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也叫豆花,是由黃豆漿絮凝固後形成的果凍狀食品,更是一種傳統小吃。它比豆腐嫩軟,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風味獨特。
01、一種正宗豆腐腦做法
製作方法有三步:點豆腐腦即製作豆腐腦;製作豆腐腦必需的調料;豆腐腦的調味過程。
一、製作過程
1、選豆,選用東北豆漿專用中顆粒黃豆,挑揀出殘缺不全的黃豆。
2、泡豆,先用電子秤稱好豆子,把豆子放到泡豆子盆裡,加涼水,淘洗兩遍後,泡上,清水要高出豆子4cm以上,夏季一般四到六小時,冬季泡八小時。
3、打漿,打漿前先過濾完泡豆子裡的餘水,再按原來未泡以前稱過的幹豆子,計算確定打漿所用的水,每斤幹豆子大概需用8斤到10斤的水,這要看豆子的質量好壞,水質好壞,一般先用8斤計算,如果豆腐腦老的話, 再適當添加,直到找到合適的比例為止。
4、打漿時先啟動打漿機,後把泡好的豆子倒進打漿機,再把稱好的水慢慢細細加入,水流要細,加水過多的話,後邊水不夠用。一邊打完之後,用剩下的水化開豆渣,稍微稠一點,能從打漿機的轉動中緩緩流下即可。第三遍的方法和第二遍的相同,把剩餘的水倒入打好的豆漿中,清洗打漿機,打漿完成。
5、燒漿。用火力稍強的爐子燒漿,鍋要洗乾淨,不能有油汙。漿倒入鍋內,待浮沫起來時,放入少量消泡劑,溫馨提示:加消泡劑的時候要兩隻手,一隻手一點點的撒,一隻手拿著長木棍或者其他沒有粘油汙的長棍不停的攪拌,直到泡沫消除完畢就可以停止加,加消泡劑不要太多,只要豆漿沒有浮沫即可。
泡沫徹底消除掉之後,這個時候我們要倒入澱粉水。澱粉水需要提前準備(一斤幹豆需1.5兩的玉米澱粉,用3.5兩的水化開。將澱粉水、一點點到入,邊到邊攪動豆漿。此時豆漿溫度在90左右度,放置一會就會有油皮了(也就是80度左右) 揭掉油皮就可以倒入內酯桶中。
6、點漿。稱好葡萄糖酸內酯,按泡豆子時所用的幹豆子計算,每斤豆子用內酯12克,把內酯用溫水化開,要小勺攪勻,倒入先前盛燒開豆漿的桶裡,將豆漿迅速倒入盛豆腐腦用的保溫桶內,蓋上蓋子,蓋上蓋子,靜置15分鐘後,豆腐腦點成;
如果要加石膏的話,內酯每斤幹豆子10克,石膏每斤幹豆子5克。把石膏用涼水化開,直接倒入盛豆腐腦的缸子,把內酯用溫水化開,要小勺攪勻,倒入先前盛燒開漿水的桶裡,將豆漿迅速倒入盛豆腐腦用的保溫桶內,蓋上蓋子,靜置15分鐘後,豆腐腦點成。
注意:豆漿燒開後,舀到桶裡,涼1分鐘後再倒入化好的內酯,再倒入保溫桶內。因為豆漿點制的最好溫度是80到90度。
二、製作豆腐腦必需的調料
油潑辣子熬製香醋熬製調料水1、油潑辣子的加工
首先我們要用那種辣度適中的辣麵,不辣的話就不能調出豆腐腦的酸辣口味。過辣就會影響其他調料的口感和香味,其次辣麵要細一點,細到看不到辣椒籽,然後我們要製作辣麵裡邊的調料,調料單如下:
八角:600克、白胡椒:50克、桂皮:200克、花椒:100克、小茴香:250克、良姜:50克、草果:100克、肉蔻:25克、白蔻:25克、丁香:25克、蝦皮:50克、蓽撥:25克、香葉:2兩
把以上調料配好,打碎成粉末狀,下來就是潑油潑辣子的工序:
第一個加工要點——油潑辣子
先燒油,待菜油無沫,油煙熟了之後,關火,把油晾一會,待油潑到辣麵上。泡沫很小時,開始潑辣子(油和辣子的比例是:1.2斤油配2兩辣麵)。取容器把辣麵放裡面,加入調料面(調料和辣麵的比例是1:3,即1勺調料和3勺辣麵)。
