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將》:俠之大者,小而化之,超好看的電影

2021-01-18 小蔡專業說娛樂

所有出場人物幾乎沒有無用角色,都在情節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還都塑造得非常豐滿。

家人被殺被賣到衛國的歌姬,既厭惡主戰的王力宏,也討厭作為士兵的成龍,話語行為中透露出對一切戰爭要素的厭惡。

「你真以為找到神樹許個願,就靈驗了?」

「我是小人物。」

對和平的渴望,即使只能用這種辦法。

路邊乞討的小孩,實際上是土匪(好像是平民田地被毀了才當的土匪)的跟班,前腳拿了成龍施捨的餅,後腳就帶著大人來搶劫。值得注意的是後來在成龍的夢中,這個孩子又出現了,還拿出一把弓對著成龍射箭。我不知道那個夢成龍或者丁晟的表達意圖是什麼,但我有這樣一種理解,即在缺衣少食的亂世,小孩也可以冷酷殘忍(事實上之前不就是嗎)。這麼看,這部電影不止是展望人性美好,也毫不吝嗇得展示著了人性惡的一面。

婁凡人,野蠻、粗暴、好鬥,也講義氣,擄掠過路人當奴隸,即使在戰國時代也是典型未開化的民族。值得一提的是,徐冬梅的氣質和出色的造型配合得恰到好處,她演的女首領透出一股野性美。

文公子意圖奪位,手下忠誠精明。前期冷酷狠毒,最後卻對哥哥心軟了。我一開始覺得這裡的轉變有些突兀,設置成他本來就念情心軟,被大臣裹挾而奪位,會不會前後更一致些?後來發現,這裡的設置其實挺出彩的。因為文公子是在和婁凡人大戰僅剩兩人後再次找到王力宏,長期旅途勞頓、戰鬥大量減員、自己也負了傷,恐怕這時候他自己的心情也是很茫然的。而他們再次被婁凡人圍攻,王力宏出手相助,文公子在一番搏鬥後面臨絕境也選擇了自殺以保住哥哥。從整個影片文公子的表現來看,這個人沒有什麼野心,經常問侍衛武一些本該自問的問題。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對兄長的坑害主要是在險惡的宮廷中為求自保而養成的本能,其實這個人內心還是很茫然的。經歷了一場虛無的追殺,再面對兄弟情義自然會疑惑自己到底在幹什麼;面臨絕境,並無野心的他自然會放棄本不懷戀的生命慷慨赴死,把機會留給兄長了。這只是個人的理解,不過莫名地很順。

全片應該說比較生硬的角色設置只有王寶強。他的角色也是推動了劇情發展的,但是那兩句什麼情況就屬於強行玩梗了,尬戲。

成龍說自己20年前(2010年為參照)就想到了小兵俘虜大將的這麼一個故事背景,但他只說當時會覺得很好玩。最後故事編到影片這個地步,可以說驚為天人了。

整個劇情銜接非常流暢。成龍和王力宏一路遇到各路人物(且這些人物大多前後幾次出場),一系列互有聯繫的偶然事件作為劇情的轉折點,完全不顯生硬。故事作鋪墊、埋伏筆的能力出色得令人不敢相信。

(1)成龍對俘虜王力宏說不殺人。(2)成龍閒聊說到他爹的準則——有崽兒的動物不吃。(3)真的抓到了有崽兒的野兔於是放。(4)成龍放走王力宏。一層一層鋪墊。

前面有成龍擅長扔石頭的情節,後面戰鬥的時候就靠扔石頭取勝(還順便扔碎了那塊玉)。

開始刻畫成龍的能裝死就裝死能逃就逃、王力宏的只求站著死為國捐軀,到成龍聽到王力宏說自己丟了梁國的臉和王力宏單挑但又耍無賴,再到戰鬥中幾次猶猶豫豫地沒有逃走幫助王力宏,到成龍和王力宏約定魏國十年不犯梁國,再到船上成龍哭著說戰亂毀了自己的家庭自己要傳宗接代,再到成龍回到梁國拿出粱旗引得王力宏佩服,再到成龍聽聞梁亡高舉粱旗赴死,而王力宏回國後不戰而降保全衛國百姓。主題真的是一層一層地升華。

