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法醫》,向逝者償還債務的人

2021-02-11 四味毒叔

精彩內容請看下文

唯死不死。唯至誠可觀無常。

《心靈法醫》追至26集,我腦中跳出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我為一本書寫的,覺得用來說《心靈法醫》也很合適。沒想到一部法醫劇也可以這樣凝視死亡,既有莊子式的敲骨詰問,也透著對時代的審視、對人性和心靈的反思。

劇中的逝者,都沒留下遺言,但他們身上的痕跡、他們逝去的環境,就像他們的遺言。

萊昂納德·科恩有句歌詞:「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法醫就是尋找裂痕的人,讓光通過裂痕,照進逝者陷入黑暗的生命,也照亮生者的未來。

每個逝者都與我們相關,這或許就是人類的含義。法醫和刑警就是向逝者償還債務的人,替逝者的親人,替謀害他們的兇手,也替所有的人。

如宋慈所言:「為生者權,為死者言」,只有清還了這最後一筆債務,親人才能放下心中的負疚,死亡才能以重生的方式被救贖,受難才能喚醒更多人的悲憫和良善。

劇集《心靈法醫》,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深圳市中匯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龔宇擔任出品人,龔朝暉執導,戴瑩、董俊擔任總製片人,姜楊擔任總編劇,王籽間、侯慶超擔任心靈劇場編劇,聶遠、蘆芳生領銜主演。

正在愛奇藝熱播的《心靈法醫》,劇情已行至三分之二,「海水溺死案」「石雕輻射案」「水雲間案」「雙子死亡案」和「潛水案」,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其中有蓄意殺人的,有因意外而死亡的,有作案手段簡單殘暴的,也有處心積慮手法隱蔽的,但無一例外,法醫明川都找到了這些謎案中的裂痕,讓光透進了死亡的黑暗之地。

死亡,寫起來只有九筆,但無論誰面對它,會發現這九筆,卻寫出了世間最複雜的迷宮。

法醫的首要任務是發現證據,這是查明真相的第一步。沒有證據,就談不上對證據的識別與鑑定,更別說發現真相了。

但證據的種類太多,形態各異,出現的地方也不盡相同,可能在屍體上,可能在案發現場,也可能在其他地方。

發現的方法也大相逕庭,或是對屍體的解剖、骸骨的鑑證,或是對現場物證的鑑定,或是對毒物或病理的檢測。

「石雕輻射案」的輻射、「水雲間案」的血吸蟲、「雙子死亡案」現場的特殊氣味、「潛水案」的鞋印與破碎的戒指、「宮城執法案」烏鴉窩中的彈殼,這些都是極難發現的證據,但又特別重要,沒這些證據,案情就不可能大白於天下。

從劇中我們看到,這些證據的發現,或有賴明川的細緻耐心,一次次對現場的反覆觀察;或完全憑他的經驗和智慧,如烏鴉窩中的那枚彈殼。

法醫要面對的,不只是證據、死者的屍體或案發現場,還需要面對死亡背後的人,他們的心理、邏輯、情感,及身體狀況。

「海水溺死案」中,明川出沒於海鮮市場、撞球廳、酒吧,他這是在扮演死者;而在「狼人案」「水雲間案」中,明川不斷回到案發現場,是想重構與還原兇手的心理與邏輯。

明川所做的一切,都在試圖重構死者死亡前的行為與邏輯,最終判定死亡的原因。所有的信息都有自己的指向,當這些信息匯向一個方向時,或許那就是死亡的真相。

胡適說過「為人辯冤白謗,是第一天理」,而辯冤白謗的第一步,就是要發現死亡的真相。有真相,辯冤白謗才有可能。

與其他刑偵法醫劇不同,尋找兇手、發現死亡真相,只是《心靈法醫》的目的之一,追尋死亡背後的心理與心靈問題,進而揭示它所導向的社會問題,也是它的目的。

比如「海水溺死案」中,單親母親的過勞死,從心理上分析她可能自毀傾向,但這傾向背後,與現實帶給單親母親的不安全感,不無關聯;「網約車案」中,兩個兇手也是被各種家庭和生活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可憐蟲」,最終卻把怨氣發洩在了無辜者身上。

