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我看錯你了

2021-02-22 精讀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227天

01

很多人知道蔡康永,是通過那個紅遍大江南北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我也一樣。

我不是《康熙》的死忠粉,但學生時代也斷斷續續看過幾期。

那時的蔡康永,永遠是厚厚的白色劉海,加上肩膀上少不了的那隻玩具鳥,造型浮誇又怪異。

這就是我對蔡康永的全部印象。

直到我看了《奇葩說》,卻再也無法把目光僅僅停留在他怪異的造型上。

他的博學、他的情商、他說起話來的溫和與不容辯駁,徹底推翻了我對他之前的印象

更讓人圈粉的是,在新一季的《奇葩說》上,我還發現了他溫柔貼心的一面。

第六季裡的1V1生存戰,2個人對槓只能留一個,這樣高達50%的淘汰率,把這個高強度高壓力又充滿挑戰的節目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選手們都非常痛苦和緊張。

最後一波被淘汰的新人裡,有一個叫Shary的姑娘,因為留戀舞臺,不禁落淚。

她說,以前很少有機會讓別人聽自己講話,因此很珍惜《奇葩說》舞臺上這個表達的機會,即便只有3分鐘,也彌足珍貴。

本來說完感言,選手就可以正常退場了,結果蔡康永做了一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舉動。

他問議長馬東,自己是否可以走下去看看選手的模樣,因為距離太遠,他一直不清楚他們到底長什麼樣。

獲得馬東的同意後,蔡康永直接走到哭得最傷心的Shary面前,仔細打量,最後,給每位選手一個溫暖的擁抱。

他是真的想記住選手的模樣嗎?

當然不是,他不過是聽出了Shary的不舍和期待被理解的渴望,然後對症下藥,表示安撫和鼓勵。

這就是蔡康永式的溫柔

不用太多蒼白的言語,只一眼,就看穿別人的偽裝與不易,然後體貼周到地照顧到對方的情緒,讓所有人都感到舒服。

記得《奇葩說》裡有一期,辯手顏如晶最後以49比51惜敗給肖驍,無緣BBKing 。

蔡康永看出了顏如晶的難過,於是對她說:「比賽就是要贏,比賽輸沒有什麼可開心的,但如果我非輸不可,我希望輸一場51:49的比賽。」

一句話,不僅安慰了顏如晶,還讓原本遺憾的事情有了與眾不同的意義。頓時讓人感覺春風化雨,溫暖人心。

楊瀾曾經在訪談裡問蔡康永:「為什麼你在微博上寫出的東西總是那麼勵志?」

他是這樣回答的:「發出不滿意聲音的人,已經夠多了,每九十九個人在抱怨的時候,總要有一個人出來,是從來都不埋怨,只是願意講出一些讓別人在失望的時候,稍感安慰的話來。」

他對自己的這種態度,大概就是為什麼他早就看透世事,卻仍然選擇對世界溫柔以待的原因吧。

02


馬東曾這樣評價蔡康永:「他是一位朋友型的辯手,總是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覺的情況下跟著他的思路走。」

這正是蔡康永的人格魅力所在。

辯論的過程中,他的言詞並沒有多激烈,情感也沒有多濃厚,但這娓娓道來間,總能讓人感到背後鑿鑿的力量。

對於這種力量,馬東形容得很準確:他殺你都沒有刀,他靠一杯水,但足以燙死你。

但就是這樣的溫柔一刀,許多人卻願意挨。

其實,這就他的說話之道。

亞里斯多德曾經總結了溝通的三要素:情感(pathos)、邏輯(logos)、信譽(ethos)。

情感放在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性。

這裡的情感,就是創造溫暖的磁場:「我不想傷害你。」 

西蒙·蘭卡斯特在《感召力》一書中,講述了自己在為著名政治家、企業執行長寫演講稿的過程中的發現:要調動和控制大眾,我們需要下功夫的不是對方的耳朵,而是對方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中,其中有一層叫情感腦,它接收到的信號往往是:「我和你共情,所以我認同你。」 

