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捏造的愛因斯坦名言

2021-12-12 物理小識

「不要相信你在網際網路上讀到的名言,因為我根本沒說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毫無疑問這句話是人們捏造的,愛因斯坦生活的時代還沒有網際網路呢!)

1.瘋狂就是重複不停地做同一件事,還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愛因斯坦從未說過這句話,本尼·富蘭克林(Benny Franklin)也沒有。由於政治家們著實喜愛這句話, 沙龍裡經常聚集著一些將這句「名言」運用於各種政治場合裡的人。《愛因斯坦終極語錄》一書將這句名言一直追溯到麗塔·梅·布朗(Rita Mae Brown)在1983年出版的《突然的死》。但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句名言比這本書出現的時間早很多。況且,這也不是瘋狂的定義。

2.任何事物都是能量,就是這樣。與你想要的世界步調一致,那你就定會到達那個世界。這不可能有其他辦法。這不是哲學。這是物理。

不,沒有絲毫證據表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句話。你不需要去選擇任何適合你的現實情況。好吧,至少在沒有認知失調,也沒有嗑一把致幻劑的時候是這樣的。

3.國際法只存在於國際法的教科書中。

不是愛因斯坦所說。事實上,是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Ashley Montagu)在與愛因斯坦的一次訪談中說了這句話。

4.邪惡的產生是由於人們心中缺乏上帝的愛。這就像是寒冷會隨著熱量的消失而來,黑夜會隨著光明的逝去而來。

這句名言起源於一封已經傳播十餘年的病毒郵件。在這封電子郵件中,一名傲慢的教授正在和一位性急又無禮的學生爭論上帝和邪惡的本質。然而,學生步步為營,以嚴謹的邏輯玩弄了這位教授並且證明了上帝就在我們周圍。最後的驚喜呢?原來那名學生一直就是年輕的愛因斯坦本人。Snopes網站對這封信的歷史有很棒的分析。重讀這個故事並想像其實那個學生只是打嗝的傑裡·李維斯(Jerry Lewis),你會覺得非常有趣。

5.每個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通過能否爬樹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麼終其一生,它都只能是蠢材。

毫無疑問,當一個人在某件事上失敗時,這句話會讓他更好受一些。但是我們不能將這句話歸功於愛因斯坦。正如「名言調查者」網站所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關於動物們做出不可能之舉的寓言一直瘋狂流行。但是請注意,這句話並非來自愛因斯坦。

6.我拒絕相信上帝把宇宙當骰子玩。

並不準確。實際上這句話的正確版本來自於愛因斯坦在1942年寫給普林斯頓的匈牙利數學家考內琉斯·朗克休斯(Cornelius Lanczos)的文字中。在《愛因斯坦,人類的一面:從他的檔案一瞥究竟》一書中,這句名言其實是這樣說的:「在我認識的人當中,你是唯一一個和我有著對宇宙一樣看法的人:堅信可以通過一些基本的、簡單的,但又聯繫在一起的事情達成對現實的理解……偷看一把上帝手中的牌看似是很難的。但是上帝用類似於心靈感應的方法玩骰子……是我暫時不能相信的。」

7.聰明的傻瓜能把事情搞得更大,更複雜,更暴力。但往反方向發展則需要一點天分以及巨大的勇氣。

這句話實際上來源於1973年舒馬赫(E.F. Schumacher)的《小就是美:關於人們似乎曾重視經濟學的研究》。

8.並不是所有能數出來的東西都重要,並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數出來。

提出這一點是很令人高興的,然而愛因斯坦從未說過這句話。「名言調查者」網站將這句名言的來源指向了社會學家威廉士·布魯斯·卡梅隆在1963年發表的論文:「如果社會學家所需要的所有數據都能被列舉並計算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像經濟學家一樣在IBM電腦上計算這些數據並把他們繪製成圖表。然而,並不是所有能數出來的東西都重要,並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數出來。」

