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一場選秀看破太后真面目:她最在意的始終不是兒子

2020-12-24 蘇米七

文/祝拾七

《甄嬛傳》中太后與皇帝,明面上母慈子孝。實際上經常因為各自的利益,暗中較勁。

皇帝在養心殿忙政務,太后帶了消暑的膳食來探望。

皇帝貴為天子,也跪地行禮。上演了母親記掛兒子,兒子孝順母親的溫情場景。

太后不可能無緣無故來,此行的目的是勸登基不久的皇帝選秀。

古人說話擅長拐彎抹角,太后先是問起皇帝,最近有沒有去查看三阿哥功課,這是鋪墊。

接著順理成章勸說,皇家最重要的就是綿延子嗣。

那太后的目的僅僅是子嗣嗎?當然不!

催皇帝選秀第一個目的確實是為了綿延子嗣,皇帝子嗣單薄,膝下只有三個兒子,成年的更只有三阿哥一人。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寵,分誰的寵?宮裡都是老人,皇后、端妃、齊妃都不得寵,只有華妃一人寵冠六宮。

跟前朝聯繫一起看,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太后背後是隆科多。華妃是皇帝寵妃,背後是年羹堯。

前朝年羹堯跟隆科多是政敵,後宮皇后跟華妃是情敵。利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前已是僵局,所以太后借勢推新人入局,攪動風雲。

皇帝與太后多年母子,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她的心思?

雖順她的意同意選秀,但也要扳回一城,提出讓華妃操辦選秀。

太后心有不悅,但臉上笑眯眯:華妃,能幹漂亮,你也寵了她這麼多年了,選個新人進來也好,平分春色總勝於一枝獨秀。

太后知道選新人進來分寵,皇帝也知道平分春色的道理,所以選秀的事情才安排給了華妃,避免太后皇后一脈一家獨大。

至此,太后主要目的達到了,也就不糾結細枝末節,只暗戳戳規勸:皇帝願意選新人也好,只是別冷落了舊人。皇后,怎麼說也是中宮啊!

而皇帝不愧是大boss,深諳帝王權衡之術。

既給皇后應有的體面,又寵愛華妃給她協理六宮的權利,前朝後宮始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如果說選秀前,是太后和皇帝暗中小打小鬧的較勁。那選秀時,近乎是赤裸的爭鋒相對了。

選秀中,當時皇帝已經看了很多俗物,意興闌珊。

太后也不高興,進來這麼多,都被你撂牌子。

所以安陵容入場時,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契機。

本來她這樣的小家碧玉,見慣絕色女子的皇帝自然提不起興趣。

但安陵容自小謙卑,活的謹慎,不敢得罪人。

何況是面對皇帝和太后,兩位頂級大boss,因此落選後也規矩辭謝行禮。

這一番操作,太后喜歡啊!太后最喜歡什麼樣的妃嬪?懂規矩的!

這也是太后打壓華妃的一個重要原因,宜修跟純元,太后更中意前者也是為此,宜修更懂規矩啊!

這裡也有個細節,甄嬛給安陵容插的海棠花,吸引了蝴蝶。

有人說因為海棠花,皇帝才開口留下她,但我感覺這不是入選最重要的原因。

要知道,此前的秀女都被撂牌子,太后已經很不高興。而懂事的安陵容,太后明顯很中意。

皇帝是聰明人,接受到老母親的信號,順勢給臺階選了她。

接下來的操作,更能說明安陵容的幸運。又上來一組秀女,不僅被皇帝賜花,還被吐槽:都是俗物!

太后面色不渝,回他:未必有十全十美,要為皇嗣考慮!

皇帝聽了相當不快,厭煩的把玩手中的串珠。

心想,我已經順你的意,選了懂規矩的安陵容。你還得寸進尺,讓我多選點俗物,老子不幹!

於是張牙舞爪的夏冬春一上場,太監還沒念名字,皇帝就指著說:就她吧!

夏冬春是什麼類型?輕狂、不懂規矩!皇帝選她,絕對是故意氣太后。

夏冬春果然不負所望,得知入選後,輕佻的笑著拜謝皇上,也沒有答謝太后。

此時皇帝噁心太后的目的達到,才笑著說:名字有意思,留牌子。再看旁邊的太后,臉都黑了。

如果說安陵容和夏冬春幸運入選,是皇帝與太后明爭暗鬥的小試牛刀。那甄嬛的入選,真真是大刀闊斧的修羅場了。

剛剛沈眉莊殿選時,皇帝問她有沒有讀過書,她說沒怎麼讀過,皇帝明顯有些失望。

說明皇帝喜歡,有才情的女子。

輪到甄嬛時,皇帝問她是哪個字,她答: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

這是甄嬛的第一把武器:有才情。

皇帝立刻誇到:詩書讀的很通,甄遠道教導有方。

但太后卻不太高興,她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

此時太后只是不開心,接下來卻動了忌憚之心。

皇帝讓甄嬛抬頭,太后跟皇帝都震驚了,太后還特意轉頭去看了皇帝。

甄嬛帶著她的第二把大殺器來了:貌似純元!

