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處心積慮營造了出訪並「過境」美國的機會,但除了向深綠僑胞「討拍」,從深綠僑胞中獲得溫暖之外,並沒有太大的政治斬獲,基本沒能從美國那裡搬到任何救兵。然而,蔡英文返臺後,仍得面對三項現實難題待解,包括柯文哲參選2020的態度恐怕侵蝕她的「淺綠」選票,與「小綠」時代力量之間的競合關係,以及「獨派」深綠已另組「喜樂島聯盟」黨來瓜分選票。
蔡英文此次出訪看似風塵僕僕,但仍擺脫不了拿人民納稅錢去散財,進行「金錢外交」負面形象,所謂的「邦交國」仍不斷予取予求的要求金援,美國也趁機敲詐一筆22億美元的軍售案。蔡英文也知付出巨額保護費後,出訪的重點在於美國,但無論是去程的紐約,或回程的丹佛,她在僑宴上的發言除了左打「恐中」,右批韓國瑜之外,似乎也拿不出更高明的手段,於是乎,在美國多留幾天,也只是尋求民進黨同溫層的溫暖罷了。
蔡英文出訪期間,仍不忘找韓國瑜麻煩,上周六傍晚高雄下起暴雨,多次淹水,蔡英文還特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他已打電話給蘇貞昌叮嚀要掌握災情、並提及陳其邁已趕往高雄關心,之後陳其邁臉書就刊出他穿著輕便雨衣現身勘災。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發文都是幕僚的社群操作,故意營造落選高雄市長陳其邁勘災,但韓國瑜卻一心問鼎2020的輿論操作。
只不過,社群操作過多了,虛假成分也就容易露出馬腳,而且韓的支持者大多深藍,低俗的輿論操作未必讓支持者轉向,反而認為蔡英文又在借著人民痛苦的天災事件打選戰。
以柯文哲來說,當民進黨一面倒的拿高雄淹水做文章時,柯文哲就以「極端氣候別嘲笑別人」替韓國瑜緩脥,這樣的暴雨「誰遇到誰倒黴」,呼籲民進黨不要見獵心喜。
柯文哲的「淹水說」反映了他近期對民進黨乃至蔡英文的態度,包括他接受媒體專訪時說他「怨恨小英」,如果蔡英文好好幹就不會搞出那麼多問題,他現在就不用苦惱2020年究竟要不要競逐「大位」。
又例如柯文哲重炮抨擊蔡英文阻礙他的臺北市市政建設,除了以臺灣安全問題為由卡住他的雙子星大樓建設,原來臺當局願意撥款的「南港隧道」聯外道路,現在變成臺北市政府要自己買單8億(新臺幣)工程款,民進黨就是「黨同伐異」,不是同一邊就要卡你,你卡我就自己做,反正就是「累積怨恨」而已。講完柯文哲不忘揶揄「韓國瑜在高雄一定比我更慘」。
從柯文哲上周發言的口吻可以預知,綠白已徹底決裂,終究難免一戰。柯文哲參選,勢必瓜分她的「淺綠選票」或者是「中間選票」。
蔡英文為了固樁年輕選票,上周終於以「月薪9萬元」收編了一直與時代力量友好的太陽花學運要角,也是她倫敦政經學院的學弟林飛帆,網羅他擔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五年前那場學運,民進黨與蔡英文毫無疑問的是政治成果最大收割者,但隨著參與學運的黃國昌出來組黨時代力量,扮演小綠的角色;但兩黨經過這三年在「立法院」無數次的磨擦,「大綠」與「小綠」的關係已如同一杯「走味的咖啡」,雙方已互看不順眼許久。
林飛帆過去十多次公開炮轟民進黨,包括表示對民進黨「失望透頂」,嗆民進黨「墮落」,民進黨「已無民主,只剩黨意」,基調傾向支持時代力量,如今卻「臨陣變節」,讓民進黨以「月薪9萬元」挖了時代力量的牆角,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黃國昌難保不會在2020的「大選」對蔡英文還以顏色;除此之外,蔡英文讓一個整天罵民進黨的年輕人入黨擔任要職,終究還得回過頭安撫黨內的雜音。
最後是代表「深綠」的「喜樂島聯盟」黨已在周六正式成立,首任黨主席是牧師羅仁貴,羅仁貴說,「喜樂島聯盟」不會是「小綠」而是「更綠」,打算讓對民進黨不滿的選民有更好的選擇,顯然來者不善。
即便「喜樂島聯盟」暫時沒有推舉2020「大選」候選人的規劃,但預計將推出十席以上「立委」人選,打破民進黨「立法院」多數的優勢;如此動向已讓民進黨心驚膽跳,形同讓蔡英文及民進黨後院失火。況且,羅仁貴與陳水扁關係友好,如果「喜樂島聯盟」在「大選」前夕操作大赦陳水扁的議題,一定讓蔡英文大傷腦筋。
蔡英文在選戰上除了打「恐中牌」、「抹紅」韓國瑜,已無開創性可言,如今卻面臨淺綠、小綠、深綠三難題待解,實在步步驚心呀。
作者系臺灣資深媒體人;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