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成都體育可謂星光熠熠。高規格的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召開,高水平的中國網球巡迴賽總決賽順利落幕,高質量的成都馬拉松也在昨日激情開跑。
當天邊泛起魚肚白,一輪紅日在薄霧中慢慢升起,10000名參賽選手開始邁步向前,穿越大美成都,超越最好的自己。昨晨,2020東風日產成都馬拉松正式鳴槍開跑。成都馬拉松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名額大減,開跑時間也延至初冬時節,但一個個帶著滿滿誠意的細節,投射出最細緻入微的城市溫度,體現了成都馬拉松衝擊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的信心和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雄心。參賽選手在感受成都美麗城市風貌的同時,也一起為即將到來的成都大運會預熱。
細節暖心 成馬體現城市溫情
從金沙遺址博物館出發,途經杜甫草堂、寬窄巷子、人民公園、天府廣場、四川大學等成都地標,最終集結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今年賽事全部為全程馬拉松項目,賽事路線沿用去年的經典賽道,通過減少隧道、橋梁和短距離折返路段等方式,提升選手參賽體驗,提高選手完賽成績水平的同時,給跑友們帶來更好的參賽體驗。
更多的貼心細節隱藏在42.195公裡的賽道中。800名醫護人員、賽道救援和急救志願者,19個醫療站、沿途22輛醫療救護車輛,為比賽構築全方位的保護。為了充分保障選手的參賽健康與安全,還有醫師跑者和騎自行車身背AED的巡查救護隊員一路為跑者保駕護航。位於桂溪生態公園的成馬特色補給站,除了甜水麵外,還有火鍋粉、豆腐腦、缽缽雞、紅茶……上萬份的特殊補給不由讓人感嘆,這是「一路吃到底的美食馬拉松」。相比往年參賽服、雨衣、能量食品等常規配置,組委會今年還為選手添置了有保暖作用的運動頭巾,比賽終點配備了兩萬杯薑湯。賽事組委會方面表示,考慮到今年比賽推遲,天氣較涼,要想辦法為選手「保溫」。分布於青羊區、錦江區、武侯區、高新區和天府新區的音樂加油站,上演了戰鼓、民樂、西洋打擊樂、電音、桑巴等一系列的音樂盛宴,在42.195公裡的賽道中為跑者花式助威。
此外,所有11月29日出生的參賽跑者,在完賽終點獲得了一款特殊定製的生日獎牌,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姓名;最後一名完賽的選手也能收穫「關門禮」……一場馬拉松,讓成都的細緻入微和溫情脈脈凸顯。今年成馬,毫不吝嗇地將成都的幸福感,分享給所有的成馬跑者。
因為有愛 「夫妻檔」「父子檔」真情表白
2小時34分58秒,前國家隊女子長跑頂尖選手丁常琴奪得本屆成馬女子組冠軍。值得一提的是,丁常琴和男子組亞軍關思楊還是一對夫妻,兩人平均成績達到2小時21分08秒,目前是當之無愧的國內馬拉松「最強夫妻」。10月中旬,他們才收穫了愛情長跑的果實,成都馬拉松是兩人婚後第二次一起跑馬拉松。一周前的中國馬拉松精英排名賽上,兩人取得的成績和昨天一樣。連續參賽,從體能、狀態考慮,關思楊原本不太希望妻子跑那麼快。「結果成馬的賽道風景太美,場外觀眾呼喊加油聲太熱情,她跑起來沒收住,狀態很好。」說著給了丁常琴一個擁抱。能跑出這樣的好成績,這對「夫妻檔」認為跟本次成馬合理的賽事安排、舒適的天氣有關。
昨天的成馬賽道,還有一個感人場面——兒子坐在推車上,父親推著他跑完全程。這位父親叫羅書堅,來自浙江。從2015年的杭州馬拉松開始,他便開始推著患有腦癱的兒子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全馬、半馬,他的足跡涉及杭州、北京、廈門、蘇州、成都……「我想帶著他看看全國,看看外面的世界。」羅書堅說,「孩子也很開心,他看到別人跑步就會拍手掌。」這一路羅書堅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也收穫了很多的鼓勵。「我現在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腦癱兒這個群體,幫助更多的人勇敢走出來,面對這個世界。」是的,成馬給人帶去愛,也給人帶去更多的希望。
福利不斷 世界賽事名城日新月異
作為2021年成都大運會前在成都舉行的一次大規模賽事,本屆成馬送出多項「大運福利」:本屆賽事的前三名將會受邀參加大運會的開幕式;賽事的前100名,可免費到現場觀看大運會的重要賽事;每一位完賽者,都能在終點大運會專區處,參加抽獎活動。跑友在成馬賽後帶走了一份「大運回憶」,每一位跑友都體會到濃厚的「愛成都·迎大運」城市氛圍。