純元是誰?皇帝心頭的白月光啊,太后最忌憚的女子啊,殺傷力遠超華妃。

至此,皇帝和太后開始正大光明的博弈。

第一回合太后先出招: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諱。

甄嬛不得不開始辯論:當年臣女父親為官,聖祖康熙誇讚,姓甄好,像忠貞之士。

你拿皇帝名諱為藉口,我就搬出先帝,第一回合,甄嬛勝。

能跟太后打擂臺,皇帝更開心了,打圓場道:先帝的意思朕明白。

太后不開心啊,一個純元已經弄的皇帝神魂顛倒,烏拉那拉氏岌岌可危,還好宜修救場。

再來一個年輕的高仿號,皇帝又要被迷住,宜修更不得寵,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更不好延續。

她私心是為了分華妃的寵,為了制衡,絕不是為了再弄一個更厲害的一枝獨秀。

所以第二回合,太后直接發難,讓她上前,公公往地上倒茶水,嬤嬤放貓。

這一招厲害啊,花盆底本就難走,路上有水肯定要小心翼翼防摔倒,再來個貓搗亂,難度翻倍。

無論是摔了還是驚呼,太后都可以藉機,以殿前失儀把她處置了。

參考旁邊的孫妙青,被貓嚇到驚呼,立刻被皇帝以殿前失儀治罪。

甄嬛不是一般的女子,她雖然不想入宮,但她明白其中的要害。

殿前失儀可大可小,萬一太后藉機處置她,指不定就有殺身之禍,亦或是牽連家族。

最終甄嬛故作鎮定,順利通關。

一場選秀,太后與皇帝博弈,安陵容、夏冬春幸運的贏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入宮侍奉皇帝。

但本不願意入宮的甄嬛,卻不得不被命運推著往前。

一場選秀,看透了皇帝與太后的「母慈子孝」,

身為太后,坐在這個位置上,終歸都有自己的私心。

普通家庭的母子氛圍,在他們這裡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冷酷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甄嬛傳》一碗鴨子湯看透皇后:她這種妻子,嫁給誰都不會幸福

