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一頂轎子由32個人抬著大得不可思議,完全實現了移動辦公

2020-12-19 青絲嬈澀

張居正是中國六大改革家之一。他足智多謀,力挽狂瀾,卻獨斷專行。他是隆慶皇帝去世前受命輔佐萬曆皇帝的大臣之一。在任期間,他打擊腐敗,重振法院平臺,但也排斥異己,獨攬大權。在擔任內閣第一助理的十年間,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從整肅貪汙,到減免農業稅,到訓練軍隊,到整頓軍紀等,使明朝國庫充足,外敵不敢侵犯,出現了中興局面。但作為歷史名人,他既有公開的一面,也有隱藏的一面。

張居正可以說在權利上獨攬大權,在生活上揮霍無度。他的妻妾成群結隊,大肆斂財,修建豪華豪宅,十分講究排場。張居正回家奔喪。場面特別壯觀,氣勢非凡。不僅有錦衣衛護送,還有抗日名將戚繼光派人全程保護。全國各地,地方官員都在城門口碰面,就連一些地方藩鎮也不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居正乘坐的轎子巨大。用了32個人才把它抬起來跑。轎子兩側有起居室,客廳,廁所和觀景廊。這頂轎子是真太守錢樸專門為張居正設計的。既能實現移動辦公,走出轎門,累了也能放鬆一下。據說,轎子佔地約50平方米。

張居正也拒絕接受女性的性。戚繼光多次給張居正送去一個個美女,還有印鞭等高級補品。這並非捏造,而是在《萬曆夜活編》中專門記載的。《萬曆夜活編》也記載,張居正之死是因大量服用壯陽藥所致。最後藥性太幹太烈,吃感冒藥降火。結果,他死於此病。

至於錢,他不會主動向別人要,但他的斂財手段比一般人要好。張居正在江陵建了一座太師府。萬曆皇帝給他寫了廳匾,樓匾和對聯,還賜給他一些建屋用的銀子。如此舉動,引來大批官員效仿,爭相行賄受賄。一座太史館,建了三年,花了二十多萬兩銀子。其豪華程度可想而知。要知道,明代官員的俸祿是歷朝歷代最低的。同時,清官海瑞的年薪為122兩,他們的工資只能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病逝。被鎮壓了十年的萬曆皇帝忍不住,立即廢除了十年新政。第二年,張居正奉萬裡之命突襲他家,繳獲黃金一萬二千多件,白銀十萬多件。不僅如此,張居正還被萬曆從墳墓裡挖出來鞭打,這已經解除了他十年的仇恨。

