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 杜卿卿 周艾琳
【做空機構花費巨資調查後形成的做空報告,一定要選在合適的時機拋出來,才能將股價打下去,做空機構才能最大獲利。】
【據華泰證券張馨元團隊梳理,這一類公司大概經歷的過程為:做空機構發布報告—股價大幅下跌—股東利益受損後提出集體訴訟—進入法律流程,公司停牌甚至退市—SEC起訴—公司支付違法所得和額外罰金。】
【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超過200家,一半以上公司市值不足1億美元。這些對美國市場而言「非本土」的公司,也成為渾水等輕型做空機構的重點狙擊對象。】
繼渾水(Muddywaters)做空瑞幸之後,愛奇藝也遭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狼群)指責財務造假。
中概股集體遭遇做空,恐非偶然。「做空,本質上是一門生意。」國際證券訴訟律師郝俊波8日對第一財經稱,做空機構花費巨資調查後形成的做空報告,一定要選在合適的時機拋出來,才能將股價打下去,做空機構才能最大獲利。
近期隨著經濟信心及股市趨勢轉換,空頭力量正在進一步積聚。「做空是孤獨而痛苦的旅程,尤其牛市裡幹不過騙子。」一位剛剛做空瑞幸獲利的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做空需要配合大環境,牛市裡做空個股很容易被爆。但現在,做空者的勝率大大提高。
「事實上,這些空頭的『套路』都差不多。渾水只是一個公開的做空平臺,此前針對瑞幸匿名報告背後隱藏了諸多勢力,包括對衝基金、諮詢公司等。有時對衝基金會匿名提交報告,由渾水代為發布。」早前紐約某著名中概股投資機構的前研究員韓彬(化名)對第一財經表示。
渾水後又有狼群
7日深夜,第一財經記者收到狼群的郵件,稱已做空愛奇藝,並發布報告。
「我們必須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就像通過狼群來保護我們的金融生態系統。我們將繼續挖掘、尋找並提出問題。」狼群的大衛·丹(Dan David)曾如此表示。在華爾街,他也被稱為「資深的激進主義賣空者」。
丹2006年與其他人共同創立一家名為GeoInvesting的研究公司,該公司是做空中國公司的始作俑者。
此次,狼群利用了此前渾水調查瑞幸類似的方法。「我們的研究來自三個獨立來源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愛奇藝將其DAU(日均活躍用戶)誇大了42%至60%。兩家中國廣告公司向我們提供了愛奇藝後端系統的數據。」狼群在報告中稱。
狼群方面對第一財經表示,愛奇藝距離「中國版的奈飛(Netflix)還相差甚遠」,並指其利用財技美化經營性現金流。
報告稱,愛奇藝的最大現金支出,即「獲取許可版權」,是記錄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下的,而Netflix則將「對流媒體內容資產的所有增加」都記為經營性現金流。這樣做,最初的購買不僅對愛奇藝的經營性現金流沒有負面影響,隨後的攤銷還對經營性現金流具有積極的影響。
「獵食者」積聚
做空包括兩個環節,第一是做出證券判斷,第二是賺到錢。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曾透露,大多數渾水公開做空過的對象在中長期股價都下跌了,命中率堪比做多者。但並不是每一次狙擊都賺到了錢。
「在美股市場,被做空者襲擊是很正常的。機構投資者並不是每次都會理會做空機構的態度。」郝俊波告訴記者,做空者想要賺到錢,會選擇出手的時機。
2010年左右針對中概股做空的交易逐漸盛行起來,包括東南融通、中國高速頻道等公司都先後退市。中概股遭做空機構狙擊,最主要的指控是財務欺詐。
據華泰證券張馨元團隊梳理,這一類公司大概經歷的過程為:做空機構發布報告—股價大幅下跌—股東利益受損後提出集體訴訟—進入法律流程,公司停牌甚至退市—SEC起訴—公司支付違法所得和額外罰金。
郝俊波告訴記者,做空機構因自身特點不同,也會有不同偏好。一方面,以渾水為例,創始人對中概股比較熟悉,更擅長找到渠道來調查中國公司。另一方面,以「大空頭」比爾·阿克曼為例,選擇做空康寶萊這樣的公司,「野心」更大,投入更大且有更高獲利預期。
「美股虛假陳述比例偏低,但不是說不存在造假。在標的選擇上,還要看成本收益的計算。」郝俊波稱,中概股的特點是調查成本低,做空成功率高,但市值偏小、做空獲利規模有限。相反,許多美股體量比較大,做空收益空間更大,但調查成本高,所需資金規模更大,做空成本更高。對此,小型做空機構不具備做空實力。
「大猛獸抓捕大的獵物,小猛獸追逐小獵物。中概股中大多數還是小獵物。」他說。
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超過200家,一半以上公司市值不足1億美元。這些對美國市場而言「非本土」的公司,也成為渾水等輕型做空機構的重點狙擊對象。
據他透露,除瑞幸之外,目前仍在密切關注其餘被做空的中概股。其中不乏極可疑的造假者,待股價跌幅到一定程度後,將會代理投資者啟動集體訴訟。
「中概股有個特點,在實錘證據出來之前,任何做空指控都無法被證實,反而可能被對方調動的短期資金打爆。」前述個人投資者對記者表示。
的確,做空也存在很大風險。
韓彬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狼群成立後就屢戰屢敗。他解釋稱,投資者借券沽空後如果股價不跌反升,那麼就需要按要求增加押金,如果以高於沽空價買回股份,差價連同相關利息及費用都會造成損失。
例如,狼群2019年6月做空美國電信和技術公司GTT Communications首戰失利;同年9月做空專業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Smart Global Holdings Inc。後,其股價並未持續下跌;當年12月做空趣頭條,但報告發布當天卻以4.56%的漲幅收盤。
韓彬稱,即使是劣質公司,空頭也不一定能盈利。
韓彬回憶稱:「金融危機後,我們做多一家中國生物醫藥保健品生產企業雙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HBT),香櫞(Citron Research)恰巧在大肆放空,股價當時持續大漲,不斷虧損的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甚至一度給我打電話說——不要再在公開場合唱多了。可見空頭壓力之大,雖然最終CHBT退市了。」
空頭背後的利益鏈
據記者了解,一般情況下,例如渾水、狼群這類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本身並不容易盈利,最大的盈利則來自於對衝基金、律師事務所、投資人的合作分成。這種合作不籤協議,暗中做局,十分隱秘。律師事務所嗅到腥味後加入戰團,它的作用就是完成最後一擊。這也是做空機構背後的利益鏈。
韓彬提及,事務所與調查公司在情報上相互利用,甚至一邊幫企業作假,一邊出賣作假情報。對衝基金和投資者事先買空,調查公司出具負面報告,媒體搖旗吶喊,股票暴跌,集體訴訟緊隨而來。
不可否認,一些中概股的確存在問題,但好企業亦難躲避「羊群效應」的誤傷,謠言蠱惑對中概股的整體形象帶來了極大的負面損傷。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美雙方跨境監管協調度提升,更高的信披標準與更為滲透的跨境審計監督是大勢所趨。中概股公司提高自我要求,也是必然選擇。
廈門大學財務學系教授攀登認為,預計會有更多中概股公司遭到做空,但是十多年來中概股公司整體質量已經有非常大的提升,類似瑞幸這樣造假嚴重甚至會走向退市的公司,還是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