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隆尼亞》:21世紀第一個十年·波蘭戲劇最經典、最偉大的傑作

2021-02-16 劇院與藝術

看《阿波隆尼亞》之前,先走進「波蘭劇場」!

:張向陽

首發於:北京青年報

本文圖片來自:攝影師Stefan Okolowicz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

天津大劇院·微信公眾平臺(tjgrandtheatre)


《阿波隆尼亞》是飲譽全歐的、陸帕得意門生瓦裡科夫斯基的代表經典。

 

波蘭戲劇從2015年夏天開始密集轟炸,不能讓人忽視其美學思想的獨特意義。除了導演具備深厚的舞美功底、較高的知識層次,演員演技炫目、馬拉松式超長時間等普遍的鮮明特點,其藝術特徵和信念追求也極富啟示。

 

波蘭當代戲劇的關注點並不在情節展示和性格刻畫上,所謂現實主義的體驗早已成為陳舊的坐標。去情節化、忽略性格化、犀利尖銳的質疑以及多重含義的表達與中國的觀賞習慣大相逕庭。

 

《行李箱》中一個男子偶然去戰爭博物館發現了一隻寫著父親名字的箱子,就此陷入對自己成長道路的回憶辨析,而情節並沒有安排任何起伏突轉。《瓦蓮京娜》的主要橋段是女太空人時而歇斯底裡,時而疲憊迷幻的夢囈。觀眾獲得的只是太空人支離破碎的生活印象,像是無數道光線被集合擠壓成為一塊四處折射的凸透鏡。《先人祭》的祭祀過程幾乎都是在暗場和後場,無論是現代社會藏在森林裡的祭祀,還是DV在黑暗中拍攝的農民控訴、冤報輪迴,都是一帶而過的群戲,就算古斯塔夫長篇累牘的傾訴絮叨,也無關情節推進,談不上戲劇衝突的推動。

  

《阿波隆尼亞》劇照

 

《阿波隆尼亞》導演瓦裡科夫斯基的重點既不勾勒人物,也不讓觀眾為故事入迷,而是提供一個宏大的歷史空間思考戰爭的輸贏、欲望和犧牲、倫理和殺戮這些永恆主題。戲劇的主體沿著兩個人的對話展開:年輕的阿波隆尼亞為了救25個猶太人,被捆綁到雪橇上被德國軍官情人槍斃。她甚至不是一個具體的女人,她只是受難無辜的、在強權和殺戮下默默無語走向犧牲的波蘭的象徵。

 

回頭來看陸帕的《伐木》整晚上唧唧噥噥,更沒有情節突變可言。陸帕和瓦裡科夫斯基在對戲劇觀念的闡述中都如出一轍,都在強調「帶觀眾經歷一次旅途」。波蘭戲劇普遍的超長演出時間具有使得戲劇力量不斷強化的作用。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更飽滿有力的戲劇推動力。

 

波蘭的劇場不是讓觀眾逃離現實、麻痺自己,而是正視自我和社會的關係,時刻把觀眾帶入現實感中清醒認知心靈痼疾,抗擊現實弊端。這是對人類精神極致的關懷,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對生活的真摯。

 

《瓦蓮京娜》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蘇聯太空人、被赫魯雪夫挑選的一位女紡織工首次登上太空的真實記錄和紀實採訪。片頭使用真實史料,前蘇太空人塔拉斯科娃訪問波蘭,萬眾歡欣夾道歡呼,有如迎接降入人間的聖母。片尾這位早已成為國家功勳代表的老女人接受國家首腦普京的接見,那張僵化的英雄臉定格於時代。這些鏡頭喚起了集體記憶中攜帶時代泥濘和浪花的無限辛酸感慨。

 

《行李箱》的發現和追憶其實正提醒著我們是多麼麻木不仁、多麼無動於衷地陷入時尚生活、陷入曖昧情愫、陷入逃避生活的自我愚昧中。《先人祭》吟詠民族文化起源的靈魂,祭祀歌唱超度亡靈這種尋根意識本身就是對現實的牴觸和批判。而更不要說第四部完全就是反抗執政者、喚起民族精神的戰鬥號角。

