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音樂在日本傳統音樂中的地位如何?|日本音樂

2021-02-19 日本物語

如果提到日本的傳統音樂,那麼首當其衝你會想到雅樂和能樂。

而在日本的傳統樂器中,給中國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三味線了,但是只要稍許調查你就會知道三味線是衝繩音樂的常用樂器。

那麼衝繩音樂這麼一個日本的地區本土音樂在全日本的傳統音樂的地位究竟如何?有沒有曾經輝煌過?

還是說這種音樂僅僅在日本只是作為一種地區音樂被保留了下來,沒有太多的影響力,就像中國的長調、信天遊那樣?

我們就來一步步的探究。

三味線在日本衝繩地區被稱為 「三線」,而就算是「三味線」和「三線」也有細小的區別:

 

這樣看來衝繩三線貌似和代表日本傳統音樂的三味線不是一個品種,只不過是很像罷了,但是其實衝繩三線和三味線的確是同根同源,都是衝繩地區的樂器。

早在室町時代,三味線這種樂器就已經從琉球傳入了日本本土了。

而在同時期的元朝時代的福建就將名為三弦的樂器傳入了琉球,並在明朝和琉球王國的國王確定了番邦朝聖關係,因此作為宗主國的中國將三弦的大師以及曲藝技法也一併帶向了琉球王國。

而後琉球人將福建傳入的三弦進行了改良,並按照中國技法撰寫許多名曲,這樣改良後的琉球三弦確立了自身的地位,並在幾十年後經由大阪傳入日本本土。

因為在大阪很難找到蛇皮,於是日本人採用貓皮或者狗皮來取代,之後又經過幾十年日本本土的改造,才出現了如今三味線的大致樣貌。

因此我們追根溯源,無論是三味線、衝繩三線還是琉球三弦都來源於衝繩音樂,但是究其本源還是來自於福建的三弦。

什麼是衝繩音樂?

簡而言之就是衝繩地區的音樂總稱,但是這相當於沒有說,衝繩音樂下面的分支有島唄、琉球民謠等(島唄和衝繩音樂互相影響,曲風十分類似,如果嚴格意義上是應該將這兩個音樂歸類為琉球音樂)

再加之衝繩二戰後被美軍佔領,便帶去了歐美音樂和衝繩本土音樂進行雜糅,賦予了衝繩本土音樂以新穎的元素。

以上的元素融合逐漸成為現在的衝繩音樂。

琉球古典音樂裡的一個很大分支就是衝繩音樂,而當時琉球王國的古典音樂又大多被琉球王國宮廷音樂所代替,被日本人認為是「精緻王國」的琉球王國。

能夠流傳下來這樣極其具有魅力的音樂,是十分不容易的。

日本傳統音樂涵蓋面很廣,包括了雅樂、日本佛教音樂、能樂、狂言、三味線音樂、歌舞伎、尺八音樂、民謠、衝繩、奄美音樂等。

這些日本傳統音樂除了衝繩音樂以外,都有著完整的音樂體系,可能是由於衝繩島乃至於琉球王國和日本長期的微妙的歷史關係,以及邦交關係演變至今,衝繩音樂雖然屬於日本傳統文化大類,但是卻是日本人最不熟悉的傳統音樂。

所以每當日本人形容衝繩的話,就正如美國人對待夏威夷的態度一樣,衝繩音樂在日本人耳裡就感覺像是「外邦音樂」。

綜上所述,三味線雖然源自於衝繩音樂,但是經由大阪傳入日本本州進行改造的三味線卻再也沒有與衝繩音樂再有大的關聯,三味線在日本的發展已經完全本土化,和衝繩的聯繫幾乎沒有。

由上文我們可以得知,衝繩音樂對於日本傳統音樂來說是一種微妙的存在,是「最陌生的熟人」,所以在日本傳統音樂中只是一個小眾的存在,沒有在日本風靡一時,也更不可能成為主流。