用涼過的油潑在辣子上,攪拌均勻,加幾滴原醋,攪勻,然後再加一兩勺白糖,攪勻即可。油潑辣子做成功了。
第二個加工要點——熬製香醋
(以下是一斤醋的調料,一般一次多熬幾斤,醋可以長時間存放)
八角1克、小茴香2克、花椒1.5克、桂皮1克、草果1.5克、香葉1克、草寇1克、良姜0.5克。
具體熬醋方法如下:
把以上調料用調料包包住待用。給鍋內倒入一斤水,加熱後放入調料包,水開後先把調料用小火熬三分鐘,然後給鍋裡加入一斤醋(一般用香醋)後改用小火慢熬。
然後給醋裡邊加入幾片生薑,15克白糖。等醋燒開了冒泡了,這個時候立馬關火,再給熬製的醋裡邊加8克味精12克雞精,晾涼之後,撈出調料包,香醋製作就算完成。
第三個加工要點——熬製調料水(料水始終要在熱的狀態下使用)
調料配方:
香葉5g,畢撥2g,草果1g,丁香1g,八角6g;花椒5g;桂皮8g;小茴香10g;良姜12g;山奈2g;幹桔皮4g;白胡椒6g。
具體製作步驟:先將(花椒,小茴香、山奈、幹桔皮、香葉、涼姜)這6種拿出來包入布包內後放入水中,剩餘的其他8種大調料直接放入水中熬製,鍋內加水6斤。等水開後改用小火燒熬10分鐘後,將調料包撈出,然後給調料水中加入(味精、雞精、穆堂香肉味王調料各2-3克)。最後再加一點用涼水化開的澱粉攪勻即可(加澱粉是讓調料水看的有一點點粘稠的感覺 但是只能是一點點而已)。
如果水少時可以繼續添加水。一個調料可以用兩次,第一次用完撈出調料包,第二次繼續使用,方法和第一次相同。
三、豆腐腦的調味過程
準備調料:
1、油潑辣子
2、醬油(奇峰老抽1:1摻水)
3、鹽
4、蒜泥生薑水
5、二合油(熟的香油和菜籽油)
6、香醋
調味時加一小勺,調豆腐腦的時候,先放油潑辣子,再依次放入以上調料,主要掌握醋和鹽的多少,香油可有可無,最後澆上調料水,完成。每次第一碗豆腐腦要自己嘗,掌握好調料的搭配。
02、一種不泡豆不磨漿的豆腐腦製作技術
1、選豆。先把大豆中的雜物、破口豆、黴爛豆、蟲蛀豆、雜豆等完全撿去,再將大豆磨碎成豆粉。
2、選水。製作豆腐腦一般以軟水為宜,而深井水、溪水、礦泉水、海水等都會影響豆腐腦的出品率和質量。為選擇適宜的水,可用試紙測試,選用pH值5~6的水。
3、濾漿。把豆粉與水以1∶5比例攪成糊狀,分多次倒入濾布,邊加水,邊攪動,直到濾出豆渣。流下的淡漿加入鍋內即可加熱煮沸。
4、製劑。制豆腐腦的凝固劑以石膏為好。但石膏粉直接撒在豆漿中難以起凝固作用,必須製成漿狀才能使用。製法是取用熟石膏粉30克(每千克豆粉用量),放入盆內,加入等量水調成糊狀,用工具仔細研磨,擠碎溶化後,添少量水進行稀釋。略等片刻,顆粒較粗的石膏往下沉澱,取其懸浮液備用。反覆進行多次。
5、製漿。生豆漿過濾後經過燒煮,殘留的豆渣體積有所膨脹。因此,要把煮熟的漿再倒入濾布內,經第2次濾漿後,即可製得口感良好的豆漿。
6、點腦。制豆腐腦是把凝固劑倒入容器內,充分攪動後,立即把熟漿衝進去,稱為反點。反點後立即加蓋。脹漿約10分鐘後,大豆蛋白質可凝固好,即製得味美且有營養的豆腐腦。
03、豆腐腦的製作三
1、泡豆後磨漿。一般水與豆的重量比為7:1,半斤豆可用水1750克;
2、殺沫。沒有消泡劑,可用少許色拉油代替;
3、煮漿。最佳溫度為95攝氏度左右。實際操作中一般掌握為燒開即可,沒必要要沸過3分鐘;