相關焦點

  • 張居正乘坐32人抬大轎,原來竟是才子王世貞造的謠言
    傍翼兩廡,廡各一童 子立,而左右侍為揮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王世貞此說,謬傳了400多年,影響很大。後世論證張居正「腐敗」時,多引用此事,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也拿這個說事。但仔細分析下,張居正這32人抬的轎子疑點不少,不合情理處很多。
  • 張居正所乘轎子堪稱世界之最,內有套間廚房廁所
    張居正,萬曆的首輔,回家奔喪,所坐過的堪稱世界之最的大轎子,對這種政策之規定,也是莫大的諷刺。張居正這次返鄉之行,那真是壯觀得不得了:元輔的坐轎要32個轎夫扛抬,內分臥室及客室,還有小童兩名在內侍候。隨從的侍衛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隊鳥銃手,乃是總兵戚繼光所派,而鳥銃在當日尚屬時髦的火器。
  • 古代日本的轎子為什麼這麼小?看了古代日本人的身高,你就會明白
    轎子是古代人類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所以古代中國使用轎子都很講排場,很大、很豪華。明代張居正的轎子需要32個人抬,裡面可以容納4-6人,張居正可以坐在轎子裡面跟同僚商量政務。張居正的轎子張居正的轎子內飾但在我們一水之隔的日本,他們使用轎子卻很低調。
  • 曾經風靡一時的海狗鞭產品,其實明代就有,害死了一代名臣張居正
    張居正死的時候五十七、八歲,這不算一個長壽的年齡,可別忘了,張居正當時可是明帝國的第一人,全國最高的醫療水平一定匯聚在他那裡,可為什麼張居正這麼早就死了呢?編輯相關史書記載,張居正是怎麼死的?說是張居正得了痔瘡,沒辦法十人九痔,尤其是當大官天天坐著容易得這個病。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內閣首輔張居正
    首輔高拱被張居正和馮保合謀趕跑後,另一名閣臣高儀也非常識趣的病故了。於是,張居正笑得可開心可開心了,他終於成了大明王朝正兒八經的內閣首輔,只要擺平了萬曆皇帝和李太后這對孤兒寡母,那整個大明朝就他說了算。終於!張居正可以施展自己多年的抱負,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了。
  • 張居正正堂一副對聯僅22字,卻盡顯權臣得意,專家:它終成其輓聯
    張居正想必大家都知道,明代一位權傾朝野的宰相,當然明代其實是沒有宰相的,自明太祖開始,明代皇帝為了更好的控制權力,集中皇權,於是選擇把宰相這一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官職給去除了,這也導致明代的皇帝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 「一乘shèng轎子」愁煞人,小學語文太難了
    一乘轎子大家注意到裡面有個詞語「一乘轎子」課本中專門註明了讀音這裡的「乘」讀作【shèng】。那麼什麼是「一乘【shèng】轎子」呢? 這裡的「乘」是什麼意思呢?量詞,古代稱一輛四匹馬拉的兵車為一乘:千~之國。明顯「一乘轎子」的「乘」是量詞,但是四匹馬拉的兵車為一乘,為什麼課本中說的轎子也是一乘?難道這轎子是四匹馬拉的?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百度一下。
  • 嚴嵩和徐階、張居正同樣都是貪官,為何評價會差得這麼遠?
    同樣都是貪,甚至徐階、張居正比嚴嵩貪的還多,而之所以他們的風評相差太大的原因,在我看來並不是在於「貪」這一點上:首先,嚴黨把持朝政時間長達二十年,這二十年裡幾乎整個大明朝是嚴家說了算,使得嘉靖閉目塞聽,在此期間大肆屠殺異黨,開歷史倒車,搞得國庫空虛,史治腐敗,而聖人論跡不論心,徐階和張居正貪歸貪,但是給大明續了幾十年命,
  •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死後被鞭屍、抄家,到底錯在了哪裡?
    張居正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梁啓超 《明史》記載:張居正從小聰明絕倫,眉清目秀,鬍鬚直至腹部,辦事勇敢,城府極深,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1572年,10歲的朱翊鈞登基稱帝,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彼時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任內閣首輔10年間進行銳意改革,創造了「萬曆中興」,可以說「為明續命一百年」。
  • 從交通工具到等級象徵,轎子在古代社會是如何發展的?
    馬的奔跑速度要比馬車快得多,每天平均奔跑速度400裡到600裡。也有比較名貴的馬叫做千裡馬,馬在人的驅使之下一天可以跑1000裡。古代人們騎馬主要用於傳送信息,人們為了傳送信息和貨物,會每隔一個路段設置一個驛站。將士們就會通過騎馬從一個驛站,奔波到另一個驛站傳送軍情。岑參曾寫過「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
