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都會想起的家鄉味,蚵仔面線兜,好人來相交!

2021-02-17 漳州味小吃

新媒體管家

不知道蚵仔面線對於你們來說

是什麼樣的一種味道呢?

在小編小時候

每當人不舒服,沒有胃口的時候

媽媽總會做一碗蚵仔面線

清甜的味道,加上軟滑的面線

讓沒有胃口的人也能享受這樣清甜可口的味道

後來長大了,到外地去上學

每每沒有胃口的時候

都特別想吃蚵仔面線!!

但是每次都吃不到

若說因為什麼理由離不開漳州

為了吃也離不開啦!


蚵仔面線(念ô-á mī-sòa),一碗蚵仔面線的好壞取決於蚵仔的大小與新鮮度,面線也以手工制的為佳,大骨或柴魚熬煮的湯頭更鮮美健康,配上各種調味料之後,鮮香的蚵仔面線保證吃完還回味無窮。

正宗的面線為純手工製作,面身細如髮絲,煮熟後成透明狀,入口綿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細膩但Q,煮起來不會爛糊,是老人、孩子、病人滋養身體之佳品。

一碗夠㊣點的蚵仔面線取決於蚵仔的大小和新鮮程度,一口不腥的鮮甜,肉質鮮嫩而有嚼勁,甜爽滑口而不膩人,美妙之味不言而喻。

 「面線兜蚵,交鬼也沒」,說得就是煮「蚵仔面線兜」,忌諱先做成蚵仔羹,再把面線投進去,而是要先做好面線湯,在把滾上地瓜粉的蚵仔一個一個慢慢投進面線湯裡。

一碗清甜美味的蚵仔面線做好後,熱騰騰的上桌,你會感受到帶著鮮味的香氣,面線入口,軟滑味美,淡淡的鹹味,不爭不搶走海蠣的鮮甜,此刻的重點是一定要撒上一點胡椒粉!!味道更佳!!

step1>>>  一把撈起,面線彈而不糊!


一拉起面線就湧來撲鼻的蔥頭香,熬煮48小時的湯底全被吸進面中,入口就能感受到面線中裡外吸滿甘甜又濃鬱的湯汁!回味無窮!

step2>>> 一口雙鮮


單品完面線,再夾上一團面線一勺蚵仔,骨湯的濃鮮和蚵仔的清鮮一口雙鮮大滿足!

「蚵仔面線兜,好人來相交;面線兜蚵,交鬼也沒」,這句閩南俗語的意思是:出自內心的謹慎和處世的圓融,但並不是說漳州人圓滑,而是漳州地方太小,如一碗「蚵仔面線兜」裡的蚵仔和面線,挨得太近了,碰來碰去都是熟人,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凡事都「嫌歹勢」(覺得不好意思),還是少磕碰的好。每個人如果都做好一份人際關係的「蚵仔面線」 ,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溫順和諧了。 

小小的蚵仔面線還有如此受用的人生道理

手工面線裡保留著對祖輩的記憶與親情鄉愁。通過手工製作的線面,拉出的線面細長、均勻,表面有光澤度,煮出的線面有韌度,口感好。一碗熱騰騰的蚵仔面線,撒上一些胡椒粉、蔥花、芹菜末,一碗鮮香美味的蚵仔面線開啟美好的一天……