前身為日本戰國歷史文化社區浪人御所「看日大本營」(2006年創欄)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APP聯合發行。旨在以文化、歷史、旅遊、教育、匠人等角度,闡述中日之間的差異引發用戶思考,促進中國年青人對日本的全新認知,希望能有態度、有深度地傳遞有用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日本民謠音樂——衝繩民謠
    說起日本的民謠音樂,不得不提衝繩民謠。
  • 帶你走進日本音樂——衝繩民謠
    衝繩音樂是從琉球王國至衝繩縣這片土地上產生、發展出來的音樂文化的總稱。包括傳統樂曲、民謠、流行音樂三大種類。
  • 談一談日本傳統音樂(上)
    日本音樂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邦樂,是沒有受到西洋音樂影響的本土傳統類型,於此相對的便是洋樂。聽的多了,覺得只有某個地方才有,別人很難去模仿的類型很有吸引力,這篇主要分享關於邦樂的一些大概。             提及傳統音樂避不開日本獨特的美學與哲學及宗教觀。
  • 回顧來自「歌之島」的風 @衝繩音樂
    來自「歌之島」的風——衝繩音樂及其歷史文化敘事演講人:黃婉(上海音樂學院)衝繩,史為「琉球王國」,位於日本最南端並緊鄰福建省,是一個由衝繩本島和八重山群島構成的島嶼。其悠久的自身歷史文化、其為古代中國和日本音樂交流橋梁的地理位置、其戰後所接受的美國文化的影響、以及其獨特的亞熱帶氣候等因素,共同孕育了今日衝繩豐富多彩並獨具魅力的音樂表演藝術,被音樂歷史學家譽為「歌之島、詩之國」。衝繩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陳仁錫的《皇明世法錄》(卷80)就有相關記載。此外,隋、唐、宋和元正史中也均有有關它的記載。
  • 音樂 跟著音樂去旅行 來自"歌之島"的風·衝繩音樂
    衝繩佔據古代中國和日本音樂交流橋梁的地理位置,其戰後所又接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以及其獨特的亞熱帶氣候等因素
  • 講演來自「歌之島」的風:衝繩音樂及其歷史文化敘事
    How to participate: Press "閱讀原文" in the lower-left corner of this page to make an free appointment.活動發起人:上海世界音樂季組委會Organizer: World Music Shanghai Committee
  •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日本傳統
    在神樂、東遊、久米、催馬等曲式中,還包含漢詩(中國詩)的吟誦,稱為朗詠。雅樂大約是從1500多年前傳入日本。它不單是外來的元素,而且是一種混合多種文化的音樂藝術,因為它是由中國的唐樂、朝鮮的高麗樂(獨樂)、百濟樂、亞洲其他古代音樂以及日本傳統的本土音樂結合而成,並以之為基礎,逐漸融入日本的文化中去。
  • 《童神》——衝繩音樂小憩之『ネーネーズ』
    《童神》是一首衝繩搖籃曲,歌詞是衝繩民謠歌手古謝美佐子在1997年為女兒和即將出生的外孫女創作的,曲作者是古謝美佐子的丈夫佐原一哉,佐原一哉是一位致力於日本傳統音樂創作的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2001年,NHK晨間小說連續劇播放40周年紀念作品《ちゅらさん》播出,這部劇講述了一個出生在衝繩的美麗姑娘及其周圍人物成長的故事。古謝美佐子演唱的《童神》被作為插曲在劇中播放,開始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關注。之後,搖籃曲《童神》漸漸成為衝繩地方的代表歌曲之一,曾被許多歌手和樂手收錄在專輯中,還曾被收錄在一些療傷系音樂專輯中。
  • 他們用搖滾重現日本傳統音樂
    我們對日本傳統音樂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太鼓、三味線等樂器中,它們的樂音有些輕柔療愈,卻始終與現代音樂有著無法跨越的距離。
  • 吳蠻「中國傳統音樂在世界音樂市場中的角色」
    中國傳統音樂在世界音樂市場中的地位微弱,我們在海外推廣中國傳統音樂任重道遠。藝術無需特意迎合市場,但藝術家要將藝術精品提供給市場。音樂家的責任應該是領引和培養觀眾,創造出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來豐富音樂市場。中國音樂豐富至極,希望不久的將來,在世界音樂的市場中能夠聽到更多蘊含中國精神、中國特色的高質量音樂。
  • 寧二 |​悠,平安隆有了衝繩三味線音樂新作
    這些年,臺灣和中國的樂迷知道衝繩民謠大牛平安隆,絕大多數是因為臺灣獨立唱片公司大大樹舉辦的流浪之歌音樂節,以及客家民謠歌手林生祥。細想想,視野放大一些,過去十來年,日本三味線進入華語流行音樂圈子,也跟平安隆有很大的關係。平安隆曾經受流浪之歌邀請到臺北演出。關於那次演出,我聽說過很多故事。比如林生祥與平安隆和他的吉他手大竹研的合作就始於那個機緣。