  

《阿波隆尼亞》劇照

 

《阿波隆尼亞》以歷史穿透現實,使觀眾陷入某種迷惑中,或者某種歷史銜接的啟示中:黨衛軍軍官馮·阿歐通過古希臘統帥阿伽門農之口,或者一個以色列士兵——猶太人大屠殺中的倖存之子說出的話,正是瓦裡科夫斯基和利特爾的聲音。

 

《行李箱》中戰爭博物館裡的老講解員充滿厭倦,已經成為了一個會喘氣的木乃伊。兩個應答機雖然藉口在觀察男主角的行動,也只是曖昧調情。咖啡館裡的詩人寧願去浪跡天涯也不關心箱子和人的命運。這個世界除了修了一個博物館,和戰爭沒有絲毫關係。

 

《瓦蓮京娜》中強大的國家意志已經把人擠壓成神經兮兮、滿口胡言亂語的妄想狂,一隻標準尺寸、應付大眾意志的玩具狗。劇作強調了在宇宙中的人具有的尊貴與崇高,表現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

 

 

從格洛託夫斯基以來,波蘭實驗戲劇的很多文學腳本是把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情節拼湊在一起,以強化導演想表現的中心主題。如格洛託夫斯基自己的《啟示錄》(1971)一劇就將《聖經》中的某些片段、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一些情節、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法國女作家韋伊的《等待上帝》的片斷,按照詩的規律而不是邏輯的規律聯成一部戲劇長詩。

 


《阿波隆尼亞》劇照

 

《阿波隆尼亞》史詩劇的宏大,《先人祭》的詩意滂沱,《伐木》的文學底蘊,《瓦蓮京娜》的歌隊元素都在承襲著這一戲劇傳統。

 
《先人祭》劇照

 
《伐木》劇照



《瓦蓮京娜》劇照

《阿波隆尼亞》的演出內容由不同時代的代表文本和歌曲精確交織而成:埃斯庫羅斯的《俄瑞斯忒亞》和歐裡庇得斯的《阿爾克提斯》,也有哈娜·克拉爾的短篇故事碎片、庫切的《動物的生命》,還有喬納森·利特爾的《善心女神》。

  

瓦裡科夫斯基

 

瓦裡科夫斯基在闡述意圖的時候說:「我想讓觀眾們能注意到曾經把人們推到猶太人大屠殺的恐懼之下的種種命題,充滿爭議又觸及到人們的機體記憶以及戰爭的遺留問題。」三個故事具有同樣的審美高度和精神指向,三組人物像是天空中的三道彩虹,一起佇立成彼此映射交融的人文風景。此劇的基石是一次或自願或強迫的自我犧牲的行為動機。犧牲的名義可以是愛,是責任,或僅僅是在無底的絕望下的自殺願望。

 

2015年夏天中國觀眾看到的波蘭舞臺呈現,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戰後迅速崛起的一批詩人劇作家,他們給波蘭戲劇界帶來了生機勃勃和富於創新精神的景象。這些作家是姆羅熱克、魯熱維奇、卡爾波維奇、德羅茲多夫斯基、格羅霍維亞克、伊雷頓斯基等。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以詩人作家而成名多年,後期才轉入戲劇創作,但其戲劇創作卻可以和它們的詩歌小說相媲美,絲毫不遜色。他們的創作突破了傳統的戲劇結構形式,戲劇情節已處於次要地位,甚至沒有情節,只是某種圖像、思想和意念的隱喻表現。劇中居於主導地位的不是人物的命運經歷,而是所處的環境。

 

華沙新劇團由瓦裡科夫斯基及數位長期合作者共同創立,因為穩固長久的觀劇習慣,傳統上的波蘭劇場並沒有受到票房和財政的誘惑,也不為政府獎項獲得名利,純粹意義上的藝術觀長期主宰劇場。

 

