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2020年,《劉老根3》隆重上映,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雖不及十八年前的第一部,也不及十七年前的第二部,但由於有著名笑星範偉、趙本山再度聯袂出演,使得人們還是在觀賞新劇的同時,不自覺地重溫著往昔歲月。而說到重溫,十八年前同樣也有。記得當年李寶庫以「藥匣子」綽號出現在屏幕上時,我就曾重溫過腦海中先入為主的「藥匣子」和如今已然不屬於吉林城的「世一堂」。
吉林城西大街世一堂總號,取自《吉林舊影》
曾幾何時,世一堂是吉林城規模居首的中藥店老字號。然而關於世一堂創辦人和創辦時間,卻眾說紛紜:創辦人有藥商合資、張舉人合資等說,創立時間分乾隆和道光兩類,道光又有六年、七年兩說。
一些資料介紹其前身為合股行醫並經營中藥材的醫師鋪,後來河北籍醫師郭萬春因細心治療在任吉林將軍的母親,而獲得「常將軍」賞識,得以再立門戶,創建世一堂。然而這個傳聞漏洞頗多,最大的硬傷是言之鑿鑿的創立日期道光七年(1827年)。道光七年,吉林在任將軍為博啟圖,其前任為富俊,繼任為瑚松額,三人的名、字、號、封號中並無與「常」有關的字樣。且記載中郭萬春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擔任世一堂總經理,試想他道光七年他為將軍老母診病時即便為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到了光緒二十六年時,也已為年近百歲的壽星老了。由壽星擔綱總經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另外還有一本官方刊印的資料中記載:世一堂藥店始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創始人是居住在吉林的舉人張樽、呂國興和一位姓武的商人。但此書中又宣稱道光年間成立的藥店,是因乾隆年間給皇帝進貢鹿角膠等藥材,並因給軍隊特供藥材,才有「隨營將軍」的稱號,進而走向輝煌。這種穿越感十足的記述,不能令人對其所列文字絕對信服。還有一些記載,認同吉林世一堂藥店建於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創辦人為前清舉人張尊與兩位錢莊老闆。這份資料提到舉人張廣堯為世一堂書寫匾額(前份資料說是一無名老和尚題寫),並於當年四月二十八日,值北山廟會之際,在吉林城西大街立匾開業。
儘管相對種種傳聞和有失嚴謹的記述讓真相愈發撲朔迷離,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即中國的世一堂品牌產生在近200年前的清代吉林城。而今,傳世的大量實物更成為這一觀點擲地有聲的佐證。
拼圖中包含吉林市著名收藏家楊忠明先生藏品
世一堂成立後,以當時的省城吉林為基地,憑藉雄厚的資金雄厚和得法的經營,規模日益擴大。時至解放前,在哈爾濱、阿城、綏化、長春、佳木斯、天津、上海等地設有14家吉林世一堂的分號。鼎盛時期,在日本的大阪和香港都設有辦事處,從業人員一百多人,資金二百餘萬元,房產二百餘間。無論總號、分號,全國各地世一堂採用統一標識,早早就有了VI意識:招牌字體完全一樣,門兩側豎一副楹聯,上聯為「地道藥材貨真價實」,下聯為「繼天立極童叟無欺」;成藥包裝上也有世一堂字樣。
世一堂藥店的藥材,取自《吉林舊影》
因對外做出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承諾,自世一堂創立,藥品質量就一直倍受重視:回天再造丸、牛黃安宮丸是雙料的,就是嚴格選用上等細料生產,絕不騙人(《船廠今昔》)。清心丸、追風虎骨酒等其它藥品,無論是原料採購,還是生產加工,都務求精益求精。加工的人參、鹿茸、黃花、蛤蟆油,也都優中選優,絕無摻雜使假。得益於鋪規嚴謹,注重誠信,世一堂所產銷的藥材、方劑,藥效卓越,在民間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民國四年(1915年),世一堂出品的愛神丹、熊油虎骨膏就在農商部國貨展覽會上獲得了三等獎,七月三十日被評為四等獎的世一堂鹿角膠、虎骨膠就還作為展品送往巴拿馬參加萬國博覽會。
吉林市著名收藏家楊忠明先生收藏的部分藥匣子
作為一家中藥材老店,吉林世一堂絕大多數產品暢銷全國,其生產的回天再造丸、八珍益母膏等中成藥甚至可以拿到店鋪去典當,幾年後贖回,質地完好、療效不減(《吉林舊影》)。鹿茸、蛤蟆油、山參等產品更是行銷全國,據載,住在東北的山東人回「關裡家」,常以世一堂生產的名藥為饋贈禮品。在贏得良好聲譽的同時,世一堂也十分注重「商品包裝」給顧客帶來的高檔感受,一些做工精良的陶罐、木匣子在銷售中被廣泛使用。其中世一堂的藥匣子做工細緻,抽插蓋板上刻有字號和品名,顧客在使用完藥品後,常以木匣留作放置藥物的收納容器——木匣因而被俗稱為藥匣子。我童年時不止一次看到過這種裝藥木匣。那時,它們雖然陳舊,卻為我的腦海裡留下「藥匣子」的實物認知,更讓世一堂是吉林老字號的觀念根深蒂固。
世一堂品牌現歸屬哈藥集團
經歷了偽滿多年苛政的摧殘,解放前的吉林世一堂只能勉力維持運營。1948年吉林解放,藥店經營逐步走入正軌,百年老店重獲新生。1956年公私合營後,世一堂曾一度被撤銷,改革開放後,才又恢復使用老字號,店址也遷到了河南街上。八十年代末,世一堂的經營各類品種已達1500多種,在九站還成立過世一堂分店,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這家老字號的未來,當時的吉林人也充滿了期待:一定能繼承老世一堂的好傳統,邁出新的步伐。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紅火不久之後,在多種原因的共振下,世一堂這個金字招牌的使用權竟然被吉林方面放棄,最終為哈藥集團所有。失去這個曾以吉林城為「祖地」的老品牌已然悲情,然而更令吉林人錯愕的是,在哈藥集團的宣傳中,世一堂已經成為1903年由李星臣為創始人的外地品牌。這種變化究竟是歷史新發現使然,還是萬能的資本力量造就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種積年累月印刻在吉林人心中的老情懷,遭受了現實最無情的奚落……
於是,在獲悉範偉將出演《劉老根3》時,我和許多朋友又提起了藥匣子,想起了吉林世一堂,想起來若干年前吉林市風風光光的醫藥行業。誠然競爭的時代,自己留不住就別怪被強者拿去用。無論是老字號的舊包裝,還是影視作品裡的人物,藥匣子更像一個別樣的警鐘:認真行醫,李寶庫就是鄉親們眼中的藥匣子大夫;成天惦記摸女服務員的手,再高級的藥匣子也會淪為群眾眼中的一個笑料!
特別鳴謝吉林市著名收藏家楊忠明先生對本人的無私幫助,以及收藏愛好者張博瑞、桀驁不馴對本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