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條消息,讓韓國尖叫了,大呼「泡菜是我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在2020年年底,由中國主導、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了一項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
為什麼會是四川眉山?眉山素有「中國泡菜之鄉」的美譽,在眉山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歷史就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雖然泡菜我國古來有之,但對於這樣一條標準,自認「泡菜宗主國」的韓國是不服的,在記者會上向華春瑩提問如何看待「泡菜之爭」?華春瑩則回應,我不太清楚,我認為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
但韓國卻不這麼認為。
中國拯救了韓國的「泡菜危機」
在韓國,有一個傳統理念,叫「身土不二」,意思是生我養我的土地長出來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們的,所以在抵制外國貨上,韓國是非常有信念的。
但是事無絕對,這個信念也曾慘遭打臉。遇到天災時,白菜就會身價倍增,有時一顆白菜要賣到80多元人民幣。無奈,一大波新鮮蔬菜從中國山東運往韓國。
「萬物起源在韓國」
泡菜起源自哪裡,雖然我們心裡有數,但韓國人就是不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韓國人又開始了,「不只是泡菜,柿餅也是我們的!」
起因是李子柒不僅有泡菜視頻,還有做柿餅的視頻。
「柿餅是韓國菜!」「柿餅是韓國傳統小吃!」甚至還有韓國網友「引經據典」地論證,「柿子高麗時代就開始栽培了,朝鮮王朝肅宗時代曾向中國進貢的禮品目錄裡就有柿餅……韓國尚州市還保存著750歲的『天下第一顆柿子樹』,當時向皇帝進貢柿餅就是來自這棵樹。」一查資料,朝鮮王朝肅宗1674-1720年在位時期,是我國清康熙年間。
考歷史,中國的網友不會輸的,馬上就有人指出唐《酉陽雜俎》柿有七德、漢《說文解字》、《大明一統志》:青州府,土特產有柿餅……中國元代就有了柿餅,在明代時期已經廣泛食用、甚至藥用了,韓國網友拿清朝時期來說事,反倒證明韓國曾是中國的藩屬國。
對於搶認東西的事,韓國頗有前科。遠到韓國成功申請「端午節」為非遺,近到前段時間的「漢服抄襲韓服」,韓國旅遊宣傳片裡「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錯漏之處,讓人貽笑大方。
自信還是自卑?
泡菜是韓國獨有?那是因為中國美食太多了,我們不需要到處叫嚷「泡菜是中國的」。為什麼韓國某些網友動不動就「玻璃心」了呢?
據一些去韓國旅遊的中國網友反映,導遊總會問你們是不是吃不起白菜,是不是吃不起西瓜,是不是沒見過沙發……可見他們對中國有多不了解。
這些奇怪的話背後的言外之意,總歸是韓國不敢正視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國網友有一句很好的評論,「為自己國家的文化自豪是應該的,但更應該自信;多一點文化自信,少一點鍵盤輸出,才能讓更多世界目光投向自己。」
(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