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非洲大陸的奇葩國度

2020-12-23 老武小侃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親如兄弟。

而今,就連曾揚言「用1000精兵橫掃中國」、「能三天時間攻佔前蘇聯」的「宇宙強國」甘比亞也與我們建了交。

但偏偏有這麼一國,至今對我們無視。即便是在2018年5月布吉納法索和臺灣斷交,自己淪為非洲唯一一個「臺灣邦交國」時,依然對臺灣「堅貞不渝」。

即便面對中國王毅外長提出的「實現中非大團結,一起拍全家福」的呼籲,該國依然置之不理。

這個牛掰的國家屬全非洲56個國家獨一份,它就是史瓦帝尼。

放眼全球,尚未與我國建交的也只剩梵蒂岡、巴拉圭、史瓦帝尼等幾個國家了。

為啥突然會想起了這麼個國家呢?那是因為最近,該國上了國際熱搜。

面對新冠疫情,世界上直接躺平的國家很多,許多高級政要都紛紛中招,但幾乎都沒啥大礙。

但本月13日卻從史瓦帝尼卻傳來了噩耗:該國首相德拉米尼不幸逝世,享年52歲,現任國家領導人因新冠死亡,這還屬於是頭一位。

德拉米尼會見蔡省長

史瓦帝尼位於非洲的東南部,是一個面積僅1.73萬平方公裡(比北京市略大),人口僅140萬的內陸小國。

它東部與莫三比克接壤,南、西、北三面全部被南非包裹起來,幾乎成了「國中國」。

史瓦帝尼的歷史並不長。15世紀後期,史瓦帝尼人由中、東非逐漸向南部遷移,16世紀定居於此地,並建立起了王國。

史瓦帝尼長久以來一直被南非欺負、奴役,並一度被南非將全境吞併,大量民眾淪為奴隸。

後來靠著英國人與南非的矛盾,史瓦帝尼升格為英國的「保護國」,他們才避免了被南非徹底消化的命運。

1968年,史瓦帝尼順應亞非獨立運動的潮流,正式脫離英國而獨立建國,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時任國王索布扎二世帶領「人民」站了起來,並裝模作樣地學起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然而,翻身做主對於史瓦帝尼人民來說,簡直是與他們在開玩笑。

僅僅過了4年,索布扎二世就宣布全面廢除國家憲法,自己成了世俗首領與宗教領袖。

國內全面禁止政黨活動,國王接管全部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權,並由首相和大臣組成一個委員會協助國王理政。

在史瓦帝尼人民看來,這還不如原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

那時雖然是二等公民,但好歹還能享受部分自由、平等與人權。

1978年,索布扎二世變本加厲,頒布了新憲法,規定了國王的權威不可置疑,還特別規定:組建任何黨派視同於恐怖主義。

時至今日,史瓦帝尼依然是非洲大陸最專制、最黑暗、最封閉的國家,成了現代社會君主專制的一枚活化石。

史瓦帝尼是個農業國家,全國GDP不到50億美元,七成人口連基本的一日三餐都吃不飽,40%的人口攜帶愛滋病。這之中還有83%同時患有肺結核,高居全球第一。

該國人均壽命僅35歲,是全球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縱使維持超高生育率,人口數量也依然上不去。

在國際上,小國寡民的史瓦帝尼存在感很弱,但唯一吸引世人眼球的是先後兩任國王的「好色」與奢侈。

索布扎二世正式在位時間長達61年,平了我們康熙皇帝的記錄。

但如若把他在襁褓裡當小國王的日子也算上的話,那就是83年,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神話傳說不算)在位最久的君主。

索布扎二世在那方面的能力特別地強,十分地強悍。

他一生擁有70多位嬪妃,生了210個兒女,算上孫子輩的話,已經達好幾千口人了,是不折不扣的「種豬國王」。

索布扎二世的部分嬪妃

二世駕崩以後,王位傳給了他的第67子,在我們這邊叫「67阿哥」,也就是現任國王姆斯瓦蒂三世

這個三世同樣不是個省油的燈,此人生性風流,生活糜爛,後宮佳麗一直在擴充。

他上臺後,大開歷史倒車,恢復了該國原始部落時期流行的「蘆葦節」,每年的8月,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鼓動10萬未婚處女進京參加遊行。