雖說困苦與厄運不是犯罪的理由,但細察與死亡相關的悲劇,追根溯源,總能找到壓垮一切的最後那一根稻草。

如果這些人在行兇或死亡前,能得到些許來自社會或親人的關愛,或許命運就會發生改變。

大量的心理問題,源自家庭的變異,源自家人之間的心理隔絕與誤解。

「雙子死亡案」中,小兒子李曉東的死,原是一個誤會,母親卻堅定地認為,大兒子李曉北是兇手。

原來,李曉北「長兄為父」的心理,使他對母親和弟弟有過強的控制欲,在母親眼中,這種絕對支配權讓家變成了一座監獄。

李曉北為家中犧牲得越多,他的控制欲就越強,他深愛自己的母親和弟弟,但這種愛竟成了母親的負擔,於是引發了誘導兒子自殺的悲劇。

控制欲強,是因李曉北從小失去父親,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只有通過控制母親和弟弟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然而,無人願被控制,關係破裂成了必然。

「石雕輻射案」也是如此,凌志文與李蘭都深愛女兒,女兒也深愛離異的父母,但因相互間的心理隔絕,竟讓李蘭對離異的丈夫起了殺心,最終不僅害死了女兒的親生父親,自己也鋃鐺入獄。這決不是李蘭想要的結果,但現實就這麼發生了。

貧困、離異 、失怙會帶來不幸,財富的迅速增長,同樣可能帶來災難。

「潛水案」關注的就是這種現象。

王偉潛水猝死,背後原因竟是公司為了安全上市,不得不在外進行產品研發,因火災導致燒傷,猝死不過是這一切的後遺症。

公司成功上市了,總裁鄭虎卻因賠償問題,與投資人發生衝突,最終使自己成了半失憶的「廢人」。

創業原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即使創業成功,因財富引發的人際矛盾,也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同樣會帶來冰寒絕境。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無人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只有認知到財富是美德的產物,道德地獲取財富,才能體會財富創造的快樂和生命的尊嚴。

作家保羅·奧斯特說:「生變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擁有此生。死,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所以,活人永遠看不到死亡,看見的不過是死去的人。死之謎,在生之外。即便亡者,也只能把人帶到離生死邊界很近的地方。」

確實,即使法醫,也只能把人帶到離生死邊界很近的地方,案子破了,「死之謎」我們卻永遠猜不透。這或許就是「心靈劇場」存在的理由。

讓逝者和生者,在心靈劇場中隔空對話,這確實是一個奇思妙想。

於是我們看到逝去的母親與兒子的對話,看到逝去的兒子與母親的對話,看到被害者與兇手的對話……有的達成和解,有的在懺悔自己的罪行。

那積木搭成的小小舞臺,似乎因此具有了無限的指向和開放性,引導不同的觀眾,依照自己的生活體驗,解答一個個「死之謎」,完成自己的敘事與理解。

你脆弱,它給你勇氣;你狹隘,它給你寬容;你絕望,它給你愛和信念……

這或許也不是導演的目的,他只是試圖利用這個小劇場,來消解劇集的中心意義和影像結構,讓演員、話語、故事多一些自由的意志。

導演想要的,並不是意義的準確在場,而是一種無法限定的意義的瀰漫,讓觀眾從這裡走向自己的思考。它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起承轉合,它尋求的是峰迴路轉或嘎然而止。

劇集和劇場,就像兩朵被綑紮在一起的花枝,花朵指向的並不是同一個方向,但兩者又構成了一種互文或交錯的結構。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法醫、屍體、死亡這類故事,與崇高的情感無關。但看西方戲劇史會發現,崇高情感的根源往往與死亡和恐怖有關。

因為我們面對的死亡,是一個龐大的不可知之物,它讓我們焦慮與顫慄,也讓我們充滿認知的期待。

每個人都將面對死亡這一巨大的虛空,好的死亡故事,會讓心靈變得自由,對不可知的世界有更多的想像與接納,最終喚起的仍是我們對生命與愛的崇高意識。

人就像一粒粒稻穀,遲早要脫去肉體的外衣。《心靈法醫》展示了那麼了多的死亡,讓我看到的卻是生命的無限。唯至誠可觀無常。明川就像一個死亡的沉思者,真相成為他留存生命的藝術。

【脫口秀

李星文:戲精上身,麻辣點評40年國劇精華

影視劇方言使用也得注意細節:知道重慶話成都話差別很大嗎?丨譚飛

【毒叔對談

影視行業這五年:錢盯著,錢來了,錢走了,錢沒了丨譚飛對話李星文

沒有生活的演員,只配在特供劇裡飛來飛去丨譚飛對話李星文

今年被問最多的是拍什麼戲能賺錢丨譚飛對話李星文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發起的影視文化行業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 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