蔡康永就是一個把情感拿捏得剛好,接著迅速俘獲聽眾情感腦的演講者。

記得上一季《奇葩說》中,對於知識要不要壟斷的問題,蔡康永的觀點是,如果知識共享了,可以幫助到很多人,這些人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享受到擁有知識的好處,比如窮人。

對此,他舉到了一個普通人得癌症,卻買不起藥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藥廠要研發出一款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治療癌症的藥,高定價也是應該的,或者說是無可奈何的。

因為藥廠需要更多的資金研究出更新更強的藥,去解決更多疑難雜症。

但這樣的定價,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完全承受不起的。

「所以,藥廠定價那麼貴,壟斷了知識有道理,然後藥廠並不是沒有良心,說你們永遠都不可以使用我這款藥,他會開放,幾年後,20年,60年,70年……(定價會便宜到普通人能買得起)」

說完,薛教授接過話,理性地回應:「最多20年,它從申請開始,然後審批的時間佔很長,最後他真正賺錢的大概只有六七年的樣子。」

然而,蔡康永的一句「你覺得你家人等胰臟癌的藥可以等六七年嗎」 就讓全場鼓掌,沉默不語。

薛教授講理性,並且擁有強大的邏輯,但大多數人的特徵永遠是,情感腦先行,理性腦在後。

而蔡康永的這種溫柔和強大的共情能力,正好迎合了人們的這種思維方式。

因此也更容易打動人、說服人。

03


諮詢師戴愫在《微交談》一書中提到一個讓溝通雙方都感到幸福的原則:與他人同頻共振。

這種同頻共振,說的就是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狀態。

比如,與伴侶、孩子一起外出遊玩的時光,總是記憶中最幸福的片段。

為什麼?

因為你們的情緒和體驗是同頻的,在出發前你們共同期待,在困難前你們一起緊張,在美景前,你們同時放飛自我。

蔡康永的高共情能力最終達到的,就是這種同頻共振的效果。

然而,蔡康永的溫柔,並不只是以情服人,他也有理性、講邏輯的一面,也有自己堅持的原則

記得《奇葩說》裡有這樣一個辯題:要犧牲賈玲救大家嗎?

這個辯題的背景是:假設有一個大魔王把所有選手和觀眾都抓到了一艘船上,把賈玲關到了另一艘船上。

第一艘船上有一個按鈕,如果按了,賈玲的船會爆炸,大家就能獲得自由;如果不按,大家的船就會沉,所有人都會死,但是賈玲會得救。

這時候在第一艘船上的你,會不會犧牲掉賈玲救大家?

高曉松選擇了反方:不會按;和他對立方的蔡康永只能選擇正方:會按。

但辯論到了最後,他卻選擇了叛變,從正方變成了反方。

因為他說,當他發現場上的觀眾選擇「會按」的人居多時,他嚇壞了。

他認為,這個時候辯論已經不重要,但向年輕人傳遞自己真心的信仰更重更。

他說:「你按下那個紐是作為,你不按那個鈕是不作為。我們人最基本的底線是守住那個不作為。」

還有一次,遇到的辯題是「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作為一個已經出櫃多年的人,蔡康永竟然選擇了反方:不該。

他的理由是什麼呢?

早年出櫃的他,成了圈內「導師」一樣的人物,演藝圈只要有人想出櫃,就會去問他意見,如果不是那麼熟的,也會偷偷透過朋友繞來繞去地請教他。

他直言,自己常常處於矛盾之中,站在孤單的立場上,他希望有人陪他。但出於理性考慮,他通常會阻攔這些想要出櫃的人。

因為他深知出櫃後需要經歷怎樣的曲折和艱辛,他不確定他們是否能面對未知的壓力和負擔,也不想讓他們陷入同樣窘迫的境地。

所以他往往會忍住鼓勵他們,並對他們說:「最好先不要。當你因此受到各種打擊的時候,我幫不上你,也不確定你是不是可以挺過來。」

多麼體貼、溫情又動人的回答啊!

