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陳凱歌動不動就要鼓勵演員,讓觀眾不要傷害演員。可是,我們觀眾沒有保護演員脆弱心靈的義務。
《演員請就位》,導師們的戲永遠比演員要精彩。
之前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的時候,小編心想,可能是我不配去評判演員吧。
這次陳凱歌執導出《甄嬛傳》番外孫答應和狂徒的時候,小編發現,原來是我不配當觀眾。
不過倒終於明白了,陳凱歌為何能和郭敬明稱兄道弟。
「四哥」和「小凱」真算志同道合,一類人。
最近幾期的節目,演員們選擇劇目,由幾位導師負責執導拍攝。
其中,郭敬明執導的《無極》,原作是陳凱歌。
《誤殺》《甄嬛傳》《門徒》,這三個片段的導演是陳凱歌。
說來也就這麼巧,槽點最多的幾段,都和陳凱歌有關。
首先是再次吵架失敗,被陳凱歌擠兌上熱搜的李誠儒。
原因是李誠儒說自己沒看過《無極》。
大鵬花式挑事兒,問了嘴原因,李誠儒真就實誠,說是受評論影響。
這意思是,《無極》的口碑太差,不值得他看,不過李誠儒給陳凱歌挽尊,極盡讚揚的誇了通《霸王別姬》。
但是,讚美和批評相比較,陳凱歌把批評放在了心裡。
文化人計較起來,懟人都不帶髒字兒的。
看得人嘆為觀止。
有文化是真。
丟了格局也是真。
關鍵是陳凱歌擠兌完了,還來個句,「我接受對我電影的一切評論」。
ok,您接受,您還一通懟,真是好賴話都是您說的了。
如果是郭敬明,李誠儒這個時候可能要針尖對麥芒的掐起來了。
但是對方是陳凱歌,李誠儒偃旗息鼓,尷尷尬尬的沒有說話。
可能是自認理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也可能是《霸王別姬》的濾鏡,讓他愛惜陳凱歌的才華。
總之,即便是以「敢說」著稱,李誠儒也是乖乖忍了這通懟。
在《無極》之後,小編就發現,這個節目裡,沒人敢抹陳凱歌的面子。
去網上隨便一搜,對他在節目中最多的評價是,「捧臭腳」「雙標」「護短」「小氣」「偽君子」。
但是在節目裡,大腕兒依舊水平在線,無人敢撼動。
大家都是聰明人,導師護著導師,睜眼說瞎話,太極拳打的那叫一個漂亮。
如果誰想學說話的藝術,真建議跟《演員請就位》的四位導師學學。
比如《誤殺》片段。
這一組,其實小編本人很看好,胡杏兒、倪虹潔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但,出來的效果並沒那麼讓人驚豔。
李誠儒的點評說出了我的心聲:
看得人困,就是覺得長。
沒有給每一位演員真正的,進一步展現自己的機會。
胡杏兒演技很棒,但感覺是意料之中的優秀,沒有太讓人驚豔。
倪虹潔飾演的母親和《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如出一轍。
如果和別人比,她們固然很優秀,但和她們自己比,其實是在原地踏步。
整場戲,很明顯是為了演而去演。
至於念臺詞的楊志剛和被動的董思怡,更別提了。
尤其是陳凱歌讓兩位母親最後互相理解的設定,特別離譜。
這兩位母親是什麼關係?
一位是女兒被對方兒子強姦,一位是兒子被對方殺死。
你告訴我因為同是母親,所以要愛與寬容。
拜託,正是因為都是母親,所以你傷我孩子,我是要拿命去跟你拼的啊!
但是,其他三位導演的點評,一致是誇。
爾冬陞:我要為你們鼓掌,我跟誠儒大哥意見完全不一樣
趙薇:我覺得挺好
郭敬明,小小的同意李誠儒的意見,然後剩下的又是一通誇。
全是讚譽。
幾位演員也很激動,一個個都像是在發表獲獎感言。
但是到了真正選人進組的時候,只有郭敬明給了胡杏兒S卡,其他導師無動於衷,倪虹潔、楊志剛、董思怡根本沒有舉牌。
這就值得琢磨了。
誇,是給陳凱歌面子。
選人進組,關係到自身利益了,那就能看出真實想法了。
《甄嬛傳》 片段,未播先火。
早在正片沒有上線之前,單憑几秒預告片就被網友送上了熱搜。
搞笑,是大家對這一片段的最深印象。
到了正片出來,果然是槽多無口,感覺像是看到了只出現在《甄嬛傳》臺詞中的「赤色鴛鴦肚兜」孫答應和狂徒。
現場觀眾,反應也很真實,一律哈哈笑。
這就搞得導師們沒辦法像《誤殺》那樣裝聾作啞,歲月靜好了。
先是李誠儒,避重就輕。
指出了劇作戲說歷史,容易誤導年輕人的問題,這已經是隔靴搔癢,給陳凱歌留了情面了,但後面陳凱歌明顯不領他這個情。
和幾位導師相比,李誠儒「捧臭腳」的功夫還是欠了點,不如學學其他幾位。
趙薇批評了表演,但是說了一句:
這跟我愛不愛好表演,我尊不尊重舞臺,這都沒關係,也跟導演沒任何關係。
一句話把陳凱歌撇的乾乾淨淨。
爾冬陞也精明,先是把鍋推到了節目規則,角色選擇上。
「凱歌導演跟我真的拍這樣的戲,是不會選你們的。」
然後又說:
「陳宥維,你是比上次穩。
我覺得你上次是因為第一個戲,也沒有導演指導,我看得很慌,上次。」
這是暗戳戳的誇了把陳凱歌,雖然演員演得爛,但是導演還是讓他們進步了。
最後,終於到了郭敬明。
他扭扭捏捏,想說不敢說,李誠儒看熱鬧不嫌事大:說!