歡迎光臨四味雜貨鋪

相關焦點

  • 《心靈法醫》:做社會真相的安慰劑
    這是《心靈法醫》的「凌志雲離奇墜樓案」的初步判斷。面對無可辯駁的真相,故事仿佛塵埃落定,所有人理所應當地認為可以結案,但對於明川而言,所有的一切才不過是剛剛開始。在解剖過老同學的屍體後,明川在法醫室的門口蹲了許久,香菸在指尖燃盡,但他卻依舊不想要放手。
  • 《心靈法醫》:用「治癒」實現類型升級
    從單純的形式上來說,《心靈法醫》在高度類型化的基礎上,拓展了全新的表達空間:每個案件結束之後,「心靈劇場」用話劇的形式,給案件中的逝者吐露心聲、實現未盡心願的機會。這也是法醫類型劇當中首次以舞臺劇的形式取代「畫外音」,令逝者與牽掛的人重逢,讓生者與逝者同臺對話,重新解讀案件當中人物的心靈獨白。
  • 《心靈法醫》和《法醫秦明》,為何是零差評?哪一部更受歡迎?
    文|冷絲 欄目|懸疑劇創作 《心靈法醫》(聶遠、宋軼、蘆芳生主演)與《法醫秦明》(張若昀、焦俊豔、李現、程皓楓、屈菁菁主演)都是典型的法醫劇,與傳統類似故事敘事不盡相同,這兩部劇不追求獵奇、刺激,而是以法醫視角分析、判定案件,推動劇情發展,由此贏得了觀眾和網友的追捧
  • 《心靈法醫》:聚焦「生死」故事背後的現實冷暖
    於是乎,受國外經典法醫劇的影響,血腥重口的屍檢查場面和高冷毒舌的法醫人設逐漸成了國產法醫劇的習慣性做法,效仿者連綿不斷。 《心靈法醫》脫穎而出的魅力點之一,就是放棄了追隨模仿。他更希望能用與屍體對話的溫柔方式,給逝者以關懷,並成為一個倒推出逝者生前故事的講述者,把他們生前的心路歷程以及性格、喜好、情感、困窘等完整的剖析展現,進而撫慰生者。 另一方面,《心靈法醫》對國產法醫劇「職業不專業」的老問題也做了糾正。
  • 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無論是個人欠款還是公司欠款,都是需要償還債務的。如果公司破產或者解散無力償還債務的,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就有相關的清償順序的規定。那麼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網友諮詢: 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 《心靈法醫》的類型再升級:用生命價值實現溫暖治癒|專訪
    《心靈法醫》對法醫和刑警做出了職業界定,在探案戲中劃分清楚法醫的職責,案情的整套偵查流程是由他與刑警羅筆芯、丁春秋等人共同協作完成,而這一定位,也借用明川本人闡述出來:「我負責提供死者真正的死因,但這背後的真相探尋仍需要交給警察。」劇集以單元案件為環,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這一情感囊括方方面面的愛,藉助案件表達愛既能溫暖別人,也能傷害別人。」
  • 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麼處理?
    現實生活中,常常因為有人借錢無力償還,讓債權人很是頭疼,但某些情況下確實是債務人缺乏還債能力,例如企業倒閉,因意外失去勞動力等,遇到個人無力償還債務該如何處理呢?我們來一起解讀一下最新政策: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麼處理?最新政策《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 心靈法醫原著結局 心靈法醫兇手是誰他瞞過了所有人
    心靈法醫的結局非常的意外,一開始男主角明川還被大家懷疑過,可是後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知道了兇手另有其人,而且兇手不是普通人。心靈法醫原著結局如何,兇手到底是誰呢?想不到竟然是這個人,他滿足了所有人,大家差一點都被他騙了。
  • 離婚時約定由他償還的債務,我還要幫他還錢嗎?
    離婚時約定由一方償還的債務,債權人能否要求夫妻雙方共同償還?當一方代替另一方償還債務後,其能否向被償還人追償?案 情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已達成離婚協議,約定由被告陳某償還共同債務,那為什麼債權人可以向原告馮某催要借款呢?
  • 《心靈法醫》他倆的智商差,看得人一臉尷尬
    最近熱播的《心靈法醫》延續了之前《法醫秦明》的風格,不過在每個案件的結尾都會有一段逝者傳遞心聲的劇情,因此也被不少網友稱為是治癒系懸疑劇。剛開始很多觀眾對於羅筆芯的到來還捏了一把冷汗,因為她的身份是刑警隊支隊長,在破案方面的能力應該要比只是法醫的明川強,而乾屍案的真兇雖然現在還沒有抓到,對於觀眾來說,明川是最不可能作案的。
  • 父親生前債務要兒子償還?且聽耐心分解!
