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十條」,點燃國產科幻電影

2021-01-11 網信江蘇

日前,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聯合發文,提出要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明確了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未來,隨著「科幻十條」落地,業內人士認為,整個科幻電影產業或將進入創作生產蓬勃期。那麼,國產科幻電影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我們又需要怎樣的國產科幻電影呢?

電影《瘋狂的兔子》劇照

從《霹靂貝貝》到《瘋狂的兔子》,再到2019年取得矚目票房的《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在多年「緩步前行」後終於迎來了「春天」。這與中國科幻文學的進步有著密切關係。2015年,劉慈欣《三體》獲得雨果獎,同年,《流浪地球》拍攝啟動,很多國產科幻小說也在那一年賣出了電影改編版權,但那時資本投向科幻電影並未獲得應有的回報,直到2019年《流浪地球》異軍突起,為科幻電影的成功樹立了標杆。影片憑藉其成熟的質感,讓世界對中國科幻電影刮目相看,也讓全社會對科幻創作和科幻電影有了更多關注。

《流浪地球》海報

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兼科幻專委會主任付昌義認為,一部科幻電影從幕後走到臺前,最實際的問題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資本投入需要三個要素:契機、標杆、環境。劉慈欣獲獎無疑是契機,《流浪地球》樹立了標杆,但資本投入更需要一個大環境,「科幻十條」出臺,無疑給科幻電影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要素。

《流浪地球》海報

製片人韓瞻宇則表示,對電影企業來說,題材選擇基於公司的規劃和能力,即便選擇科幻題材,也要有這個能力去開發,做好劇本,講好故事。他提醒,科幻電影背後有複雜的製作過程,對特效要求尤其高。中國乃至亞洲現在最好的特效公司是MORE VFX(墨鏡天合),但這樣的公司在國內鳳毛麟角,科幻電影如果得不到與之匹配的特效公司輔助,很難有較好的完成度。「如果配套的電影工業製作水準達不到,一窩蜂上科幻電影,可能結果並不會如人意。一部好電影,核心是講好故事,然後高標準完成製作,這是商業電影的黃金法則,科幻電影也是如此。」

環球影城中的海盜表演

「科幻十條」裡提出組建科幻科普電影放映聯盟,並支持各級科技館、文化主題公園加盟,這一條相對借鑑了西方科幻電影與主題公園結合的方式。付昌義認為,科幻一定要跨界才能更好地推廣,迪士尼、環球影城就是成功範例。《創世紀》《漫威》《變形金剛》《侏羅紀公園》等大IP都被主題公園利用現代高科技做成了旅遊娛樂項目,遊客不僅能享受驚險刺激,還能看到高科技在科幻電影中的應用。而國內的主題公園目前尚缺少很鮮明的科技主題,蕪湖的方特樂園、常州的恐龍園等還少科幻電影大IP的支撐。付昌義建議,科幻電影投資方與主題樂園相結合,將《流浪地球》等票房高的科幻電影授權給主題樂園,由主題樂園來開發相應的旅遊娛樂項目,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侏羅紀公園》3D版海報

「科幻十條」既是國產科幻電影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大挑戰。付昌義認為,以《流浪地球》標杆,科幻電影要達到以下三個標準:

要展示新時代科幻電影的特效和製作。《流浪地球》中令人嘆為觀止的2000多個特效鏡頭,真實再現了地球在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助推下「流浪」,這也代表了中國科幻電影目前為止的最高標準特效。

要講好中國自己的科幻故事,傳播中國價值觀。《流浪地球》裡「跑路都得帶著家」是個西方人無法理解的概念,但「故土不離」是中國文化中最鮮明的特點。

要對未來有前瞻性。科幻就是想像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遇到的各類問題,並給出答案。好的科幻電影應該也可以給我們的未來提出前瞻性的科學解決方案。

說到底,整個社會要有濃厚的科幻氛圍,尤其要「從娃娃抓起」,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幻想的種子,他們既是未來科幻文學、電影的創作者,也是它們的讀者和觀眾。只有整個社會科幻素養提高了,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才能真正火起來。