府埕正宗亞木海蠣煎 

地址:青年路195號

亞文海蠣面線 

地址:下沙路八卦樓邊

建國蚵煎

 地址:中山公園南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漳州人元宵要吃蚵仔面線?看完你就明白了!
    元宵佳節,漳州人不僅吃湯圓,還吃「蚵仔面線兜」,漳州人特有的元宵民謠是「蚵仔面線兜,好人來相交;
  • 一碗蚵仔面線!!好吃到你啜泣!
    一碗夠㊣點的蚵仔面線取決於蚵仔的大小和新鮮程度,一口不腥的鮮甜,肉質鮮嫩而有嚼勁,甜爽滑口而不膩人,美妙之味不言而喻。 「面線兜蚵,交鬼也沒」,說得就是煮「蚵仔面線兜」,忌諱先做成蚵仔羹,再把面線投進去,而是要先做好面線湯,在把滾上地瓜粉的蚵仔一個一個慢慢投進面線湯裡。
  • 我和我的家鄉,解決了哲學三大問題: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1、國慶看了一部新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久違的坐在電影院,想著上一次應該是看《蜘蛛俠:英雄遠徵》來著,這麼一算有1年多沒進電影院了。原以為會唱一段《時間都去哪了》,實則啥心理波瀾都沒有,甚至還有點想看完電影後打包一份肯德基兒童套餐。2、《我和我的家鄉》,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對比上一部純劇情片,這部首先是一部喜劇片,再是正能量宣傳片。
  • 人均18的臺灣蚵仔面線,被我在北京路找到了
    特地點了幾樣很有臺灣特色的,幫你們試下味。想嘗下小吃的話,一定要點烤香腸,有原味和黑椒味。而黑椒味的肉就會精瘦一些這一頓吃完,最讓本君震驚的除了味道正宗,還有回到解放前的價格,簡直造福了來北京路逛街的寶寶,下次過來完全可以試試這家,不好吃回來找我,哼
  • 關於淡水『大勇蚵仔面線』
    在淡水說到『大勇蚵仔面線』我想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他也是我從他開業第一天就一直吃到現在。
  • 《我和我的家鄉》:銀幕中的百味鄉愁
    笑點與淚點齊飛,演員共劇情增色,人人都平凡而偉大,展露出一幅幅家鄉的畫卷。從葛大爺的光頭出現在屏幕中的一剎那,戲就來了。知道是喜劇,卻沒想到,喜得如此有趣,笑過之後,還有深深的感動。第一單元《北京好人》,不動聲色,討巧有趣,張北京(葛優飾)讓沒有醫保的表舅(張佔義飾)用自己的醫保卡治病,沒想到自己因病住院,差點替表舅挨刀。
  • 臺灣大腸蚵仔面線 VS 太原肥腸炒麵,南北之爭最激烈的一次
    南方人吃的麵條,大多數是機器做的,就算是手工面,也是作坊工廠做的,平常人家想吃,買來直接就能煮。從口味上來說,北方的麵條普遍吃得比較辛辣,畢竟北方更冷,吃辣一點能抵禦寒冷。越到南方,口味會更清淡,尤其浙江、廣東和福建等地,很少有人能吃辣。
  • 初二丨夢裡家鄉味,一解思鄉情
    因為還那舌尖上的記憶濃縮了人們對家的思念在外拼搏的人兒都無法忘懷今天小編將為他們獻上這32道家鄉味不知哪一道最能解你的思鄉情離家在外的巫溪人,都說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頓火鍋、小面、酸辣粉、串串、麻辣燙。
  • 《我和我的家鄉》:葛優演的張北京,他不是一個好人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個部分「北京好人」由葛優主演的張北京開場。這個鏡頭讓我想起近幾天網上剛發生的一件事。10月1日,內蒙古一位老大爺強行讓女學生讓座,旁邊的乘客提醒老大爺小姑娘拿的東西太多不方便,結果反遭老大爺暴怒:「那你怎麼不讓座?你就應該給我讓座。」
  • 授課|賴聲川最愛的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為臺灣小吃中極具有特色的一種,主要原料為蚵仔(小牡蠣)和面線,其口感濃鬱,香味十足,但傳統口味現在已經很難尋到
  • 蚵仔面線的做法
    告訴我臺灣有一道很有名的街邊小吃-「蚵仔面線」。 一直以為,面線應該是粘粘的,爛爛的,因為煮了很久,所以有點像我們本地的「爛糊面」。 幾年前的夏天去了臺灣,第一次吃的面線卻是「西門町」阿宗面線的-肥腸面線。吃麵線的人超級多,我和「棉襖」買了一份,站在店門口,喝著筋韌爽滑的面線,大汗淋漓。吃完意猶未盡。 我們這個工業小鎮,有很多福建商人。鎮上有一家很有名的「面線」店,只做宵夜。
