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報導我院喊麥畢業歌上線 引發師生共鳴

2021-01-10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6月7日,東南網以《協和版喊麥畢業歌上線被贊畢業季有情懷不憂傷》為題報導我院《一生不忘協和情,只為記住協和名》的畢業歌以時下流行的喊麥形式致敬四年青春,引發師生共鳴。

原文轉載如下:

東南網6月7日訊(通訊員 餘藝娟)「踏響協和最強音,未來天地自己拼,一生不忘協和情,只為記住協和名。」繼2016年畢業季改編《學府南路的日子》引發協和師生追憶狂潮,近日,一段《一生不忘協和情,只為記住協和名》的喊麥再次「霸佔」了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子們的朋友圈,旋律不憂傷、歌詞被贊有情懷,學子們紛紛表示:喊個麥再畢業吧!

一改畢業歌的「抒情風」,《一生不忘協和情,只為記住協和名》以時下流行的喊麥形式致敬四年青春。動感的節奏配上接地氣的歌詞,為畢業生獻上一曲不憂傷的畢業歌。視頻中,除了上演了扔學士帽、拍畢業照等畢業經典動作,還以影像和圖片呈現協和學院十周年院慶、運動會等協和畢業生的共同記憶,引發師生共鳴。

據悉,該視頻由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新媒體工作室與協和學院經濟與法學系新聞宣傳中心聯合製作。

「用喊麥視頻來致敬畢業季是一個新的嘗試。」新媒體工作室負責人尚嫣然表示,希望能通過這種「不煽情」的形式讓學子定格下大學的美好回憶,從容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原文連結:

http://i.fjsen.com/2017-06/07/content_19631286.htm

附件下載:

相關焦點

  • 協和版喊麥畢業歌上線 被贊畢業季有情懷不憂傷
    繼去年改編《學府南路的日子》引發協和師生追憶狂潮,今年畢業季,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於6月1日推出協和版喊麥歌《一生不忘協和情,只為記住協和名》,歌詞有情懷、旋律不憂傷獲得廣大師生點讚。協和版喊麥畢業歌以時下流行的喊麥形式呈現,一改往日畢業歌的抒情路線,動感的節奏配上走心的歌詞,給畢業生獻上一曲不憂傷的畢業歌。新媒體工作室的董浩表示:「想給畢業生們一個不一樣的畢業季。
  • 喊麥與音樂的區別
    近日一首《驚雷》引發爭論不休,從而對喊麥界波動。喊麥文化為何不被專業音樂界認可,音樂是否應該有高低之分等一些問題再度進入視線。首先我們說說喊麥文化的起源,最早的喊麥出現在2015年,那時音樂界只有網絡歌手與專業音樂人。
  • B站再啟「雲」畢業典禮 兩岸師生為閩南師大聯袂獻歌
    2020屆畢業生們用彈幕表達心聲,約12萬人在線觀看了這場閩南師範大學舉行的「雲」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閩南師範大學在B站舉行2020屆「雲」畢業典禮典禮上,閩南師大海峽兩岸師生聯袂創作的原創畢業歌《我的大學手冊》溫情首發,作為送給2020屆畢業生的禮物。「那些與老師和同學的情誼、大學生活學習的體驗,都將成為美好又難忘的青春回憶」。
  • 楊坤diss《驚雷》引發爭議?原來「喊麥」爭議一直都沒有斷過
    甚至不能稱之為一首歌!更直指唱這首歌的人腦子不好,讓喜歡這首歌的人禁止進入自己的直播間,如此過激的言論讓人瞠舌。」歌曲真的很「火」,但是,其單一的節奏,粗糙的曲調,無法與之產生共鳴的歌詞讓其成為了限制「喊麥」主要原因
  • 為喊麥正名?正確看待喊麥現象!
    一種是不斷地在相關喊麥話題下刷低俗,辣雞,無所不用其極地貶低喊麥這種形式。這些人往往不只是對某些具體的歌曲感到噁心,而是對於喊麥這整個群體都認為是噁心的。一種是維護喊麥,認為不喜歡就別看,喊麥該火還得火。
  • 公益勵志文藝電影《足跡》在我院隆重開機
    7月22日上午9點,公益勵志文藝電影《足跡》在我院舉行開機儀式。
  • 支付寶行動了,喊麥會成為嘻哈之後有一個營銷熱點嗎?
    支付寶不是最早主打喊麥概念的公司。2017年中大劇《楚喬傳》中,「向上金服」開始了喊麥營銷。在最新上線的58集的原創劇場中,人氣男配風眠以「賢陽商會會長」身份登場,為觀眾帶來一場喊麥——《向上在手,財富我有》。
  • 專訪MC六道:《驚雷》不代表當前喊麥水準 我也不能代表喊麥
    騰訊新聞《一線》報導 作者:李二仁《驚雷》先是被楊坤痛批難聽,而後又遭到音樂人成學迅指責伴奏抄襲,作為《驚雷》創作者及原唱的MC六道,也因為自己在直播間內對前輩出言不遜而遭到大量網友的反撲。因為前幾年翻唱的內容比較混亂,大家都能上傳,一首歌也不知道怎麼就上傳了,你現在也能看到,一搜《驚雷》可能會搜到上千首翻唱的。騰訊《一線》:作為喊麥歌手,你的主要收益來源是什麼?MC六道:我在音樂方面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收益,只是靠直播打賞。
  • 哈爾濱音樂學院畢業季「雲啟幕」 唱響畢業之歌
    東北網6月28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典禮採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行,通過「雲典禮」為畢業生們送上祝福。為獲得學位的畢業生代表撥穗正冠。精心準備的畢業禮。
  • 喊麥也能稱歌曲?楊坤diss《驚雷》遭回懟: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原來前段時間,《驚雷》這首喊麥歌曲在網絡上爆紅了,頓時引發了翻唱熱潮。搜索一看,音樂平臺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版本,抒情版、戲腔版、低音炮版等。再從演唱上來看,這首歌沿襲了喊麥歌曲的一貫風格,洗腦效果非常好,不然也不會受這麼多人的歡迎。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也為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 喊麥之王天佑:線下生活大曝光
    知名主播們輕鬆月入十萬、百萬,一夜之間改寫人生命運的報導屢見不鮮。MC天佑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YY還,他都擁有上千萬級別的粉絲群體。這個龐大的群體是推動直播迅猛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整個直播熱潮的縮影。
  • 水木年華繆傑歌曲《未來歸來》共鳴畢業季 鼓勵堅持的意義
    今天正值全國高考第二日,高考的緊張氣氛不僅瀰漫在參考的學生們之中,更是延伸到了全國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並引發了網友們的熱切關注與討論。而有這樣一首歌,則特別適合給予考生們安靜的力量,那就是由水木年華成員繆傑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未來歸來》,同時這首歌也是清華大學107周年校慶獻禮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即將於近期正式發行。
  • 從網絡歌曲到喊麥「驚雷」,現在的爆款歌曲為何越來越「洗腦」?
    驚雷原唱也很不滿,在直播中聲稱自己的歌紅過楊坤。這件事的熱度著實很高,連之前因不認識蔡徐坤而受到不少攻擊的潘長江在直播中也提到說這首歌不像歌更像快板兒。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龍應臺在港大演講,在座師生共同唱一曲《我的祖國》,現在看來仍讓人動容。
  • 喊麥不是音樂,吶喊不是遮羞布
    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儘管喊麥人的「詞」與「東北大嗓門」被粉絲們奉為來自底層的「吶喊」,但在每一次與華語樂壇的碰撞中,每一次出現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中時,遭遇的大都是抵制與批評。喊麥不是音樂,但它又在不斷輸出所謂的爆款。
  • 【產教融合共育才,實踐創新香滿徑】系列報導二: 《這!就是街舞》編舞師、評委Russell Ferguson在我院開設舞蹈大師課
    上周我們推出【產教融合共育才,實踐創新香滿徑】系列報導一:我院師生精彩亮相大熱綜藝《這!就是街舞》後,受到了廣泛關注。6月12日,《這!
  • 楊坤怒懟《驚雷》喊麥,原創神回復「比你的任何歌都火」
    近日,楊坤在直播中怒懟喊麥歌曲《驚雷》。直播中,楊坤稱一首《驚雷》把自己「劈醒了」,《驚雷》不但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不但難聽而且讓自己覺得「噁心」。楊坤怒懟喊麥《驚雷》後,引起了原唱網紅「MC六道」的不滿。「MC六道」在社交平臺上特意發布視頻回懟楊坤稱「音樂沒有高低之分」,此外,《驚雷》原創「MC六道」還表示,「《驚雷》比你的任何歌都火」來質疑楊坤的音樂判斷。楊坤與《驚雷》原唱網紅「MC六道」互懟後,很快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熱狗與張震嶽點評天佑的喊麥:就是繞口令和喊口號
    由於在不少喊麥者的認知裡,喊麥就是中國的說唱樂,但是這和主流的看法卻大相逕庭。由於吳亦凡對喊麥文化的不認同,mc天佑甚至還在直播間怒懟吳亦凡,結果引發了網絡上的軒然大波,甚至在多家娛樂媒體的網站上都能找到相關的報導。
  • 喊麥首檔新綜藝出爐,社會搖與喊麥結合,叫板說唱稱彼此等級不同
    對比說唱,這些年逐漸興起的還有喊麥文化,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喊麥充滿了一股土氣的味道,所以對比說唱,喊麥更是一個評價十分兩級的事物,有人對此愛不釋手,有人卻對此扭頭想走。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平臺雖然知道有這個領域,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出一檔關於喊麥的綜藝,畢竟這也關乎到平臺的形象問題。不過近日,一檔名叫《說唱擱哪兒呢?》
  • 「未來上線」復旦大學2020屆畢業晚會舉行
    也許不能當面互道一聲再見,但是時間不會停駐,未來已經上線。赤子初心從復旦出發,向遠方。7月9日晚,「未來上線」復旦大學2020屆畢業晚會準時上線。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畢業晚會在雲端開啟。主創團隊設計了一系列有意義、有質量的節目,並以「線上地圖」的形式呈現復旦校園,以「交互體驗」的形式,帶領畢業生們回顧在復旦的求學時光。
  • 南風對線|呂曉一老師與同學帶你品鑑喊麥神曲《驚雷》
    小藍鯨新欄目「南風對線」正式上線啦!在新欄目裡,每期小藍鯨會帶大家討論一個熱點社會話題或者是新奇的社會現象,邀請南大的老師與同學從專業的角度談談他們的觀點與看法。新欄目旨在將目光放眼社會,帶領大家雲體驗南大師生的腦力激蕩與邏輯派的觀點輸出。最近,很多小藍鯨的抖音、微博、B站都被這樣一首曲子給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