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綜藝喜歡流量明星?而電視劇則害怕流量明星呢?

2021-01-19 咖妃說娛樂

導讀:關曉彤上綜藝洗白,為何綜藝和影視對待流量明星的態度截然不同?

從去年開始,關於流量明星的話題越演越烈。從去年幾部流量明星主演的電視劇的撲街來看,今年的流量明星市場依然不容樂觀。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爆款電視劇就只有一部《都挺好》,而出演的明星也大多都是老戲骨以及中生代,之後流量明星代表鄭爽主演的《青春鬥》再次向大家印證了「流量出品,必無好貨」的慣例。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之後的流量明星在參演影視作品時遭受的非議必不可少。

雖然各類影視作品都逐漸偏好實力派演員,但是在綜藝節目中,還是流量明星的吸睛度更高。之前關曉彤和歐陽娜娜因為出演電視劇受到了不小的非議,眼看兩個新生代小花就要因為演技被嘲到沒眼看時,兩人都前後成為了綜藝的常駐嘉賓,重新奪回了流量。歐陽娜娜憑藉《姐姐們的花店》將「螞蟻競走十年」的黑料成功洗去,成為了新一代的vlog女王。而關曉彤因為參加綜藝《王牌對王牌》第四季,以「曉機靈」的人設成功洗白。都說綜藝是明星洗白的利器,這話看來還真不假。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明星想要憑藉綜藝和影視劇走紅的方式並不一樣。影視劇考究的是表演,只要你演技夠好,角色特點鮮明,才能有出頭之日。總而言之,演員想要走紅光靠演技也是不行的,一個好的角色才能成功讓你走到觀眾的眼前。而綜藝節目考究的是笑點和包袱,要的是你這個人有鮮明的特點。楊超越從《創造101》成功出道,當初一個既不會唱歌又不會跳舞的愛哭鬼究竟是如何成為現在的「錦鯉女神」的?說到底還是因為她真實不做作的性格。

在微博上查看了很多楊超越粉絲對她的評價,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她真實的性格從而喜歡上她的。而很多老牌明星,想要重新進入娛樂圈首先試水的也會是綜藝節目。由此可見,綜藝節目時間短,自由發揮空間大的特性是讓明星走紅的一大利器。

關於「流量明星」這個稱呼的由來也是因為他們身上自帶的粉絲流量很大。對於綜藝和商演來說,流量和圍觀是他們獲取流量的關鍵。所以他們採用流量明星可以獲得更高的關注。而且綜藝節目本身話題性也高,時長也相對較短,不會對觀眾的觀看造成影響。

但是影視劇就有所不同,雖然明星的流量可以給劇帶來一定的關注。但是如果演員的演技不過關,那麼觀眾的流失率就會很高。之前觀眾在乎明星不在乎演技,才讓這些流量明星在影視界得以盛行。但是如今大家對於演技的要求很高,一個明星再有熱度,演技不過關,同樣是百搭。而影視劇最終的內涵還是故事,如果你講的故事不吸引人,那麼所有都是百搭。而目前流量明星在影視劇中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弊大於利。觀眾可能會因為一個明星而對整部劇失去觀看的欲望,所以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流量明星如果不能快速尋求突破,那麼他們就註定只能走在綜藝節目這種快消的節目之中!

