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註冊制:從科創板到創業板,我心始終向明月

2020-11-28 新浪財經

來源:秦朔朋友圈

· 宋向前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數 4k+·

改變總是從信念開始,絢爛終生於平凡。

二十多年金融商海起起伏伏,我時常自問,到底是什麼令我堅持?它能否幫助千萬的創業者,守住一份事業?

這個塑造了並仍在塑造著我和許多金融從業者的資本市場,何時才能走向真正的公平規範,讓落在髮際的白雪值得,讓日復一日的守候終能雲開月明?

去年12月,證券法修訂草案確定了科創板註冊制改革的方向,於我這正是晨曦的前夜。而如今疫情當前,創業板註冊制的號角正要吹響,理性與感性交織之下,我將這萬千思緒,訴諸筆端,與大家分享。

2009年,創業板橫空出世,資本市場豎起裡程碑;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開板,中國資本市場開闢了新的試驗田;2019年12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審議《證券法》修訂草案,推動創業板及主板證券註冊制;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明確提及科創板註冊制試點。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方案。證監會當晚即發行配套的制度修訂草案,公開徵求市場意見。

這不是一條線性向上的時間線。它曲折迂迴,飽含血淚。周期性危機、黑天鵝事件、國際經濟格局衝擊、全球疫情,外部變量從未平靜。

重新審視發展的第一性問題

劉俏老師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到,「在人類擁有統計數據以來,還沒有任何國家在完成了工業化進程之後還能保持3%左右的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

從經濟學意義上拆解經濟發展的因子,勞動力、資本要素投入、全要素生產率(技術因素)分別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上對經濟增長施予了重要的影響,只不過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這些因子對其的拉動作用不甚相同。

過去的粗放增長時代,借力生產要素的大規模投入,疊加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的人口紅利優勢,資源型企業獲得了極大的增長。這種增長同時還受益於制度傾斜,即非均衡市場所有制形態下的資源偏好。這帶來了中國經濟結構性的發展失衡。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大概率會從要素的粗放投放走入全要素生產率拉動的時代。換句話說,世界最大流量場的優勢還在,只是發展動力從數量走向了質量。

經濟體本身的內驅力、創造力、反脆弱力,以及逆全球化趨勢中的全局工業體系,都影響著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走向。

這種發展新體系的關鍵來源於哪裡呢?

化整為零地說,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依然是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第一性問題。從事金融行業二十多年,我始終和中國民營企業家們站在一起。說到他們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困境,包括2020年開年這次疫情的種種影響,我的體會太深刻了。

眾所周知,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有限,資金成本高企。間接融資模式天然不利好民企,而直接融資的行政審批制度,一言難盡。經營優質的民企在一次次合規、一年年排隊中逐漸耗盡元氣。暢行無阻的是誰呢?——「行業扶持、全局統籌」。

直接和間接的融資通道的堵塞,一方面削弱了民企直面市場的競爭資源,另一方面也讓他們不得不改善經營、內部造血。信貸與貨幣化推升了經濟發展,而最能激發經濟增長活力的民營企業,卻在賽跑一開始就被雙腳綁上了沙袋。

對比中美兩國2019年上半年證券市場市值前十的企業,結構化的問題非常明顯。

| 資料來源:加華資本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是以科技與消費服務為主,而中國仍以資源型、調控型的非市場化企業為主。制度導向幾乎決定了資源配置的方向,也因此大大降低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

這些大市值的行業和公司,本應是資本市場的頂梁柱。當頂梁柱出現了結構化問題,外觀再宏偉的橋梁也將潰於蟻穴。

這樣的資本市場,該如何為實體經濟造血賦能?實實在在經營的企業家們,信心何來?

為什麼站在市場中心呼喚註冊制?

我是和中國資本市場同步成長起來的一批人。

1990年上交所開鑼鳴市,幾年後我便加入這個行業。儘管中國交易所的資金體量在世界範圍內處在前列,但扣除新股發行、政策扶持等因素影響,中國資本市場在企業直接融資中發揮的作用,實則微乎其微。

指數起起落落,如今也歸於原點。

如何分析這個問題呢?

