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聚焦新時代電視劇創作 唯有好作品,才有好回報

2020-11-18 光明網

  日前,首屆電視製片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展趨勢、電視內容創作生產,影視業內人士通過深入交流,探討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培育獨特運營模式

  「目前主旋律電視劇製作特色有三個精,即精英、精心、精緻;三個獨,即獨特、獨有、獨尊。」在以探討新時代精品電視劇創作與生產分論壇中,《功勳》導演閻建鋼總結道。他認為,主旋律電視劇並不適合大批量生產,因其有獨特的生產模式,要求高品質,並不是任何劇作團隊都可以駕馭得了的。

  因為這一特殊性,閻建鋼認為,創作主旋律電視劇的團隊必須是精英化的團隊,他們只有精心去製作,精良到極致,才能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

  《功勳》總製片人曹平同樣說道,創作需內容為王,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只有做精品才是製片公司唯一的出路和獲勝寶典。

  剛剛憑藉電視劇《外交風雲》獲得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的國家一級編劇馬繼紅以《外交風雲》為例,分享了主旋律作品創作的心得。她認為,創作必須動身早、規劃早,不能把時間剛好掐在重要時間點上。「真正的精品都是需要認真製作的,製作一定要精良,在遇到同一題材的情況下,創作角度要新鮮,想辦法佔領高地才可以取勝。」

  同時,馬繼紅還談到了主旋律作品如何實現良性循環的問題。她認為,該類劇作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的規律去運作,只有保持它的持久性和良性循環,團隊才能堅持創作。

  對此,閻建鋼建議,未來主旋律電視劇可以孕育出其獨特的運營模式,與市場化的電視劇有一定區別,從而保障團隊的收益。

  優質作品不會被拒絕

  好劇目生產出來後,如何獲得更好的傳播力,在哪個平臺播出也是至關重要的。當前,我國播出機構已分為兩大塊,有傳統的電視臺,也有新興的視頻網站。兩類平臺在選購主旋律劇目的時候都有哪些標準?

  交流期間,來自北京廣播電視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只要是優質的電視劇作品,平臺都不會拒絕。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總編室主任方軍說道,電視劇創作者要先俯下身,用心創作,無論是哪一類的主旋律作品,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根基,獲得好的市場和好的收視率。

  「用工匠精神創作,製作精湛是我們的選劇標準。」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劇中心副主任朱禮慶說道。

  對於視頻平臺而言,則會更多地考慮主旋律市場化的問題。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表示,愛奇藝注重作品是否能夠真正地傳達到用戶端,讓用戶主動搜索觀看。「唯有好作品才有很好的市場回報,才可以存活下去。」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說道,未來優酷在挑選主旋律作品的時候,會以用戶為主要出發點,選擇劇目紮實、製作精良的好劇。同時,優酷更看重怎麼讓主旋律被當代年輕觀眾和用戶所接受。

  「騰訊影業在主旋律劇集已耕耘多年」,騰訊影業副總經理申少峰認為,主旋律劇還是要緊扣重大宣傳節點,選好題材,講好故事,拍出精品。

  長短視頻共生共融共進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愈發火熱,用戶看劇形式也有了新選擇,出現了倍速看片、短視頻刷劇而不看原劇的現象,這對於長劇集創作者是否帶來一定的衝擊?又該如何應對?

  在申少峰看來,短視頻的作用更多在營銷上,長短視頻都有優質內容,優質的短視頻可以為長劇集帶來更多的打開率。

  謝穎表示,短視頻的出現可以給長劇集帶來另一個維度的思考,短視頻將帶動長視頻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精品的長視頻是短視頻無法取代的,比如完整性、沉浸式等,都是碎片化的短視頻無法取代的。」

  方軍看待這一問題時很理性也很樂觀。她認為,短視頻是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產品,並不會消滅長視頻,也不會消滅長電視劇。長電視劇帶來的思考,是短視頻永遠不可能取代的,但是短視頻的快捷、便利很容易讓用戶滿足,有存在的合理性,兩者應是共生、共融、共進的關係。對創作者來說,用好了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記者張福財)