《甄嬛傳》皇后與華妃,兩個回合看出皇后計勝一籌,華妃輸得不冤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之太后,她也曾經認真的活過
    《甄嬛傳》中太后烏雅氏的戲份不多,但她的存在感可絕對不低,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有她的參與。她由一個普通宮女在康熙的後宮中脫穎而出,生下皇四子(雍正)皇十四子(大將軍王)後被晉為德妃,最後又一躍成為太后,她的聰慧,野心可見一斑。
  • 甄嬛傳:高手對決,暗潮湧動,看懂開篇雍正帝跟太后的對話了嗎?
    一、與《雍正王朝》相似,開篇都是一場朝堂對話的大戲,不同的是,《雍正王朝》是報憂,《甄嬛傳》是報喜。而兩者另外一個共同點,則是開篇就埋下了眾多伏筆,把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也準確地預測了人物的結局。
  • 甄嬛傳:兩個王者的對決,開篇太后跟皇上的談話,揭開後宮的秘密
    其次呢,太后對皇上不去後宮的事很在意,甚至會處罰敬事房的太監。最後,我們想一下,雍正帝在《甄嬛傳》中,可不是什麼不好女色的主,真的是因為工作忙,才不去後宮的嗎?顯然不是!因為後來他去華妃那,華妃還說呢,多謝皇上送的歡宜香,可知,皇上寵她,卻不想讓她生孩子。因為後宮人不夠,雍正帝又缺子嗣,太后於是就來了,她跟雍正帝的這段對話,真的是暗語不斷,暗潮洶湧啊。太后前來是需要理由的,不然哪能隨便進養心殿,她的理由是天熱,給皇上送綠豆百合粥。
  • 其實《甄嬛傳》中的太后與皇上的真實隔閡並不是隆科多
    清王朝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就是發生在《甄嬛傳》裡的皇上身上,當然,《甄嬛傳》是小說裡故事,歷史上雍正皇上與太后的母子關係確實不好,雍正登基不久太后就暴病而去了。雖是生母卻不是養母太后烏雅氏並生下雍正胤禛時,位份比較低,按照清王朝的規矩是不能撫養孩子的,要交給位份較高的妃子來撫養,正好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沒有兒子,所以胤禛的地位養母是當時的皇后,這也使得胤禛的地位比較高,與嫡子類似。
  • 甄嬛傳:為什麼很少有妃子在甄嬛進宮前懷孕?難怪太后會提議選秀
    在《甄嬛傳》的第一集,太后拜訪皇帝,並提議儘快為皇嗣充實後宮。皇帝不想選秀,但在太后清點后妃的現狀後,他決定聽從太后的建議擴大後宮,因此只有甄嬛、沈眉莊、安陵Rong等人可以在入宮中成功。那麼,為什麼小妾很少在甄嬛和其他人進入宮殿之前懷孕?秘密是什麼?這就是太后與皇帝溝通的方式。她說沒有子嗣的問題不在皇帝身上,而是因為后妃不多。
  • 《甄嬛傳》她是後宮活得最通透的女人:輸了愛情,還被兒子嫌棄
    劇中人物服飾,配飾,飲食,嬪妃們養的寵物,以及宮中禮儀都大有講究,很有看頭。 當甄嬛出現時,太后驚到了,就連皇帝的眼睛都看直了,甄嬛的容貌與已故的純元皇后很像。 太后知道皇帝長情,純元已故多年,仍念念不忘。如今見到甄嬛的臉,她很怕皇帝專寵於她。於是,太后幾次難為甄嬛,潑水,放貓,還直言她的名字犯衝,卻都無法阻止皇帝留下她。 雖然只給了常在的位份,可賜封號:菀。
  • 甄嬛傳: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不是甄嬛和太后,是默默無聞的她
    囂張跋扈的華妃看起來沒有心機,但她的所作所為卻是宮中最直接的。皇后看起來溫柔好相處,但她卻是整個後宮中最為毒辣的人。然而在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卻不是她們,而是默默無聞的葉瀾依。甄嬛雖然是本劇的女主角,她也有著一定的心機和手腕,但她卻不是最不能惹的人。如果得罪甄嬛的話,知錯能改還是能夠得到甄嬛原諒的。
  • 甄嬛傳:沈眉莊進宮選秀,她爸小妾為啥讓帶青鸞?你看答案咋回事
    甄嬛傳:這髮簪,似若不是青鸞,為何父親定要選秀時佩戴?甄嬛在入宮選秀的時候和沈眉莊遇見,二人都十分高興能在這諾大的皇宮裡遇見對方。瞧見一旁的安陵容因為家境出身沒有夏冬春好,備受她的欺負。許久實在是看不下去上前幫忙,即便是在隨便打扮的甄嬛面前,安陵容的著裝依舊遜色,更別說能比得上承載著家裡希望進宮的沈眉莊。看過這部劇的讀者們,都知道甄嬛為了能夠讓安陵容入選。將自己的耳環取下給她,甚至幫她想辦法引來蝴蝶。原本對安陵容沒有什麼興趣的皇上,覺得這蝴蝶停在她頭上感到十分有趣,便將她留下。
  • 甄嬛傳:孟靜嫻為何不用選秀?不是因為身體不好,背後原因太真實
    看過《甄嬛傳》之後小編一直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孟靜嫻身為大臣之女,她為什麼不用參加選秀呢?孟靜嫻和甄嬛的年紀相仿,同時她是沛國公之女,按理說孟靜嫻進宮選秀的話,成為皇上妃子的機率可是非常大的。然而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孟靜嫻非但沒有選秀,甚至成為了果郡王的側福晉,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覺得孟靜嫻不用參加選秀,是因為她身體不好。大家都知道皇上選妃子,挑選的都是一些貌美且身體健康的女子,一來她們可以供皇上開心,二來她們也可以為皇上生下健康的孩子。所以孟靜嫻一個身體不好的女子,她怎麼可能來參加選秀呢?
