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失眠,睡前就聽一個古典音樂的小課,才聽了一點,1/9吧,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傢伙,薩蒂。
這個人呢,遠沒有他的代表作有名,而代表作的名字又沒有旋律本身有名,它被用在許多影視節目和電臺裡,聽了之後一定會似曾相識。我上一次聽見它是在一部粉紅片裡,這個最後再說。
薩蒂是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作曲家,同時代的有兩個巨星,德彪西(音樂界的莫奈,他那首代表性的印象派的「月光」)和拉威爾(一定聽過的!名字很奇怪的「死公主的孔雀舞曲」,常被拿來當BGM;「數碼寶貝」用過的波萊羅舞曲),跟他們一比,薩蒂就沒什麼存在感,所以呢,比起作曲家的身份,更像一個行為藝術家。
他喜歡白色就穿一身白,白襪子、白衣服、白馬甲;曲子多像是即(隨)興(便)創(寫)作(的),名字也怪得要命,什麼「脫水的胚胎」、「噁心的附庸風雅者」;還有莫名其妙的重複,比如要將一小段旋律重複840遍的「煩惱」,動不動就在音樂手稿裡寫「這一行重複200遍」,甚至有一首乾脆寫了「永不休止」。
相比之下,薩蒂的代表作「裸體舞蹈」(Gymnopedies)就不那麼怪異了,雖然它一共3首1套,但3首聽著很像,還特別短,而且第2首聽著很像是沒寫完(其實並不),連著放聽起來就像是一支曲子。旋律也比較簡單,不像是古典音樂通常的結構(開頭結尾、高潮衝突、層次豐富、信息量大)。名字的靈感來源是薩蒂讀了一首寫古希臘裸體舞蹈的詩,而這首詩的作者也沒看過古希臘的裸體舞蹈,他是看見一個藝術品上畫著,就有了靈感,寫了這首詩,後來啟發了薩蒂。
「裸體舞蹈」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套曲子,和貝多芬的「月光」一樣,能讓我煩躁的時候慢慢平靜下來。薩蒂本人也對這套作品極其滿意,說這「完完全全是藝術之作」,「有資格列入本世紀最美的作品之列」,他還特意在雜誌上寫文章給自己打廣告。
南斯拉夫人在1978年做出了一部叫Satiemania的短片,畫面的風格怪誕,充滿流動的畫面和能看懂的抽象人物,很有意思,插曲用的都是薩蒂音樂的片段,整個搭起來渾如一體毫不違和。
中文翻譯翻成「薩蒂迷狂」,很妙,mania的意思是狂熱、躁狂症,拉丁語裡指瘋癲,作為詞根常常指那種帶有太強的執念或迷戀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癲狂狀態。例如,maniac指「狂熱分子」,kleptomania「盜竊癖」,megalomania「自大狂」,egomania「自戀狂」。
B站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677634/
最後講一下那部粉紅片,名字就叫《撩亂的裸舞曲》,「裸體舞曲」的旋律貫穿始終。去年是「粉紅映畫」誕生45周年,作為粉紅片翹楚的「日活」公司,邀請了五位名導各拍一部。所謂粉紅片,其實就是在日本電視業迅速發展電影業不景氣的時候出現的軟色情電影,上世紀60年代「日活」本是五大製片公司之一,卻瀕臨破產,於是決定製作Roman Porno,有尺度、有不錯的劇情、也有一定的藝術美感,大獲成功。去年「日活」拍的這五部都嚴格按照粉紅片的特點,片長限制在70-80分鐘,十分鐘一場船戲,極低的製作費,一周內完成拍攝。
《撩亂的裸舞曲》雖然有大量船戲,但全片並不色情,甚至有一些憂鬱,因為本質上更接近一個純愛故事(不是男主和下圖中的妹子)。
這張截圖是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段,
「老師,我的花,
是什麼顏色啊?」
(沉默)
「沾溼了夜露,
晨曦來臨之前的牽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