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畫像》:始於自欺,終於欺人,此世間所謂愛情

2021-02-08 有道看天下

始於自欺,終於欺人,此世間所謂愛情。

愛情總是讓人盲目的。愛上一個人時,欺騙自己TA是完美的。

而愛情殆盡時,卻欺騙別人說是TA變了

其實不是TA變了,而是感情變質了。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由英國著名戲劇家、小說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創作,是極少數仍廣受歡迎的十九世紀唯美主義小說之一。

本書詳細描繪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生活,攻擊當時有禮卻虛偽的上流社會,並以浮士德式的主人公格雷所犯的"罪惡"為主題,在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英國社會算是相當特立獨行的文學作品。

此小說具有很強的唯美傾向,不但文辭絢麗,意象新穎,有許多帶有王爾德特色的俏皮話和幽默,同時更隱約透露出同性戀意味,也是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成為王爾德後來因同性性行為而受攻訐和審判的基礎之一。

該作講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長在倫敦的貴族少年,相貌極其俊美,並且心地善良。

道林見了畫家霍爾沃德為他所作的畫像,發現了自己驚人的美。

在畫家朋友亨利勳爵的蠱惑下,他向畫像許下心願: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歲月的滄桑和少年的罪惡都由畫像承擔

道林剛開始時不以為然,但當他玩弄一個女演員的感情致使她自殺之後,發現畫像中的道林發生了邪惡的變化。

恐懼的道林沒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縱自己的欲望。道林美貌依舊,畫像卻一日日變得醜陋不堪

以下句子摘自《道林格雷的畫像》,供大家仔細品味:

To define is to limit.

定義即設限。

Experience is merely the name men gave to their mistakes.

所謂的歷練,只不過是世人給他們的過錯起了個名字罷了。

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temptation is to yield to it. 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

擺脫誘惑的唯一途徑,是降服於它。除了誘惑,我能抵抗一切。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成為別人的談資更慘,那就是:你連成為別人談資的資格都沒有。

Some things are more precious because they don't last long.

有些東西之所以彌足珍貴,是因為它們曇花一現。

Every portrait that is painted with feeling is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not of the sitter.

每一幅融入畫家感受的畫像,畫的都是畫家本人,而非畫中人。

Whenever a man does a thoroughly stupid thing, it is always from the noblest motives.

男人做出愚蠢透頂之事時,往往是出於高尚的動機。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moral or an immoral book. Books are well written, or badly written. That is all.

一本書,沒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只有寫得好與寫得不好之分,如此而已。

What does it profit a man if he gains the whole world and loses his own soul?

輸了靈魂,贏得世界又如何?

Always! That is a dreadful word.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a caprice and a life-long passion is that the caprice lasts a little longer.

「永遠」,是一個可怕的詞。其實逢場作戲與矢志不渝的唯一區別是,前者長一點,僅此而已。

I love acting. It is so much more real than life.

我喜歡演戲,因為戲劇比生活真實得多。

She is very clever, too clever for a woman. She lacks the indefinable charm of weakness.

她很聰明,但作為女人而言,她太聰明了,少了點弱女子的魅力。

When we are happy, we are always good, but when we are good, we are not always happy.

我們就是這樣:快樂時往往很好,很好時卻悶悶不樂。

Knowledge would be fatal. It is the uncertainty that charms one. A mist makes things wonderful.

所知即所障。正是事物的不確定性令人神往。迷霧,讓事物蒙上了美的面紗。

The past could always be annihilated. Regret, denial, or forgetfulness could do that. But the future was inevitable.

過去,是不堪一擊的。悔過、否定、遺忘,都能將它抹去。但未來,卻是不可避免的。

If they know nothing of victory, they are at least spared the knowledge of defeat.

若不知勝利為何物,便不曉失敗之苦楚。

It's a beautiful woman's fate to be the subject of conversation where ever she goes

汝之所往,皆為所議,美人之命矣。

What fire does not destroy, it hardens.

火亦不催之物,愈加堅固。

Life is a moment. There is no hereafter. So make it burn always with the hardest flame.

生命,一瞬即逝,此無來世。故常以極烈之火燃之。

When one is in love, one always begins by deceiving one's self, and one always ends by deceiving others. That is what the world calls a romance.

始於自欺,終於欺人,此世間所謂愛情。

以上全部為小Matt的原創翻譯,請勿抄襲!