在我看來,金融市場主體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基礎設施的結構性失衡,二是結構因素所導致的市場主體定位問題。

結構失衡我就不詳談了,我們是一條腿賽跑的選手,資源分配和制度體系上的非公平競爭有其歷史和現實層面的多重原因。樂觀來看,一條腿我們還能跑成世界老二,要是沙袋真能丟掉,長期眼光的「Long China」必然是個好策略。

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勢能的核心策源地、最大能量場。

我想重點談談第二點,這也恰是此次註冊制落地後,可能會部分改善的關鍵問題——結構失衡背景下,監管機構、投資銀行、擬上市企業三大市場主體的角色定位。

在歐美等發達金融市場中,監管機構的作用主要在於功能監管,通過規範企業參與市場的行為,建立公平公正的運營體系。正是在發行股票與市場反應的相互博弈中,企業實現了價值發現。

但中國資本環境下,證監會的功能從行為監管變成了市場幹預,審核制令市場供給錯位,從市場需求向實業配置資源的資本市場功能也被削弱。

正因如此,中國的投資銀行體系角色嚴重缺位。大量的窗口指導、上市輔導、合規檢查壓力,使得中介機構在擬上市企業合規事務上耗費太多精力,卻忽略了市場給予他們的使命——為股民、為股市、為社會篩選出優質、可上市、經營良好的公司,利用資本的力量槓桿化好公司的商業價值。

相應地,經營良好的擬上市公司,也將提升經營能力的訴求變成了法律財務的合規改造。長時間的申報審查、上市輔導,審核卡頓,讓資本市場中的信息流動與價格信號發生了嚴重扭曲。三年申報期間,企業穩住了業績增長,但真正上市後卻不得不面對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成長期最大的價值紅利就這樣被錯過了。

註冊制新風滌蕩人心,霧霾裡仍有光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前夜,我創立了加華資本,金融老兵又多添了一個創業者的身份標籤。在這兩個角色間切換,對資本市場的詭譎變化,我更能感受冷暖。

這幾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許多激勵全社會創業創新的政策,新三板、科創板都是大刀闊斧實打實的激勵。我看著許多年輕人走上了艱苦創業的道路,也親自陪伴了諸多企業家成長為行業龍頭。

大風大浪見過不少,手上流過的資金少說也有八百億。還有什麼問題是我始終難解的結呢?

有的。

這個傾注我二十多年人生時光的行業,似乎離真正的「價值創造」,總差著那麼一小步的距離。我想,可能我這一生都無法離開這份事業了。但如果事業的根,扎在一抔失去營養的土壤中,再茁壯的樹苗、再勤奮地澆灌,也無法栽培出一片茂盛的叢林。

2020年開年,疫情肆虐、我意難平。作為第一批站起來呼籲政府託底的業內人士,我的立場不光是個投資人,更是中國社會裡最普通的民眾之一。我希望見過周期起伏、路遠馬亡仍不棄遠途的人,最終真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從科創板試點,債券市場試行到創業板草案,註冊制的推行步步深入。疫情、瑞幸、中概股、噹噹,我們最近聽了太多資本市場的壞消息,是時候來一劑強心針了。這次註冊制快速推廣至創業板,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 網際網路公開資料,來源請見圖片水印

首先,金融市場會直接受益,底層基礎設施的優化會帶來資本市場供求關係、交易結構的逐步平衡。

基礎設施太重要了。我在許多場合都談到過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向性問題,一是科技創新,二是消費服務。其中,科技創新呼籲更多的資金資源支持,而消費服務則需要更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