[ 責編:張曉榮 ]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創作應如何高質量發展?「四堅持一聚焦」是為根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繁榮文化事業產業作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宏偉規劃和重要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明確提出「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對此,電視劇業界應該如何對標對表新時代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可以說是又一個時代命題。
  • 電視劇"春交會"顯示創作風向 現實主義作品唱主角
    一直以來,「春交會」聚焦電視行業熱點問題,集合電視行業頂級資源,被稱為「電視劇市場的風向標、晴雨表」。據悉,此次大會共推介電視劇項目701部、網絡劇83部,包括戰爭、諜戰、古裝、青春、情感、科幻等多種題材,這些作品為影視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 從「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26部獲獎作品看電視劇創作風向標
    從最終入選今年「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的26部電視劇作品來看,圍繞主題主線,市場化影視公司扛大旗,內容深入現實生活,精品網劇突圍,成為其當下影視市場內容創作的四大風向標
  • 主流影視作品創作欣欣向榮
    圍繞建黨百年這一主題的影視作品則以多元化的表達,讓觀眾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了更直觀的認知與感受,如電視劇《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我們的新時代》,網絡劇《那一天》,紀錄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英雄兒女》等。電視劇《覺醒年代》以新文化運動為背景,講述了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如何衝破社會枷鎖與個人情感,站在人民的角度與黑暗抗爭的故事。
  • 津產電視劇《小鎮警事》央視開播 高亞麟:用好作品回報天津父老
    展現了新時期農村基層的警民關係,令虎嘯鎮這個魚米之鄉在法治的道路上堅實邁進。該劇由張國強、李博、李琦等一眾演員主演,眾多「實力東北派戲骨」的加盟,無疑將帶給觀眾更多特別的驚喜。他們以輕鬆搞笑的演繹方式,真實反映了新農村城鎮警民的生活變化。主演張國強表示,通過了飾演《小鎮警事》劇中主演,才真正體會到,基層民警在日常生活中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偉大。
  • 電視劇《都是一家人》聚焦大時代多元化現實主題
    這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也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徵。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梅茹從政治內涵角度出發,指出了該劇「以大視野、多實景、聚焦新時代,呈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禮儀習俗的多姿多彩相互碰撞,也反映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和山川風貌,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奏響了民族團結的讚歌」。
  •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創作歷程
    這部由路遙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黃金檔及山東衛視、新疆衛視熱播。該劇自開播以來,在新一代實力演員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演繹下,收視率穩步上升,位列全國同時段電視劇第六,在兩個首播衛視中均穩居收視榜前三名。
  • 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開機,以平凡人視角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的新時代》的創作難點在於如何平衡真實性與藝術性、思想性與戲劇性、嚴肅性與年輕化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新時代》中人物與事件都取材於生活,但也需要經過創作者對生活素材的加工創造,最後才能呈現出比現實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更美」的藝術作品。
  • 新商業大片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丨聚焦·北影節
    烹小鮮(pengxx01)及聯盟帳號作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特別支持媒體,推出『聚焦·北影節』專題策劃,為大家帶來最新鮮、最有料、最具有觀點的行業報導。本篇為專題的第一篇文章——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論壇的報導。在電影院全面復工之後,電影市場終於迎來了期望已久的復甦。
  • 2019年報告文學:聚焦聚力新時代 萃取淬鍊新人物
