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師】海頓

2021-02-14 古典音樂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在拿破倫攻陷維也納後不久的1809年5月31日去世。他最後的遺言,竟是在鄰居遭到炮轟後他安慰僕人們不要害怕。海頓被葬在Hundsturmer墓地(海頓公園,維也納Meidling)。而Esterhazy家族對此竟然不聞不問。直到後來von Cambridge公爵和NikolausII大公說起,才華橫溢的海頓曾在他家做過多年的樂長,他在1820年決定把海頓的墳遷到Eisenstadt的海頓教堂。當海頓的棺材被打開時,人們發現頭顱不見了。後來調查發現,Esterhazy大公的秘書Joseph Carl Rosenbaum,是當時頭骨學者Franz Joseph Gall的崇拜者。他買通了監獄管理人和其他兩個公務員,在海頓下葬八天後,把棺材打開,偷走了頭顱。因為當時找不到被盜的頭骨,人們只能將無頭的遺體運到Eisenstadt下葬。後來監獄管理人Johann Peter交給警察一個所謂的海頓頭骨,但真的頭骨在秘書Rosenbaum那裡。他讓好友Peter將頭骨轉交音樂學院。但直到Peter死也沒有完成這個任務。Peter的遺孀還是沒有做到。頭骨後來經過多人的手,幾經周折,終於在1954年從維也納被運到Eisenstadt與身體合為一體,經歷了145年,海頓總算是有了全屍。  

▼ 《海頓D大調鋼琴奏鳴曲》(約瑟夫·穆格)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頓27歲時受聘擔任匈牙利艾斯臺爾哈奇親王的樂長,任職達30年之久,他一生寫作了104首交響曲,4部清唱劇以「創世紀」和「四季」最為突出,同時也寫作了68首的弦樂四重奏,5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20部歌劇(5部散失)、輕歌劇、13部彌撒曲和聲樂作品。

▼ 《海頓D大調鋼琴協奏曲 op. 21》(伊戈爾·勒維特)

    海頓的音樂幽默、悠閒、明亮、輕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脫,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弦樂重奏上,他是器樂主調的創始人,將傳統對位法的獨立聲部完全同化了,將主題發展自行展開。後期他訪問英國,接受牛津大學授予的音樂博士頭銜,受到了亨德爾的影響,也受莫扎特的影響,產生旋律優美抒情色彩,出現類似巴洛克的風格。他用弦樂四重奏代替鋼琴,用管弦樂代替管風琴,創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

 海頓被尊稱為「交響樂之父」,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奧地利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綽號為「海頓老爹」。海頓29歲任宮廷樂長,從此綁定「老爹」的愛稱,直到77歲駕鶴西遊。海頓旺盛的人氣,接得住群眾叫他「老爹」。有意思的是,連英國人贈送他的鸚鵡,但凡見了主人,也一口一個Papa。

 海頓被公認為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之父,並且是鋼琴協奏曲和鋼琴三重奏的開創者。儘管一些早期古典派如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兒子)之於鋼琴協奏曲,以及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同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兒子)和雷歐波得·莫札特(莫扎特的父親)之於交響曲,都有重要的貢獻,但海頓的地位是無人可及的。

 另外海頓將奏鳴曲式從原來的簡單的「兩步式」改進成為一種精巧靈活的風格。海頓還發明了奏鳴迴旋曲式,一種帶有兩個主題的曲式。他還是第一個將賦格和對位法引進古典音樂的傑出作曲家。

▼ 海頓《四季》清唱劇

(尼古拉斯·哈農庫特/維也納愛樂)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欣賞海頓《d小調第一零一交響曲「時鐘」》(理察·埃加裡)。

