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家庭飯店就餐後感染,這個細節要注意

2021-02-23 新聞晨報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雜誌4月初發行了一篇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涉及了一同在餐廳就餐的3個家庭,每個家庭都出現了感染。

餐廳3桌客人相繼感染

據研究,廣州的A、B、C三個家庭,共10人在同一家有空調的餐廳用餐。

該餐廳是一棟5層樓的空調大樓,沒有窗戶。三樓用餐區佔地145平方米,每個樓層都有自己的空調。每張桌子之間的距離約為1米。

A和B家庭分別坐了53分鐘,A和C家庭坐了73分鐘。中央空調的出風口和迴風口位於C桌上方。

而A家庭剛剛從武漢回來,結果均被感染。

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① 2020年1月23日,A家庭從武漢出發,抵達廣州;

② 1月24日,患者A1與其他3名家庭成員(A2-A4)在某餐廳共進午餐;

③ 與此同時,B、C兩個家庭坐在相鄰的桌子旁;

④ 1月24日晚間,A1患者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入院治療;

⑤ 截至2月5日,共有9人(A家庭4人、B家庭3人、C家庭2人)感染了COVID-19。

調查發現,B和C家庭中受感染人員的唯一已知接觸傳染源是餐廳中的患者A1。對於B家庭,研究人員推測,最可能的情況是3個B家庭成員都直接被患者A1感染。但也不排除是第一位生病的B1傳染給了B2和B3。而對於C家庭,可能的情況是C1和C2都被A1感染,也或者是C1在護理C2的同時被感染。1 月 24 日,共有 91 人 (83 名顧客,8 名工作人員) 在這家餐廳用餐,其中,共有 83 人在三樓的 15 張桌子上吃過午飯。83 名顧客中,有10人確診新冠肺炎,另外 73 人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並被隔離了 14 天。調查人員排除了氣溶膠傳播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推測認為:爆發的最可能原因是——液滴傳播(droplet transmission)。其實,就是你熟悉的「飛沫傳播」,而空調在這裡做了「幫手」。研究提到,較大的呼吸飛沫(> 5微米)在空氣中保留時間很短,移動距離也有限,通常<1米。患者A1與其他桌子,尤其是桌子C的人之間的距離都> 1 m。但是,來自空調的強勁氣流可能會將液滴從C桌傳播到A桌,再傳播到B桌,然後再傳播回C桌(出風口→C→A→B→進風口)。對此,研究人員建議餐廳需要增加餐桌之間的距離,並注意空調風向和改善室內通風。避免聚集非常重要!不過,現如今,奶茶店、餐廳等逐步恢復營業,排隊和用餐過程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提醒:排隊過程中要佩戴口罩,減少交流,與相鄰的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排隊時打噴嚏的話,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在付款的時候儘量選擇二維碼等非直接接觸電子付款的方式,減少使用現金結算。就餐前,選擇表面清潔的桌椅且靠近門窗等通風較好的位置就坐。要注意手衛生,可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液揉搓雙手。在用餐的過程中,摘下口罩時,要注意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避免汙染。避免面對面就坐,可以選擇同向而坐,且相隔1米以上。如餐廳就餐人員較多,應選擇打包帶走的方式。就餐結束後,應立刻離開餐廳,減少在餐廳的逗留時間。