相關焦點

  • 大家喜歡流量明星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流量明星佔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為什麼喜歡他們呢?他們演戲演的好?說白了,就是看他們的顏值。比如鄭爽,就是一地地道道的靠臉吃飯的明星,說他演過什麼大打爆的電視劇,我只看過一起來看流星雨。她本來長得挺像個仙女的,非要整成網紅臉,一點靈氣都沒了。
  • 為啥大品牌總青睞有「流量原罪」的頂流明星?
    從此活躍在一線的流量明星也都頂上了「流量原罪」的惡評,無法掙脫。流量明星也大都逃不過全網黑的魔咒。為啥頂著「流量原罪」的頂流們總能獲得品牌們的青睞?這仿佛是一個悖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品牌營銷領域,產品本身並不像「流量明星們」的影視文娛作品,在產品的質量層面與流量明星基本沒有關係,主導權絕對掌控在品牌方。
  • 流量明星消亡史
    短短幾年,以鹿晗和吳亦凡為代表的流量明星,登上娛樂圈食物鏈最頂端,直到2018年的到來。從年初開始,多個流量明星被爆出如出軌、劈腿、打胎等人設崩裂的醜聞。多部大IP+流量明星的大製作收視與口碑雙撲,同時被沒有採用流量明星的《延禧攻略》《鎮魂》等電視劇反殺。
  • 正確認識頂級流量明星
    何為「頂級」流量明星? 頂級代表著這個領域的尖端,也就是排名前幾的人物。但在娛樂圈,真正頂級就代表著有一點事情就會上熱搜而且熱度話題持續不斷的存在。流量明星也就是突然就火了,有一時熱搜話題但不能長久的明星。
  • 流量明星轉型之路坎坷
    ,電視劇裡又是兩個正氣角色。這兩年,觀眾已經討論起新四大流量,演電視劇爆紅的李現、鄧倫、王一博都在此行列中。,一部劇就有可能讓一個明星爆紅出圈,成為當紅流量。特別是年輕又高顏值的明星,只靠臉就能被喜歡。
  • 《乘風破浪的姐姐》出新規則,寧靜直言,我們不需要流量明星
    說來說去還是找流量明星,我們的精力是去『撲』明星嗎?我們需要嗎?我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好不好。有的說,我覺得你是演員的話也不至於參加這個綜藝節目,何必詆毀人家流量明星呢,誰又比誰高貴呢?又有的說,什麼鬼邏輯?流量明星哪裡錯了?流量明星不是代表很多人喜歡嗎?既然很多人喜歡那就是代表有顏值有實力人品好,才會有人喜歡呀!所以流量明星怎麼了?
  • 譚維維冷嘲熱諷流量明星,韓紅卻公開力挺流量明星:我敬佩他們
    流量明星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對象。因為這些明星享受了很多媒體關注,還有無數粉絲的支持。然而由於優秀作品不多,個人演技水平不高,時常遭到大家的批評。10月13日夜裡,歌手譚維維公開抱怨,對流量明星冷嘲熱諷。
  • 「流量」明星的2019:加速、迭代與轉型
    與「三爆爆」相似,易烊千璽在今年也憑藉兩部作品登上了8個明星藝人屠榜榜單,其中有6個藝人榜單,易烊千璽排在第一,超越了一眾新老流量,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弟弟」。女藝人中,楊紫無疑是今年的典型代表。其與易烊千璽相似,嚴格意義上而言,都不屬於今年的「新流量」。
  • 明星開餐飲店頻繁翻車,成也流量敗也流量?
    近來幾家明星店密集出現狀況,先是鄭愷的火鍋店「承認」抄襲「吼堂」,陳赫的火鍋店也緊隨其後發生鍋底爆炸事件,導致賢合莊廈門店關店,而距離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薛之謙的火鍋店再次查出大腸桿菌超標的情況。眾多粉絲抱著喜歡明星的心態,前去打卡,所以每家明星店開業時熱度都很不錯。然而頻頻出現的「翻車」問題又讓人不得不深思,明星店鋪為啥「總出事」?
  • 鹿晗:從「流量」明星,到「普通」演員
    《擇天記》熱播的時候,王思聰直言:這是他看過的唯一一部所有主角都不會演戲的電視劇,既尷尬又好笑。此次拍攝,他在劇組呆了五個月整,沒接任何綜藝或站臺活動。他太喜歡這個劇本了,第一天晚上就把劇本全部看完。另外,他也想向王千源這樣的前輩學習。
  • 「流量」時代,綜藝文化開啟明星劇場新玩法
