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劍來世界中算上新開闢的五彩天下在內,要論自由度,首推者必是妖族主導的蠻荒天下,因為這隻有一條規矩,強者為尊,他們可以享用弱者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尊嚴,這裡是強者的天堂!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看似規矩森嚴的浩然天下,畢竟在這裡,越強者受到的約束就越大,強至飛升境甚至連出行都會受限。
不過浩然天下這些落在山上、特別是山巔強者身上的絕大部分規矩,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浩然天下芸芸眾生能夠蓬勃生長,畢竟這些山巔強者太過強大,動輒山崩地裂、焚天煮海,普通人在他們面前別說抵抗了,恐怕僅僅是戰鬥餘波就能在不經意間毀滅萬千生靈。而且浩然天下雖然看似對山巔強者限制得比較死,卻也只是限制了他們對於世俗的影響,在其他方面倒是極為寬鬆,並未像青冥天下那般限制他們的修行大道,更不會像蠻荒天下那樣一言不合便動輒殺人。
即便是當初指責禮聖外儒內法的那位諸子百家老祖也只是教育了一番,事後還是禮聖親自出手幫其補足了自身大道,這要是換了託月山大祖或者道老二,恐怕不僅這個人要死,他所在的流派估計也是要走到頭了。不需要擔心修行前路被禁,也不需要考慮是不是一覺醒來腦袋就會搬了家,其實浩然天下才是數座天下最為自由、環境最和諧的所在,畢竟只要不上趕子找事,那麼作為主導者的中土文廟也不會對那些山巔強者們的生活橫加幹涉,那個囚禁了諸多山巔強者的功德林裡幾乎沒有無辜者落座。
不過有些錦衣玉食吃慣了的人總覺得路邊的翔有些特別,雖然未必會去吃,但總想聞一聞,而浩然天下某些山巔強者就是這種心理。他們並不滿足於當下的這種平靜,總想著要搞出一些事來,可往昔懾於文廟強大的實力有些事情他們還做不來,不過這一次險些顛覆文廟的兩座天下大戰對他們來說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些人就像是聞到了魚腥的貓一樣忍不住跳了出來。
金甲洲的完顏老景、被女子武神鎮殺的鬼修等皆如此,不過這些人都是腦子比較蠢的,所以都涼了,而暗地裡還有很多人趁著這個機會不斷攪風攪雨,妄圖為自己攝取更大利益,絲毫沒有顧念這個天下的興衰存亡。那些詰難陳淳安的所謂讀書人是如此、在大戰中出工不出力的山上勢力是如此、戰時隱身事後摘桃的神秘組織更是如此,在他們心中只有利益,根本就不在意這座天下的興衰,對於文廟的規矩更是嗤之以鼻,巴不得後者早日完蛋,還他們一個自由。
卻不想如果不是文廟諸多聖賢於天外用生命守護這座天下,哪裡來得他們在那裡想三想四,即便沒有被妖族佔了這天下,如果神靈再落人間能有他們的好嗎?而這些事情對於山巔強者來說不是秘密,可對於有些人來說根本就不在乎,甚至還覺得這是他們理所應當的,誰讓文廟是老大呢。攝取利益的時候總想著一馬當先,到了要履行責任的時候卻想著隱身人後,這真的不是一個笑話嗎?
可這些人偏偏想要將這個笑話活成現實,甚至還為此自鳴得意,所以他們成功惹怒了文廟,也成功惹怒了脾氣本就不太好的浩然天下目前的主事人禮聖。當下文聖給封姨的提醒又何嘗不是在表明儒家的態度,這一次兩座天下大戰期間浩然天下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已經讓文廟對往昔的懷柔政策生出了質疑,禮聖於穗山之巔的鞠躬道歉、文廟在議會上的強勢改革等等都是在釋放一個信號,文廟的治世風格要變!
但就目前來看文廟應該還在抉擇這種改變應該要如何進行,畢竟是走了近萬年的老路子,想要大刀闊斧的改變也不容易,至少也得先找好一個合適的方向,否則很可能會得不償失。而這個時候崔瀺的事功學說就可以為文廟提供一個很好的改革方向,畢竟是經歷了寶瓶洲保衛戰的成功檢驗,事實證明了在如今這個大時代崔瀺的事功學說更加契合時代進程,當然,這個學說施行的前提還是要加強文廟的領導力,一切的改革都要在文廟高度約束下進行。
當然,崔瀺的事功學說推廣到整座天下也許還差些打磨,而且它本質上與儒家教義的根底還起著一些衝突,所以直接推廣也許不可取。不過文廟的讀書人都不是吃乾飯的,上有禮聖、亞聖、文聖都是千古人傑,伏聖、文廟教主還有其餘陪祭聖賢也都不是只會寫聘書的筆桿子,下有陳平安、元雱這等優秀後繼者,文廟人才濟濟,想出一個合適的改革之法想必並非難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寶瓶洲風波止於一隻花瓶,陳平安可能即將匯合齊景龍!
劍來:禮聖約談寧姚事關新登天之戰,劍修還會衝在第一線嗎?
劍來:崔瀺和陳平安聯手重建寶瓶洲,混亂之後將迎真正騰飛!
劍來:神性陳平安也許是最終反派,神性與人性到底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