成都馬拉松自2017年創辦以來,賽事規模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獲得了2018年中國田徑協會特色賽事「最美賽道」獎,並在2019年成為國內唯一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專業的競賽組織,安全有序的賽事保障,高規格、高品質的選手服務,不斷豐富的賽事活動也讓每一位選手感受到了成馬近年來的努力與突破。大運會、世乒賽、男足亞洲杯、世運會等頂級賽事紛至沓來,成都市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愛成都·迎大運」,真是大家對這座城市的真情表白。另一方面,大量的國際體育賽事,形成了成都和海外的信息流,提升了成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成都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升至第28位,成都國際體育賽事指數位居全國第二位,這些已成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信心」和「底氣」。這一天,參賽選手再一次從燦爛的古文明(金沙)跑向澎湃的新時代(天府新區),再次體驗成都的歷史底蘊和「國際範」。成都這座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美景與運動激情,再一次得到完美詮釋。
新聞連結:
參賽人數為35000人
明年成馬 規模將升級
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昨天在成都馬拉松賽後宣布,2021年成都馬拉松將於明年10月31日舉行,賽事規模為35000人,其中馬拉松規模為25000人,半程馬拉松規模為10000人。
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成都馬拉松仍然沿用去年的經典賽道,雖然賽事規模從3萬人調整到1萬人,但在賽事運營方面仍然按照大滿貫賽事標準嚴格進行要求。明年賽事規模將大幅提升,這意味著明年想參加成都馬拉松跑友的中籤率將上升。作為國內唯一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未來成都馬拉松將繼續發力,助力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作為中國馬拉松賽事的新興力量,成馬自2017年創辦以來,賽事規模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獲得了2018年中國田徑協會「銀牌賽事」及特色賽事「最美賽道」獎,同時入圍由人民網發布的2019中國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排行榜前十,逐漸打造為成都乃至中西部的優質品牌賽事。2019年5月,成都馬拉松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WMM)的候選賽事,這也是中國唯一世界大滿貫候選賽事。
今年的成馬提供了200個2021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名額,這也是國內唯一能夠提供該名額的馬拉松賽事。2021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將採取賽中賽的形式,與2021年倫敦馬拉松同步舉行。參賽選手在獲得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成績排名和獎牌的同時,也將獲得倫敦馬拉松的成績排名和獎牌。
首次亮相成馬斬獲冠軍
李子成再創個人佳績
去年成馬,楊紹輝以2小時11分40秒成績衛冕國內組第一,並刷新PB(個人最好成績)。今年成馬,30歲的山東選手李子成延續賽季的良好狀態,以2小時13分06秒的成績奪冠,這也是他近幾年的個人最好成績。
李子成是第一屆亞洲馬拉松大滿貫和第一屆中國馬拉松大滿貫雙料冠軍得主。在不久前的無錫馬拉松賽上,李子成以2小時14分52秒的成績奪冠,這是自2016年他在三亞跑出2小時14分18秒之後,他近四年來個人最好成績,沒想到他很快又在成馬再次取得突破。李子成的馬拉松PB,是2010年在上海馬拉松奪得亞軍時創造的2小時11分49秒。李子成是2011年大邱世錦賽馬拉松中國隊獲得男子團體第五名的成員,2013年退役。在國內的多項馬拉松賽事上,他屢有上佳表現,但在2019年初的廈門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和杭州馬拉松奪冠之後,他就很少活躍在馬拉松賽場。直到本月初,他拿到個人無錫馬拉松的第五冠。
「一直聽說成馬很適合創造好成績,第一次參加,沒有讓我失望。」他說,「從今年開始,我換了一套訓練方法,新的訓練計劃慢慢起到了一些效果,將自己的最好狀態從無錫馬拉松延續到了成都馬拉松。」他認為,馬拉松會改變很多人的生活,它不僅是一項運動,也是一種自我挑戰、自我解壓的途徑。對於廣大跑友的建議,他說:「一是要循序漸進,二是要堅持。」
本報記者 黃一可 攝影 劉陽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