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下,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被譽為未來科技的絕對制高點。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我國的量子通信走到了世界前列。在不久前的ISO工作會議上,我國獲得了制定量子密碼安全方案的資格。
這一方案將成為國際通行的標準,對提升我國量子技術的話語權非常關鍵。實際上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我國也積累了不小的優勢。今年8月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和中科院的團隊共同研製出24 個比特的高性能超導量子處理器,引起國際的廣泛關注。不過在我國專家努力研發的同時,外國科學家也從未停下腳步。
最近美國科學家就有了新的發現,在整個西方科學家引起轟動。專家發現一種名為「拓撲超導」的全新物態。量子計算機依託量子力學的規律實現,可執行高度複雜的運算。但由於量子位極易受到周圍環境噪聲的影響,精確度方面至今無法實現重大的突破。專家發現超導體的某種相變中會生成一種特殊的粒子,這種粒子十分穩定,抗幹擾能力極為強大。西方專家普遍認為,這種物態將幫助人們突破當前的瓶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和存儲。
儘管目前這種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但科學家相信如果能在這條道路上持續獲得突破,量子計算機或在美國率先誕生。這也意味著美國和西方不僅將反超中國,而且將掌握量子計算機的話語權。而中國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地位也將遭遇巨大地衝擊,中國的量子技術領先的優勢將徹底扭轉。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任何優勢都是暫時的,我國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爭奪技術制高點之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