還有對各種「物」的利用能力,簡直令人髮指。比如王力宏的頭盔、玉石,梁將的劍,王力宏的傷口,成龍的土藥、餅、地圖,成龍的裝死裝備,梁國軍旗等等。

這些物品之前都出現過,在後面的劇情裡又都是關鍵物品。王力宏給成龍玉石成龍卻不屑一顧;玉石被歌姬偷走;再次相遇成龍不計前嫌好心相助,歌姬歸還玉石;戰鬥中成龍忍痛扔出玉石砸人救了王力宏的命;到了梁國王力宏被放走,在船上對成龍喊玉石真的很值錢,成龍摸摸空空的行囊苦笑一聲,對王力宏喊「找到啦」。喜怒哀樂,人生無常,得失遺憾,樂觀知足,都在這塊玉石之中了。

還有王力宏疑惑不識字的成龍的地圖上卻有兩個字,成龍說他爹就教他這兩個字,「寫起來比較簡單。」王力宏感慨地說這兩個字一點都不簡單。影片末尾歌姬找到傳說中可以帶來和平的神樹,在樹下吟唱起舞,鏡頭一轉,地圖掛在神樹上,背面書兩個字:「太平」。真的很震撼。

角色前面也說了,所有的角色都是有用的,都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另外還有幾個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我爹說過」,「挺好的」,「小人物」,「必須活一個」,以及成龍唱的那首歌。這些線索自然地串起了整個電影,凸顯了主題。

再有就是恰到好處的搞笑情節。成龍夢裡尬刎了的王力宏、點王力宏的傷口、「笨蛋!米就是稻,稻就是米」、「他,他是我兒子」……有點笑中帶淚的意思了,這很難啊,非常難。

就單說這個劇本,這個講故事的水平,就已經夠7.5分了。

成龍這個角色呢,應該說是一個樸素價值觀的角色。為了活下去,可以裝死、當逃兵。五畝良田,挺好的;一千畝太多,管理不過來。有崽兒的不殺。兄弟一定要活一個,要傳宗接代。時而有同情心,施捨乞丐小孩,幫助同為戰亂受害者的歌姬。厭惡戰亂。和俘虜相處久了,產生了感情,會在最後一刻放他走,「趁著我還沒後悔。」有樸素的愛國心,被別人說丟了梁國的臉會生氣,會請求敵國公子不要侵犯自己的國家,聽到梁國亡了會悲傷和拒降。

其實考察一下,會發現這個角色很多準則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說是樸素的價值觀。

但這個角色打動人之處,就在於他是純真的。不殺人、會同情別人、會心軟,有些狡猾軟弱,但也能為「朋友」挺身而出,也能寧死不屈為國扛旗。

最後成龍舉著粱旗中箭而死,似乎與他「必須活一個,傳宗接代」的人生信條不符。但是要注意,從頭到尾他的願望都是在梁國完好的情況下展開的——自己受賞良田、不用服兵役等等。看到梁國亡了,他的內心臺詞是「我真的什麼都沒有了」。他的家在梁國,梁國就是他的家,他靠岸的時候聽著岸上的喧鬧聲還高興地跟王力宏說:「我們梁國總是這麼熱鬧!」這裡就是他的精神寄託,現在這個家消失了。一個平民亡國奴跪下能免除一死,但是怕也就只能當個賤民吧。我們說這是一個樸素價值觀的角色,他想活下去,但梁國真亡的時候他也避免不了悲哀和失落。所以他選擇不當賤民,不丟梁國的臉。這個結局個人感覺是神來之筆。按之前內容本來都以為是各回各國的大團圓結局了,但畫風一轉梁國已亡,然後成龍的反應,一下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更加深入飽滿。亡國的悽涼,願望的破滅,命運的無常,最後的尊嚴,給人的震撼非常大。亂世沒有大團圓,之前兩人的和諧和岸上的「熱鬧」,幾乎要讓觀眾忘記這一點了。(也可以有另一種觀點,畢竟農民應該是不怎麼愛國的,農民只愛地。而且農民只要不造反,一般也不會被統治者怎麼樣,無非上貢而已。在這種設定下這個結局就有點和人物不符了,這裡的分歧就在於,你是把成龍的角色視作一個架空歷史裡的國民,還是現實歷史裡的農民,這決定他對於亡國的情感基礎)(或者也可以認為他受到了王力宏的影響,對於給梁國丟臉這件事耿耿於懷,有點證明自己的感覺。不過我沒看出劇中王力宏對成龍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而且這段可以說和前面成龍王力宏的一段對話相照應,深化了主題(見下段)。王力宏回到衛國後,止戰受降,保全百姓。何嘗不是小兵成龍的功績呢。同樣有著和平的願望,小人物只能高舉國旗而被亂箭射死,但受到小人物影響的大人物還是創造了真正的和平。成龍是梁國最後一個士兵,國已亡,家已破,成龍除了梁兵的尊嚴以外已經一無所有;而衛國不然,在被秦攻打前,至少每個百姓的家還在。衛亡放棄了尊嚴,換回一個個完整的家。