4、點漿:將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衝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衝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5、墩腦:漿點好後,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鐘,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6、製作調料:起鍋注入清水,倒入豆瓣,食鹽適量,五香粉、糖汁,待鍋開放入粉條,雞精粉,淋人粉芡做成滷湯。食用時,將豆腐腦盛入碗內,澆上滷湯,淋人適量韭花、香油、辣醬即可。
04、湖北小吃厚生裡十錦豆腐腦
一、製作材料
黃豆1250克,饊子20把,五香菜100克,糯米1250克,蔥花、芝麻油各250克,大米漿1000克,味精2.5克,醬瓜、叉燒肉、榨菜、蝦米各100克,醬油500克,芝麻125克,石膏50克,胡椒粉適量。
特色:色白質嫩,米餈饊子脆,多味醇香。
二、製作方法
1、將黃豆洗淨,放入清水盆中浸泡(春秋季泡6小時,冬季泡10小時,夏季泡2小時),泡至黃豆心尚未全泡透時,撈出洗淨,帶水磨成豆漿盛入盆內,倒入淨布裡濾渣,使漿液滴入盆內,根據豆漿的幹清程度,適量加入清水製成生漿。
2、石膏搗碎放入碗內,加清水溶化後,濾出膏渣,成石膏汁液。
3、鍋置中火上,倒入生豆漿燒煮至成熟。
4、將3/4的石膏液倒入桶內,攪打至起泡沫濺滿桶時,立即舀入鍋內開沸的熟豆漿,衝入桶內石膏液中,再用竹刷蘸上剩餘的石膏液,均勻地撒在豆漿上,蓋上蓋,靜置20分鐘,凝結成潔白的豆腐腦。
5、糯米洗淨,放入清水盆內浸泡4小時瀝出,上籠蒸熟。
6、榨菜、醬瓜、五香菜洗淨與蝦米、叉燒肉均切細末。
7、鍋置旺火上,將大米漿慢慢倒入鍋內,攪成濃糊,盛入盆內保溫。
8、取碗20隻,每碗放入掰碎的饊子、糯米25克,舀入半勺大米糊、豆腐腦三四勺,加入醬油、味精、榨菜末、叉燒肉末· 五香菜末、醬瓜末、蝦米、蔥花等調料,撒上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製作要領:
黃豆要選用飽滿的,浸泡時不要全泡透;磨豆漿時不宜太細;煮豆漿時火不宜太旺,以免溢出;熟豆漿舀入桶內之前,要把石膏液攪打起泡沫。
05、自己在家製作豆腐腦的方法
一、主料
黃豆150克、清水1500克、葡萄糖內脂3克
二、步驟
1、幹黃豆150克於頭天晚上泡水,第二天早晨就泡發好了。泡發好正好是吃飯的小碗一滿碗。這是3人量,兩個人100克就可以了。
2、將泡好的黃豆裝入豆漿機,加水至上下水位線之間,大約是1000克清水的樣子。超過了水位線豆漿機會報警停止工作。沒有加完的水繼續留在水杯中,等會兒再加;
3、蓋上豆漿機頭,設定在果汁檔開機,不到1分鐘就打好了。
4、將豆漿濾到大點的容器中,豆渣倒回豆漿機,將剩下的水倒入,再設定到果汁檔打一次;然後過濾到剛才濾出的豆漿裡,這次要將豆渣全部倒出榨盡,最好放入紗布中包好用手擠乾淨;
5、再用濾網過濾到煮鍋裡。經過再次過濾,豆漿才會潤滑細膩,做出的豆腐腦才光滑細膩有彈性。
6、將濾好的豆漿置火上大火燒至鍋邊冒泡,改小火慢慢燒開。這一步驟不可離人,必須嚴密監督,防止泡沫溢出澆滅爐火,當然更重要的是防止一鍋豆漿全部溢出沒得吃了!!!撇去了泡沫還要讓豆漿繼續沸滾5分鐘以上才可以關火,這樣豆漿才可以煮熟,毒素才可以分解完成——一定要沸滾5分鐘以上哦!
