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已成國產電視劇標配?

2020-09-17 北青網

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業內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製片方一般會尊重年輕觀眾和導演的口味和決定。

誰在用?

英文插曲頻現國產電視劇

20年前,中文主題曲在國產電視劇觀眾心目中乃至整個流行音樂市場上的地位還是統治性的,央視一線主流大劇的主題歌常年被劉歡、毛阿敏等歌手承包。即便如此,當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風靡內地時,片中的英文插曲不僅毫無違和感,反而與演員情緒、劇情氛圍更加貼合,還凸顯了偶像劇所需要的「洋氣」。

近年來,隨著國產電視劇現代都市、青春偶像題材發展蓬勃和成熟,以及觀眾年輕化迭代,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英文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

像《鎮魂》和《親愛的,熱愛的》等熱門大劇,不僅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作品,甚至使用了為劇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

誰在聽?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是什麼原因使英文歌曲逐漸在國產電視劇影視音樂市場中佔據了一塊顯要的位置?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影視音樂公司聽見時代創始人翟佳告訴北青報記者,市場對英文歌曲的需求確實在增加,這主要跟導演的個人品位和偏好有關係。例如《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曾是JOYSIDE(意為:歡樂的一面)樂隊成員,英文歌曲不僅是其創作的營養,更是手到擒來的素材,《隱秘的角落》被「吹爆」的「陰樂」,12首中就有3首英文歌。此外,根據《鎮魂》片方的要求,邀請美國團隊合作為其定製了一首英文主題曲《We won’t be falling》(意為:我們不會倒下),如此高配就是為了營造大片即視感。由薩吉作詞、演唱的電視劇《二十不惑》插曲《Blooming Days》(意為:盛開的日子),不少網友說「聽到就想哭」。

知名樂評人盧世偉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比較熱愛聽歐美音樂,其中有一些學音樂的年輕人,也會唱很多英文歌曲,很多年輕的歌手甚至覺得唱英文歌比唱中文歌更順。同時,現在的很多熱播劇都是以年輕人為主,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片方也會在配樂上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所以他們用到一些英文歌曲或英文演唱也是很正常的。

誰在寫?

影視原聲音樂已是一門生意

無論是觀眾還是創作者,年輕一代的審美取向左右著這個市場的變化。事實上,新崛起的年輕導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通常提到,他們會主動接觸和學習大量美英日劇。相應的,他們也就自然形成了歐美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的審美取向;另一方面,國內原創流行音樂市場的水平又與歐美有較大差距,影視音樂創作這個領域更是量產化、套路化明顯,能夠滿足導演審美要求的作品可遇不可求。因此,國產電視劇中配置幾首英文歌也就順理成章。檸萌影業宣傳總監曾明輝告訴北青報記者,從製片方角度講,電視劇插曲一般都會尊重導演的審美和決定,「只要他看中的音樂不存在版權問題或者版權費用不高,一般都會幫他去完成的」。

盧世偉還介紹,現在影視原聲音樂本身就是一門生意:即一個項目給到某個公司,片方會給出一個主題,比如說這段劇情是要代表一個什麼情緒,那段是要表達一個什麼內容,公司據此來配備若干的歌曲,很多影視劇的主題曲或者插曲基本就是這樣選出來的。但這屬於硬貼式的做法,相對少一點,大部分的影視劇音樂都是請專業的OSD(影視原聲音樂)公司去操作,公司會有大量的demo(錄音樣帶)並且代理版權,他們會根據劇情從中挑選合適的歌曲與內容相匹配,最後找到合適的人來唱。

然而,從業者更應認清的現實是,中文歌無論從傳唱度還是大眾認同感上的位置仍然無法撼動,也是不可取代的。一直以來,國產電視劇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主題曲,做到大眾傳唱並流行開來的只有中文歌。《三十而已》的配樂一共31首,只有一首英文插曲(全曲只有兩句英文歌詞),《二十不惑》共30首配樂,也是一首英文插曲,且是片頭曲的英文翻唱;《隱秘的角落》「陰樂」配得再牛,出圈的只有那首《小白船》。