「有戰爭,就有勝者。只有勝者統一天下,才會真的不打仗。你這種小人物,才有規矩的生活。」「你知道嗎,只要你們不打我們,我現在就能過這種生活!」兩者都沒有錯,前者現實,後者理想;成龍和歌姬的家人之死印證著後者,成龍之死和衛國百姓的保全又印證著前者。一部電影把故事講好的同時還能觸及到這個深度,也是拍而無憾了。

相關焦點

  • 何為「俠之大者」?
    金庸構築的武俠夢裡,江湖中人的最高境界,並非武林盟主、天下無敵,而乃「俠之大者」。何為「俠之大者」,答曰「為國為民」!《神鵰俠侶》中,蒙古鐵騎兵鋒壓境,大宋江山危如累卵。英雄遲暮的郭靖,拼將一死扛起孤守襄陽的重任,他說:襄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
  • 俠之大者!盤點最經典的武俠電影
    「俠」是一個有著上千年傳統的角色,先秦的韓非子在《五蠹》中說:「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是法家的擁躉,所以對儒生、俠客之流都特別憎惡,說他們一個耍筆桿子一個耍刀劍,亂說亂動,對法治與社會安定構成威脅。有趣的是,韓非子恰恰從反面定義了什麼叫「武俠」,它就是儒家與武力的結合體。
  • 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
  • 江湖評跋 | 俠之大者
    西漢開國之初,任俠成風,司馬遷深受俠義精神影響,反韓非之道而行之,在《史記》中大舉為俠客、刺客一類人物作傳,讚美其不圖報答見義勇為的精神。 在司馬遷心目中,「俠」指的是人的一種性格和品質。《史記·遊俠列傳》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 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傳達俠之大者,濟世救民主題
    筆者11月6號下午,參加了在浙江東陽橫店影視城舉辦的功夫武俠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首映禮。首次觀看了這部即將在2020年11月13號在全國院線上映的動作武俠電影。總的感覺,武戲立意高遠,打得過癮,文戲(影片中馬永貞、柳菊池朦朧愛情戲)張力不足,偏重「英雄救美」的男子氣概。但總的來說,是一部值得觀影的武俠精彩之作。
  • 大兵一小將傳媒——讓孩子從「隱秘的角落」脫穎而出
    演員榮梓杉 劇中飾演朱朝陽 飾演朱朝陽的演員榮梓杉今年14歲,最開始因拍攝肯德基廣告正式踏入演藝圈,2014年獲得「T臺之星」蘇州賽區冠軍。 後續被賈樟柯導演選中,2015年,榮梓杉參演的首部電影《山河故人》上映。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儘管在武俠小說裡,人們對俠的武藝加入了很多超自然的想像,甚至還出現了玄幻與仙俠題材,但總體來看,人們對俠的道德觀念的關注還是要大於對其武藝高低的關注。金庸先生曾借郭靖之口定義「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個人英雄式的救世者,就是經典的、中國人所推崇的大俠形象。
  • 布鐵威: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傳達俠之大者,濟世救民主題
    筆者11月6號下午,參加了在浙江東陽橫店影視城舉辦的功夫武俠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首映禮。首次觀看了這部即將在2020年11月13號在全國院線上映的動作武俠電影。總的感覺,武戲立意高遠,打得過癮,文戲(影片中馬永貞、柳菊池朦朧愛情戲)張力不足,偏重"英雄救美"的男子氣概。但總的來說,是一部值得觀影的武俠精彩之作。
  • 從「俠以武犯禁」到「俠之大者」,如何理解「俠」的對立敘事?
    每每人們提起俠客的時候,往往會想起兩句話:或是帶著幾分稱讚地引用金庸借郭靖之口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要麼是搖搖頭說「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有趣的是,「俠」在前半句裡被描述成了心懷天下的義士,在後一句卻被定義成了類似於黑社會一樣的社會秩序破壞者。