波蘭戲劇向來強調劇場和教堂具有同樣崇高的地位,都是淨化提升精神領域,為了實現人類精神的解放,正視自我和世界的關係;跟隨格洛託夫斯基成長起來的導演們強調劇院是屬於高文化圈的文藝沙龍,演出則是演員同觀眾之間的哲學對話,演出的最後效果應該是觀演雙方在藝術的感召下共同經歷的一次精神淨化旅程。

阿維尼翁戲劇節驚世之作,跨越經典悲劇與當代小說;這部「多媒體暴力美學版」被譽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波蘭戲劇最經典、最偉大的傑作


講座預告:《阿波隆尼亞》憑什麼被譽為"偉大的傑作「?他為你揭秘!

時間:6月7日(周二)19:30

分享者:彼得·格魯茨辛斯基

地點:天津大劇院小劇場

主題:波蘭話劇《阿波隆尼亞》戲劇構作

講座票近期開始領取


取票信息發布於:

天津大劇院微信公眾平臺

(tjgrandtheatre)

相關焦點

  • 華沙新劇團《阿波隆尼亞》 三個女人的犧牲
    2009年阿維尼翁戲劇節的驚豔之作多媒體暴力美學版呈現21世紀第一個十年波蘭戲劇 6月10日—6月11日120元票價限量供應 《阿波隆尼亞》中有三個有名的女人,串聯起了這個超長的舞臺故事。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阿波隆尼亞》正是如此。只不過,這不是一個風情的故事,卻是一個殘酷的故事。
  • 觀看《阿波隆尼亞》之前,走近「波蘭劇場」!
    《阿波隆尼亞》是飲譽全歐的、陸帕得意門生瓦裡科夫斯基的代表經典波蘭戲劇從2015年夏天開始密集轟炸,不能讓人忽視其美學思想的獨特意義
  • 看《阿波隆尼亞》之前,先走進「波蘭劇場」!
    林兆華戲劇邀請展《阿波隆尼亞》是飲譽全歐的、陸帕得意門生瓦裡科夫斯基的代表經典
  • 戲劇可以猛到跟現實撕逼,也就波蘭了
    在這位巨人的龐大影響力之下,當代波蘭戲劇呈現出許多驚人的場景。李赫齊克被稱為陸帕「最年輕、最叛逆的弟子」。他的作品《堅硬的棉花地裡》中,2個男人在黑暗裡邂逅,貌似演唱,實則為各自的孤獨嚎叫呻吟。刺眼的電光頻閃,放大著焦慮躁動,演員的正面裸體、為彼此付出的片刻親熱只是一縷震驚中刺傷自己的幻覺。
  • 《阿波隆尼亞》裝臺進行中 聽聽導演怎麼說?
    …問:你劇名中的「阿波隆尼亞」(Apollonia)是一個波蘭女人的名字嘛? 克:在19世紀,給一個女孩取名為阿波隆尼亞(Apolonia,不同於劇名)被視為對俄國壓迫者的抵抗,因為名字裡包含了波蘭(Polonia,波蘭的拉丁語)。
  • 帝國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封面揭曉
    進入2020年,我們已經步入21世紀的二十年,這是20年來的超級英雄大片熱潮,重要而多樣化的電影攝製者的湧入以及從數碼攝影到數字攝影的各種技術飛躍。流媒體的興起。這是一個變革性的時代,因此為了紀念現代電影製作中的這一裡程碑,《帝國》展示了《世紀百部最偉大的電影》,這是自2000年以來最優秀,最受歡迎的電影的確定倒計時,該列表是通過合併提交的選票而創建的由帝國評論家與讀者選出來的。保羅·希珀(Paul Shipper)獨有六本獨家封面,每本都描繪了一部電影的傑作,以紀念《百大倒計時》。
  • 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
    21世紀已經過去將近五分之一了,《衛報》最近發布了一個榜單,從2000年到現在,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黑幫、超級英雄、小學生、情人、奴隸、農民、技術人員、天才特倫鮑爾和自由落體的太空人,都出現在了這個榜單裡。
  • 21世紀最偉大的十部紀錄片
    所以這份榜單不僅代表了哪些電影最受電影從業者和評論界認可,也反映出每個國家的電影製作水平。 下面是我們從TSPDT(2020年版)「21世紀最受歡迎的1000部電影」榜單中整理出最受歡迎的前十部紀錄片,以及權威媒體和研究人員對這些影片的獨家點評。
  • 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排名:C羅憑什麼能排第一?
