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帕的得意門生瓦裡科夫斯基的經典代表作
2009年阿維尼翁戲劇節的驚豔之作
多媒體暴力美學版呈現
21世紀第一個十年波蘭戲劇
6月10日—6月11日
120元票價限量供應
格日什託夫·瓦裡科夫斯基導演作品《阿波隆尼亞》
120元票價限量供應
演出時間:6月10日-11日19:30,共2場
演出時長:270分鐘(包含一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天津大劇院·歌劇廳
三個女人的戲
《阿波隆尼亞》中有三個有名的女人,串聯起了這個超長的舞臺故事。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阿波隆尼亞》正是如此。只不過,這不是一個風情的故事,卻是一個殘酷的故事。
毋庸置疑,在《阿波隆尼亞》中,三位女性的犧牲成為了故事的主體:為祖國慷慨赴死、為了丈夫獻出生命、因竭力拯救猶太人而死。阿波隆尼亞是劇名,也是波蘭女子的名字,由希臘太陽神阿波羅陰姓而來,神話中有聖·阿波隆尼亞反對修道院被拔掉所有牙齒後處死。
導演瓦裡科夫斯基亦援古證今,用其發音指涉波蘭,講了三段阿波隆尼亞的故事。看著看著,阿波隆尼亞就出現了……
《伊菲革涅亞的犧牲》
阿伽門農和克呂泰涅斯特拉之長女,伊菲革涅亞,是這個故事第一個犧牲的女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無辜羔羊。她的父親希臘統帥阿伽門農為了打贏戰爭,不得不把女兒祭獻給神明。當伊菲革涅亞被騙到軍營駐地,得知這一兇信時無疑是如晴空霹靂、肝膽俱裂。但出場的伊菲革涅亞堅強悲憫地向母親克呂泰涅斯特拉告別,為了國家的利益平靜走向祭臺。她的犧牲全然是純潔高尚的,具有著永恆的震撼力量。
她作為古典美的悲劇人物經常出現在名畫家的畫布上。在德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塞姆·費爾巴哈筆下,伊菲革涅亞悒悒不歡,寄情彼岸,充滿對親人的懷念,手拿著橄欖枝,象徵祈求和平,不要殺戮。用畫家自己的話說,這個形象「一個以人的真實和偉大為中心的典型,這個典型及時地把我的生活變成了對抗我身處時代的一場無望的戰鬥」。
阿爾刻提斯是費拉亞國王阿德墨託斯的表妹和妻子,她是這個故事中第二個犧牲的女主角。她的的丈夫從阿波羅那裡得到了一份詭異的禮物:擁有生命的可能,或者直白點,永生不死的可能性,條件是有人願意為他獻出自己的生命。在父母都貪生拒絕為兒子去死的時候,阿爾刻提斯是唯一一個說「好」的。這裡面帶有「道德綁架」意味的犧牲,又對應了家庭關係中的犧牲,離我們的生活又逼近了一步。
《與大力士摔跤身亡的阿爾刻提斯》
第三個女人——阿波隆尼亞,不是神話,她死於納粹的律法。因為律法規定任何在納粹佔領期間藏匿或幫助猶太人的人都要被判死刑。當年年輕的阿波隆尼亞為了救25個猶太人,被捆綁到雪橇上被德國軍官情人槍斃。舞臺上的阿波隆尼亞年輕俏麗,在冬天裡穿著雪白花邊的睡裙,懷著第四個孩子,悲憫而無辜地低頭走出家門,走向她的永劫不復。她甚至不是一個具體的女人,她只是受難的、無辜的、在強權和殺戮下默默無語走向犧牲的波蘭的象徵。
《阿波隆尼亞》=克日什託夫·瓦裡科夫斯基+華沙新劇團
克日什託夫·瓦裡科夫斯基,波蘭戲劇大師克裡斯提安•·陸帕最得意的門生之一。「華沙新劇院」(NowyTeatr)的靈魂人物,作品常反映重建中的波蘭社會問題,他關注的議題觸及歷史與戰爭,探尋新的表現形式。他率領組成的華沙新劇團在劇場界以獨特的方式和觀眾互動而聞名。
2008年瓦裡科夫斯基在華沙創立華沙新劇團並擔任藝術總監。至今已執導《阿波隆尼亞》(2009)、《結局》(2010)、《莎士比亞——非洲故事》(2011)及《卡巴雷特·華沙》(2013)四部作品。其中,《阿波隆尼亞》,瓦裡科夫斯基代表之作,是一部演出時間長達四個小時的鴻篇巨製。華沙新劇團志在成為新興藝術空間,成為讓藝術家獨立創作的地方,劇團的另一目標是與城市互動,讓華沙人重新審視自己居住的城市。
_• 演出信息 •
﹝名稱﹞阿波隆尼亞
﹝劇場﹞天津大劇院
﹝時間﹞2016年5月24日-5月25日
﹝票價﹞120元(每場限量20張)、180元、280元、380元、580元
_• 購票方式 • _
快速購買:下拉到文末,點擊左側 閱讀原文 填寫訂單購買
取票方式:演出當日在劇場工作檯,報預留的姓名電話即可換取紙質票。
換票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58號增1號,天津大劇院10號票臺。
取票電話:021-83882000
• 觀 劇 大 巴 •
發車地點:王府井大街99號,世紀大廈樓下
發車時間:演出當天14:00
諮詢電話:652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