他的冷靜和清醒,正好又體現了亞里斯多德溝通三要素中的「邏輯」和「信譽」。

邏輯,就是展現清晰的思考能力,分得清推論和事實,不被情感裹挾

信譽,是綻放人格魅力,贏得他人的信任

這些特質,他統統都具備,這樣一個懂人情、通世故,又溫柔體面的人,說出來的話怎麼會不讓人喜歡呢?

馬東說,在跟蔡康永私下交往後,會發現,溫柔其實只是蔡康永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在溫柔底下,是他講原則、通世故的冷峻堅持。

「冷峻」這個詞,我覺得特別恰當。

與他搭檔多年的小S就說:「舞臺下的他,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非常有距離感。」

原來私底下,蔡康永從來不接小S的私人電話,也不和她私人聚餐,因為他覺得,保持距離,才能增加兩個人之間的「新鮮感」。

但如果小S遇到困難,他一定會第一時間站出來陪伴、安慰,成為朋友背後堅實的靠山。

小S說,每次她遇到困難的時候,蔡康永都會出現,告訴她怎麼解決,給她鼓勵和動力。

有人說,是蔡康永的冷,成就了他的暖。

正是因為他努力地保持著和這個熱鬧世界的距離,才能確保他的獨立性。

如他自己所說,正是因為對無關之人的冷淡,才成全了對親近之人的溫暖。

他的這種冷峻而溫柔的態度,大概就是羅曼羅蘭所說的「真正的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希望每個人都能如他一般,看透世事,明明白白,卻依然溫柔以待。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相關焦點