在活動現場,要求每位少女們手持蘆葦,上半身必須裸露,下半身穿上草裙。

而節日的口號是:張揚女性氣質,展示純潔身體

三世會從她們當中評選出一個當年佳麗,並納為妃子。

不過,他也並不是每年都選,有時候10多萬美女也看不上一個。

目前他已經有了15個妃子和30多個兒女,尚處於追趕他爹的路上。

不過,有很多女生對他並不感興趣,不想來參加這種無聊的「選秀」活動,但這也不一定能逃脫他的魔爪。

本世紀初,姆斯瓦蒂三世聞聽一名18歲的女高中生才貌雙全,於是派人從學校強行綁架帶走,並留下了上百頭牛的聘禮。

雖經少女本人與家長拼死抗爭,但最終只能無奈接受。

而更令人不齒的是,2015年的「蘆葦節」,一輛滿載待選「秀女」的簡陋卡車因超載而翻車,致使65名花季女生慘死,三世卻連句暖心的慰問都沒有。

姆斯瓦蒂三世不僅好色,還專橫跋扈,窮奢極侈,他個人明面的財富高居全球最富有的君主排行榜的第十五名,有幾十億美元之多。

人家榜上的其他人,不是來自中東石油富豪國,就是老牌的歐洲發達國家,唯獨三世來自貧窮的非洲。

姆斯瓦蒂三世喜歡收藏限量版豪車,僅在2019年11月,他就通過南非購進了19輛勞斯萊斯和120輛寶馬,用以自玩與賞賜他的嬪妃與寵臣。

這沒辦法,誰讓國庫就是人家自己個人的小金庫來著。

這種奇葩的專制反人類國度,居然歷經多年還過得有滋有味,都是因為其極端的親美與仇恨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1968年,史瓦帝尼剛獨立,索布扎二世國王就向臺灣蔣介石拋去了橄欖枝,表示只承認「中華民國」。

從新世紀開始,臺灣當局與史瓦帝尼更是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臭味相投

史瓦帝尼在聯合國多次提議臺灣重返聯合國,而對新中國一直有一種與生俱來與莫名奇妙的仇恨。

而且,這個三世還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送到了臺灣留學讀碩士。據傳,這孩子未來極有可能繼位成為四世。

史瓦帝尼的這份「不拋棄、不放棄」的真情,直感動得臺灣熱淚漣漣。

臺灣對其進行了大方而積極的回饋,盡心盡力地幫其修公路、製衣廠、紡織廠和鄉村電力、醫療、基礎設施等項目。

這樣一直不停地拼命撒幣援助下來,如今的臺資佔到了史瓦帝尼所有外資的30%。

姆斯瓦蒂三世上臺以來,累計訪問臺灣多達17次,每次都能得到臺灣最高等級的隆重接待。

而三世自己也不客氣,從沒把自己當外人,覺得自己就是臺灣的天朝上國,屢屢帶走臺灣海量的「貢品」。

臺當局的官員們面對這位「鐵桿」,極盡卑躬屈膝之嘴臉,在他面前完全沒有一絲的人格可言。

最近,姆斯瓦蒂三世將英文國名從「史瓦帝尼」( Swaziland )改為「(ESwatini)」,因為外國人總容易把他們與瑞士(Swizerland)弄混,他覺得很是不爽。

