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道林·格雷的畫像》:如果美麗是罪惡,那什麼是道德

2020-12-24 於升升書影

擺脫誘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屈服於誘惑。若抵制誘惑,你的靈魂就會渴望自己被禁止的東西,就會渴望那些被可怕的法律弄得可怕和非法的東西。這樣,靈魂就得病了。——奧斯卡·王爾德

01.

提起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你會想到什麼?

我會聯想到英劇《唐頓莊園》中的幽深氣派的古堡,浪漫精緻的英式下午茶,舉止優雅,風度翩翩的少男少女......

1837~1901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的大英帝國,走向了世界之巔。工業革命的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經濟貿易也得到全面的提升。維多利亞人對於工業革命帶來的前景充滿一派樂觀和信心。

但就如狄更斯筆下的「雙城記」一樣:

這看似是最好的時代,但它也可能是最糟糕的時代;它在睿智中,又充滿蒙昧;雖信心百倍,但又疑慮重重。

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使英國享受到了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切,但同時時代的社會風氣和主流矛盾又使得真實的生活險象環生。

光鮮的背後是可怕的掠奪,資本主義上層社會虛偽的道德和奢靡的生活與底層勞苦大眾的生活現狀形成鮮明的反差。

而奧斯卡·王爾德筆下的《道林·格雷的畫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即是這一時代的產物。

有別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主流文學流派,比如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印象派藝術等,王爾德承接了來自法國巴黎的唯美主義思潮。

作為十九世紀英國唯美主義的先鋒人物,王爾德一向標榜藝術高於生活。他試圖用藝術的美來對抗維多利亞時期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虛偽道德。

然而, 王爾德的唯美烏託邦,終究像是柏拉圖筆下的「理想國」那樣難以實現。反而,他本身「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潮與現實道德的對抗,使王爾德自己最終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這部 《道林·格雷的畫像》唯美主義的代表作,也在長期時間內被主流文化所誤解,也給王爾德招致許多非難。

但其中表達的,追求美的藝術與資本主義上流社會虛假道德的對抗,以及生活與藝術的碰撞都是那個時代無可避免的鬥爭和產物。

最終,《道林·格雷的畫像》以主角們的死亡來對抗時代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王爾德的囹圄也是他的勇氣。

02.

用死亡對抗虛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道林·格雷的畫像》的故事有著王爾德式的離經叛道,也流淌著卡夫卡式的荒誕不經。故事描述了一位貌美異常的貴族少年道林·格雷,在得到畫家霍華德送給他的自畫像以後,認識到了自己驚人的美。而在其朋友亨利·華頓勳爵的蠱惑下,開始追求美的極端和享樂主義。

最終道林·格雷把靈魂出賣給畫像,當自己道德淪喪,不斷墮落的同時,畫像變得越來越醜惡。而道林·格雷自己卻能永葆青春。

最終,道林·格雷看到醜惡的畫像想一毀了之,但最終,刺向畫像的尖刀插在了自己的胸膛上。

在王爾德筆下,畫像的故事充滿了二元對立。善惡也好,美醜也罷,他最終探究的還是生活VS藝術的本身。

以亨利·華頓勳爵為首的上流社會,他們在生活中無所事事,而以享樂和追求美的極致為生活趣味。他崇尚:

「只有感官才能拯救靈魂,就像只有靈魂才能拯救感官一樣。」「享樂的目的就是體驗本身,而非體驗的結果,不管這種結果是苦是甜。」

受到他的鼓動,原本心思單純的道林·格雷認識到了自己無與倫比的美麗,並沉浸到「發現美」的生活當中去。

他無法自拔地「愛上」了歌劇院的一名女演員西比爾。而作為作品中唯一的女主角,在王爾德筆下,西比爾代表著從藝術走向生活的革命派。

西比爾原本有著對藝術天然的覺知力。在演戲劇的同時,她能夠與劇中的人物靈魂合二為一,感知來自劇中人物的感情。

道林·格雷被西比爾的「美」所吸引,兩個年輕人迅速墮入愛河。

但王爾德卻說:

「墜入愛河的人,總是始於自欺欺人,終於欺騙他人。這就是世人所說的浪漫。」

西比爾在愛上貴族青年道林·格雷以後,知曉了世人真正的情愛是什麼。劇作中人物的感情對她失去了吸引力,而她為藝術獻身的戲劇表演也在同時間失去了靈魂。

道林·格雷在看到失去「美感」的表演以後,決然地拋棄了西比爾。正如王爾德筆下那樣,墜入愛河的道林·格雷愛的並非真實的西比爾,而是西比爾所呈現出來的藝術之美。

絕望的西比爾傷心自殞,而崇尚美和及時享樂的道林·格雷為此卻不動心神。相比於極致的美貌,道林·格雷的內心卻在極度的醜化。

與此同時,道林·格雷也發現了畫家霍華德送給他的畫像也在他罪惡的時候漸漸變醜。

至此,道林·格雷走上了在上流社會中歌舞笙簫的墮落生活。就算在畫家霍華德規勸他找回原來的純真時,他也二話不說用刀刺死了畫家。

幾十年,道林·格雷的外表仍舊保持著青蔥歲月時的美麗面龐。而與他外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享樂主義和虛偽道德所帶給周圍人的苦難和罪惡。

最終,道林·格雷把刀舉向了暗藏他醜陋秘密的畫像。然而,最終刀插在了道林·格雷的胸膛,畫像仍保留著原先的青春面貌,而倒在血泊中的道林·格雷卻已面容枯槁。

王爾德利用女主角西比爾和畫家霍華德的死,闡明了下層人民的生活和傳統道德觀在資本主義醜陋虛偽面前的脆弱不堪。

但同時,道林·格雷的死和上流社會對於道林·格雷的避之不及,也同樣揭示了追求美的極致和享樂主義的墮落跟自毀。

其實,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充分展現了王爾德在追求唯美主義時的自身悖論。他一方面追求美的藝術,另一方面又無法忽視現實社會中的物慾橫流。

這是維多利亞時期,難以調和的現實真相。或許也只有死亡才能最終與之抗衡。

所以最終,王爾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03.

王爾德式毒雞湯,是時代產物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1891年出版《道林·格雷的畫像》引起極大的騷動,並受到媒體猛烈的攻擊。王爾德也在該年結識艾爾佛瑞·道格拉斯爵士,悲慘的命運卻就此開始。

王爾德曾經說過:

「我的一生有兩大關鍵點,一是我父親把我送進牛津大學,二是社會把我送進監獄。」

的確,正是因為進入牛津大學,王爾德從此形成了唯美主義的人生觀和藝術觀,而同樣也是因為唯美主義的藝術觀最終將他送進監獄。

特別是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問世以後,就連王爾德的妻子也對王爾德的母親說:

「自從奧斯卡寫了《道林·格雷的畫像》,就沒有人和我們說話了。」

而《道林·格雷的畫像》這部作品,最終也成為王爾德「搞同性戀情」的有力證據,最終他被判入獄。

即使是現如今,王爾德提出的「藝術不應受道德的約束」聽起來仍舊驚世駭俗。然而,王爾德在揭露和批判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道德墮落和虛偽時,卻如同一名勇士。

即使明知,小說會遭到非議,王爾德依舊冒著巨大的風險,將《道林·格雷的畫像》公布於世。

對於《道林·格雷的畫像》,王爾德曾經毫不諱言地道:

「霍華德是我心中的我,亨利勳爵是世人眼中的我,而道林則是我想要,也許,在別的時代成為的我。」

企圖以衛道士的形象對抗時代的王爾德,在世人眼中的他卻是「十足的頹廢派」、「漂亮哥兒」或者「浪蕩子」。

而本身對於資本主義政治的對立與造反更使得他成為一名不容世俗的「革命戰士」。

寫出一部禁書,是王爾德對抗時代的產物,當然如同《道林·格雷的畫像》的結局,唯美主義和現實道德的硬碰硬最終也只是兩敗俱傷。

然而,不管怎麼說,王爾德的唯美主義哲學批判,最終給後世留下了思考的空間。認識到在表面的豐裕物質和紙醉金迷背後的庸常和腐朽。

如同故事中以死亡所做的結尾和犧牲,王爾德的反叛同樣是悲慟和壯烈的。

04.