    父親生前債務要兒子償還?且聽耐心分解!意思是說泛指父母生前的債務由子女償還。在古代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道理,但在當代,根據我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子女一旦成年,便與父母一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並不因為血緣關係而必然的承擔父母生前的一切債務,而是應該看子女在繼承父母遺產價值範圍內承擔清償義務,自願清償的不在此限。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父債子還在當下是附條件的。
  • 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
    生活中,因為朋友借錢最後無力償還而導致朋友反目的事情屢見不鮮,這讓債權人很是頭疼,但有些情況下確實是債務人缺乏償還能力。那麼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網友諮詢: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
  • 《心靈法醫》資源獲取,全集百度雲已更新,自取
    治癒系法醫劇《心靈法醫》將於今晚20:00登陸愛奇藝,片方恰逢其時的發布了一組物料,包括一支終極片花、一張群像海報以及一組案件版海報。
  • 《夫妻的世界》「最美小三」,韓素希出名後為母親償還千萬債務!
    不過,人紅是非多,韓素希近日卻意外被捲入母親欠債的醜聞中,且欠下的金額巨大。然而,韓素希回應並不知道這些債務的存在,但無辜的她在得知事件後,依然親自發文向受害者再三致歉,引發網友的憐惜!日前,有網友在一個論壇上發文,控訴遭到《夫妻的世界》中的其中一位主演的母親詐騙,該位母親於2015至2016年間,總計向他借了1千256萬韓元,但五年間僅償還30萬韓元,且還向他表明"假若我的女兒成名後自然會還錢
  • 細數披著「瑪麗蘇」皮囊的治癒系《心靈法醫》犯了幾宗罪
    《心靈法醫》除了現實主義題材外,本身又是法醫類型的行業劇,法醫每天都在和屍體打交道,從這一層面講《心靈法醫》更能展現冷暖自知、世態炎涼的現實。在《心靈法醫》之前,一些法醫類電視劇《法醫秦明》、《骨語》都在刻畫現實上完成的很好。
  • 愛奇藝《心靈法醫》開播,打造「懸疑+治癒」法醫劇新潮流
    懸疑刑偵、尤其是法醫向的劇一直是男性觀眾的主場,過於冷漠的底色總是讓觀眾對法醫劇有一些刻板現象,作為法醫劇的新潮流,《心靈法醫》將「懸疑+治癒」結合,試圖打開整個觀眾市場,在11月15日舉辦的看片會上,在場的媒體都看到了一部不一樣的法醫劇。
  • 中國綠寶(06183):接獲有關未償還債務傳訊令狀
    舉報   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綠寶(06183)發布公告,公司接獲兩名聲稱個人債券持有人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針對公司提出的兩份傳訊令狀
  • 欠下巨額債務無力償還,負債人臨近崩潰,如何調整心態?
    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提前消費,不過等到欠款金額不斷疊加到超出自己還款範圍時,就可能出現逾期等問題。如今,欠債逾期問題已經屢見不鮮了,「老賴」也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很多人因為欠債太多沒能力還款,一步步被推到了崩潰的邊緣,甚至失去了希望。那麼這些壓力巨大,感覺扛不住的負債群體,要怎麼面對眼前這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 父母生前所欠下的債務,需要孩子來償還嗎?律師:某些情況需要!
    如果父母生前欠了一筆債務,沒有償還就去世了,則其孩子需要承擔父母的這筆債務嗎?對於這個問題,律師表示:在特定的情況下需要償還,如果條件不滿足則無需償還。法律規定,我們自然人在成年之後就有獨立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歲有獨立經濟來源的也可視為獨立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花旗銀行鬧烏龍,錯為債務纏身的 Revlon 償還了9億美元貸款
    花旗銀行(Citigroup Inc) 向曼哈頓聯邦法院起訴,希望能撤銷一筆近9億美元的錯誤匯款 —— 這是花旗銀行因為操作失誤,使用自有資金償還了美國老牌美妝集團露華濃(Revlon)的債權人。花旗銀行將於周三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