  • 衝繩之行「琉球音樂的心與即興舞踏」
    衝繩音樂家HARUKAZE 東風|「琉球音樂的心與即興舞踏」白狐舞踏冬令營衝繩(琉球)音樂有著東南亞的音階,和日本的文化不同。大海的美和珊瑚礁的美,陶藝、染物的紅繪(瓶),三線 (傳到日本變成了三味線)。衝繩的音樂如南海的波浪,音階也很豐富。另外,衝繩也有深深的悲傷。乍一看似乎很開心,但其深處卻很複雜。
  • 日本的音樂
    因為我本人非常喜歡聽歌,來到日本後也get到了很多好聽的日語歌,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音樂。
  • 亞洲的音樂在日本,毋庸置疑
    在大量的J-Pop風格音樂中,我們能聽到各類現代音色,甚至是他們獨創的,而在大量的和風音樂中,我們也能聽到耳目一新的五聲調式排列。而中國的音樂,除了真正的歌唱家,剩下全是蹭熱度的翻唱歌手,拋開版權糾紛的因素,改編翻唱出彩一時,但影響力的原創作品卻越來越少,翻唱改編被當作屢試不爽的套路用至油膩不堪時,樂迷們的反感只會越來越多。其次,對於音樂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版權問題。
  • 隱秘東京武道館,日本音樂聖地五十年
    隱於野寫到今天,似乎還沒有碰過音樂。藉由我們此次前去東京拜訪武道館的行程,好像是不錯的開端。圖文|鳴哥。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作為日本音樂業的象徵以及日本與世界音樂人交流的記錄者,佇立在東京中心地帶的武道館擁有難以替代的地位。事實上,武道館的興建理由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功能則是日本傳統的柔道、劍道、空手道等的專用場地,與音樂毫不沾邊。如今,它最大的功用也仍然是武道比賽。
  • 放飛自我的日本同人音樂|日本音樂
    「同人」的概念早在大正時期就已經被提出,最早並不用於動漫方面,是1913年芥川龍之介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人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成為復刊《新思潮》的雜誌同人,這大概就是同人近現代最早在日本的含義,不過更多的說法是日本在大正年間引入中國魯迅的《現代文學》中的「同人刊物「一詞。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七十二) 日本音樂
    日本音樂 日本音樂分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日本流行音樂兩類。日本傳統音樂,日語稱作邦樂。通常都用「洋樂」做為反義詞,指西洋音樂以外的日本傳統音樂。701年,據《大寶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設置雅樂寮,掌管稱為和樂的日本傳統樂舞以及外來的音樂舞蹈。752年在東大寺舉行的大佛開光典禮上,由雅樂寮和各寺院的數百名樂人、舞人表演日本傳統的樂舞以及三韓樂、唐樂、散樂、林邑樂、度羅樂等。這說明日本已開始出現了職業音樂家。註:前 4種為日本音樂的基本調式。譜例中符頭白的音符為調式中的核心音。
  • HIFIVE與日本音樂廠牌Fortress Arts Studio達成版權合作
    Fortress Arts Studio廠牌成立於2019年7月,公司以衝繩為主要據點在國內外展開活動,旗下擁有音樂團體:以雙主唱及New Sound為武器的As Alliance樂團 、日本搖滾樂團THE ANDS、音樂新星Cuon、00後音樂少女衝繩電子少女彩。
  • 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
    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張雲 攝中新網太原9月1日電 題: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作者 楊佩佩 楊傑英正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舉行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上,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以民謠歌手的身份參加比賽,演唱衝繩民謠《衝繩人的寶物》,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 音樂無國界 藝術共分享 2016海澱外國語中日音樂交流會紀實
    為盡地主之誼,「海澱外國語中學電聲樂隊」和「海澱外國語中學行進打擊樂隊」的同學們也在本次音樂會上,向遠道而來的日本訪問團獻出了自己的節目。演奏途中,SEIGOES樂隊也用架子鼓的節拍予以了熱烈的回應。海澱外國語中學電聲樂隊演奏【Cr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