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和李淵共同的困境:隋唐兩朝的興盛與衰亡,都離不開這場變故

2020-12-25 趙帥鍋

楊堅27歲時,父親楊忠病逝,楊堅襲爵隨國公;這一年,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32歲。

此時,李氏家族與楊氏家族的地位,還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因為楊堅是隨國公,李是唐國公;楊堅是獨孤信的女婿;李也是孤獨信的女婿。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氏家族還要領先一些,因為楊堅只是大將軍,而李已是柱國大將軍。

但是4年後,36歲的李死了,那一年,李淵只有6歲!這場變故,讓李氏家族隨後的發展,明顯落後於楊氏家族。因為楊氏家族的掌門人楊堅33歲,而李氏家族的掌門人李淵只是一個6歲孩童;這種差距,幾乎是難以彌補的。

後來,周武帝親政後,又讓太子宇文贇與楊堅13歲的女兒訂婚,這讓楊氏家族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再後來,太子宇文贇登基後,嫌皇族勢力太過強大,於是他將宇文憲、宇文孝伯和宇文神舉都給清理出局。

隨著這三個人被清理出局,楊堅終於成為北周人臣第一人。而此時的李淵家族呢,早已經淪為一個沒落的貴族。當然,楊堅家族的幸運,還不只這些。因為兩年後,周宣帝宇文贇也死了,於是六歲的小皇帝很快被楊堅取而代之。

隨後,楊堅成為了隋文帝,楊氏家族更是成為了皇族;反觀李氏家族,卻差點滿門被屠。原來,在楊堅篡位時,李淵的四叔李璋,竟然加入反對楊堅的行列裡,好在關鍵時刻,李淵七叔的兒子果斷出賣了自己的叔叔,堅定地站在楊堅一邊。

因為類似的原因,李氏家族越過了這個關鍵的坎,等到楊堅篡位成功後,因為楊堅的老婆獨孤皇后,是李淵的親姨,所以楊堅與李淵一直非常親近;與此同時,李淵的七叔一系,也得到了楊堅的重用,後來李淵造反時,他七叔一系的代表人物叫李孝恭。

當然,雖然李淵和李淵七叔都得到重用,但此時李氏家族與楊氏家族之間的差距,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從正常情況看,李氏家族想要超越楊氏家族,幾乎是痴人說夢!

然而,等到楊堅爬上皇位後,楊氏家族的運氣似乎走到了盡頭。因為,楊堅一共只有五個兒子,結果老大楊勇被老二楊廣殺害;老三楊俊和老四楊秀被楊堅幽禁至死;老五楊諒不服楊廣,於是起兵造反,最後被楊廣殺害

等到楊廣爬上皇位後,他的兒子更少,只有區區三個,結果老大楊昭英年早逝;老二楊暕被楊廣幽禁;大三楊杲更是12歲就去世;最後整個楊氏家族中的可用之人,竟然只剩下兩個未成年的皇孫:楊侑和楊侗!

所以等到天下大亂時,當楊廣選擇到南邊的江都坐鎮後,就只能把西邊的長安交給皇孫楊侑坐鎮,把東邊的洛陽交給皇孫楊侗坐鎮;至於北邊的晉陽,只能交給姨弟李淵坐鎮。可結果呢,李淵卻抓住機會在晉陽反叛,同時因為楊侑和楊侗都是未成年,於是李淵一舉攻陷了長安,而洛陽則成為王世充的地盤!

最後,李淵擊敗王世充,成功爬上了皇位,李氏家族也終於取代楊氏家族成為新的皇族;然而呢,李淵並不知道,李氏家族骨肉相殘的悲劇,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不得不說,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隋朝的歷史雖然短暫,只有區區38年,但它的精彩程度,卻不遜於任何王朝。如果你也喜歡隋朝歷史,這套《大隋興衰四十年》應該是不得不讀的一套書!