相關焦點

  • 《道林格雷的畫像》:好看的外表,拯救不了枯死的靈魂
    美貌總是與德性相連,所謂「相由心生」,說的就是一個人的內心,決定了這個人的相貌。然而假如,一個人的外表永遠光鮮亮麗,容顏不老,人又會怎樣呢?《道林格雷的畫像》裡,奧斯卡·王爾德給出了回答。1亨利勳爵對畫家霍爾沃德的一幅畫像讚不絕口。畫像裡的人叫道林格雷,是一位美貌的少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亨利勳爵認識了道林,驚訝地發現真人比畫像還美。更可貴的是,道林對自己的美貌毫不自知。
  • 《道林格雷的畫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道林格雷的畫像》故事梗概《道林格雷的畫像》,講述的是一個貴族少年,外形十分俊美,更可貴的是,他性情純真質樸。畫家巴茲爾為道林·格雷畫了一幅畫像,然而畫家的朋友亨利勳爵,卻蠱惑道林格雷向這幅畫許願:讓自己永葆青春,而他所有因為歲月帶來的滄桑,和他所犯的罪惡,將通通由這幅畫像來承擔。道林一開始並不在意,直到他欺騙了一個女演員的感情,導致對方自殺後,他發現畫像裡的人有了微妙的變化,畫裡面的人,臉部有些扭曲,而嘴角帶著一絲邪惡的笑。
  • 【來自遠方的信】「聖徒與吸血鬼「—談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文本與電影改編
    感謝我的耐心,我得出了一個理性的結論,電影《道林·格雷》與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毫無關係。如同吳承恩的《西遊釋厄傳》同周星馳的《月光寶盒》一樣,剛好主人公名字一樣,剛好主體線索雷同,僅此而已。簡單的說,二者在基本格調、劇情處理、道林格雷的主人公塑造上,都完全不同。
  • 讀《道林·格雷的畫像》
    讀《道林·格雷的畫像》作者|思《道林· 格雷的畫像》講述一個絕世美少年的墮落故事:天性純潔的少年道林·格雷,為一個崇拜他的天使藝術家巴茲爾所愛,為一個代表魔鬼的貴族朋友亨利勳爵所誘,漸漸他放棄了良知,縱情聲色,又在聲色犬馬的生活中備受煎熬,最後刀殺勸其懺悔的藝術家,劃破代表良知的畫像,因靈魂空洞而自我毀滅。
  • 禁書《道林·格雷的畫像》:如果美麗是罪惡,那什麼是道德
    故事描述了一位貌美異常的貴族少年道林·格雷,在得到畫家霍華德送給他的自畫像以後,認識到了自己驚人的美。而在其朋友亨利·華頓勳爵的蠱惑下,開始追求美的極端和享樂主義。最終道林·格雷把靈魂出賣給畫像,當自己道德淪喪,不斷墮落的同時,畫像變得越來越醜惡。而道林·格雷自己卻能永葆青春。
  • 九六:道林·格雷的畫像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英國小說家奧斯卡·王爾德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中主角道林·格雷是一個相貌俊美單純善良的貴族少年,當他看到畫像中絕美的自己後,在畫師的蠱惑下,他向畫像許下願望,讓自己永葆青春。於是,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他將靈魂交付於畫像。曾經單純俊美的少年有了不老的容顏,開始肆無忌憚的放縱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罪惡和不堪都由畫像承擔,時光流逝,格雷美貌依舊,畫像卻每天變得衰老醜陋。格雷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惡,這也讓他的靈魂備受煎熬,最終格雷對自己丑陋的靈魂厭惡至極,他舉刀向醜陋的畫像刺去,結果自己離奇死亡。他的面容變得醜惡蒼老,而畫像卻年輕如初。
  • 悅讀 | 姚秋慧:讀《道林·格雷的畫像》有感
    但是事實上,道林·格雷並不開心,他在盡情享受著美麗的不朽和靈魂的「自由」,同時他也在不斷地利用毒品、嫖娼來麻痺自己日漸醜陋的靈魂,但是當他看向畫像的時候,現實中美麗的容顏和畫中不斷腐朽的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對於道林這種極度看重美麗的人來說無疑是酷刑,但他始終無法抗拒這樣沒有負擔可以肆意揮霍人生的生活,於是道林陷入了無法逃避的死循環。
  • 道林·格雷與王爾德|永生的秘密,既然終將死去,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人都會衰老死亡,除了你。所有人都灰飛煙滅,除了你……只有你永不衰老,永不疲憊,永不消逝,獨自一人……有一天,你會發現你變得和他們一樣,美麗,麻木,你變成了完美的,不變的,自己的畫像。《道林·格雷的畫像》是王爾德的一部代表作品,而影片道林·格雷則是據其改編而來,同樣講述著美少年道林·格雷出賣靈魂,放縱行樂後變得十分醜陋可怖的故事。
  • 認識你自己——道林·格雷的畫像
    道林見了畫家霍爾沃德為他所作的畫像,發現了自己驚人的美,在畫家朋友亨利勳爵的蠱惑下,他向畫像許下心願: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歲月的滄桑和少年的罪惡都由畫像承擔。道林剛開始時不以為然,但當他玩弄一個女演員的感情致使她自殺之後,發現畫像中的道林發生了邪惡的變化。恐懼的道林沒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縱自己的欲望。道林美貌依舊,畫像卻一日日變得醜陋不堪。