郭敬明笑道:誠儒老師,你不要坑我。
看看,《甄嬛傳》爛出境界是共識,不敢得罪陳凱歌也已經是共識。
不過這次郭敬明倒是罵到了點兒上。
他和觀眾一起笑,認為這段演出可以去投稿迷惑行為大賞,完全讓人看不懂。
不過還是把陳凱歌撇了出去:
我也覺得像趙薇導演說的,其實它都不是劇作和導演,這些我不點評,我說說演員最基本最基本的(表演)。
當然,陳凱歌也沒領這個情。
「我很高興地看到,李誠儒老師終於跟郭敬明站在一起了。」
不過,郭敬明點出的關鍵問題他還是沒正面應對,反而抓住了李誠儒話中的漏洞。
「李誠儒老師有權力對你們的表演提出批評,但我聽了聽,他基本上說的是劇本的事。」
可關鍵是,劇本就是有問題啊!
皇上問甄嬛是不是對果郡王有情,甄嬛居然說是。
不要命了嗎?隔壁魏瓔珞都不敢這麼猛。
皇上聽了居然還哈哈大笑,說我就喜歡你這樣。
這綠帽子戴的,心甘情願,相當特別十分的開心呀。
果郡王死前和甄嬛訴衷腸,陳凱歌還讓他大聲說,說他是王爺,誰聽見了也不怕。
得,這王爺不僅自己不怕死,也不怕連累甄嬛死。
《甄嬛傳》原作是戲說,大家都清楚,但原作人物動機與行動合情合理,都在合理範圍之內。
陳凱歌一向最擅長拆解人物關係,這改編後的人物關係,在他眼裡真的是合理的嗎?
一邊去懟李誠儒,陳凱歌一邊實力護犢子。
「陳宥維,我要表揚你,你對戲的認真,你努力的體會它。」
「劉芮麟,你演的是個不尋常的皇上。」
「孫千,你感動了我。」
甚至還鞠躬,說要感謝這幾位演員選擇了他。
敢情在排練時,大發雷霆,差點暴走的不是您,現在倒出來挽尊,感謝起來了。
最離譜的是,陳凱歌還怪起了觀眾。
「第一個鏡頭的時候就響起了笑聲,
我如果是觀眾,我不會笑的,
我會等著看一看,他到底演的好不好。」
對不起,是我等不配做觀眾,不配欣賞大導演的傑作。
最後,陳凱歌還說,一個演員是很脆弱的,對他是很大的傷害。
可是,這難道對我們觀眾不是傷害?
《甄嬛傳》原作小編刷了無數遍,從來沒想過能看到孫答應式的甄嬛,狂徒式的果郡王。
惡搞甄嬛,還要捂著嘴巴不讓我們笑,這對我們觀眾不是傷害?
最後,各位猜猜《甄嬛傳》這組,最後什麼結果?
爾冬陞給了孫千A,不過更多是因為孫千之前演他的《我不是路人甲》很優秀。
這個牌,跟陳凱歌指導的《甄嬛傳》無關。
陳凱歌給了陳宥維A,沒錯,就是把果郡王演成腎虛的陳宥維。
而同組的另外一個A是胡杏兒。
就這樣,陳宥維莫名其妙和胡杏兒成了同一檔。
陳凱歌給出的理由是,繼續鼓勵他往前走。
這和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有什麼區別呢?
和陳凱歌有關的段落裡,《門徒》算是唯一ok的。
但,原作導演爾冬陞指出了毒販穿的太過花裡胡哨,和現實情況出入太大的問題。
而這恰恰是陳凱歌特意更改之後的傑作。
角色定型服裝
陳凱歌更改後的服裝
《演員請就位》看到現在,小編算是明白為什麼國內演藝圈是這個風氣了。
好演員,難出頭。
爛演員,資源卻多的離譜。
以發掘好演員為己任的《演員請就位》,我們看到的尚且是何昶希被發S卡,陳宥維拿到A卡,更遑論現實生活中呢?
人情、權勢、金錢,在這個圈子裡可以左右太多東西。
節目中,一位大腕兒陳凱歌,無人敢得罪,太極拳打的登峰造極。
私底下,這個圈子裡有太多太多大腕兒,操作之下,最後受害的就是我們觀眾的眼睛。
節目中,陳凱歌動不動就要鼓勵演員,讓觀眾不要傷害演員。
可是,我們觀眾沒有保護演員脆弱心靈的義務。
大家看影視劇,看綜藝,就是圖一樂呵。
好看了就追著看。
演的爛就轉臺,關視頻。
難道演員演成一坨屎,我們為了保護演員,還得強忍著噁心,上趕著說句真香?
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即便是陳凱歌,即便有《霸王別姬》這樣的經典握在手,也沒有資格去責怪觀眾,不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