同時,推行註冊制更要關注頂層制度結構和法律體系的匹配。信息披露為主的上市環境下,提升違約成本至關重要,否則某些弄虛作假、欺瞞民眾的企業傷害市場的行為將難以遏制。

此外,中國創投機構發展走入3.0時代,一二級市場利潤空間收窄後,真正懂行業、懂產業、深耕價值的投資機構會成為價值收穫者。

幾十載背光播種、韜光養晦,如今優質資本與實業在更加健康的制度體系下,相互促進,也在創業創新、技術迭代、消費服務、企業家精神、商業文明等諸多層面,同頻共振。

這是我們樂於看到的局面。

投資人與創業者,都需要來自主流社會更多的價值認同和身份認可,這對於中國經濟的長久穩定乃至社會進步,都是非常重要的。

註冊制的步步落實後,此前說的主體角色錯位也將會有顯著的改善。這是制度體系和基礎設施變化雙向激發的結果。

投資銀行專注於價值判斷,為社會找到真正值得資本青睞的好公司;監管機構回歸行為監管,通過信息披露、規範治理等方式穩定市場供需關係;優質的企業則能夠專注經營,不必為合規改造、發行審核等焦頭爛額。

浪潮中裸泳的投資機構,也會逐漸被海浪擊退,守正出奇的資本將贏得更多的信賴。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會吸引外資重新衡量A股的全球資產配置價值,對衝近期國際市場對於中國上市公司財務真實性的疑慮,以最快速度恢復國際資本環境對中國公司的信心。

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期,特別是降低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的背景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也會推動更多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提升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在這種動態變化中,資本市場逐步實現供需平衡,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自發而成。

往小了說,這有利於對衝由於瑞幸事件引發的「中國公司經營質量集體遭質疑」的負面影響;往大了說,這更是我們依託健康規範的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於全球金融體系的有利嘗試。

恆產者有恆心,企業家都期待著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作為胸懷使命感的投資機構,加華資本應當發聲,呼籲重構公正普惠的資本市場秩序,保持供需兩端資源勢能的充分釋放,在博弈中實現平衡,在市場中發現、傳遞、創造價值。

中國金融市場底層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讓中國經濟活水流動,更能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它所產生社會效益之大,遠勝於其對金融市場的初始功效。

建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在公平的市場秩序中建立全新的商業文明,我們有能力做到。我也相信,這一切會以註冊制的層層深入為開端,成為未來巡航之標。

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組成顆粒之一,我們都渴望「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能量感召,渴望在中國這座宏大的夢想舞臺上演更多的奇蹟。而奇蹟是什麼呢?

奇蹟本生於平凡。

總有人在平凡中堅持、蛻變、創造,實現旁人難以達到的境界超脫,他們一生所能,都在為「人生價值」二字深情註解。

當個體都心懷希望地嚮往美好生活,被賦予追求幸福明天的外部環境與權利,並且都有鬥志去成就未來更好的自己時,「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將不再是一句空話。

更長遠地說,這一輪的註冊制改革,很有可能將激發更多個體層面的信仰和力量,在金融、經濟、社會乃至哲學意義上,都會釋放其巨大的變革勢能。這能量之珍貴,或許要二十年後的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