7、事先準備好3克葡萄糖內脂,沒有稱,用湯匙量下,這是3克,大至可以堆起將湯匙底布滿。最好還是準備一部電子稱,網上買,街上量器店都有賣。宜家也有,但要貴很多。
8、另準備一個有蓋的大些的容器,將葡萄糖內脂放入,加少許涼開水化開;
9、將煮熟的豆漿快速倒入葡萄糖內脂溶液中,快速順一個方向攪勻即可;
10、蓋上鍋蓋靜置15分鐘左右即可。中間不要開蓋,不要用勺子去攪,也不要擔心成不成功總去查看——按照這些步驟完成一定沒錯的,去準備喜歡的調料吧,什麼蔥花、鹹菜丁、麻油、蝦皮......之類,喜歡什麼口味,準備什麼,等準備好了,豆腐腦也好了,就可以開吃了。
三、小貼士
1、如果家裡有食品料理機,可以直接用料理機打豆漿,豆漿機畢竟比較小,做2人份正好,3人份不夠,只好追加一次水多打一次,如果有大點的料理機就直接一次打漿成功了;
2、幹黃豆與清水與葡萄糖內脂的配比為50:500:1(單位:克)即50克黃豆加500克水配1克葡萄糖內脂,這是1人份。黃豆要於頭天晚上泡發,出漿才完全。葡萄糖內脂的量要嚴格控制,多了豆腐腦會發酸發苦,少了則凝固不足;因為混合好了豆腐腦不再煮開,所以溶解葡萄糖內脂的水要用涼開水,不能用生水。
3、豆漿一定要燒開煮熟才能吃!要將燒開的豆漿快速倒入葡萄糖內脂溶液中快速攪勻,才能使溶液混合均勻。許多童鞋將內脂溶液倒入豆漿中攪拌,因溶液太少,會導致混合不充分,做出的豆腐腦就厚薄濃稠不均,降低成功率。
4、混合好的豆腐腦要注意保溫,一般沸滾的豆漿倒入內脂溶液後加蓋靜置無虞,但南方的冬天室內無暖氣,不利於保溫。可另燒一鍋開水,將豆腐腦鍋置於開水鍋中隔水保溫,即利於豆腐腦成形,也可保證在吃的時候還是熱乎乎的。
5、許多童鞋喜歡用豆漿檔直接打磨加熱成熟豆漿再過濾,個人不建議!因為熟豆漿的豆子已經糊化粘稠,過濾起來十分困難,而過濾不淨的豆漿做出的豆腐腦無論光滑度、結實度與清爽度都無法達到理想狀態;同時,等好容易過濾完成,豆漿的溫度也已降低,還需再加熱才能達到豆漿凝固的溫度,多此一舉,倒不如直接用生豆漿過濾之後再煮沸,又快又省時。
來源:食品研發與生產 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提醒:文章內容用於學習和交流,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
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願我平臺發布,請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