  • 《箭士柳白猿》劇情版預告 徐浩峰詮釋俠之大者
    《箭士柳白猿》劇情版預告 徐浩峰詮釋俠之大者 《箭士柳白猿》劇情版預告 徐浩峰詮釋俠之大者 時長:01:01 來源:電影網
  • 邱華棟:俠之大者——《十俠》的寫作經驗
    活動主題 俠之大者——《十俠》的寫作經驗活動時間 2020年12月26著有長篇小說《夜晚的諾言》《白晝的躁動》《正午的供詞》《花兒與黎明》《教授的黃昏》《單筒望遠鏡》《騎飛魚的人》《賈奈達之城》《時間的囚徒》等十二部。發表中短篇小說兩百多篇,出版小說集、電影和建築評論、散文隨筆集、遊記、詩集等一百多種單行本。多篇作品被翻譯成日文、韓文、英文、德文、義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發表和出版。曾獲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上海文學》小說獎等。
  • 《大兵小將》一個真實的節目,雷佳音加盟,滿滿的正能量!
    「大兵小將」是為迎接2020年冬季奧運會而舉辦的一項活動。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冰球運動。現在每個人都是亞健康體質。最好多做運動。兩位人氣明星,一個是雷佳音一個是易烊千璽,他們將帶領這群孩子向外國球隊發起衝擊。
  • 俠之大者遠江湖
    本文作者:深圳都市報總編輯郭紅飛深圳達人說授權發布飛雪連天射白鹿,已不見射鹿人,笑書神俠倚碧鴛,已不見俠之大者
  • 俠之大者
    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郭大俠,力守襄陽,為民搏命,最終也只有死而後已。這是武俠中的故事,今天講個歷史中的真實人物,一個原本前程似錦有為青年,卻「一時糊塗」身敗名裂的故事。請注意,這個一時糊塗,我加了引號。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各地草莽紛紛揭竿而起,我們懂歷史的童鞋知道,最後漢光武帝劉秀一統天下,雲臺二十八將成為一代傳奇。
  •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漫談遊戲中的「俠」文化
    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 【弟子圖鑑】俠之大者——郭靖
    覺醒後的降龍內傷特效更是將他推上了戰略弟子的寶座,不愧是俠之大者,傷你無形。還有一點,他是縹緲的最愛。一、滄海一粟如果要評金庸世界的愚者,那郭靖是毫無懸念的第一候選人。這個四歲才會說話的小小夥子,濃眉大眼,呆、傻、蠢、木訥不足一論。但正是這種愚,這種不善機變在歷練江湖後逐漸改變了形態,演變成以不變應萬變的質樸本質。
  • 俠之大者也
    他「臥薪嘗膽」 借朝廷之力,報私人之仇!大惡人也!然精細之處卻發現其也是有骨氣之人,向東洋人索要霍元甲之時,險些爪廢特朗!他並不懼怕洋人,而是為了復仇霍元甲,僅此而已。後來,鷹巢被剿,搶手本可以頃刻間結束戰鬥,不料其振振有詞「不必開槍,按照武林規矩,我們應當一對一決鬥!」由此可見,大惡人也有「骨氣」!
  •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2020-07-0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電影:俠之大者!盤點經典的武俠電影(3)
    一般認為,俠者都會有一種超越自身利害的理想,比如除暴安良、為國為民什麼的,金庸稱這為「俠之大者」,但《東邪西毒》裡的角色都不符合這個標準徐克的電影序列中非常特殊,仗劍走江湖的俠客不見了,只剩下到處噴濺的男性荷爾蒙。
  • 大兵小將藝人受邀參加北京電視臺「十一特別節目」錄製
    值祖國71周年華誕,北京電視臺推出十一特別節目,大兵小將藝人:莊易淼、張峻源、高子涵、Daisy、韋鈺、周源、葛桑朵、鐵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