如今機會正噴薄而出,真正有能力、有意願的人,勢必會在廣闊天地間有所作為。

或許不必二十年之久,或許它就在下一個黎明旭日。

2020年無法重啟,但希望仍在,希望永在。

作者為加華資本創始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感謝科大訊飛A.I.技術支持 」

相關焦點

  • 從理念到落實 註冊制在科創板「試驗田」星火燎原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一年來,中國企業科創熱情被不斷激發,創新的制度設置和百花爭妍的運行格局,讓科創板獨特的制度優勢和科創優勢得以彰顯。同時,註冊制經過一年的試點和經驗積累,已到了可以星火燎原的時刻。
  • 白話科創板 註冊制會帶來哪些衝擊
    在開幕式上,習總書記進行了主旨演講,其中針對證券市場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隨後,各大媒體和微信公眾號對此進行了鋪天蓋地的解讀,我身邊也有許多小夥伴一臉茫然地問:怎麼那麼多板?科創板是什麼?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 這和我國證券市場結構有關。
  • 莫再對ST戀戀不捨 新創業板就該像科創板該退則退
    特約 | 黃湘源編輯 | 劉增祿一旦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股票直接終止上市,這是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的一大成果。可步科創板之後塵即將進入註冊制改革實施階段的創業板卻並沒有像科創板一樣果斷地同ST實行切割。ST制度被玩壞 上市公司該退不退誠然,創業板與科創板的註冊制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一個是存量改革,一個是增量改革。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好比一張白紙。
  • 星石投資楊玲: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將對A股投資產生五大影響
    楊玲認為,具體來看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將對A股投資產生五大影響。楊玲表示,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經驗都表明,一個規範、透明、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註冊制改革是A股市場化改革重要一環,而創業板是存量板塊註冊制改革的第一步,對於後續主板、中小板的註冊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
  • 星石投資執行長楊玲: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後機構投資佔比有望提升
    4月28日,星石投資執行長楊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註冊制改革將使得優質企業未來將更獲資金青睞,加快尾部企業的出清;同時,價值成長型公司將更受關注,機構投資佔比也有望提升。楊玲認為,註冊制改革是A股市場化改革重要一環,而創業板是存量板塊註冊制改革的第一步,對於後續主板、中小板的註冊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
  • ...板註冊制新十八羅漢下周一來了!一文看懂交易規則 會上演28星宿...
    除了投資者期待著創業板首批註冊制上市公司首秀能夠走多遠外,交易規則、退市規則、網上打新規則的變化等都是值得關注的,本文將帶您一起了解。創業板VS科創板註冊制相同點有哪些?兩大板塊的不設漲跌幅限制天數均為5天,之後漲跌幅限制均為20%,同時,創業板的臨時停牌機制與交易時間均向科創板靠齊;盤中臨時停牌機制設置30%、60%兩檔停牌指標,各停牌10分鐘;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定價交易時間。 創業板VS科創板區別有哪些?
  • 現場丨張奧平:伴隨著科創板註冊制落地 中國資本市場迎來30年未有...
    張奧平表示,在2019年的7月22日,伴隨著科創板註冊制的落地,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史以來迎來30年未有之大變局,變的是核心制度。資本市場大家知道,在2019年的7月22日,伴隨著科創板註冊制的落地,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史以來迎來30年未有之大變局。變的是核心制度改革,這個制度改革大家過去都在思考,我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個視頻,劉強東和潘石屹有一個對話,說不要收我租金,收這些企業的股權就好了,說我收股權一點價值沒有,還沒有現金流怎麼辦?為什麼?
  • 註冊制方興未艾 西部利得基金張可:創業板ETF是投資創業板的好工具
    在A股各主要指數中,今年創業板走出的行情更為凌厲強勁,在一些情況下具有引領市場的特徵,尤其是4月27日啟動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更是給整個A股帶來機遇,受到市場認可。 針對創業板未來發展,張可在參與金融界基金策劃《創業板註冊制來了,如何參與?》時表示,國內抗擊疫情卓有成效,宏觀經濟逐步回補缺口,有「六穩」和「六保」護航,下半年有望將趨於穩定均衡狀態。
  • 創業板註冊制實施的內容是什麼?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整體來看,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在充分借鑑科創板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又基於創業板的情況作出了部分針對性的安排。  首先,創業板定位得到進一步細化,確保實現與科創板的差異化發展。
  • 全面註冊制箭在弦上
    會議強調,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2019年科創板橫空出世,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序幕,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在科創板率先破冰,開創了A股歷史上多個「第一」。