  • 明蘭出行的暖轎,除了身份和地位象徵,它和其他的轎子有什麼區別
    這個 「欙」(雷),就是最原始的轎子。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有的古文獻說:「山行即橋」,這是由於欙是過山之用,負在一前一後兩個人肩上,遠望過去「狀如橋中空離地也」就像橋在空中離得了一樣,所以,在上古時,轎、橋二字相通。而它的具體長什麼樣子目前還無從可考。一般認為,轎子是在古代車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 張居正,明代的中興時光
    我是從南大門進入張居正故居的。故居臨街佇立一石坊,上刻「荊楚雄風」四個字,這在許多名人故居中並不多見。故居大門是一座三開間抱廈式建築,門上方有一匾「張居正故居」。細瞧發現,這塊匾還是李木匠題寫的呢,想必李老爺子對張居正也心懷敬仰之意。入門左側是太師居。相傳當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了,按照當時的明朝制度,官員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三年,朝廷發工資,可以不上班。
  • 張居正救不了大明
    我以前一直以為「領導泛濫」這個毛病是國企的,後來發現不僅國企,各種私企外企幾乎無一例外呈現出這種症狀。如果你們公司沒出現這種症狀,可能只有一個原因,你們還是小公司,再等等,等到足夠大了,這些毛病一個都不會少。 歸根結底,這就是剛才說的那個問題,所有的系統,都有走向「高成本,高損耗」的方向。就跟蓋一棟樓似的,樓層低的時候想怎麼發揮都行,甚至可能整個公司只有一個施工隊。
  • 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員達到什麼級別,才有資格坐八抬大轎?
    轎子(一)轎子的發展與演變據《尚書·益稷》記載,大禹治水時曾自稱:「予乘四載,隨山刊木。」而此處的「四載」,便是轎子的雛形。由此可見,早在夏朝時,轎子的雛形便已出現。而在1978年河南固始縣侯古堆的考古發掘活動中,我國考古學家還在春秋戰國的古墓中發掘出了三乘肩輿。此時的肩輿,製作便已往精細化方向發展,包括屋頂式和傘頂式兩種類型,製作頗為精巧。
  • 張居正棄用海瑞,說明一種用人智慧,叫「好人未必能做好事」
    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不過是他抬著棺材向嘉靖皇帝上《治安疏》,氣得嘉靖皇帝捶胸頓足,海瑞正是憑藉這次「死諫」一戰成名,卻也因此鋃鐺入獄。 辦事斷案完全按照自己一廂情願,只要有窮人與富人發生糾紛,不問對錯都是窮人贏。海瑞的做法確實很有成效,一時間應天府民風淳樸,窮人紛紛奔走相告海青天的事跡。問題是海瑞嫉「富」如仇,不問青紅皂白地壓制富人,使得大量的富人像躲「瘟神」一樣遷往外地。
  • 騾馱轎,慈禧曾經坐過的轎子
    古代轎子是達官貴人出行的一個主要交通工具,古代的轎子種類很多,有兩人抬的、四人抬的和八人抬的,像皇帝的轎子最多還有十六人抬的。如果長途的行程,抬轎子人的腳力就有限了,而且長時間坐在轎子裡的人也很不舒服。為此古代人想到了用畜力來代替人力來抬轎子,在動物的選擇上最終選擇了騾子。
  • 逆水寒新富婆快樂轎子,網友:網上交友,請4男朋友幫我抬轎子
    你還記得第一次《逆水寒》第一次諸神跨服幫派戰的轎子嗎?叫玉溝羅木轎子,他由四個強壯的人抬著,他是高端和高檔的,引來無數英雄低頭,不過,這款轎子也有大大的缺陷!那就是:這轎子是硬漢,太陽剛了!更重要的是,與以往的轎子分配不同,這次跨服幫派戰中的轎子不再由幫主分配,也不再由俠義英雄專享,相反,轎子由所有參與者共同拍賣——換句話說,富婆女性玩家可以擁有!因此設計一款符合女性玩家氣質的轎子勢在必行。藝術家是誰?業內最好的!藝術家小姐姐看了一下活動計劃,立刻get引起了他的注意。
  •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是因為跟李太后有染嗎?
    張居正,輔佐28年不上朝的學生萬曆皇帝開創了"萬曆新政",被稱為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是神宗的大權,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使明朝國庫充裕;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殷正茂、李成梁等名將平定邊疆。可謂政績累累、功不可沒。如果評選古代名相,他至少可排進前五。
  • 八抬大轎:古代比勞斯萊斯都奢侈的交通工具,有錢你都坐不了
    八抬大轎釋義八抬大轎顧名思義,就是八個人抬的轎子。在古代,人們的交通工具多為馬車,但是馬車走不了山路,走不了市井小路,而且行駛過程中非常顛簸,於是人們就發明了轎子,由人抬著走。轎子相比於馬車而言,平穩了許多,而且無論是大路、小路、還是山路,統統都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