其實,這完全是他個人在自作多情,人瑞士還從來沒嫌棄過他這個窮棒子國了,活脫脫一個坐井觀天的夜郎國、

不過,我們現在中文還繼續稱其為史瓦帝尼。

而作為一丘之貉的臺灣省倒是相當積極,迅速就從「史瓦濟蘭」改為了「史瓦帝尼」。

相關焦點

  • 納米比亞,非洲最為純淨的國度
    器材:NIKON D850 50.0 mm f/1.4 關注 米拍攝影社區,每天都有新的攝影故事colorful travel 呂強@米拍 創作 納米比亞作為德國殖民地,成為了非洲最為純淨的國度。 沿著大西洋,不僅有絕美海岸線,更有最古老的沙漠。 本格拉寒流與古老地貌再次交融,共同譜寫成了大自然中的冰與火之歌。
  • 非洲一個「奇葩」的國家,國民基本都是白人,幾乎沒有黑人!
    非洲也有一個被白人佔領的國家,就是北非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摩洛哥。其實提到摩洛哥,很多人可能會把它和來自歐洲的小國摩納哥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個國家是完全不同的。摩納哥,來自歐洲,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不如法國和英國,但富裕程度卻是世界級的。至於摩洛哥,雖然其經濟發展在許多非洲國家中相當不錯,但與摩納哥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兩國有一個相似點,就是當地居民大多是白人,是不是很奇怪?
  • 鴨嘴龍曾「漂洋過海」來到非洲大陸
    鴨嘴龍是在北美洲進化,最終擴散至南美洲、亞洲和歐洲,在白堊紀晚期,非洲是一個島嶼大陸,被深海道隔離,因此鴨嘴龍似乎無法到達非洲。但最新化石證據表明,鴨嘴龍通常「漂洋過海」來到非洲大陸。鴨嘴龍是在北美洲進化,最終擴散至南美洲、亞洲和歐洲,在白堊紀晚期,非洲是一個島嶼大陸,被深海道隔離,因此鴨嘴龍似乎無法到達非洲。
  • 臺灣某些教授惡意滿滿,竟問陸生「來自非洲大陸還是南美洲大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刊登陸生所寫的《求學臺灣,半是蜜糖半是傷》文章,其中提到一位赴臺求學的陸生回憶:曾經,在課堂上,老師問「你從哪來」,我說「我來自大陸」,老師問「哪裡的大陸?非洲大陸還是南美洲大陸?」我當時愣了一下,老師接著對全班同學說,「要叫中國!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五)非洲好萊塢,瓦爾扎扎特
    從前的瓦爾扎扎特可以說是從馬拉喀什通往撒哈拉沙漠的最後一個重要補給站,不過現在它已然成為一個在非洲乃至世界電影圈炙都手可熱的影視基地,這裡建有全非洲最大規模的電影城,一處是1983年成立的Atlas Studios影城,另一處則是眼前這座於2004年新建的CLA Studios影城。
  • 以保育非洲大陸各種龜類為目標-----非洲龜類協會
    ~聚焦烏龜( Schildkröten im Fokus)的冬季號發表了「非洲龜類協會:以保育非洲大陸的各種龜類為目標」一文。非洲龜類協會(ACI)的創始人Tomas Diagne(圖右抱著烏龜者),深入參與全非洲烏龜保育的推廣和教育。問題與威脅非洲大陸的46 種水龜和陸龜之現況與分布,大多數是不明的。烏龜所生活的偏遠地點,使得研究的進行非常困難,況且烏龜在整個非洲大陸都被當成一種食物來源遭人獵捕。
  • BBC英語- 來自非洲的漫畫
    本集內容Comics from Africa 來自非洲的漫畫學習要點有關來認識一下戴奧 —— 一名英勇的戰士和一位非洲的超級英雄。他是漫畫書《矛的試煉》(Trials of the Spear)中的主角。漫畫將部落傳統和所謂的非洲未來主義相結合,這是將非洲漫畫推向世界的部分舉措。
  • BBC紀錄片《非洲 Africa》超清版全集,與孩子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陸
    BBC紀錄片:《非洲 Africa》橫亙在赤道兩旁,作為世界第二大的非洲大陸擁有著富饒的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
  • 你對非洲誤解那麼深,這樣的非洲你根本去不起!
    這就是在主流媒體報導各種青年黨、恐怖分子聚集的國度嗎? 在非洲,這是一個充斥著各種流動人群,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的大陸;即便你在一個城市生活八年、十年,突然某一天你也會覺得陌生,因為即便是同一個地方,可能過段時間這裡的樓好像高了,街道好像清潔了,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也莫名其妙的多了起來
  • 專訪|上師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張忠祥:非洲是正在崛起的大陸