  • 3家惠企通過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審」
    從2019年到2020年,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先後試點實施,中國兩大A股市場迎來註冊制新時代。為幫助券商、企業、協會和金融職能部門認識註冊制,市金融工作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日前聯合舉辦「註冊制下的企業培育與上市——惠州市推動企業上市實務培訓班」,吸引100多位市直有關部門及駐惠單位、各縣(區)金融工作部門、證券機構、市私募基金業協會、各縣(區)投資發展公司代表參加。推進企業上市數量質量同步提升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在即,不少企業已進入衝刺階段。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啟動:漲跌幅限制改為20% 開戶門檻僅10萬!20條...
    如何與科創板錯位?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帶著這些疑問,基金君從證監會、深交所官網文件整理了20大要點,供投資者參考。   1、創業板註冊制跟科創板有何不同?會不會影響科創板流動性?  目前看,創業板投資者人數雖然多於科創板,但兩個市場規模不同、體量不同,上市公司數量不同,不能簡單用投資者絕對數量多少來判斷市場流動性。此外,兩個板塊的制度安排在運行一段時間後,都將進行評估完善。  11、不符合準入條件要求的投資者如何參與創業板投資?
  • A股周一見 |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機構:反彈或未終結
    指數方面,深成指和創業板指連續三周上漲。上證指數在本周創出階段新高后出現回調,創業板指數依然在三大指數中是最強勢的,本周最高衝擊到2236點,逼近前期高點。截止周五收盤,滬指收報2919.74點,周跌0.38%;深指收報11251.71點,周漲0.64%;創業板指收報2206.76點,周漲1.86%。板塊方面,本周最火熱的概念板塊當屬免稅、雲遊戲和醫藥。
  • 全面推行註冊制的核心是什麼
    日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關於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關工作情況時表示,「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這被被市場理解為證監會釋放大信號。  那麼,什麼是「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或者說,全面推進註冊制的核心又是什麼?  顯然,所謂「全面推進」,首先是「全市場推進」。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竟關乎國運,散戶該跑路了?
    買股票,從天貓到拼多多日前,高層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苦追7年的註冊制終於逮住了散戶。至此,新三板、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三王奪嫡落下帷幕,交投活躍,市場成熟的創業板重返東宮。註冊制都來了,我還沒掙到錢,老黃我該咋辦?我們先來看看註冊制準備怎麼搞,再想想辦法。
  • 科創板運行成績單即將揭曉!四大數據一窺全貌
    一、309家企業受理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審核保持高強度、快節奏。科創板在制度設計中明確了審核周期,全面推行問詢式、公開化、電子化、分行業的審核方式,增強審核過程和結果的可預期性。其中,碩世生物以242.80%的年度漲幅暫列科創板年漲幅第一;此外,傳音控股、滬矽產業、睿創微納、美迪西等緊隨其後。三、10.13%研發佔比科創板的定位清晰,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科創屬性也十分突出。
  • 創業板十一周年註冊制改革落地: 首發、再融資、重組「多管齊下...
    2020年,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的首年,同時也是創業板成立十一年,隨著各項制度改革逐漸深入,創業板在差異化發行上市制度、小額快速融資機制等制度創新上,取得了顯著成果。截至目前,創業板已受理423家首發、223家再融資、12家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其中,176家首發、96家再融資、3家重大資產重組為平移項目。
  • 每日一詞∣創業板註冊制 registration-based IPO system on ChiNext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 註冊制改革 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順利,市場運行平穩,上市公司信披質量有所提升,價值投資理念正逐步形成,近日,刑法修正已經通過,退市新規正式發布並實現全市場覆蓋,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經具備。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過程中,主板和中小板註冊上市標準是全市場成功推行註冊制的重中之重,未來仍需強化投資者教育、提高信披質量、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 西部利得基金:創業板迎來投資新機遇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註冊制改革為創業板帶來歷史機遇。從交易制度與投資者門檻來看,比照科創板,註冊制改革啟動後的創業板將更加受到市場關注,成為熱點。從交易制度與投資者門檻來看,比照科創板,註冊制改革前後的創業板在短期內將更加受到市場關注,成為熱點。其中從市場最關注的漲跌幅限制和投資者門檻來看,創業板擁有大約4700萬存量投資者,是A股目前非常活躍和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未來應該適用新交易規則。這些投資者有望分享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張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