    2019年報告文學:聚焦聚力新時代 萃取淬鍊新人物來源:文藝報 | 李朝全  2020年02月17日08:242019年報告文學創作最耀眼的成績體現在新時代敘事上。這些作品均旨在傳遞新時代的扶貧好聲音,講好新時代中國與貧困進行總決戰的故事。脫貧攻堅題材的創作數量已經不少,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克服創作上存在著的概念化、模式化、同質化和抽象化、說教化的缺憾,努力挖掘、刻畫出新穎鮮活的「這一個」,塑造出有情有義、有個性的人物,開掘具有特殊地域性、民族性色彩的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提煉出更加精闢獨到的主題立意和思想內涵。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以個體命運折射時代變遷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遊歡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網絡視頻會議,調度部署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據悉,已經成片的《愛在青山綠水間》《好雨知時節》《我的金山銀山》等9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將陸續與觀眾見面。正在央視熱播的《一個都不能少》,反映了新時代農村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
  • 回望2015年電視劇金字招牌是品質 劇好才是真的好
    但是喧囂過後、掠去浮華,你會發現到最後留存在公眾心中的還是作品。至於其他,或能夠換來一時的人氣,卻換不來一世的資本。雖然很多製片人、導演以及演員都表示越來越看不懂當下這個「只看臉不看演技、只玩概念不求品質」的電視劇市場,但有一種聲音卻也擲地有聲:一部代表作就是演員維持人氣的最大資本;作品品質才是加持優秀團隊的金字招牌。
  • 華誼兄弟王忠磊:正能量、現實、創新是未來電視劇作品的創作方向
    自2019年年初,華誼兄弟明確提出聚焦&34;新商業模式以來,其劇集業務和線上娛樂內容有序推進,截至2020年5月已有多部作品上線除已經上線播出的《人間煙火花小廚》《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等作品之外,大部分儲備項目都處於後期製作或製作完成待播的狀態,其中《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同系列作品《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已經關機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宣判》已經關機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流動紫禁城》《戰地少年》(原名《心宅獵人》)《喵喵汪汪有妖怪
  • 新時代、新文藝、新青年、新街舞|第二屆全國街舞創作作品展演集萃
    全國街舞創作作品展演:展現「新時代、新文藝、
  • 張德祥: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創作必須「魂有所依」——由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雷霆戰將》說開去近日,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引起普遍質疑,停播下架。幾乎同步開播的年代戰爭劇《隱秘而偉大》則因質量較高,收穫口碑與好評。這個現象引人反思。
  • 聚焦地標特色,透視時代發展,《幸福裡的故事》再塑京味劇新高度
    關於自己對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的創作初心,導演楊亞洲這樣解讀。近期,這部由韓三平擔任總監製、楊亞洲執導、總製片人朵梅領軍拍攝製作的作品,正在北京衛視、廣東衛視播出,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上線。該劇聚焦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以老北京「幸福裡胡同」為故事地標,展現了一代「北京青年」的風華歲月。
  •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這意味著,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之一將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  3月16日,央視率先開播扶貧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兩天後,《綠水青山帶笑顏》緊隨其後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  在政策「扶持」下,扶貧劇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呢?  真實的、全新的新農村  「在眾多扶貧題材的項目中,本劇視角比較獨特」。
  • 2018中國電視劇創作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當前,中國電視劇發展有哪些特點,如何創作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優質作品?電視劇甲子之際為回望和梳理電視劇發展歷史、找準發展方向、再創發展輝煌提供了有利時機。    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下,5月18日上午,由廣電影視聯盟和《綜藝報》社主辦,北京天悅東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霍爾果斯創意星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2018中國電視劇創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展覽館舉行。
  •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好警察?寧波這部電視劇未拍先火
    有不少影視製作機構和著名導演找到衣向東,想把它改編成電視連續劇。事實上,寧波影視早就快人一步。在衣向東深入浙江採訪之時,雙方就有了口頭約定,會後該公司及時取得了該書的電視劇改編權,並請原著作者親任編劇進行劇本創作。
  • 話劇劇本和電視劇劇本哪個是好生意?
    2013年1月,著名導演郭寶昌從螢屏走向舞臺,將其「名片」作品《大宅門》縮減為3小時話劇,受到眾多電視劇「死忠粉」熱捧。同年9月,改編自作家畢飛宇同名小說的話劇《推拿》也在觀眾的叫好聲中落下帷幕。這些已獲一定觀劇基礎的文學和影視作品,於話劇舞臺上再度煥發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