    澎湃新聞: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社會其實對非洲的態度一直在轉變。起先很多歐美國家的企業都撤回了,在2000年《經濟學人》將非洲稱為「無望的大陸」,但是十年後又將非洲稱為「崛起的大陸」,麥肯錫也在2010年和2016年分別發布了兩篇報告《雄獅在邁進》,好像一時間對於非洲的未來開始持有樂觀的態度。
  • 來自非洲的戰士--猛魚
    彼岸遙遠的暗黑大陸一非洲,一群浪跡水面下的嗜血殺手,正無所畏懼的稱霸一方,來自它們的傳說不時讓人膽寒! 今日主角|猛魚 猛魚是一種滿嘴尖牙的大型掠食性魚種,原產於非洲的它們是已伴隨古老大陸許久的食用魚,然而也因奇特外貌與碩大體型引起全球愛魚者與釣客的喜愛。
  • 非洲一隻黑猩猩,是怎麼把愛滋病傳給非洲黑人,再傳到全世界的
    自第一例人類患者被發現以來,越來越多的愛滋病患者陸陸續續地在世界各大洲的國度上被發現,膚色不同,民族不一,這些患者之間唯一的共通性就是一旦被發現感染愛滋病,就正式地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
  • 地理學堂:非洲大陸兩個剛果,哪一個才是盧卡庫他們的「故鄉」?
    此外,中超勁旅,外號御林軍的北京國安前鋒巴坎布就是民主剛果的主力前鋒和進攻核心。翻看非洲地圖,我們發現除了民主剛果之外,非洲還有一個國家也叫剛果,即剛果共和國。那麼,非洲大陸為什麼會有兩個剛果呢?今天的足球地理學堂,我們一起走進兩個剛果。剛果一詞來源於剛果河和剛果王國剛果一詞,跟非洲大陸的剛果河以及非洲古代史上有名的剛果王國密不可分。剛果河是非洲第二長的河流,僅次於尼羅河。然而,尼羅河主要經過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和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補給少。
  • 非洲有上百萬華人,為何不願回國?當地華人:我們在非洲很享福
    但是,還有一句老話叫做:"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句話用在非洲大陸上的同胞們非常適合。在貧窮的非洲大地上,有上百萬華人,他們在那裡生根發芽,娶妻生子,不願回國,為什麼呢?只因他們覺得在非洲生活得很好、很享福,一旦回到中國,就只能過苦日子了。
  • 看看非洲的含義和大陸的第一個名字
    期待你的關注,本期主題「看看非洲的含義和大陸的第一個名字」在這兩種情況下,非洲都是僅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人口第二大洲。 包括鄰近的島嶼在內,面積約為3030萬平方公裡(1170萬平方英裡),佔地球總表面積的6%和陸地的20%。
  • 8部精美絕倫的來自「BBC」和「國家地理」的非洲自然世界紀錄片
    1、BBC: Africa 非洲《非洲》是一部大型原生態紀錄片,來自BBC的Earth(地球)系列。鏡頭將跟隨主持人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陸,探索那些從未被發現、被記錄的生物物種和壯觀的非洲奇蹟。這套《野性非洲》是BBC野性系列中最優秀的一部,探索了非洲大陸的自然史,以及形成六大環境的物理力量,非洲形式的野生生態盡在這系列之中。
  • 奇幻非洲大陸,再次啟程
    那讓我們再次跟隨路虎徵越之旅 踏上納米比亞這片奇幻大陸。 路虎徵越之旅·納米比亞探險之旅 現實版「冰與火之歌」 沙漠與海洋,德國型格和非洲風情
  • 千萬年前,變色龍從非洲大陸漂洋過海,來到馬達加斯加
    也就說,非洲大陸的變色龍應該是馬達加斯加變色龍遷移過去的。怎麼遷移的?那就是在海上抓著漂浮的木頭過去的。不過這個傳統猜測貌似不成立了,研究發現,變色龍貌似是從非洲大陸漂洋過海遷移到馬達加斯加的,這與傳統猜測是相反的。變色龍可能起源於非洲,而不是馬達加斯加。
  • 有感情、有溫度的非洲
    編輯序聽說我要去非洲上學後,周圍的讚美聲如潮水一般紛紛湧來。許多人都贊我堅強、勇敢、獨立、有主見。說來慚愧,我還因此頗得意了一會兒。然而,我畢竟還沒有切身體驗過非洲的一切,所說的一切大道理都只是紙上談兵罷了。我的勇氣畢竟還沒經過風雨的歷練,只是「薛丁格的勇氣」。
  • 推薦 8部精美絕倫的非洲自然世界紀錄片(來自「BBC」和「國家地理」)
    看這些紀錄片除了看精美絕倫的畫面,更能體會到各種動植物在這片土地上驚人的生存發展法則和感人又偉大的愛。(在後臺回復「紀錄片」,看《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1、BBC: Africa 非洲《非洲》是一部大型原生態紀錄片,來自BBC的Earth(地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