相關焦點

  • 3個家庭同一餐廳用餐,9人感染新冠肺炎,一定要小心這兩樣東西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雜誌4月初在網站發表了一篇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涉及一同在餐廳就餐的3個家庭,每個家庭都出現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據研究,廣州的A、B、C三個家庭,共10人在同一家有空調的餐廳用餐。該餐廳是一棟5層樓的空調大樓,沒有窗戶。
  • 3個家庭同一餐廳用餐,9人確診!問題出在一個細節…還有「幫兇」!
    有些細節還是要重視國際學術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4月初在網站發表了一篇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成果涉及一同在餐廳就餐的3個家庭每個家庭都出現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據研究,廣州的A、B、C三個家庭,共10人在同一家有空調的餐廳用餐。
  • ...餐廳聚集性感染新冠案例:3個家庭共10人確診 空調或助推飛沫傳播
    文章介紹了今年1月在廣州一家餐廳發生的一起疫情傳播案例,案例中有3個家庭共10人被確診為COVID-19,而這3個家庭是再同一時間段在該餐廳就餐。研究認為在這次傳播鏈中,飛沫傳播是由空調通風引起的,感染的關鍵因素則是氣流的方向。研究認為:爆發的最可能原因是飛沫傳播。在論文的最後給出結論:在這次暴發中,空調通風促使飛沫傳播,感染的關鍵因素是氣流的方向。
  • 一年前金姓客人就餐後,海參崴的這家飯店外國顧客大幅增加
    那一次訪問,金姓客人曾經在一家「林中村落」的飯店就餐。如今,飯店的負責人對衛星通訊社的記者表示,自從金姓客人來此就餐後,他們飯店的外國顧客就大幅增加,當然最多的肯定是朝鮮人海參崴的「林中村落」目前關於這座飯店的信息很少,畢竟當年金姓客人的行程要考慮的安全與保密。
  • 石家莊部分飯店恢復堂食 專家給出6點公眾聚餐建議
    對於很多熟悉的酒店和飯館,他直言現在就餐方式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大飯店現在都是分餐制,人與人之間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吃飯和談業務。」劉先生說,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也不願意和他人在吃飯時過於「親密」,也不太敢和別人一同夾取一個盤子裡的菜。分餐制,恰好解決了這個略顯尷尬的問題,「既不失禮貌,又避免了一起聚餐的畏懼心理。挺好的,應該堅持下去。」
  • 濟寧部分飯店有序開放堂食服務 這些事項要注意
    濟寧部分飯店有序開放堂食服務 這些事項要注意 2020年03月15日21:0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陳紅磊 李凱 張墨盈
  • 剖腹產後多久可洗澡?醫生:至少等到這個數,4個細節需注意
    通常情況下,剖宮產的產婦適合在一月後進行洗澡,這時產婦的身體能夠恢復正常,傷口也基本恢復正常,洗澡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過很多女性,尤其是夏季刨宮產者,身體汙垢大量累積,都會急於洗澡。但即使再著急也需要等到至少兩周後才可以洗澡,兩周後產婦傷口基本可以癒合。可以進行洗澡,不過產婦洗澡時還需要注意以下細節。1、水溫適當,不可過冷或過熱。
  • 我們如何感染幽門螺桿菌,兩個不在乎的細節,打敗了你的腸胃
    我們如何感染幽門螺桿菌,兩個不在乎的細節,打敗了你的腸胃過去,我們總說病是從嘴裡來的,很多人不太明白,但我們要說的是,疾病是通過口腔進入的!幽門螺桿菌主要有兩種傳播途徑一是糞口途徑。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上廁所時不愛洗手,也沒有飯前洗手的習慣,這個時候,很容易把幽門螺桿菌帶到我們的餐桌上感染其他人,不過,這還是和我以後要說的有關!另一種是口頭交流。所謂口頭傳播方式,前提是我們「口中得有菌」!他存在嗎?
  • 有四個習慣的人,更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後儘快去查個胃鏡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途徑有哪些?人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的感染源。該病菌可通過被汙染物或唾液,如食物、水及嘔吐物進行傳播。尤其是對於家庭裡,經常親密接觸的人,經常共同的用餐等,都是導致病源傳播的因素。另外,有以下四種生活習慣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建議儘快去做胃鏡檢查習慣一、愛吃生食的人幽門螺桿菌雖然耐酸性,但高溫一般不超過60度,就會消滅幽門螺桿菌的病菌。尤其是一些愛吃生魚片、半生牛排的人,更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習慣二、三頓不規律飲食的人如今,人們很少有一日三餐規律飲食。
  • 太原人注意了!景區開放、公交繞行、飯店開業……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恢復開放範圍恢復開放蒙山景區:除慧光古燈博物館,飯店,經營攤點以及未開放區域外全部對外開放。客流量每日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達到人數後停止售票。提醒乘客注意公交車行駛變化,及時調整您的出行安排。4太原迎澤區通知:飯店可以開業了3月11日,迎澤區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低風險期間餐飲單位堂食經營的指導意見》。自3月11日起,轄區內具備經營條件和資格的餐飲服務單位,可以提供店內就餐服務,區市場監管局出臺意見,幫助恢復堂食的餐飲單位安全有序提供服務。