  • 吃完這位臺灣人做的蚵仔面線和滷肉飯,你還敢說廣州沒有正宗的臺灣小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菜香,工作之餘,此二人很希望在廣州城中能嘗到家鄉的味道。然而造物弄人,他們去過幾家所謂的臺灣餐館試味,均感失望,甚至看到一道有火雞肉的菜式上加入了酸豆角,都不能容忍:「正宗臺灣菜是沒有這個佐料的!」 味蕾挑剔、不肯苟且的人很難找到他們認為好吃的食物,但我相信,不是沒有合適的,只是還沒遇上,我決定為這兩位兄臺尋找他鄉的味道,哪怕是簡單的小吃。
  • 《我和我的家鄉》:那個騙保的張北京,其實是個平凡的好人
    看完《我和我的家鄉》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很久沒有緩過來,一共五個片段,在講家鄉的發展,卻也在講真實的人性,讓看官們揪心又感慨。其中,葛優領銜主演的《北京好人》片段,讓我印象深刻。狄德羅說:"人類既強大又虛弱,既卑瑣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視而不見。
  • 我的我的家鄉電影《北京好人》葛優劉敏濤玩轉「黑色幽默」
    我的我的家鄉電影《北京好人》葛優劉敏濤玩轉「黑色幽默」  8月20日,全民喜劇《我和我的家鄉》曝光《北京好人》單元預告及海報,寧浩、葛優二度合作上演「張北京」續集。2019年國慶檔,葛優憑《我和我的祖國》之《北京你好》中熱心的哥張北京一角徵服無數觀眾,網友紛紛稱讚「後腦勺都會演戲」。
  • 把《北京好人》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二刷《我和我的家鄉》得到答案
    「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完全不懂什麼叫救急不救窮,不管是不是親戚,即便只是朋友,碰到這種情況也應該幫忙,誰都會有著急犯難的時候。,大人們看到誰家有什麼急事都會盡力幫忙。所以我回過頭來再去看了一回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再看到張北京和他表舅的時候
  • 炒粉,家鄉味,把我們凝聚在一起
    現在的家鄉,已被時間改造,被歲月打磨,雖人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但是還是被現實折射出些許落寞,些許哀愁。那些些空曠而又寬敞的房子,孤零零的守護著歲月,一年又一年,那些老人們,一天天被歲月蹉跎了白髮,守著那幾畝地,寂寞的過著。生病了自己照顧自己,不讓兒女操心。偌大的世界,也許你我走著,走著,就迷失了方向,但是不管怎樣,無論我們在哪,都有一條通向家鄉的路,那路就在我們的心上。
  • 《我和我的家鄉》單元排行,《北京好人》第五,《最後一課》第一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和我的家鄉》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幾乎沒有懸念,關鍵在於它的最終票房是多少,能否超過之前的《我和我的祖國》,對於這一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給出答案。當然,對於已經欣賞過這部電影的影迷來說,最熱衷的事情之一莫過於片中的五個單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排行?
  • 哪碗面是你朝思暮想、吃到想哭的家鄉味?
    所以不管我們飛得多高,走得多遠,還是會時常想念家鄉的老味道。今天分享在某寶上能買到的11款面/粉,並進行了測評它們來自不同地方,卻各代表了一處鄉愁,究竟哪款能讓你吃到想哭?照例先來個大合照和視頻搶先看!
  • 抖音「膘師」出道 碧桂園扶貧美食「守味」家鄉
    12月18日,碧桂園聯合抖音商業化項目"中國抖有味"舉辦的"城市味道膘局"在廣州正佳廣場舉行。全國各地特色美食薈萃,吸引了千餘名美食愛好者參與。膘師"守味",扶貧美食花式"長膘"一座富有中國古風氣息的"膘局"空降廣州。在這裡,膘師從學徒到成長為膘師,不僅要食遍九州的山珍和海味,更要在"守味"中過五關斬六將。膘師們通過參與"接膘"活動和"守味"挑戰,嗨翻全場。
  •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明天是南方人的小年,雖說鈺姐是蘇北人,不過我們這兒也是明天過小年。距離過農曆鼠年只還有幾天了,離除夕夜就更近了,也將更忙了,打工返鄉的人也紛紛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