相關焦點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慢板與迴旋曲》K.617莫扎特最心愛的朋友,是他精神上的父親,「海頓爸爸」。海頓比他大24歲,亦師亦父。在那個年代,只有海頓真正認識莫扎特的才華,他對莫爸爸說,你兒子是最天才的音樂家。如今大眾知道海頓,是因為他寫了德國的國歌。其實海頓的功績遠不僅在此,他是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創始人,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爸爸」。
  • 今日古典鑑賞:海頓《驚愕交響曲》
    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成為四個樂章,給了交響樂一個基本格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於1791年,傳說當時倫敦的貴族是音樂會的常客,但是他們來聽海頓的音樂會只是為了表現自己所謂的高雅品位,在那裡附庸風雅,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海頓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他就寫了這部《驚愕交響曲》。
  • 海頓——《驚愕交響曲》
    >作品故事 海頓第94號交響曲(G大調第94號交響曲,Symphony No.94 in G Major)是海頓十二首倫敦交響曲的第二首,寫於1791年,於1792年3月23日在倫敦漢諾瓦廣場音樂廳首演。
  • 音樂人物:海頓
    那是一個學習和風格不穩定的時期,而海頓(在18歲時巴赫去世)本身就是一個當代音樂研究者。海頓也承認巴赫的次子、前輩卡爾·菲利普·艾曼紐爾·巴赫對自己的作品影響很大。  細心分析海頓創作的1749到1802這50年,可以看出海頓的作品逐漸開始變得複雜和細膩,這是海頓從自己的經驗和同儕中得到的。其中一些作品是他風格演化的裡程碑。
  • 「有海頓的地方就不會有不幸」
    2020年3月31日是奧地利音樂大師海頓誕辰138周年。「有海頓的地方就不會有不幸!」是1809年5月10日,海頓面對著拿破崙大軍隆隆的攻城炮聲留下的遺言,在四面的槍炮聲中,海頓對著驚慌失措的僕人如是說。說的是音樂即人類守護神。
  • 海頓:驚愕交響曲
    今日主播:趙甜▵點擊收聽▵▽
  • 海頓和莫扎特,各寫了多少交響曲?
    5、海頓,海頓,我們該拿海頓怎麼辦?6、楊燕迪丨海頓二百年祭丨「不知世上有什麼東西能夠不斷成長從不衰老,海頓的音樂風格發展,卻是精神領域中這類罕見物種的恰當範例。」7、朱曉玫談海頓丨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他把音樂寫成一個源泉,讓憂苦或為工作事業辛勞的人,得以從中汲取片刻的休息並重新振作起來。」
  • 海頓《時鐘》交響曲
    事實上,本曲是海頓交響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內容充實、穩健,其中的任一樂章,都可以看出海頓成熟時期傑出的作曲手法。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慢板中,因為低音部的伴奏充滿著規則的八分音符節奏,各種樂器以獨特的點奏方式營造出類似時鐘鐘擺的音色,滴答作響的效果精緻而逼真,貫穿整個第二樂章。
  • 海頓一生音樂審美的三個不同階段
    朱曉玫談海頓聽海頓,戰颱風海頓就是這樣幽默幽默風趣的海頓老爹楊燕迪丨海頓二百年祭海頓鋼琴作品欣賞指南莫扎特「調戲」海頓的故事海頓與貝多芬交響曲風格比較聆聽海頓《臨終七言四重奏》海頓到底有多少首鋼琴奏鳴曲?
  • 古典樂派的奠基人:海頓
    而在音樂史上,他又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他確立了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的標準結構(這使得他有著「交響曲之父」的美名),這位既親切又偉大的人物,就是受人崇敬的「海頓老爹」!1732年3月31日,海頓誕生於奧地利邊境的一座小村落,他的父親是一名製造車輪的師傅,母親則是位廚師。海頓的家庭共有12個孩子,他排行老二。
  • 海頓小夜曲
    《海頓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樂四重奏曲,為小提琴之父海頓所作,大約作於1762年。原作為《F大調第十七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後來被改編為管弦樂曲、管樂合奏曲、小提琴獨奏曲、吉他曲等。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又有「交響樂之父」之稱。他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綽號為「海頓爸爸」。
  • 貝多芬:從海頓手中,接過莫扎特的靈魂
