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太后彌留之際痛哭著讓雍正不要與十四骨肉相殘,卻得不到雍正正面的回答。
雍正說:「皇額娘,你無需再管這些瑣碎的事了。」
太后聞言,內心更是苦楚,不住的搖頭。
太后說:先帝在天上看著呢!你連親弟弟都不放過,當年你是怎麼樣爭得皇位,先帝都看著呢!」
雍正聞言心中震怒,說:「兒子如何謀奪皇位,皇額娘樁樁件件都參與了。皇額娘跟隆科多的事,兒子隱忍不發,又真心愛護純元,善待宜修。兒子已是孝順之極!有些話,皇額娘實在不必說了。」
看著痛苦的太后,雍正心中也是一陣難過。
雍正接著說:「兒子也十分感激皇額娘,替兒子料理了隆科多,讓兒子免遭惡名。」
可是,還未等雍正說完,太后卻已經急火攻心,駕鶴西去了。
雍正頓時悲從中來,跪倒在地。
雍正唱道:「好孩子,快睡吧!長大把弓拉響!」
他多想聽到母親給他唱這樣哄孩子的歌,可是太后從來沒有給他唱過,以後也再也沒有機會唱了。
此刻的他,並不是一個帝王。他只是一個從未享受過母愛,渴望母愛的孩子。
太后死了,但她與雍正之間的心結也終是沒有解開。
那麼雍正與太后的心結是什麼呢?可以分為兩種:
一是因為母親的不忠,讓雍正感覺恥辱。
雍正始終認為自己的母親與隆科多之間有一些不可描述的關係。所以,他厭惡這種情感。
在雍正的心目中,康熙是神聖的,是可敬的。但是,自己的母親卻做出了背叛自己最敬愛的父親的事情,這讓他難以容忍。
而,當他成為皇帝後,母親與隆科多的關係還是不清不楚。
隆科多知道自己母親最喜歡吃的醬菜是什麼,甚至都不避諱臣子與太后之間的那種情感,無疑是讓他這個帝王深覺顏面掃地。
但是,因為隆科多是他名義上的舅舅,是他登上帝位的助力之一,又在朝中把握重權。
他不能輕易地將其除掉。因為他不能背上殺害忠臣的罵名。
另一個層面上,他還是想要看看,自己在母親的心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
所以,才有了雍正逼迫太后殺害隆科多的戲碼。而為了讓雍正放心,太后也終是用一杯毒酒,將自己的初戀送上了西天。
可是,直到太后臨死之前,嘴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她與隆科多的過往。
這讓雍正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所以至死,他都沒有與太后解開這第一個心結。
二來是因為母親的偏心,只寵愛弟弟,卻無視他。
雍正自出生後便交給了孝懿仁皇后撫養,所以與自己的生母感情不是十分親厚。
但,他終究不是孝懿仁皇后的親生子,他也會渴望自己生母的疼愛。可惜,生母對他的態度是冷淡的,也是遵循禮教的。
他多麼想要母親可以抱著他,哄著他,給他唱兒歌,但是這些他都沒有享受過。
直到十四弟出生,生母又有了一個兒子。這次她不用將兒子再交給別的嬪妃撫養。或許,這一次才給了太后第一次做母親的感覺,她對弟弟是格外的寵愛。
這讓已經長大的雍正看了一個滿眼。
他從未擁有過這樣的母愛,而他的母親也選擇了都給自己的弟弟。
九子奪嫡雍正勝利後,雍正雖沒有殺親弟弟,但是也並沒有善待他。一來是因為弟弟一開始站隊錯誤,沒有選擇支持親哥哥,二來是因為母親的偏愛,讓他心生妒忌。
所以,太后至死想讓雍正放過十四,但雍正卻又置若罔聞。
這也是雍正與太后沒有解開的心結之二。
雍正雖然順利的坐上了皇位,當上了皇帝。
但是,他的人生卻是充滿遺憾的。
他始終生活在母親與隆科多不倫戀情的屈辱感中,也生活在得不到母親關懷的失落感中。
他當上了皇帝,但是自小就在他內心中遺留下的傷口卻從未癒合,且永遠不會癒合。
因為,太后至死,選擇的永遠都不是他。
這一段戲,陳建斌與劉雪華都演的十分之好。兩人之間的飆戲將存在的矛盾演的尤為深刻。
而陳建斌最後的那一段獨白,也體現了一個帝王內心的深處的渴望。
我很喜歡這段戲。
你看過《甄嬛傳》嗎?你對這段劇情有印象嗎?
歡迎分享。
我是時簡煙花。人間煙火色,最撫凡人心。更多資訊,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