奧斯卡·王爾德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詩人及散文家,但我更認為他是個藝術家。

雖然王爾德在世時,他的作品和生平遭時代詬病。但經過時光的過濾,他仍舊是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

就如同博爾赫斯說的那樣:

「奧斯卡.王爾德1854年生於都柏林,1900年死於巴黎阿爾薩斯飯店。他的作品仍然年輕,就像寫於今天上午。」

超脫於時代,王爾德的作品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道林·格雷的畫像》
    「燙痛過的孩子仍然愛火」  ——奧斯卡·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 --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 - 1900),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於世,同時也是英國唯美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
  • 九六:道林·格雷的畫像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英國小說家奧斯卡·王爾德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中主角道林·格雷是一個相貌俊美單純善良的貴族少年,當他看到畫像中絕美的自己後,在畫師的蠱惑下,他向畫像許下願望,讓自己永葆青春。於是,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他將靈魂交付於畫像。曾經單純俊美的少年有了不老的容顏,開始肆無忌憚的放縱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罪惡和不堪都由畫像承擔,時光流逝,格雷美貌依舊,畫像卻每天變得衰老醜陋。格雷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惡,這也讓他的靈魂備受煎熬,最終格雷對自己丑陋的靈魂厭惡至極,他舉刀向醜陋的畫像刺去,結果自己離奇死亡。他的面容變得醜惡蒼老,而畫像卻年輕如初。
  • 讀《道林·格雷的畫像》
    巴茲爾為道林·格雷作了一幅完美的畫像,那幅畫像投射了太多自我,他不願出賣,不想讓內心的隱秘公之於眾。模特道林·格雷以為畫家更愛青銅塑像而慍怨,也嫉妒畫中的自己,那翩翩少年將永葆青春,而自己會日漸衰老,他害怕流光將美拋。畫家真心愛著道林,後來他把自己一生最出色的傑作「道林·格雷的畫像」獻給了他,道林先是拒絕這個畫中的「敵人」,爾後又欣然接受,就如同死亡的不完美,生者無論如何還得接納。
  • 認識你自己——道林·格雷的畫像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英國著名戲劇家、小說家Oscar Wilde(奧斯卡·王爾德)的作品。
  • 悅讀 | 姚秋慧:讀《道林·格雷的畫像》有感
    但是事實上,道林·格雷並不開心,他在盡情享受著美麗的不朽和靈魂的「自由」,同時他也在不斷地利用毒品、嫖娼來麻痺自己日漸醜陋的靈魂,但是當他看向畫像的時候,現實中美麗的容顏和畫中不斷腐朽的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對於道林這種極度看重美麗的人來說無疑是酷刑,但他始終無法抗拒這樣沒有負擔可以肆意揮霍人生的生活,於是道林陷入了無法逃避的死循環。
  • 《道林·格雷的畫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天生漂亮的少年,道林·格雷因見了畫家霍華德給他畫的肖像,發現了自己驚人的美,又聽信了亨利爵士的吹噓,開始為自己韶華易逝,美貌難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擔歲月和心靈的負擔,而讓自己永遠保持青春貌美。
  • 《道林格雷的畫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這部劇除了演員演技很贊,懸疑劇情帶感之外,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不要去碰不該碰的東西,不要跨過不能逾越的那條線,不要給罪惡留試探的餘地,因為有些東西一旦觸碰和逾越,結果可能是萬劫不復。而這一點,在王爾德這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 《道林·格雷》小夥子把靈魂獻給了惡魔得到了永生
    《道林·格雷》是我看過心驚肉跳的一部電影,眼睜睜地目睹美麗的消逝,我是蜷縮著看完的。電影本身情節連貫,富有深意,鏡頭美麗,還蠻精彩。電影的故事給人有一種墮落跟無力可惜感,一個年輕小夥子就這樣由善變惡,由美變醜,最後以自殺的方式來救贖自己的靈魂。