這套書,是蒙曼老師的成名作,全書共四部:《大隋興衰四十年1.東亞霸權》《大隋興衰四十年2.飢餓盛世》《大隋興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大隋興衰四十年4.自殺王朝》。

這套書自上市一來,口碑銷量至今無人超越,深受眾多隋唐史愛好者的喜愛,它不僅是《百家講壇》播出以來,口碑最好的講座之一;更在喜馬拉雅FM上架至今不到一年,9.6分,強勢收穫2100萬收聽,評論區新老讀者好評連連。

如果你也喜歡,趕緊點擊下單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揭秘隋唐皇室:楊堅為何叫普六茹堅,李淵為何叫大野淵?
    隋唐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強盛的時期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但是楊秀和李唐的皇室留下了很多鮮為人知的秘密。例如,隋文帝楊堅在被稱為皇帝之前不叫楊堅,被稱為「普六茹堅」,唐高祖在少年時代也不叫李淵,而是叫吳夜燕。那麼隋唐釀造的開國皇帝為什麼有這麼奇怪的名字呢?
  • 為什麼都說楊堅篡周,卻沒人說李淵篡隋?
    引言從公元581年開始,到公元907年結束,隋唐兩代歷經326年,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時代。隋朝雖然短暫,如曇花一現般很快的消失在歷史舞臺上,可它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的話,那麼所有的奪權都可以說是篡位了。因為所有的奪權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這兩個因素。可事實上,真到了歷史中,篡位的意思就要比這個細化了。所謂的篡位,其實指的就是臣子奪取君主的權力,要注意裡面的一點,是「臣子」。篡位——我們共同的選擇。定義已經說完了,我們可以接下來說說另一個問題了。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很多朋友想必都閱讀過《隋唐演義》,這本由清初文學家褚人獲所著的優秀中國白話文小說,演繹了各路英雄起義推翻隋朝暴政,以正義為題材的經典之作。《隋唐演義》的故事,時間跨度隋唐兩朝,情節主要發生在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中國歷史上這兩個強盛的朝代,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為什麼會被後世的史學家並稱為「隋唐」?
  • 楊堅夢見洪水淹城,誓要殺盡天下姓李之人,李淵躲過,誰來背鍋?
    這是《隋唐演義》裡一個故事,是渲染李唐代隋是天命使然。而李淵在正史裡,他可是孤獨皇后的親外甥,楊堅也很喜歡他,即使楊堅想殺他,也過不了獨孤後這一關。楊堅一個機靈,大叫一聲,猛然驚醒。楊堅本來就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性格猜忌,心想無來由怎麼會做這個夢?肯定不是好兆頭。如果洪水沒城,必須注意河防,浚治水道,又轉念一想,京城哪來水災?或者是有人姓名中有水旁之字的,將來為禍國家,亦未可知,他越想越亂,就認定自己看法,古來皇帝對有人覬覦皇位之人,從來毫不含糊,有了這心思,楊堅就開始排查了。這一查,真有人要無端遭殃了。
  • 建立了隋朝的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
    從輩分上來看,建立了隋朝的隋文帝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出身關隴世家。李家世代顯赫,李淵的七世祖李暠,曾是十六國時期西涼的開國君主。後來西涼滅亡後,李家一度敗落。但到了李淵爺爺這一代,李淵的爺爺李虎,因為早年追隨北魏名將賀拔嶽,再次崛起。
  • 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楊廣的親戚,後面的皇帝都擁有隋朝皇族血統
    但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卻是一個很有能耐的人。在隋朝之前天下比較亂,各國割據一方,但是楊建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謀略,收復了整個天下。楊堅在統治隋朝的時候做出了很多的政策改革,例如他取消了原本的鮮卑人的傳統,開始推崇漢族的文化和俗,甚至他們的姓氏也漸漸地漢族化,可以說,雖然他們是其他種族的人,但是當時漢族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 唐朝風雲(1):表兄弟楊廣李淵的誕生,隋唐的基本盤
    北齊天統二年,也就是公元566年,李淵比自己表弟楊廣早三年出來看看這個世界。李淵要是自己說起來,肯定得賣慘呀,史書傳自己有三乳,天生異象,註定不凡。可是自己這就是DNA變異的多乳症患者,而且還是多發在女性,自己怎麼好意思說出來。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堪稱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