    在今天推薦的這本音樂札記中,布赫賓德通過貝多芬的書信、同時代的相關記載和報導,以及最重要的——樂譜手稿的研究,梳理貝多芬的人生經歷和音樂生涯,可謂是「大師闡釋大師」的典範性作品。 *文章節選自《我的貝多芬:與大師相伴的生活》(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著三聯書店2020-12)。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 這是海頓最後一部交響曲丨如何聆聽《第104號交響曲「倫敦」》?
    海頓創作的12首《倫敦》交響曲是其100多部交響曲中的最高成就。第《104號交響曲》為其中的一首,同時也是海頓生前的最後一部交響曲。該作品是海頓晚期創作風格的代表,也是他交響曲創作積累的結晶。事實上,這也正是海頓這位作曲家本人的性格。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基本上也是自學成才,在十八世紀貴族主宰一切的社會他所幸得到了這一階級的庇護和榮寵。1761年29歲的海頓供職於保羅・安東・艾斯特哈齊親王府,而這位貴族恰巧非常喜愛藝術,並樂於資助各種藝術活動,因此這成為海頓一生的轉折點,他在這種氛圍中安心創作,一生衣食無憂,創作出大量優秀的作品。
  • 海頓: 第六交響曲 「早晨」
    D大調第6號交響曲,Hob I:6,是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音樂作品。樂曲充滿了樂器炫耀技巧的寫作手法。海頓剛受聘於埃斯特哈齊家族(Eszterházy)的尼高拉斯皇子(Prince Nikolaus)下,擔任宮廷樂師。這便是為宮廷樂團所寫的首批作品。海頓運用了當時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的寫作技巧,並讓樂師都能有發揮技巧的機會。而海頓亦非常欣賞樂手的音樂詣藝,因此更在樂章中間加入了一些樂手獨奏的段落。
  • 海頓最後的日子與偉大的繼承者
    1802年,海頓感覺到一種多年困擾他的疾病開始惡化,以至於他身體上已經不能繼續作曲創作。這對海頓來講無疑是一次重創:正如他自己所說,有如此多的新鮮的音樂創意如潮水般遠遠湧來,等著他去完成。老年的海頓,像不像《魔戒》中老年的巴金斯儘管海頓在最後的幾年裡被僕人精心照料,經常有人登門造訪,並得到許多榮譽,但這絕對不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 放在口袋裡的海頓交響曲
    音樂讓你更加感動於生活約瑟夫·海頓是誰?但海頓人生重大的機遇在5年出現了21歲的海頓在維也納遇到了一位貴人尼古拉斯·波爾波拉這是波爾波拉P過的照片(一張俊秀的臉龐)是不是貓女)海頓的事業與人生從此像是開掛了一樣直達巔峰並且一直站在山巔直到他77歲離世他用了3/4的人生成就了一個古典主義音樂的黃金年代這一段期間海頓先後服務於4位匈牙利王子1位法國女王還有位為奧地利王儲海頓在諸王儲中其實相當的炙手可熱
  • 「海頓爸爸」這首被埋沒了200年的佳作到底有多好聽?!
    談及「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如果說貝多芬是橫跨兩個時代,兩個樂派的偉大作曲家,那麼海頓與莫扎特則是古典主義樂派的標誌性大師。牛頓曾說:「如果說我看的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海頓作為貝多芬與莫扎特的師傅,或許就是他們肩膀上的一部分。
  • 混沌之美:海頓的《第83交響曲》"母雞"
    進入18世紀80年代,海頓及其作品的知名度已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已從一位艾斯特哈齊宮廷的御用作曲家變成了一位在歐洲享有盛譽的作曲大師。而這種華麗的轉身,當然亦可從創作於1785-1786年的六首巴黎交響曲中找到證據。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海頓先生
    (一)海頓海頓(Joseph Haydn,1732-1909),奧地利作曲家,全名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綽號為「海頓爸爸」,被後人尊稱為「交響樂之父」。1.人物生平海頓從5歲開始便於以為叔父住在一起並跟隨叔父學習音樂,兩年以後,海頓成為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唱詩班男童,在那兒獲得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但卻沒有接受系統的音樂理論的訓練。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海頓開始出現變聲,從這時開始就被教堂除名了。
  • 【音樂百科】最為健康的作曲家——海頓
    他的音樂總是散發出清新健康的氣氛,或許莫扎特的激越熱情是海頓所缺乏, 莫扎特的登峰造極之境也是他永遠無法企及的;但整體而言,其音樂品質可與莫扎特並駕齊驅,甚或更崇高。自1780年起,海頓所寫的每一部交響曲、四重奏、彌撒曲甚至神劇,莫不令人稱,而成為必傳的上佳作品,他創作之豐碩實在令人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