  •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王爾德最有名,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一本融合了犯罪、驚悚、哥特和同性戀元素的唯美主義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1. 如果永遠年輕的是我,而變老的是畫,那該多好啊這本書叫《道林·格雷的畫像》,那麼誰是道林·格雷呢?簡單點來說,道林·格雷是一個美少年。道林·格雷的故事,就是一個浮士德的美少年版。
  • 《道林格雷的畫像》:始於自欺,終於欺人,此世間所謂愛情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由英國著名戲劇家、小說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創作,是極少數仍廣受歡迎的十九世紀唯美主義小說之一。該作講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長在倫敦的貴族少年,相貌極其俊美,並且心地善良。道林見了畫家霍爾沃德為他所作的畫像,發現了自己驚人的美。
  • 道林·格雷與王爾德|永生的秘密,既然終將死去,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人都灰飛煙滅,除了你……只有你永不衰老,永不疲憊,永不消逝,獨自一人……有一天,你會發現你變得和他們一樣,美麗,麻木,你變成了完美的,不變的,自己的畫像。《道林·格雷的畫像》是王爾德的一部代表作品,而影片道林·格雷則是據其改編而來,同樣講述著美少年道林·格雷出賣靈魂,放縱行樂後變得十分醜陋可怖的故事。
  • 道林格雷的畫像:藝術、倫理、藝術家
    他站在正在腐壞的畫像前,比較著鏡子中純真得完美無瑕的他和因其道德墮落而受影響的畫像。這種對比給他帶來愉悅的刺激感:「他越是迷戀於自己的英俊面容,就越是對自己靈魂的墮落感興趣」(第11章)。道林因為許願得償而保持帥氣,他的畫像卻承受著墮落的後果。他模糊了藝術與生活,美學和倫理學之間的邊界。這幅畫因道德目的而作,卻從美的對象轉變成罪惡、以及一些「獸性,腐爛與不潔」事物的卑鄙記錄(第10章)。
  • 《道林格雷的畫像》:好看的外表,拯救不了枯死的靈魂
    在莎士比亞的喜劇《一報還一報》裡,公爵對美麗的伊莎貝拉說:「沒有德性的美貌,是轉瞬即逝的;可是因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顆美好的靈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道林格雷的畫像》裡,奧斯卡·王爾德給出了回答。1亨利勳爵對畫家霍爾沃德的一幅畫像讚不絕口。畫像裡的人叫道林格雷,是一位美貌的少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亨利勳爵認識了道林,驚訝地發現真人比畫像還美。
  • 【來自遠方的信】「聖徒與吸血鬼「—談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文本與電影改編
    勳爵與畫家,玩弄著高貴的預言,讀者由著王爾德的筆性,忍不住也去偷窺那水仙花般的美少年道林格雷一眼。懷著對「迷人王子」的眷戀,我耐著性子看完了這部電影。感謝我的耐心,我得出了一個理性的結論,電影《道林·格雷》與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毫無關係。如同吳承恩的《西遊釋厄傳》同周星馳的《月光寶盒》一樣,剛好主人公名字一樣,剛好主體線索雷同,僅此而已。
  • 書評 |《道連·葛雷的畫像》:惡之吸引與善之必要
    在《道連·葛雷的畫像》(下稱《畫像》)自序,王爾德說「書無所謂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畫像》的創作,王爾德與其說是發明新的觀點,不如說是展示與試圖解決內心矛盾。王爾德面對的困境在於道德與藝術的關係問題,在更深的心理層面上,是同性戀意識與基督教精神的矛盾,美與道德的不可調和在一定程度驅動了《畫像》的情節發展。
  • 是越成熟,越能分辨那是不是愛 一周日籤排行榜
    是越成熟,越能分辨那是不是愛。——冷飛飛你心中的完美愛情是怎麼樣的?可以有不完美。——蘿拉好好生活,以此回報愛我的人,也以此回答傷害我的人。——佚名用人之常情去原諒,用世事無常去遺忘。——佚名平淡其實是很奢侈的,那意味著有許多愛你的人在為你付出。——郭子曦淡淡的憂傷和恬靜的愛壽命綿長,劇烈的憂傷和熾熱的愛卻毀於自身的過於豐富強烈。——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沒有所謂口誤,所有口誤都是潛意識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