  • 蔡康永:我勸你「冷漠」一點
    但在一則訪談視頻裡,蔡康永卻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綁住,就更吃力。」私底下的蔡康永,的確是一個十分冷淡的人。搭檔十年的小S曾這樣吐槽他:「他從不參加別人的婚禮,不送生日祝福、節日祝福,從來不過生日、春節、聖誕節,遇到不想回答或不想相處的人就趕緊找空隙溜走……」我們看重的「儀式感」,在蔡康永眼裡幾乎等於不存在。對此他解釋道:你現在祝人家生日快樂,那等到你生日那一天,對方沒有祝你生日快樂,你能夠很平和地面對這個處境嗎?
  •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剩下的每件事,只有你一個人過好是不行的,你得讓出錢的老闆過好,參與的工作人員也過好。越是這樣想,就越應該珍惜那些有別人參與的工作。」蔡康永說。類似這樣的回答,都在印證他書中的觀點:用開放的心,面對別人所提出的角度。「我從來都沒有覺得,用什麼角度看待人生是被禁止或者是不可以的。」他相信,給內心賦予很大的彈性,人才會過得舒服。
  • 蔡康永 | 旅行給我的「情商課」
    正如蔡康永曾在微博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和探索,而閱讀則是給我機會把內心暫寄在別人的經歷中。」這一次,讓我們與蔡康永進行一次關於旅行的對話,聆聽旅行帶給蔡康永怎樣的「情商課」,感受他心中對美好旅程的嚮往。
  • 小S&蔡康永退出《康熙》 曾經你挺我無數次,這次,換我挺你一次!
    有一次,小s問蔡康永,如果你死了你希望我燒什麼給你? 蔡康永說,燒一個紙紮的你。有一次,他們參加百分百情歌大賽,蔡康永對評委說,我之所以來就是因為我對徐熙娣的愛。站在一旁的小S得意的就像贏了一場比賽。有一次,有人問蔡康永,有沒有和異性發過親密關係,他說沒有。小S問,如果是我你可以嗎?雖然中間幾度被打斷,不過蔡康永還是認真的說,如果是你,我可以。 小S笑的花枝招展,像中彩一樣。
  • 蔡康永:這個時代成全了我的「娘性」
    他和人交談時,目光專注,回應得體卻又言之有物,就像他最近發行的新書裡所描述的那樣: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就是「透過說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 他在晚會上的獲獎感言也很獨特:「很多人說我很娘,但以娘性文化獲得騎士勳章,這表明連側坐在馬上的人也能獲封騎士,是這個時代寬容了我、成全了我。」
  • 蔡康永和李誕薛兆豐觀點不同,卻都強調這一點
    被「孤立」的蔡康永上周,《奇葩說》討論了「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節目組相當會玩,直接把薛兆豐戰隊的隊長許吉如淘汰了,著實出乎意料。在《奇葩說》的討論中,所有導師中只有蔡康永反對996,顯得很孤立。不得不說,導師們的「神仙打架」含金量還是很高的,特別是蔡康永質疑的兩點:只有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的人,才會總是996。不要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一個總是996的公司,不值得。
  • 糟了,我和蔡康永看上了同一個男人!
    蔡康永:「(世界很大)所以你幹嘛盯著綠豆看呢!不是王八才看綠豆嗎!」哈哈哈好傲嬌哦!其實這意思更像:「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要槓你哼哼~」抬槓男孩蔡康永不樂意了:你站一方就站一方,你幹嘛說你跟女神站在一方~
  • 蔡康永:這麼做自己,我沒什麼抱歉的.
    所以蔡康永的舞蹈家朋友可以轉身就走,可以不管親朋的留戀和悲傷;所以蔡康永可以說:「當我沒有生命質量時,是真的要結束生命了;誰要來勸我留下,我就留最後一口氣,不用來活,用來揍他。」 那時的我不知道:既能表達自己,也令傾聽者舒服,才是更好的做自己;而只想表達自己,不顧傾聽者感受的,就是不懂事而已。那時的我只知道,蔡康永雖好,但我不羨慕;我羨慕的是一直和蔡康永相愛相殺的李敖。
  • 蔡康永看透了
    「起碼在寫作這件事情上,我認為寫工具書、能夠把它給寫好,有讀者又可以因此得到好處」,那麼即使因緣際會成了「暢銷的工具書作者」,即使讀者很快忘記「蔡康永是誰」,「我也很開心,可以服務到跟我工作經驗不同的人」。
  • 蔡康永,你不該只是如此
    當人們期待科班出身的蔡康永能帶來什麼驚喜時  ,他卻一出手就交出了這麼一份作業,即使作為鐵桿粉絲的小十君,也不得不在失望中承認:這本就不是一次賓主盡歡的重聚,它不是為了看著康熙下飯的你我而拍,這只是蔡康永一次順勢而為的職業試水,一場為了讓小S證明自己而情義相挺的冒險之旅。
  • 悅讀 你叫蔡永康還是蔡康永