    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排名:C羅憑什麼能排第一? 眾所周知,足球界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比如有梅西、貝利、C羅等等。這些運動員成為足壇上的傳奇人物,影響了很多熱愛足球的年輕人。對於誰是21世界以來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有四位運動員上榜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分別是誰呢?
  • 德轉評21世紀50位最偉大球星:梅西第一,C羅第二,齊祖第三
    直播吧11月8日訊 近日,德國轉會市場評出了21世紀最偉大的50位球星,梅西、C羅佔據前兩位,齊祖第三。德轉21世紀五十大球星:1,梅西(阿根廷)2,C羅(葡萄牙)3,齊達內(法國)4,大羅(巴西)5,小羅(巴西)6,伊涅斯塔(西班牙)7,亨利(法國)8,哈維(西班牙)9,馬爾蒂尼(義大利)10,菲戈(葡萄牙)11,傑拉德(英格蘭)
  • 「21世紀最偉大演員」趙濤榜上有名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近日,《紐約時報》發布21世紀最偉大演員榜單,中國女星、導演賈樟柯妻子趙濤排名第八,成唯一入選華人明星。趙濤也被譽為即鞏俐之後最被國際了解的中國電影女演員。近幾年趙濤的作品雖然有所減少,但每出一部都是經典,2015上映《山河故人》由趙濤、張譯主演,一上映便好評如潮,這部影片也斬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提名,第35屆香港金像獎提名等多項電影節提名。
  • 英國《衛報》: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
    4喬納森·格雷澤近十年來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最近的一部電影)被證明是一部無法歸類的傑作。斯嘉麗·詹森扮演一個人形的外星人,在格拉斯哥的街道上搜尋毫無防備的男性「帶回家」——事實上,是把他們當做食物來源。
  • 21世紀第二個十年最強狀元是誰?歐文上榜,第一沒懸念!
    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十年!過去一個十年,NBA一共產生了十位狀元,他們有的已經成為了球隊絕對的核心!有的卻已經被球隊邊緣化!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21世紀第二個十年NBA最強的五位狀元!沃爾巔峰時期的沃爾有著「聯盟速度第一人」的稱號!在16-17賽季,沃爾還能場均拿下23分,在東部半決賽對飈小託馬斯!17年沃爾的三分球命中率已經達到了恐怖的37%!
  • 「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拯救片荒!
    .」 → 點選「設為星標「★」21世紀已經過去將近五分之一了,《衛報》最近發布了一個榜單,從2000年到現在,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黑幫、超級英雄、小學生、情人、奴隸、農民、技術人員、天才特倫鮑爾和自由落體的太空人,都出現在了這個榜單裡。
  • 趙濤入選21世紀最偉大演員,實至名歸還是沾賈樟柯的光?
    11月26日,《紐約時報》評選出了21世紀迄今為止最偉大的25位演員,趙濤成了唯一入選的中國演員,位列第八。《紐約時報》高度肯定了趙濤的表演對賈樟柯影片的貢獻。文章指出,賈樟柯電影最強烈的主題就是變革中的中國,而趙濤的表演就是這一電影主題的化身。
  • 英國《衛報》評出: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
    今天分享的榜單,來自於英國《衛報》,深耕行業的影評人們評出了2000年至今,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從黑幫、超級英雄、天才特倫鮑爾、自由落體的太空人,到股票經紀人等等都出現在了這個榜單裡。既涵蓋了獲獎無數的商業大片,也關注到了具備先鋒實驗性質的優秀紀錄片。過分地去在意榜單的排序,那會失去所有的樂趣。打破自己的觀影慣性,100部電影,好比是21世紀的100扇門,我們只需要推開門,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