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餘秋雨談到避暑山莊:「這座山嶺,是避暑山莊北部最後的屏障,就像一張羅圈椅的椅背…………北京的故宮,將幾個不同朝代的人物混在一起,看不見真假,而在這裡,遠遠地,靜悄悄地,避開了中原的王氣,藏下了一個不一樣的清代。」誠如餘秋雨所言,避暑山莊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
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處理政務的地方,坐落在距北京230公裡的燕山上。避暑山莊建於1703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耗時89年才建成。
每到夏天,是避暑山莊的旅遊旺季,整座山莊極為巨大,兩倍於頤和園,八倍於紫禁城,是現存的最大的皇家園林。
宮殿地區集中於山莊南端,是皇帝每日起居,處理政務,接見要人,舉行典禮的場所。紫色城宮氣勢雄偉,金碧輝煌,避暑山莊則是一種樸素淡雅的風格。此為避暑山莊的第一大殿,康熙力戒奢華,「澹泊敬誠」的名號由此而來。
山中建築,依著清帝「崇尚節儉」之道,大多質樸,最高的奢華不過是數十根楠木大柱,不顯山不露水地體現皇權的威嚴。
煙波致爽殿為清帝寢宮,因「四面秀麗,十裡平湖,致爽氣」而得名。煙霧繚繞,雲煙滾滾,康熙帝寫下這幾句話的時候,怕是做夢都沒想到,150年後,這裡卻成了他後代倉皇避難之所。
山莊內部的風格簡樸節儉,四周神廟環繞卻可以用華麗來形容。避暑山莊周圍按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建有11座寺院,供西北部少數民族上層和貴族朝覲皇帝時用來禮佛。由於分屬八廟管轄,所以被稱為承德外八廟。這幾座寺廟群山環抱,如星羅棋布,也見證了當初乾隆皇帝的統治是多麼順風順水,每徵服一個部落,就建一座寺廟,意氣風發。
在564萬平方米內,山區、平原、湖區層次感強,過渡自然,有清爽的塞北風光,也有精緻精緻的江南園林。
湖上的景色美極了,即使只是把避暑山莊當作花園來看,也很漂亮。再說,這不只是一座園林,八九年大興土木,舉國營建的塞外夏都,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興衰。
仍是在那篇文章裡,餘秋雨感嘆道:「一個風雲變幻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悍、英勇的人開始,而在畫下最後一個句點的時候,卻往往是一些悲涼、悽涼的靈魂。」世世代代的帝王,把他們心中的願望都化作這塞北園林,大清已成過客,避暑山莊卻擁有了永生不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