來源:交匯點

編輯:徒瀅

審核:武海燕

相關焦點

  • 洞察| 「科幻十條」出臺,國產科幻電影藍圖如何繪就?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科幻電影已經發展出獨特的樣貌,擁有龐大的觀眾和市場,成為人們仰望星空、探究宇宙、嚮往未知的重要窗口。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了《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科幻十條」 科幻電影未來路在何方
    在小說《流浪地球》的作者、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看來,原創科幻作品的缺乏是國產科幻電影數量低的原因之一。中國的科幻藝術、科幻電影以前都是被好萊塢的大片佔據。作為中國現代文化,肯定要關注這一部分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科幻文化。它(科幻藝術)能夠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讓他們更多地去關注、關心這些科學技術,關心大自然的奧秘。它是這樣一個作用。「科幻十條」提出,要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 國家電影局推出「科幻十條」!鼓勵科幻電影發展​!
    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若干意見》要求,要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鼓勵扶持原創,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推動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可持續的科幻電影劇本供給體系。支持在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徵集、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電影劇本孵化計劃等工作中設立科幻類別。鼓勵有關電影節設立科幻電影單元等。
  • 「科幻十條」助力,新影聯盟《極地行動》《深夢》打造電影宇宙!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 政策助力發展科幻電影,2019國產科幻元年,2020啟航,2021井噴
    2019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上映,把國產科幻電影提升到世界水平,也因此被人們將2019定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針對國產科幻電影發展,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科幻十條"推出 中國科幻電影還要過幾道關?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國產科幻電影亟待建立東方科幻美學風格
    原標題:亟待建立東方科幻美學風格 對於「科幻十條」,我很關注,尤其是其中對整個產業的扶持,以及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等內容,我認為,這是科幻電影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 中國的電影工業走過許多年,其中科幻電影對於技術、創意、美學要求最高,對電影工業化的要求最高。
  • 「科幻十條」扶持政策推出,中國科幻電影還要過幾道關?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 《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科幻電影將借勢進發
    就2019年而言,已上報立項的科幻題材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已有280部之多,科幻十條對科幻劇本創作的鼓勵政策,也將為科幻電影的產業繁榮提供更加豐富的創作資源。  此外,科幻十條還要求堅持科幻電影發展的正確方向,彰顯中國價值、傳承中華美學,植根當代中國創新創造。
  • 《三體》《流浪地球2》提上日程,「科幻十條」能為電影做點啥?
    》,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並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期待中國科幻電影新浪潮
    電視劇版《三體》發布概念海報、電影《流浪地球2》進入籌備期,以及媒體上不時見到的科幻文學影視化的消息,不斷刷新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前不久,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 新《三體》、《流浪地球2》提上日程,「科幻十條」能為電影做點兒啥?
    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從這個方面來看,「科幻十條」從電影出發,但又不止於此。每當人們談論起中國的科幻電影,每每都會想到中國科幻文學生長的土壤之貧瘠,而後聯想到科幻電影劇本創作的「硬」度,繼而是資金、技術……好像有一籮筐的問題等待著解決,想想都替創作者頭疼。 《流浪地球》終究是個例,其中艱辛已不必贅述。對於中國的科幻電影,想必人們最為關心的仍是:何時才能實現規模化、產業化?
  • 辛識平:創新,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題:創新,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辛識平這個春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如「火石」一般點燃了人們的想像力和激情。這部「硬核」風格的科幻片,不僅迅速成為票房黑馬,而且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 2020年中國科幻大會: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
    2019年,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累計票房為195.11億,年度票房前10中有3部為科幻片,前20中則有8部,佔中國大陸院線全年總票房(642.66億元)的30.36%。    ——科幻遊戲。2019年全年國產網路遊戲共審核1380款,其中科幻類型題材遊戲約佔15%,全年產值破430億元。    ——科幻周邊產品。
  • 2016,國產科幻電影突圍年?
    一部含笑含淚的科幻大片12月4日登陸地球!又將掀起一場國產科幻狂潮!本期《楊瑩的電影時光》,帶你一起解密國產科幻大作,就在今晚10:40娛樂生活頻道。說起國產科幻電影,相信很多觀眾會質疑,「中國人會拍科幻片嗎?」2015年,隨著以《不可思異》、《長城》、《三體》等一系列電影的開拍和上映,你會發現,中國影人從拍歷史開始拍未來了,「科幻片」成為大家爭先嘗試的領域。
  • 《流浪地球》獲獎、多家投拍《三體》 國產科幻影視作品還需如何...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重工業時代已經開啟,加上國家電影局最新出臺的「科幻十條」提供政策支持,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不過,編劇緊缺、製作體系不成熟等問題,也導致國產科幻影視作品的品質良莠不齊。國產科幻影視作品還需如何發力?
  • 國產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將上映
    帶著國產科幻電影標籤的《上海堡壘》將於8月9日在內地上映,鹿晗和舒淇這對奇妙的搭檔究竟能否擦出火花大家都拭目以待。
  • 2020年國產科幻電影綜述
    我國科幻電影在2019年春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同時上映的賀歲片《瘋狂的外星人》笑點連連,《流浪地球》更以宏大想像、深沉情感打動了億萬觀眾的心。不過,雖然有不少人因此歡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來」,這種喜悅之情未能持續很久,因為此後上映的幾部國產科幻片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水準。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娛樂產業,我國電影領域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所謂「硬科幻」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硬科學為基礎,通過嚴格且專業的計算和推演,描寫新技術和宇宙探索為人類命運與未來帶來改變的科幻作品。
  • 艾歐聯美影業:《銀河系戰紀》緊張籌備中 趕上中國科幻電影熱潮
    科幻電影《銀河系戰紀》是繼《流浪地球》後,又一部國產重工業科幻電影。據悉,該影片講述了未來,在銀河系塔比星上,地球人與塔比星人在人工智慧「天眼」監管的秩序下共同生活。由於「「新一代地球人」林如意偶然獲悉塔比星執行長的陰謀,從而圍繞被追殺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