    唐初戰神秦瓊,勇武威名震懾一時,曾追隨唐高祖李淵父子為大唐王朝的穩固南北徵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其功居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間秦瓊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 秦瓊(595~638),字叔寶.漢族,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秦瓊的曾祖父秦孝達、祖父秦方太、父親秦愛三代均系魏、齊兩朝文職官吏.
  • 短短幾十載的隋朝,憑藉什麼和唐朝並立,還被合稱「隋唐」!
    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之中,短命的王朝也有不少。就像隋朝所書寫下的華麗篇章,也只不過只有兩代人,但令人困惑的便是只有兩代的隋朝在最後為什麼能夠和唐朝相比肩?並且還被人們合併稱之為隋唐。這一時期所推行的種種政策,對後世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其實在《隋唐演義》中還有4絕一說,其中一人的武功比李元霸還高
    說起隋唐時期的歷史,那真是一筆糊塗帳,各方軍閥彼此徵戰,極為混亂,但也就是在這段時期,誕生了很多英雄好漢;所以很多後世的文人書客便以此而作了多部小說,在經過這些文人書客的戲劇性豐富後,便有了隋唐十八好漢一說;不過除了隋唐十八好漢之外,還有四絕一說,現在來看看這四絕指的是誰吧。
  • 隋唐演義中父輩的魅力,這六個老將軍你最愛誰?
    在新版的電視劇隋唐演義中,有這麼一些老一輩的出色英雄,他們大多已為人父(無論是義父還是親爹)。在這裡面,英雄兒子或者混蛋兒子,往往代表著父親教育的結果。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隋唐父親。評比一下,你心目中的優秀父親。楊堅、李淵、裴仁基、丁延平、楊林等榜上有名不足為奇,關鍵是還加了竇建德和王世充,請大家拭目以待,看看你還能想到一些隋唐裡當父親的人。
  • 隋唐十大英雄排名,你知道幾位?
    相比枯燥的史書介紹,那麼演義和影視劇似乎能更令人喜歡和接受,那麼我們今天就從影視劇《隋唐英雄傳》(黃海冰版),來剖析一下,隋唐的好漢排名: 1.西府趙王李元霸
  • 李昞有四個兒子,李淵最小,為何七歲的李淵能繼承唐國公的爵位?
    李有四子一女,即李澄、李湛、李洪、李淵和同安公主。《舊唐書》記載:「高祖長兄曰澄,次曰湛,次曰洪,並早卒。」也就是說李淵的這三個哥哥死得都很早,但是這算不算是李淵能襲爵的原因呢?恐怕並不是,李死於572年,而李淵也是在這一年襲爵的,即便他的三個哥哥都死的很早,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二哥李湛在這一年是還活著的,而且他還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李博義和李奉慈。《舊唐書》記載,李博義死於鹹亨二年,即671年,而李奉慈死在顯慶年間,比哥哥死得早。根據這個年齡來推測的話,李死的時候,李湛是一定還活著的。但是襲爵的卻是李淵,那麼存不存在李淵爭奪繼承權的可能呢?
  • 歷史上真正的李淵,到底是什麼樣的?能建立唐朝只是因為兒子好?
    這一年,隨著當時北周朝堂內部的權力傾軋,楊堅掌握了大部分權力,逼迫當時的皇帝宇文闡禪位給自己,自己登上了皇位。 在李淵十五歲這一年,隋朝建立了。 隋朝的建立,對於李淵來說,改變應該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坐上皇位的,是他的小姨夫。楊堅登基之後,李淵直接做了皇宮禁衛的頭領,可見楊堅對他的信賴。
  • 高祖李淵:幸不幸
    我搜到一部《獨孤天下》的劇,打開之後那個五光十色的服飾和誇張又劣質的頭飾,女三那令人尷尬的劉海兒直接把我勸退。但裡面有獨孤信、宇文護、楊堅、李昺還有獨孤家的三個女兒。後來這三個女兒一個做了北周明帝皇后,一個做了隋文帝楊堅皇后,另一個做了唐高祖李淵媽媽,追封為皇后。所以我耐著性子快進勉強看,拖壞了進度條也在所不惜。
  • 唐高祖李淵,雄才大略,還是平庸無能,玄武門之變他的責任有多大
    在618年時,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為唐高祖,唐朝才真正出現在歷史屏幕上。照理來說,這樣的李淵是有謀略的,但是他自己孩子最後的結局讓人不得已懷疑他的能力。眾所周知,李淵的天下之所以能拿下,都是因為自己兒子李世民的輔佐。所以,李淵是不是「雄才大略」還有待商議,最後的結果,李淵又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 本能建立一番功勳,伍雲召卻沒有選擇投奔李淵,才落得個悽慘結局
    一伍雲召是隋唐時期武藝高強且長得很帥的一位將軍,由於老爹伍建章在朝中和楊廣作對而被誅滅九族,而楊廣並不打算放過遠在南陽的伍建章之子伍雲召,於是就派大軍前往南陽去除掉伍雲召。當時,楊廣為了除掉伍雲召,就派了北平王羅藝帶領其子羅成及所屬兵馬前往對付伍雲召,並派了麻叔謀為監軍,後來又將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也派往了前線,共同對付伍雲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