  • 豆瓣評分9.2,看完半夜嚇出鵝叫,原來你是這樣的《甄嬛傳》
    01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第一集太后給加班的皇帝送外賣(綠豆百合粥)時,故意引出選秀之事。太后:「先帝有你們24個孩子,皇上就不如先帝了。」皇上:「兒子膝下福薄,只有三個皇子。」太后也看出來了,於是故意灑水,放貓試探她。但甄嬛仍面不改色(不愧是日後要做太后的人)彈幕:夏冬春考的是北京卷,嬛嬛考的是江蘇卷。
  • 《甄嬛傳》:雍正帝為何直至太后去世,依舊不肯原諒自己的母親?
    他多想聽到母親給他唱這樣哄孩子的歌,可是太后從來沒有給他唱過,以後也再也沒有機會唱了。此刻的他,並不是一個帝王。他只是一個從未享受過母愛,渴望母愛的孩子。太后死了,但她與雍正之間的心結也終是沒有解開。那麼雍正與太后的心結是什麼呢?
  • 甄嬛傳:怪不得孟靜嫻被毒害,看看她是誰的臥底就知道了
    甄嬛傳:怪不得孟靜嫻被毒害,看看她是誰的臥底就知道了 在甄嬛傳中,有一位存在感並不是特別強,但是卻十分重要的人物,她就是孟靜嫻,當時她和浣碧一同作為妾室嫁給了果郡王,雖說是同天出嫁,同樣的情況,但兩個人完全是不同的心境,浣碧這邊是終於嫁給了心愛的男人,完全是滿腔的歡喜
  • 甄嬛傳:難怪孟靜嫻會被毒死,看她是誰的臥底?
    導語:《甄嬛傳》的女子們,從來都是身不由己,無論是否願意,都不得不聽從於命運的安排,隨波逐流。最初以為孟靜嫻託病不選秀,並如願以償地嫁給了心愛的男人,是對她勇敢與命運抗爭的褒獎。誰料,竟是一場生死劫,而且,她從未擺脫命運的安排和家族的使命。
  • 甄嬛傳:太后不親自撫養靜和公主,原因終於被說出!
    《甄嬛傳》中沈眉莊去世後,太后為啥子沒有提出要撫養「靜和公主」呢?因為太后明白「靜和」有更好的去處,而她自己則沒有精力也沒有心力撫養這個孩子。太后看眉莊的眼神都不一樣,滿臉的笑意,一向不苟言笑的頭後都連連稱讚,點頭。
  • 《甄嬛傳》孟靜嫻之死:懷有身孕,都沒得到太后的憐惜
    《甄嬛傳》孟靜嫻之死:懷有身孕,都沒得到太后的憐惜導語:《甄嬛傳》中的後宮女子,從來都是我命皆由人,半點不由己。儘管從此能享盡時間一切繁華,卻不得不與自己的家人,愛人從此天各一方。孟靜嫻為了嫁給果郡王,託病不去參加選秀,爭取到了追求真愛的權利。但真相是,即便逃過這一劫,她的婚事也輪不到自己做主,憑什麼她就如願嫁的如意郎君?孟靜嫻的感情是真,但她的婚姻,卻隱藏著一個家族的陰謀,她要出付的代價,也是永遠不能向果郡王坦誠相對,畢竟她的另一重身份,是政治間諜,背負著以家族榮耀為賭注的使命!
  • 甄嬛傳:其實真正容不下純元皇后的人是太后,宜修都被她利用了
    純元皇后雖然從來沒有出現在劇裡過,但是她的名字卻貫穿了整個《甄嬛傳》,這個女人不僅是皇帝心頭的白月光,也是導致宜修和甄嬛悲劇人生的始作俑者,不過甄嬛沒有機會與純元交鋒,因為宜修在多年前就已經把她害死了。
  • 重溫《甄嬛傳》1:開篇大戲
    作為一部極其精良的電視劇的開頭,《甄嬛傳》的第一集是格外稱職的。第一次看《甄嬛傳》,看完了第一集,樓主已經決定要追這部電視劇啦。等看完整部電視劇,過了一段時間,我再重看第一集,發現第一集中已經蘊含了大量的伏筆,暗示著後面情節的發展進程。只不過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們還被蒙在鼓裡,看不出導演的潛臺詞。
  • 甄嬛傳隆科多是誰 甄嬛傳隆科多和太后什麼關係
    再來說說《甄嬛傳》,和權謀劇《雍正王朝》不同,《甄嬛傳》是宮鬥劇,所以這部劇裡的隆科多也更多是感情糾葛。劇中的人物設定是:隆科多和雍正生母,康熙的德妃烏雅氏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當烏雅氏入宮選秀女時,隆科多告訴她康熙不喜歡粉藍色,所以讓她穿粉藍色衣服,這樣就可以落選。實際上康熙最喜歡粉藍色,結果烏雅氏被選上了。隆科多這樣做就是希望能夠在康熙身邊有個自己人。
  • 《甄嬛傳》至高無上的她,結局最可憐,「無底線」的女人最可悲
    01從太后賜隆科多毒酒時可得知,年輕時她和隆科多兩情相悅,不想入宮,希望有朝一日能嫁給隆科多。可萬萬沒想到隆科多為了扶持他姐姐孝懿仁皇后在後宮的地位,選秀時故意讓她穿粉藍色的衣服,結果被先帝選中。身為一國太后,被晚輩不顧情面地揭露隱私,卻仍需顧全大局護著她,真是活得太憋屈了。可皇后這樣般有恃無恐,目無尊長,難道不是她一味縱容所造成?
  • 甄嬛傳:太后斷送情人的背後,不只為皇帝,而是那段被錯付的愛情
    她夢想著成為他的妻子,替他生兒育女,替他管家理事,太多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讓她想放棄家族的使命,逃過宮中的選秀。她緊張地找來心上人商量對策,少年對她說:「選秀時,你穿粉藍色的衣服就不會被選上,到時候你落選,我們就可以成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