  • 《道林·格雷的畫像》
    「燙痛過的孩子仍然愛火」  ——奧斯卡·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 --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 - 1900),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於世,同時也是英國唯美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
  • 《道林·格雷》小夥子把靈魂獻給了惡魔得到了永生
    《道林·格雷》是我看過心驚肉跳的一部電影,眼睜睜地目睹美麗的消逝,我是蜷縮著看完的。電影本身情節連貫,富有深意,鏡頭美麗,還蠻精彩。電影的故事給人有一種墮落跟無力可惜感,一個年輕小夥子就這樣由善變惡,由美變醜,最後以自殺的方式來救贖自己的靈魂。
  • 道林格雷的畫像:藝術、倫理、藝術家
    因為與魔鬼做交易,他將自己的靈魂交出換取了永葆青春的能力,所有的歲月的傷害都只在他的一張畫像上顯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這位傳奇美男子的角色塑造——比如:《道林格雷》(2009)看完這些介紹,讓我們再來看看Greg Buzwell寫的這篇文章—— 黑暗欲望和禁果是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的文心。格雷格•布茲維爾考察了奧斯卡•王爾德小說中藝術與道德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為其作品中既有傳統的哥德式主題,又有新美學運動理論。
  • 【影評】《道林 · 格雷》我受你慫恿如此生活,你自己卻從未如此活過.
    《 道林 · 格雷 》的影評 影版把故事改編得順應戲劇化的邏輯與套路,增加了人物衝突,結局也遵循了因果電影也在某些時刻增加魔幻感,比如西比爾對道林說:別讓他(亨利)得逞,道林。這是先知的告誡,勳爵在樓上慵懶地抽著煙,看著少年決絕離去後笑了,這一刻亨利就是惡魔。
  •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王爾德最有名,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一本融合了犯罪、驚悚、哥特和同性戀元素的唯美主義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1. 如果永遠年輕的是我,而變老的是畫,那該多好啊這本書叫《道林·格雷的畫像》,那麼誰是道林·格雷呢?簡單點來說,道林·格雷是一個美少年。道林·格雷的故事,就是一個浮士德的美少年版。
  • 《處女心經》自欺和欺人的現代人
    洪尚秀對人不苛求,事實上人是經不住苛求的。修貞就在同時和兩個男人交往,對誰都沒有信心,所以死守最後一道防線。兩個男的同樣也是,一個有家室,一個也還繼續和別的女人約會,兩次都和修貞近在咫尺。洪尚秀的不苛求是基於他對人的理解達到了一種高度,就是這種高度讓他的作品顯示出的真和純成了他特立獨行的標竿。
  • 《道林·格雷的畫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在他生活的維多利亞時代,世人將他的童話與安徒生相提並論,對他的劇作追捧至極,但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卻因藝術觀不被接受而備受爭議。當一場同性戀愛使王爾德官司纏身,這本小說竟成為罪證之一,最終他被判「嚴重猥褻罪」入獄兩年。出獄三年後,王爾德在巴黎一家小旅館去世,年僅46歲。
  • 愛情始於臉紅,終於心跳!
    愛情是個古老的話題,真愛是永恆的追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愛情的追求。愛情這個話題有點龐大,一時間毫無頭緒。然則對於普通老百姓的愛情,不過就是門當戶對,家長裡短,相敬如賓,不離不棄。
  • 世間情動,始於金方,終於平淡
    酸澀的玉金方往往讓人聯想到青春的萌動和初戀的青澀。「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玉金方,冰糖碰壁噹啷響。」大概從那時起,玉金方就帶上了情意的味道。品嘗玉金方,人們可以感受到長壽的味道——未入口時,心裡小鹿亂撞;入口後,有點酸爽;細品慢咽,進階而來的是淡淡的回甘,讓人浮想翩翩、心動不已。在民間故事裡,長生是美好的註腳。
  • 在所有愛情的騙子裡,這部劇裡的最高級
    《浪漫篇》以「浪漫」為名,開場手持攝影的麻醬笑容美如畫,三浦春馬的深情眼神也使人怦然心動。兩人相處時眉目傳情、情意綿綿,甚至戲仿《人鬼情未了》名場景,卻又娓娓道出《道林格雷的畫像》中「愛,始於自我欺騙,終於欺騙他人。這就是所謂的浪漫」的嚴酷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