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 壽鵬寰

統籌/劉江華

相關焦點

  •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電視劇標配?
    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  英文插曲頻現國產電視劇  20年前,中文主題曲在國產電視劇觀眾心目中乃至整個流行音樂市場上的地位還是統治性的,央視一線主流大劇的主題歌常年被劉歡、毛阿敏等歌手承包。即便如此,當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風靡內地時,片中的英文插曲不僅毫無違和感,反而與演員情緒、劇情氛圍更加貼合,還凸顯了偶像劇所需要的「洋氣」。
  •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劇標配?
    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
  •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劇標配
    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
  • 國產電視劇 英文插曲成標配?
    成國劇標配隨時隨地都有證據顯示,影視歌曲幾十年來在大眾共情、流行符號、市場潛力中的巨大價值,從未被取代過;同時,隨著時代變化,細心的觀眾也察覺到其悄然的變化——最顯著的是國劇影視歌曲的英文歌越來越多。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
  •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劇標配?
    一直以來,國產電視劇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主題曲,做到大眾傳唱並流行開來的只有中文歌。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楊文杰 壽鵬寰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
  • 國產電視劇離不開英文歌曲?
    近年來,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產電視劇、網劇的大小屏幕上。其中有直接購買版權使用的,也有為劇情度身定製的原創英文歌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
  • 國產劇:英文插曲成標配?
    成國劇標配隨時隨地都有證據顯示,影視歌曲幾十年來在大眾共情、流行符號、市場潛力中的巨大價值,從未被取代過;同時,隨著時代變化,細心的觀眾也察覺到其悄然的變化——最顯著的是國劇影視歌曲的英文歌越來越多。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20年前,中文主題曲在國劇觀眾心目中乃至整個流行音樂市場上的地位還是統治性的,央視一線主流大劇的主題歌常年被劉歡、毛阿敏這樣的國民歌手承包。
  • 國產劇:英文插曲成標配?|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追光者|英文|北京頭條...
    成國劇標配隨時隨地都有證據顯示,影視歌曲幾十年來在大眾共情、流行符號、市場潛力中的巨大價值,從未被取代過;同時,隨著時代變化,細心的觀眾也察覺到其悄然的變化——最顯著的是國劇影視歌曲的英文歌越來越多。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
  • 國產劇爛片扎堆,「高開低走」成標配,誰的責任?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我都會拼死拒絕,畢竟小編被這些前期精彩後期爛尾的電視劇傷透了心。8分、收官6分真的已經成常態了嗎?這樣的角色確實會給電視劇帶來討論點和熱度,但編劇如果不能給觀眾一個好的解釋和結局,只會翻車。
  • 「高開低走」怎麼就成了國產劇的標配?
    在國產劇中,豆瓣評分在7分以上的電視劇就已經不錯了。但《以家人之名》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因為這部劇在剛開播時就被大家寄予厚望,甚至有不少媒體稱它有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感覺。可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六個年輕人的感情線已經發展成了「北鬥七星戀」!
  •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時間:2019-07-08 09:4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現在的電視劇動輒50集,劇情拖沓,劇集長,對於快節奏的都市年輕人來說很不適應,於是很多觀眾追劇都會選擇二倍速,就是加快電視劇播放的進度,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   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 腹肌已成UNINE標配?隊長李汶翰性感十足,隊員身材也給力
    作為限定男團的UNINE目前雖已解散,但是其留下的回憶卻是永恆的。儘管UNINE自成團出道起,名氣和熱度相較於NPC和R1SE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在粉絲心目中的地位。
  • 吐槽國產電影的英文名字
    至於說電影裡有沒有反映出中國當下的「時代潮流」(times),見仁見智。但不管怎麼說,這部系列電影的前兩部登上了包括《時代》周刊和《紐約時報》在內的各種Times,在國際上掙足了曝光率,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相比之下,韓寒的《後會無期》就低調得多,英文名「Continent」(陸地、大洲)在海報上小到快看不清。你問「大洲」和「後會無期」有啥關係?
  • 《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接連撲街,國產劇高開低走成標配?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我都會拼死拒絕,畢竟小編被這些前期精彩後期爛尾的電視劇傷透了心。8分、收官6分真的已經成常態了嗎? 這樣的角色確實會給電視劇帶來討論點和熱度,但編劇如果不能給觀眾一個好的解釋和結局,只會翻車。
  • 經典的聖誕節英文、英語歌曲 經典聖誕節的英文歌曲分享
    經典的聖誕節英文、英語歌曲 經典聖誕節的英文歌曲分享2016-12-16 12:04:0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經典的聖誕節英文、英語歌曲有哪些?經典聖誕節的英文歌曲分享可以看這裡喲。聖誕節本來就是一個經典的節日,有了聖誕節英文歌曲歌曲一定會增色不少,節日氣氛愈加濃厚呢。  1.White Christmas (Elvis Presley)  "白色聖誕"根本已經和聖誕節畫上等號的金曲,史上最為暢銷的聖誕流行歌曲  2.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 (Elvis Presley)  好想回家!
  • 三首英文歌曲
    今天我聊的,是英文歌曲。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鸚哥麗屎,俺大大的不懂。高一時上過一年英語課,總共學了一百個單詞,女老師陳淑華調去北京,奏再也沒接觸過這行子。何況陳老師專業是俄語,那一百個單詞肯定老毛子味兒。倒是愛看好萊塢大片,而且喜歡英語原版,哪怕盯著字幕連猜帶蒙。《今日頭條》這東西,跟陳羽凡吸的那玩意兒一樣,上癮。
  • 原聲音樂成國產影視營銷新戰場!
    電影上映前,主題曲先聲奪人成為電影宣推標配。放眼國際,歌曲《Let It Go》在動畫片《冰雪奇緣》上映前一經推出,因獨特嘹亮的旋律音域被迅速傳唱,為電影帶去大量曝光,電影上映後,歌曲熱度再上一層,最終被製作成42種語言版本,世界影響力可見一斑。
  • 這款國產武俠遊戲登頂Steam暢銷榜,連老外都在要求加入英文!
    當日銷量就突破3萬套,截止9月26日《太吾繪卷》銷量已超過22萬套,這個銷售速度對於Steam上的國產遊戲來說,簡直牛逼極了。但對於國產武俠遊戲這樣熱烈還是少見,由於這款遊戲目前只支持中文,已經有好多老外玩家留言要求希望遊戲能添加英文,「we need english」!
  • 【英文經典流行歌曲】穿透靈魂的經典英文歌曲
    【英文經典流行歌曲】穿透靈魂的經典英文歌曲1.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
  • 日本動漫《NANA》將翻拍成國產電視劇,於年底開拍
    根據廣電總局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的信息顯示,由日本漫畫家矢澤愛創的少女漫畫作品《NANA》將會被翻拍成國產電視劇《娜娜》。此前,這部動漫就曾被改編成電視動畫和真人電影。這部漫畫裡講述的是小松奈奈和大崎娜娜兩位少女的故事,雖然她們的名字都叫NANA,但是她們的性格和命運卻不同。小松奈奈天真可愛,但生於溫室裡的她不懂世故,在小天地裡只有她的男朋友。大崎娜娜來自破碎的家庭,她性格堅強,行事果斷,渴望成為一個朋克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