  • 香港19人吃火鍋,11人確診;南京1次聚餐波及8個家庭……注意!聚集性...
    吳尊友指出,要認識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場所和地點,如果家裡有病人,或者對家人照顧、參加聚會,或到人員密集的地方,乘車到封閉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都是有風險的,「家裡有病人,我們在照顧病人同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居室要注意通風,個人要注意衛生防護,比如戴口罩、洗手,儘量避免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如果要乘車,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 飯店喝酒,注意這兩點,不然吃大虧
    一、飯店謝絕自帶酒水 首先,飯店提出"謝絕自帶酒水"的目的是希望顧客消費店內的酒水,而飯店的酒水的確會比外面市場價要貴,但飯店向消費者提供的設施
  • 第1077期【法官說法】唐山高新區法院:飯店就餐摔傷,誰的錯?
    第1077期【法官說法】唐山高新區法院:飯店就餐摔傷,誰的錯?澎湃號·政務 案件回顧宋某在飯店就餐中途去洗手間
  • 1歲男童感染多種寄生蟲,只因常見的這個壞習慣,家長們要注意了
    化驗結果表明孩子的同時感染了日本血吸蟲、肺吸蟲、肝蟲等寄生蟲,和醫生基本的診斷"寄生蟲感染"吻合。 通過溝通,孩子患病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許多家庭中的常見壞習慣:平時用於切菜的砧板不注意清潔且生熟不分導致的寄生蟲感染。
  • 海口一家3人「口臭」竟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醫生:家庭分餐,用公筷...
    據2017年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顯示,我國感染人數7.68億,超過50%。專家表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胃黏膜的反覆慢性炎症,進而導致胃黏膜發生萎縮、腸化以及不典型增生等病變,嚴重的誘發癌變。宋健博士為患者做內鏡檢查。一家3人「口臭」 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年前,家住海口的李先生和妻子把嶽母從內地接到海南養老。
  • 注意|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注意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數據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有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
  • 女性使用乳貼,這3個細節要注意,健康又美麗
    女性使用乳貼,這3個細節要注意,健康又美麗胸貼是保護女性胸部的便捷美觀物品,胸貼用適合各種胸部的柔韌、舒適、便捷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著此胸貼,特別「走光」成了時尚後,今夏的胸貼也不只是一個圓圓的紙片了,更多了裝飾感覺,
  • 【注意】男子得了這個病,全家被傳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嚴重可致癌...
    孫小姐說複診醫生在詢問了她日常飲食習慣後表示可能與在外集體就餐有關比如共用餐具、飛沫傳染等數據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有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 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 人體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正常的胃黏膜會產生炎症,即發生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 研究回顧一起餐廳聚集感染案例:空調或助推飛沫傳播 尚無證據顯示...
    這項研究回顧分析了今年1月在廣州一家使用空調的餐廳發生的一次疫情傳播,涉及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就餐的3個家庭,共10個人被確診為COVID-19。研究認為在這次傳播鏈中,飛沫傳播是由空調通風引起的,感染的關鍵因素則是氣流的方向。目前,國內多地疫情雖基本平息,但復工、開學、旅行等多項涉及密集人群的活動仍在謹慎中推進。
  • 節日出行要注意什麼?家庭防控要注意什麼?
    為了廣大市民朋友的健康,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提醒如下:從外地入鄭要注意什麼?節日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公共場所、重點行業單位要注意什麼?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工作人員體溫監測、戴口罩等措施,引導群眾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防止扎堆聚集;從事冷鏈、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美容美髮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企事業等單位要提前安排好員工休假時間,錯峰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