    你叫蔡永康還是蔡康永選自 豆瓣 一夢十年 直到如今,我才知道,蔡永康並不叫蔡永康而叫蔡康永;直到如今,我才知道,蔡永康跟蔡康永其實他們是同一個人 ;直到如今,我才知道,做娛樂節目的蔡康永,他很有才。 一直以為《康熙來了》的節目主持人名字是蔡永康,這種以為也一直延續至今。
  • 蔡康永男朋友的一些爆料!蔡康永流淚開腔:我們不是妖怪
    蔡康永和男朋友資料節目視頻曝光後,網友反響巨大,事後蔡康永又寫了一段文字:我很少在節目裡哭,但如果我的來賓哭,我也覺得超級正常。人類嘛,笑一笑、哭一哭,一直笑卻老不哭也太怪啦。1、蔡康永當年出櫃的情形是怎麼樣的?蔡康永當年出櫃時在李敖逼問下發生的。2001年11月,蔡康永上李敖代班的《文茜小妹大》,在節目插播廣告時,李敖問他是不是什麼都可以問,他豪爽回答:「當然什麼都可以問啊!」結果李敖無預警問了:「你為什麼不結婚 ?你是不是gay?你是不是gay?」。
  • 蔡康永與沉默的羔羊
    我不記得是哪個節目了,蔡康永想要演《沉默的羔羊》經典的一段——變態心理博士漢尼拔完全掌握著女主角的心理,看著她不斷說出她的過往和心理。但是他很強行的想要加入這一段,和節目上下並不銜接,其他人也沒有很好的配合,演砸了,非常失敗,但這卻讓我關注了一下他內心的陰暗面。蔡康永他是一個慈悲的人,他會對你很客氣很和善,但千萬別誤會,這是他智商碾壓你的表現。
  • 小S蔡康永新綜藝爛透了,我卻捨不得罵
    2蔡康永自己曾說:「我的靈魂有點太老了,我太早就聞夠了衰老的氣息,我只好倒過來活。」而小S,就是那個能讓他倒著活的人。一個沉靜內斂,博學多才;一個古靈精怪,大膽跳脫。兩個人各有各的閃光點和缺陷,恰好形成完美的互補,互相成就,彼此成全。
  • 對話蔡康永:情商是為了更好地伺候別人?我不要
    所以在蔡康永那本講情商的新書中,副標題是「為你自己活一次」。「以前辦籤售會的時候,有人會問,你在書上可不可以幫我寫下『做自己』三個字。」從蔡康永的角度看,這三個字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我寫下『為你自己活一次』的時候,我是認真的。我可不要人家買一本情商書,只是為了要能夠更好地伺候別人。我不要這種情商,我要你的情商是為了你自己。」「我當時真的是火大,雖然我不會表現出火大」馬東在一次採訪中曾這樣評價蔡康永——「情商很高,分寸感特別強,相處很舒服,可信任」;但馬東也說,他的情商高並不體現在迎合他人。
  • 「奇葩之王」蔡康永:我不怕跟別人不一樣
    蔡康永曾說過,主持之後他才發現,他和她是一模一樣的靈魂,只是男體和女體的差別。《奇葩說》,一檔「神級」節目,旨在收集最有趣的聰明人,而才蔡康永作為導師,更是萬眾矚目之一。「我在《康熙來了》是服務我的來賓,人家雖然看《康熙來了》12年,他們未必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到了《奇葩說》才1年,卻有機會講出了很多在《康熙來了》12年都沒有說出過的我想的事情。」
  • 蔡康永:知道你情商高,沒想到你這麼高……
    但蔡康永卻在此刻表現出了超高的情商來救場,他站起來對男孩說:「你不用那麼大壓力,確實現在逼你給個答案太草率了,但李湘希望你說出內心想法。那現在給你豁免權,沒有人追究你下臺之後會不會真的履行你現在的說辭,就說你現在的感覺?喜歡這樣的女孩嗎?」
  • 大S回應蔡康永:沒事,我本來就是天生箭靶,不怪你
    大S回應蔡康永:沒事,我本來就是天生箭靶,不怪你1月3日,蔡康永發文回應了網上瘋傳的一個短視頻內容,在該短視頻內容中,蔡康永表示大S和助理之間的互動就靠大S勾手指,在視頻最後,蔡康永稱這有點像訓狗,對於這個被剪輯而造就的內容,蔡康永髮長文進行了解釋,他稱自己本意是稱大S在拍戲時不能和助理說話,所以只能用動作這種暗號來溝通,以此表示女生不能要求男友秒懂自己的意思,結果卻沒想到內容被扭曲了
  • 《康熙》之外的蔡康永
    「40萬,是我爸留下來的……」面對這樣的答案,即便是像吳宗憲這樣見過世面的綜藝大咖,也是一副「你太有錢了吧」的驚訝表情。一盒小玩意,隨便拿出一個不及巴掌大的鼻煙壺就價值40萬,這樣的家世,不能不稱之為顯赫。如果他能早十來年出生,說不定還能看到自家客輪噴著黑煙,在駭浪翻滾的海峽間往返的盛況。
  • 蔡康永的情商課: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
    但是蔡康永卻從不會與這些讀者們進行辯駁,他說,「我寫這些書其實都是寫給自己的,如果別人從中學不到什麼東西,那我很恭喜他,因為些書對對方可能沒有什麼用,但是對我來說很有用。」從中便可以看出,蔡康永是一個很深邃的人,他知道從讀者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而不只是凸顯自己。在一檔採訪節目中,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