9.我只敬畏兩種東西:星雲密布的蒼穹和我心中的道德世界。

當這句話被粘貼在那些有著燦爛星空和做瑜伽的人的照片上時,它便不可思議地流行了起來。但是愛因斯坦從未說過這句話。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曾說過一句話,而這句名言是它的另一版本:「兩樣事物以不斷增長的奇想和敬畏充斥著大腦,思想的大腦被這兩樣事物更頻繁也更緊密地吸引著:這就是我頭上的心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名言選
    愛因斯坦名言選1.
  • 愛因斯坦名言
    愛因斯坦名言1、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 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你真的懂嗎?
    文/猿飛日月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你真的懂嗎?目前,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有時候當我們對一切產生疑惑時,就會情不自禁的翻開智者的書籍,從中尋找新的答案,像是愛因斯坦雖然已經過世很多年了,但是我們已然能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看到光明的痕跡。
  • 隨處捏造的名人名言,到底說明了什麼?
    最近,在某航海院校參觀時,看到了這麼一條掛在牆上的名人名言。這段名人名言,一看就是有問題的。古代沒有錄音機,鄭和的名言要想流傳下來,必然會記諸於書面史料,而史料一般都是文言文,只要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就知道文言文不是這樣的。
  • 愛因斯坦10句經典名言,極富智慧,盡顯科學之神的風採
    偉大的愛因斯坦已經逝世60多年,不過他並未遠去,而且永遠不會遠去。上個世紀,愛因斯坦以其非凡的科學成就、崇高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徵服了世界,帶給人類極其強烈和持久的影響力。對於這樣一個人類的大公民,我們還有什麼可挑剔的呢?讓我們在這個偉大世界公民的名言中,領會其超凡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1.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 愛因斯坦:這些話都不是我說的!
    愛因斯坦去世後依然被世人銘記。然而,除了他在科學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很多他沒有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也都被歸在他身上,有的人甚至直接杜撰他的名言。其實,下面這些名言都不是愛因斯坦說的。「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只能活4年。」這句話一向被認為是愛因斯坦所講。這句不容置辯的話語引起了人們對傳粉昆蟲的重視,但卻忘記了世界上存在數千種傳粉昆蟲的事實。而且重要的是,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這話很可能是比利時養蜂人罷工的時候說的。
  • 名人名言英語 常識就是人到十八歲前所累積的種種偏見 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
  •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7句名言至今仍然非常有意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資料來源:網絡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一位人類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大科學家,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 愛因斯坦--學霸的世界觀
    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傳播者還爭相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故事的本意或許是為了勵志,但卻帶來了巨大的副作用——知識(讀書)無用論、應試教育無用論。 書念得不好?考試很糟糕?不要慌。。。。 不久前,諾貝爾獎官方公布了愛因斯坦1896年的成績單。那一年,愛因斯坦17歲,就讀於瑞士阿勞市高中。
  • 《怪男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玩童有習慣到手的繪本先閱讀,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再共讀。但一口氣讀完後,懵逼了。我們知道的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相對論、質能方程,和被病理學家哈維·託馬斯保存起來的大腦,以及世人津津樂道的——被老師判定為弱智兒童大逆襲的勵志故事。
  • 國家地理拍電視劇了,《天才》愛因斯坦滾床單你想不想看?
    而且是愛因斯坦和他秘書滾床單。更加令我們這些年的三觀粉碎的是,是《天才》裡愛因斯坦在事後求愛說的那番話,為了可以和小秘書長相廝守,這個已婚的男人大膽求愛。但小秘書主旋律靈魂附體,表示要做就做正宮娘娘,否則就免談。而這時愛因斯坦說:
  • 愛因斯坦:時間是幻覺
    1905年6月30日,愛因斯坦在發表的奠定狹義相對論基礎的論文(「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中,唯一感謝了貝索這位朋友和同事對這項工作的忠實幫助和一些有價值的建議。這就是他們這段友誼的記錄。
  • 《愛因斯坦的故事》短文
    愛因斯坦是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有一次,天下著毛毛雨,愛因斯坦頭戴寬邊帽,在橋上來回踱步,時而停下來思考,時而提筆在卡片上寫著什麼。湊巧,他的一位朋友坐著馬車過來,探出頭問:「你在這兒幹什麼呢?」「噢,我是應約在等一個學生。」朋友下了車又問:「瞧,衣服都溼了,一定等了好長時間,不可惜你的時間?」這時,愛因斯坦舉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
  • 愛因斯坦的30句經典名言 讓你領略智慧之美
    陳遠按:說起愛因斯坦,大概所有的人都耳熟能詳,說起愛因斯坦的成就,所有的人也都會想到相對論。
  • 愛因斯坦的宗教
    誠然,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僅僅指出這一差別是不夠的,因為它只回答了愛因斯坦「不信仰什麼」,而沒有進一步說明他「信仰什麼」。愛因斯坦是一個有著深沉宇宙宗教感情的人,而且在科學史上,與愛因斯坦有著同樣宗教感情的科學家也不乏其人,對這種現象我們應如何理解?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對我們了解科學家的思想、感情和信念是頗為有益的。
  • 一個收藏癖把愛因斯坦大腦藏了 20 年
    1955 年 4 月 18 號愛因斯坦去世。▲ 愛因斯坦和他的治療師。1955 年 4 月 18 日,住院 3 天的愛因斯坦因呼吸衰竭去世。愛因斯坦的護士說,他在生命的最後低語了幾句德語,她聽不懂是什麼。
  • 超越時代的天才——愛因斯坦
    十七歲時,愛因斯坦中學畢業,順利進入了瑞士理工學院就讀。他的大學生活,和我們的沒有什麼不同。在大學裡,他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天賦,也並不受他導師的喜歡。在導師的眼裡,這個學生自由散漫,總是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學習和實驗,不願意聽取導師的教誨,也不去遵從那些千錘百鍊的教條。
  • 窺探渣男天才愛因斯坦的一生
    每當談到天才,私房姐總是會不自覺想起小學教室走廊掛著的名人名言: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
  • 這些經典的名人名言,居然都是假的……
    2008年,一本《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二十條訓言》剛出版就變成了暢銷書,之後遭到讀者質疑漸漸淡出人們視野。 但其實哈佛的圖書館根本找不到這些名言,哈佛大學圖書管理員羅伯特教授也在哈佛官方網站上否認了這些校訓。(哈佛: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覺得寂寞深入骨髓;有時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丟了。
  • 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大事記
    一代科學巨星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個小孩。據說他到了四歲還不會說話,家裡人甚至擔心他是不是一個弱智兒童。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是愛因斯坦小時候「三隻板凳」的故事,細節我們就不在這裡描述了。 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在德國烏爾姆,他是一個猶太人。這事兒咱又比不了了,據統計,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猶太人或有猶太血統的人佔到了22%以上,而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0.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