    不久前,綜藝《舞蹈風暴》第一季總冠軍胡沈員編導演的現代舞作品《流浪》在大寧劇院落下帷幕,一向小眾的現代舞現場竟座無虛席。近期大寧劇院又公布了一系列演出計劃,《聲入人心 2 》人氣成員袁廣泉將在本周六晚帶來個人音樂會,《舞蹈風暴》第二季熱門舞者黎星、謝欣、李豔超聯手主演的《大飯店》定檔於明年 1 月 22 日 至 23 日……青年新秀因綜藝節目「出圈」,也在不斷拓寬著劇場藝術的邊界。
  • 甲方要求流量明星的臺詞,不能超過兩行
    柳林隨便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平臺搞一個選秀綜藝,從組團到參賽,最多也就幾個月時間吧,一夜爆紅之後就可以開始造星和賺錢了。反觀院校的演員呢,沒個三年五載是出不來的,而且出來還不一定會紅。但是偶像的選秀呢,就比這簡單多了。
  • 汪海林:流量明星成傀儡!黃曉明自嘲沒流量沒戲拍,昔日霸氣見底
    黃教主不無失望地說:「大家都不喜歡看我。」已經有很多年沒看到過黃曉明的影視作品了,我們以為他轉型做綜藝了,而真相是他自降身份,苦苦哀求卻也難求得機會!流量明星,顧名思義就是擁有流量的明星。兩者一對比,在網際網路時代,自然是流量明星帶貨力更強,從利益角度更勝一籌。於是,很多電視劇出現了延長劇集「注水」現象,劇情拖沓,質量嚴重下滑。
  • 「流量明星」的神話與現實:娛樂粉絲經濟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認為,90-00後群體至少存在5-6個「興趣大圈」:娛樂明星粉絲圈,網絡文學讀者圈,鬼畜彈幕二次元圈,社交競技遊戲圈,等等。以上「興趣大圈」有部分重疊,但是任何一個都不可能獨佔90後群體。許多年輕人甚至可能對娛樂明星抱有排斥態度,例如以B站核心用戶為代表的二次元群體,往往只喜歡動漫人物、不喜歡現實人物。
  • 流量明星怎麼失效了?
    這些是「流量」,但賽事過後,也沒人叫李宇春、周筆暢「流量明星」,她們也一直在演藝圈活躍著。可見,流量不是惡魔,「流量明星」一詞踩的是什麼,顯而易見。維基百科對流量明星的解釋是這樣的——「流量明星、流量藝人是粉絲眾多且號召力極強,卻沒有「特別知名」作品的明星。」「某個明星被稱為「流量明星」往往暗指其不具有匹配其網際網路人氣和熱度的實力。」
  • 為什麼現在的明星都那麼喜歡出演綜藝節目呢?
    ,久而久之獲得更多的流量也會讓更多的人記住他(她)。,讓觀眾喜歡你在綜藝中的表現,不用專門演出特定的人物,注意細節就好,而電影和電視劇,觀眾可能記不住你的真實名字,但是肯定能記住你在電視和電影中的名字,如果演技不好,可能連劇中的名字觀眾都記不住,更別說你是誰了。
  • 譚維維新專輯無人關注,發文「羨慕流量」,流量明星被汙名了嗎?
    」的動態,再次把流量明星這個詞帶火。否則,為何明星都想當「流量」,從「流量」的寶座上退下來又無奈罵「流量」。要知道自帶流量和話題度的明星商業價值很高,仿佛自帶光環,只要「流量」一出手,有話題、有熱度、被炒作,綜藝、拍戲、廣告、代言隨之而來。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憑什麼你吃肉,他喝粥?
  • 流量明星已經不好使了?
    流量明星一轉身就想當演技派,並不容易。劉傑在採訪中透露楊冪拍攝《寶貝兒》的細節也能看出這類明星跟電影演員的差距。電視劇表演的習慣:演十遍都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呢,《創業時代》最起碼有槽點,這個畢竟還有存在感。其他重磅流量主演劇集,就像沒存在過一樣。楊洋出演《武動乾坤》時陣仗何其大,坊間驚嘆於張黎+楊洋+網文大IP這個組合。
  • 人們對流量明星嗤之以鼻,譚維維卻稱羨慕流量明星?
    譚維維居然髮長文表示自己羨慕流量明星?這幾位新人演員演技不堪入目,但是卻顏值頗高,都是選秀出身,粉絲「後援團」強大,是名副其實的流量明星。很多青年演員對小鮮肉、流量明星這樣的標籤唯恐避之不及,而千璽卻用演技證明了流量與實力兩者可以共存!
  • 吳亦凡、李易峰、楊洋、易烊千璽……流量明星的晉級之路
    稍稍減輕一下今年因為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所帶給流量明星的嚴重傷害。流量明星需要影視、綜藝加持從史前的韓庚,到中生代的吳亦凡、鹿晗、張藝興、黃子韜,再到tfboys,中國的頂級娛樂流量明星,很多是從唱歌起家的(最近一兩年有所改變,一部電視劇就能帶動一兩個娛樂流量明星),但現在中國的唱片業實在不行,這些流量明星的歌曲,基本是粉絲歌曲,基本出不了圈,想要出圈,還需要綜藝、影視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