘的到時候前排座位有好幾個人拿起了手機。
其實對於這種青春片,大家都是過來人,有很多東西都在會心一笑中,不用事無巨細地展現出來,比如飽受壓力與禁錮的學生對高考的緊張和恐懼、對自由灑脫的向望與害怕(可能香港導演還是不了解大陸)。伯格曼拍電影從來不解釋,他只是用很微妙的方式放置幾個伏筆流露信息表達思想,而目標觀眾往往都會理解。影片在一塊,信息交代和情緒渲染的過多,雖然畫面剪輯都很美,但卻使得觀眾在前期醞釀出的情緒被衝淡了,在最後一幕的高潮中沒有達到導演預期的衝擊力。
當然,瑕不掩瑜,易烊千璽騎摩託車帶周冬雨飛馳的幾場戲,夜色下既有婁燁的影子,又有侯孝賢的影子,我想到了侯孝賢《最好的時光》中的張震與舒淇,簡直就是春風沉醉的夜晚飛馳在臺灣街頭之感;
而倆人剃了了光頭彼此陪伴的時刻,讓人想到了湯姆提克威《疾走天堂》中凱特布蘭切和奧瓦尼和瑞比西,這種孤獨感和唯一的依靠感讓人心疼,疼死了。
而且最後一幕,在周冬雨去監獄探望易烊千璽時,兩人從未出現在一個鏡頭中,彼此特寫時,面容都投影在監獄的玻璃上,相遇、相交、相印,兩個殘缺的少年終於合二為一成為完整的「一個人」。大讚,大讚。
片中幾段臺詞也是大閃光點,就這幾句充滿哲思的話就甩出同類青春片好幾條街。當女警察質疑男警察的判斷時,說怎麼會有人願意為了另一個人坐幾十年牢?男警察答:「因為他們還是少年人。」所以我一直覺得,與其說這是兩個少年人青春成長的故事,倒更像是成年人對純真世界的一種緬懷與追憶。當然,回不去了,大家都回不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導演曾國祥就是「琛哥」曾志偉的兒子(我甚至在想要不要向四字弟弟的影迷們解釋誰是曾志偉、誰是「琛哥」,看來我已不再青春了),也是香港電影中的老面孔。沒錯,他就是《青春夢工廠》裡面精蟲上腦的那個猥瑣男:
《3D豪情》裡的AV錄像店老闆:
《飛鷹出徵》裡的基佬警察:
《春嬌救志明》的二貨弟弟.
真沒想到這樣一個鹹濕猥瑣屌絲男,北上拍片拍得青春四射、天真純淨,上一次和周冬雨合作的《七月與安生》將周冬雨送上金馬影后的寶座,自己也提名最佳導演,這次又獻出這部更完美驚喜的作品,不得不感嘆曾志偉祖墳冒青煙。
總之,本片題材別致、導演真誠、演員演技在線、共鳴強烈,但可惜的是周冬雨裸露的太少,沒有《奇門遁甲》的裸背,也沒有《心花路放》的蠻腰,不然青春的張力會更加爆棚,有點可惜,個人評分7.5分,值得去影院觀看,尤其是夜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