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成長在七八十年代,當時國家經濟水平薄弱,人民生活水平很低,所以大家小時候都特別喜歡過年,盼望著過年。作為男孩子,除了盼望好吃的,好喝的以外,最重要的還是盼望著能放鞭炮,那時因為家裡很窮,能買鞭炮的能力很小,所以鞭炮基本上都捨不得整掛的放,而是拆開了一個一個放。為顯示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都是將鞭炮拿在手中,點燃以後扔向空中。有一次點燃了一個鞭炮,因為捻子特別快,沒有扔出手在手中炸了,結果手一個小時之內都不能伸展動彈,生疼,好在那個鞭炮還不是特別的大,所以沒有被炸傷。
但是我初中一個同學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我們這地方是煤礦區,煤礦很多,在那個年代煤礦裡面採煤還沒有現在這種現代化採煤機械,都是採用雷管加炸藥來爆破的方式進行掘進,雷管導火索的用量非常大,而在煤礦工作的人的比例很高,所以很多人都會偷偷從煤礦拿回雷管,在春節期間放雷管,除夕夜裡經常有大量的巨響聲,就是有人在放雷管。雷管分兩種,一種是用導火索點火引爆的雷管,一種是用電池引爆的電雷管。我初中同學從朋友手裡花高價錢換回來兩個雷管,除夕先放了一個非常順利地響了,特別的震耳欲聾,他特別開心。第二個點燃以後有一分鐘沒有響,他就走近去看,這個時候還是沒有響,然後他就認為應該是啞火了,因為當時的產品質量也不是特別過關,雷管不響是常事,結果他就拿起來了,剛拿到手裡雷管就炸了,結果右手的四個手指全部炸飛了,好在是剛剛從地上撿起來,還沒有靠臉太近,要不然的話,可能臉也會被崩傷,送進醫院以後進行了緊急治療,結果現在右手只剩了一個手掌,手指都炸散了也沒辦法拼接。 教訓可謂是慘痛的,當時每年的春節期間,因為鞭炮被炸傷的非常多,雷管炸傷的也很多。當時的鞭炮很多都是個體小作坊自己製作的,大小和炸藥的量都參差不齊,質量也很不穩定,所以出現問題很多,有人被炸傷了手,有人被炸傷了眼睛。儘管如此,大家還是非常迫切地期待著春節能夠放上鞭炮,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後來有了孩子春節給他買鞭炮都不願放,喜歡的只是遊戲。
(圖片來源於網絡)